[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3
宿一、正摄受(分二科)

列一、由自施

列二、求他施

若自无有应从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求索与之。

这是第七科:如法御众。先是总标,后是释类。释类里面,先是财摄受,分两科,第一科:正摄受;分两科,第一科是:由自施;这个由自施是:「以无染心先与依止,以怜愍心现作饶益,然后给施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这叫做正摄受的一种,这样就是以慈悲心用财物来饶益他。这下面第二科:求他施;「若自无有」,若是菩萨自己没有这么多的财物,怎么办呢?「应从净信、长者、居士」,那么应该从对于菩萨有净信心的长者、居士、婆罗门等,「求索」,向他募化,「与之」,给这些所摄受的人。

看这个《披寻记》:

「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者:此中净信,《显扬》有处唯译为信,或为信敬。今于此中应依彼释。唯即于彼补特伽罗处所起故。若依法起,方名净信,然非此说。等言等取国王大臣及商主等。如是等众皆于自所生信敬故。是故说为应从求索。」

「此中净信」,这里面这个「净信」,这句话,在「显扬有处唯译为信」,在《显扬圣教论》上,有的地方,只翻译为「信」,没有上面那个字,「或为信敬」,或者翻为「信敬」。「今于此中应依彼释」,是这个瑜伽师地论披寻记的作者的意见,他这段文里面,说的这个「净信」,应该依据《显扬圣教论》上的话来解释。什么道理呢?「唯即于彼补特伽罗处所起故」,这个信心唯独是对于这个菩萨生起来的,他对于这个人他有信心,对这个发菩提心的这个菩萨,对他有信心。「若依法起,方名净信」,若是对于佛法上,那就是在真理上有了信心,那个时候就叫做「净信」,这个地方的确是有差别。若是于法上有信,这个信是很坚固,的确是很清净。在苦集灭道,或者在十二缘起,或者是第一义谛,从这里面有法喜,而建立信心,这个信心,名之为「清净的信心」。但是这里,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认为是单独对菩萨这个人有信心。对人有信心,这件事是靠不住的,所以不应该有那个清净,那个「净」字。

「若依法起,方名净信,然非此说」,不是这里说的意思,这里没有从佛法上建立信心的意思。「等言等取国王大臣及商主等」,这个「婆罗门等」,还有一个「等」字,「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取国王大臣及商主」这些人,所以叫做「等」。「如是等众皆于自所生信敬故」,就是于菩萨这个人所生的信敬心故。「是故说为应从求索」,这个在家居士对于佛法有信心这件事,的确是有这回事,对于人一时的好感有信心,不是对于佛法有信心。我的确是遇见了很多的这样的在家居士,都是对于人有一点信心,在佛法上他一无所知,所以不能说他对于佛法有信心。这个对于佛法初开始有信心的人,也可能是他阅读经论,建立信心,也可能是从佛教徒里面的来往,对于这个人有信心,初开始也是有差别,但是这也是众生难免是有这样事情的。

宿二、同受用

于己以法所获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与众同用,自无隐费。

这是第二科:同受用,前面是正摄受,就是用这些财物来引导他们;现在是同受用。「于己以法」,这个菩萨他自己观察这件事,他对于自己「以法所获」的,就是「以法所获」,「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不是非法取来的财物;取来的财物,也都是合法的。「与众同用自无隐费」,来的这些财物,与大众共同的享用,共同的使用。「自无隐费」,菩萨自己没有私下的使用这些财物的,不是自己秘密的、偷偷的,享受这些食物,菩萨没有这个事情,都是大众共同的,所以吃饭的时候要打板,你不打板就有问题。

看这个《披寻记》:

「于己以法所获如法衣服等者:若物不依邪命非法方便获得此物,名为以法所获」,若是这个财物,不是「依于邪命」,什么叫做「邪命」呢?就是「非法方便」,获得财物,来维持这个生命的存在,那就叫做「邪命」,现在不是这样,「名为以法所获」。

「于诸食物平等受用,共食所食,显露而食,不私密食,广如摄事分说」,「于诸食物」,这些饮食的东西,其实其他的东西都是一样,平等的受用,大家一样受用,「共食所食」,共同的食用所食的食品。「显露而食」,就是大家在公开的地方,公共的地方,大家共同的在这里饮食。「不私密食」,不是私下的秘密的食,吃这个东西,恐怕别人看见,没有这件事,所以没有「隐费」,没有这件事。

辰二、法摄受(分二科)

宿一、标

于时时间以其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五种教诫而正教诫。

这是第二科:法摄受;前面第一科是财摄受,你没有这些财,我们就不能生存了,所以这「*轮未转,食轮为先」,这段文的确是这个意思,先要解决吃饭的问题。那么这问题解决了以后,还应该做什么事情呢?就是法摄受,用佛法来饶益所摄受的人,自己本人也是要法的摄受。

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于时时间」,从时到时,「时时间」,那当然有个功课表,按照这个时间,共同的要学习佛法,是怎么样学习佛法呢?「以其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这个「随顺八种教授」,就是菩萨摄受了很多的人,在一个地方安住下来,安住下来要教授这些人,修学圣道,怎么教授呢?要随顺八种教授,这八种教授,你不可以违背,要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你要努力的,要注意的,要如法的,很认真的,来教授这些摄受来的人。

这个「八种教授」,我们已经学过了,就是前面那个〈力种性品〉里面说的,那上面说这个「八种教授」,都是什么呢?就是五停心观,旧的翻译叫做五停心观,那个玄奘法师的翻译叫做「净行所缘」。就是不净观、慈愍观、缘性缘起观、还有界差别观、还有阿那波那念,这五种。这五种,就是初开始的时候,这个不管你是在家,你这个时候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已经出家了,你想要在佛法里面有真实的成就,你要走这条道路,就是修这个净行所缘的,这是五种教授。其次呢,宣说能治断边邪执处中之行,要宣说能够对治这个断见的邪执,这是一种法门,这是第六。第七呢,要宣说能对治常边的邪执,有常的执着,有断的执着,这个断、常,要说起来呢,也还是很微细,这个粗显的,我们姑且不说,说微细的断、常,什么叫做微细的断常见呢?譬如说我现在看见某甲来了,我前一剎那是这样,后一剎那也是这样,这叫做常见。我昨天看见你是这个人,今天看见还是这样子,这叫常见。说我昨天看见是这样子,今天看见不是了,你这样子,就叫做断见。所以说这个微细,前一剎那是这样子,后一剎那还这样子,这是常见;说前一剎那是这样子,后一剎不是那样子,这是断见。所以若是从这里看,我们若是不修止观,不修第一义观的话,我们不要说他是外道,你不要那么说,我们都是在断、常见里面生活的,你不能避免这件事,我们的心就是这样子。

若学习《中观论》,那当然是很好;而学习唯识的法门,一切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也可以学习了能对治断、常,这种邪执的过失,你就能得到正见。所以学习佛法能得到正见,这句话一下子就说出来,但是你真能得到正见,那是不容易,不是容易的,那么这是七种教授。

最后一个教授呢,要除舍增上慢,说我们修止观的时候,你不要搞错了,你不要认错了消息,你现在还是个凡夫,你说你是圣人,你只是欲界定而已,你就说你得到色界四禅了,所以对于佛法的学习,真是非常重要,那么这是五种教授。 这五种教授,这是来到佛法里面来,就是要学习这个。而你若是做一个佛教团体的领导人,你想要做住持,不是说是有特权的人任命,不是,由经过选举选的,你要争取人家投你的票,你要知道,你能不能这样子。现在这里看出来很明白,你做这个团体的领导人,你要有负责这两件事,这两件事你要负责:第一个就是财摄受,第二就是法摄受,做这两件事。而这个法摄受这方面,你要能教授这八种教授,你要能随顺这八种教授,那么你就可以做住持了,应该是这样子。如果说这法的教授,我不能负责,我就能够天天数钞票,只是财摄受,你没有法摄受,这是不是可以做教授?可以做住持?不可以做住持的!但这里面说这是两种摄受。这是「以其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

我在青岛湛山寺的时候,听倓老法师讲开示,倓虚老法师讲开示,他说这个要出去参学,不应该在小庙住,到大丛林去参学,那么走到一个地方,到那个地方,这个厨房烧的菜饭不好吃,吃的不好,吃的不欢喜,这个地方,另外没什么事,除了吃饭、上了早晚殿,另外没有事,而这个饭又吃的不合口味,你顶多住一宿就好了,就走了。那么后来又到了一个地方,饭菜做的好,很可口,吃的好,但是另外也没什么,就是上个早晚殿就完了。那怎么办呢?是住不住呢?可以住三天。因为这个饭菜好吃,住三天,住三天就可以走了。另外到一个地方,饭菜也不好吃,但是有法,它有佛法的教授,那么可以在这里住,这个饭菜做的不可口,忍耐一点,还是在这里学习佛法。如果一个地方,饭菜做的也非常好,还有法的教授,你打我,我也不走。这是倓老法师讲开示里面有这一段。而这里正好说这两件事:一个财的摄受;一个法的摄受。这件事啊,佛法的兴衰就是在这里,就在这个地方。这个文也好像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几个字谁不认识。但是这件事关乎佛法的兴衰,说这个出家人,是凡是圣,也从这里栽培的,也是这样子的。这是「以其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这是八种教授。

另外,还有「五种教诫而正教诫」,这五种教诫是什么?也是〈力种性品〉,我们已经说过了,但是不厌其烦,重复说也好一点。这个五种教诫是什么呢?第一个教诫就是遮止:不许可你这样子,什么事情不许可,就是有罪过的事情你不可以做,「遮止」,这是第一个教诫。第二个教诫是「开许」,有功德的事情,没有罪过,而有功德,这个是开放的,你应该这样努力,这样学习这是第二个教诫。第三个教诫呢,若是有人对于所遮止的、所开许的事情里面,违犯了,你要谏诲这个人,要教训这个人,教他改变过来,第三个教诫是「谏诲」,谏正教诲。第四个教诫是什么呢?假设有人,对于这个遮止、开许里面,数数的轻视这什事,数数的违犯,你教诲他都没有用,他还是这样子,那怎办呢?那么这个菩萨就应该用这个无染污的心,无染污心,没有变异的,还有亲善的心情,如法的诃摈,要驱逐这个人了,我教你改过来,你不改,不改就是驱逐,就是这样子了,驱逐他,但是用慈悲心做这件事,那么这是第四个教诫。第五个是什么呢?若是有人对于所遮止的、所开许的,他能够如法的依教奉行,不准做的,不做,应该做的,他能努力的学习,这样的人,这个菩萨应该用慈爱的心,慈悲心,赞叹这个人真实的功德,使令他心情欢喜,这是五种教诫。前面是八种教授,这是五种教诫。「而正教诫」,「正教诫」,我刚才讲,「正」,你要真实注意,不能马虎的,要认真的去教诫这件事,去执行这件事。那么这是:标。下面就是第二科,是:指。

宿二、指

此中所说教授教诫,当知如前力种性品已广分别。

那个地方已经说了。

盈八、好随心转(分二科)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转。

这下面是第八科是:好随心转。前面是第七科:如法御众,就是前面那一文,按照那个次第,如法御众这一句话解释完了,这是解释那个好随心转。

「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转」,对于所摄受的补特伽罗,他的内心,这可见,这个菩萨有神通,他有他心通,他知道这个众生的内心怎么回事。「性好随转」,菩萨的心,欢喜随他的意思转,随心而行,「转」者,行也。随心而转,或者,「转」者,变也。菩萨随着所摄受的众生的心里去做事,你心欢喜这样子,我就这样做,我随着你的意思做。这句话呢,是标,下面就解释。释类,还是有差别的。分两科,第一科是:于所化有情来说。分两科,第一科:如应住行。

昃二、释类(分二科)

辰一、于所化有情(分二科)

宿一、如应住行

随心转时,先知有情若体若性。知体性已,随诸有情所应共住,即应如是与其共住;随诸有情所应同行,即应如是与彼同行。

「随心转时」,菩萨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他有一个教化众生的一个宗旨的。他怎么可以随所化的众生的心情去做事呢?这件事能说的过去吗?看下面的解释。「先知有情若体若性」,这个菩萨先要知道这个众生,他的体性的情况,他知道的。「知体性已,随诸有情所应共住」,知道这个众生的体性以后呢,他就随顺这个有情,「所应」,所适合的,和他在一起住。这件事,凡夫是做不到的,凡夫第一个,你没有神通,你不知道那个众生的体性是什么?你就没有办法随其所应,这个「所应」这个事办不到,但是菩萨他知道,他知道这个众生是怎么根性,他就知道怎么样和他共住。「即应如是与其共住」,要这样子才合适,他就这样子与他共住。「随诸有情所应同行,即应如是与彼同行」,随那个所摄受的,所接引的,所教导的补特伽罗,要这样子修这个法门,说这个众生,应该学习《中观论》,修学这个三三昧,这样子才和他契合,那么「即应如是与彼同行」,菩萨也就这样子和你同行,同行三三昧。如果不是这样子,其他的法门,菩萨也预先知道,就和你同行。

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

「先知有情若体若性至与彼同行者」,这一段文,「有情自体或有涅槃种性随逐,或无涅槃种性随逐」,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样解释这个「若体」,这是有情的自体,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识,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的自体。这个六根里面,或者说五蕴里面,有涅槃的种性,就是种性这个字,前面已解释过了,实在就是当作「因」字讲,因果的「因」,就是「因」,有涅槃的因。或者说就是善根,他有涅槃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这个众生将来是能得涅槃的,就是这么讲就好了,「有涅槃的种性」。

「随逐」,这个无量劫来,从无始以来,相续不断的流转生死到现在,他那个涅槃的善根,也就是随逐到现在,就是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里面,随逐到现在,相续不断地。而这个我们在前面那个〈种性品〉里面,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个不是因为栽培来的,就是本来就是有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叫做「涅槃种性随逐」。「或无涅槃种性随逐」,或者这个众生,他没有这个善根,他没有这个因,「是名有情自体差别」,这个「若体若性」,「若体」就是这么讲,「是名有情自体差别」。

「又或钝根或是利根,或贪增上,或瞋增上,或痴增上」,这下面解释「若性」,这个「若」字。当作「或者」讲,或者是这样的体,或者是这样的性。这个「又或钝根或是利根」,或者这个众生,他的善根属于钝根的,就是迟钝,他的信进念定慧,信进念定慧的栽培不是那么的圆满,有所不足,是迟钝了一点,这就叫做钝根。或是利根,他栽培的圆满一点,他自己肯努力,他的根性利,智慧高一点,「或是利根」。

「或贪增上,或瞋增上,或痴增上」,这个钝根、利根,是指善法说的,信进念定慧说的,下面指烦恼说的。「或贪增上」,都是有烦恼的,没得圣道的人,都是凡夫,凡夫就有烦恼,有烦恼也不完全一样的,有的众生贪烦恼特别强,「增上」就是有力量,这贪烦恼很大。「或瞋增上」,或是贪烦恼不是很大,但是他的瞋心很大,这个众生瞋心很大。「或痴增上」,贪烦恼也不大,瞋烦恼也不大,这个愚痴很厉害,愚痴就是不懂,你教他多少遍,他都不懂,听不懂这个道理,「痴增上」。这个佛在世的时候,周利盘陀伽应该是这样子,「痴增上」。

「乃至广说」,或者说有的众生,是贪心也很大,瞋心很大,但愚痴不是那么多,愚痴心薄,少,但是贪心很大,瞋心很大;有的众生,贪心不大,但瞋心大,愚痴很大,这两个烦恼很大;或者有的众生这三种烦恼都是很轻微,或者三种烦恼都是很厉害的,这各式各样的情形,所以「乃至广说」,是这样子。「是名有情性类差别」,这是那个第二句「若性」的差别,这个「若性」这么讲。

「菩萨于此如实知已」,菩萨对于这件事如实的明白,不是不知以为知,不是的,这可见菩萨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有这种能力呢?那就是要有道种智,要有道种智才可以,那就要有法眼,五眼里面有法眼。那当然是这个菩萨,他若是有肉眼、有天眼、也有慧眼、有法眼,有法眼的菩萨才能有这个境界。若按照天台宗的话来说,那就是要断了尘沙惑的菩萨,这也应该说是断了多少所知障的菩萨才可以。这是「是名有情性类差别」。

「菩萨于此如实知已,随其所应与彼共住」,随这个不同的众生,他和他在一起住,「与彼同行」,和他共同的修行这个法门。这个「住」和「行」,还是有一点事情的,看这《披寻记》:「同受财法,是名共住」,共同的来接受这个财,领受这个财的供养,共同的学习佛法,那么叫做「共住」,这个「共住」是这样意思,共同的学习佛法,共同的接受供养,叫做「共住」。「同事劝导,是名同行」,就是共同的修学圣道,修学圣道也是各有差别。那当然这菩萨是个领导人,他是来劝导这些同住的修行人,所以叫做「劝导」。「同行」是同修,但是他是劝导的身份,那些人是被劝导的,被领导的人,「是名同行」。这是「如应住行」,如应住,如应行,这是第一科。

宿二、思择身语(分二科)

列一、举生忧苦(分二科)

张一、观察他事(分二科)

寒一、生他忧苦(分二科)

来一、令不现行

若诸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当审观察,若于如是如是相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如是忧苦,若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彼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

「若诸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这下面是第二科:思择身语,思惟观察身语。这一科的名字叫做「好随心转」,这个意思还没有讲,现在只说:「如应住行」,现在要思择身语,分两科,第一科:举生忧苦;分两科,第一科:观察他事;又分两科,第一科:生他忧苦;又分两科,第一科:令不现行。

「若诸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这个「若诸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这个菩萨很明白的说是个圣者,是一位大菩萨,应该都不是初得无生法忍的人能及格的,初得无生法忍都不及格,你做领导人都不及格,初得无生法忍都不行,这一定是要八地菩萨以上了,要这么大的菩萨。他内心里面,教化众生的时候,他「欲随所化有情心转」,他不是你们要听我的,他不是这么说的,我也愿意随顺你们的想法,随顺你们的心,来做这件事,「欲随所教化」的补特伽罗的想法、的心里来做这件事。但是看下文,怎么讲这个道理。

「当审观察」,「菩萨欲随所化有情心转」,当然还是有道理,这个众生,他还没有成佛,也可以说没得圣道,凡夫,你完全按照菩萨那么高的境界去学习,能做得来吗?所以原则上说,要牵就一点,这个大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要牵就一点,所以这句话有这个意思,「欲随所化有情心转」,就是要牵就一点,你不能要求太高,要求太高,众生没有办法学习这样意思。但是这件事,也不是像我们的想法,我想要什么,你就随顺我,不是的。「当审观察」,这个大菩萨他会认真的、深刻的观察这个众生的情况,观察他。

「若于如是如是相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若对于「如是」,这样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况,这样的事情,这样相的事情,这句话「如是如是」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况、事情。「现行身语」,你现出来的「身」,现出来的身行、现出来的语行,「生他忧苦」,这个意思,就是菩萨,对于这样的事,这样的事要处理这件事的时候,菩萨就是要表示出来,表达出来,或是表现在身体上的行动,或是表现在语言上的这些教导,这些事情。若这样做了以后呢,「生他忧苦」,会引起所教化的补特伽罗,内心有忧苦,心里面感觉到受不了,受不了这样的教导。那么这是在观察,菩萨「审观察」,「若于如是如是相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这是观察,事实还没有出现,但是菩萨先观察这件事。

看这个《披寻记》:

「若于如是如是相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者:谓即凶暴犯戒诸有情所有上中下过失违犯,是名如是如是相事」,这个这样讲。「谓即凶暴犯戒诸有情」,这个众生,这个补特伽罗,这个所摄受的补特伽罗,他的性格很凶暴,一点不温和,凶暴,而违犯了戒法,这样的诸有情所,有上中下过失的差别,这过失有轻重的不同,也就像我们昨天讲的那个情形,有容易改变的过失,有不能改变的过失,或者处于中间的过失,「违犯」。「是名如是如是相事」,这个「如是如是相事」就是这样。就是「若于如是如是相事」,就是菩萨对于所教化的众生,有如是如是相事,这样意思。

「菩萨于彼随应诃责治罚」,有了这件事的时候,菩萨对于那个补特伽罗,随其所应,应该诃责,治罚他,你这样不对,怎么怎么的,「是名现行身语」,这个现行身语,是指菩萨说的。「如是如是相事」,是所教化的有情。菩萨对于这样的有情有这样的过失的时候,菩萨就要来教导他,在身语上表现出来。

「如是现行不遂彼欲,是名生他忧苦」,菩萨现出来的身语,不能随顺那个所教化的补特伽罗,「不遂彼欲」,不随顺他的心情,那么那个有情,他心里面就忧苦,感觉到很苦。这个可见一般的凡夫,凡夫不要说,就是大菩萨教化众生,也就是遇见这些事情,这菩萨怎么处理呢?这可以看出来。

「如是忧苦,若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说是菩萨这样教导他,他这个众生,他心里面忧苦,这个忧苦,「若不令其出不善处」,他是这样教导他,他的反应只是心里面忧愁、苦恼,而不能令他「出不善处」,从那个违犯,从那个上中下的违犯里面解脱出来,「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他的身口意能够安住在清净的、如法的戒定慧里面,叫「安立善处」。「如是忧苦,若不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么就是白白地受了忧苦了,菩萨这样处理这个事情,众生不能够「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若是这样情形,菩萨应该怎么办呢?菩萨那个时候,对于如是事,就是「如是如是相事」,菩萨现行身语来处理,「护彼心故」,来护念那个补特伽罗,那个弟子,护念他的心,叫他不要忧苦,「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菩萨自己就是善巧方便的思惟观察,「励力遮止」,自己努力的,遮止自己这个身语现行,不现行,就不处理,不要这样处罚他,「令不现行」,这个问题菩萨这样办法。看这个《披寻记》:

「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者:谓由随护彼心,方便为先,思择是事非所应作」,「谓由」,这段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菩萨「谓由随护彼心」,护念那个补特伽罗的心,叫他不要忧苦,先有这样的慈悲心,由「随护彼心」的方便为先。这个「护彼心」是一个方便,这是第一个方便,所以「方便为先」。「思择是事非所应作」,菩萨观察这件事,是不应该做,因为你这样处理这件事,不能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件事就不要做了。「便由作意,励力遮止,令不发起身业语业故」,那么菩萨自己就作意,作意,菩萨这也是用慈悲心,改变自己的主意,就是遮止自已,不发起身业语业的这种处罚的行为,把这个停下来,就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一科,令不现行。这叫做:随心转。下面是要令现行。

来二、要令现行

如是忧苦,若能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住哀愍心,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

若是这位菩萨观察,他在禅定里面,在三昧里面去观察,我这样处理的时候,对方那个众生还是忧苦的,但是没有白受忧苦,「能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能有这样好的结果,「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菩萨在禅定里观察,我若是这样处理事情,能够使令那个众生得到利益,在佛法里面,就是由染污而清净,由凡夫而圣道了,这样子。「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对于众生有所违犯这个事情,菩萨就表现出来这个行动。「住哀愍心」,但是做这件事的时候,菩萨心是哀愍的,心还是清净、还是慈悲的。「不随如是有情心转」,那就不随顺那个心情,他不高兴,你这样处理事情,来教训他,他不高兴,就不管了,菩萨不随有情的心转。「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菩萨这个大智慧,去观察,思惟观察,「励力策发」,就是现出大智慧的力量来策发自己,推动自己,「要令现行」,我这样表现出来的行动,或者说出来这样的语言,来处理这件事。

看这个《披寻记》:

「方便思择励力策发有令现行者:此中方便,谓住哀愍」。这个「方便」是指什么说的?就是以哀愍为方便。「由此为先」,这哀愍心是最开始的,「思择是事,是所应作」,先是哀愍心,然后思择这件事是所应作的,「励力作意策发其心,要令身语起现行故」,这件事,被教导的众生不欢喜这件事,而菩萨还是这样做的,不随你的心的,「起现行故」。那么这是第二段。这两段是生他忧苦,令不现行、要令现行,这一段文是生他忧苦。

下面是:生余忧苦。什么是「生余忧苦」?分两科,第一科:令不现行。



寒二、生余忧苦(分二科)

来一、令不现行

复审观察,若于如是他有情事,现行身语,令余有情发生忧苦。

菩萨的智慧不是局于一方面,是多方面的观察的。菩萨又注意的观察,「若于如是他有情事」,对于那个有情,有犯了这样的规矩,违犯了这样的教授、教诫,而菩萨现行身语来教导那个众生,但是「令余有情」,但是令其他的众生「发生忧苦」,其他的众生看见这件事,心里面有忧苦,这又是一回事情了。

看这《披寻记》:

「若于如是他有情事现行身语令余有情发生忧苦者:谓他有情若有凶暴犯戒过失违犯,是名如是他有情事」。「他有情」,「有凶暴犯戒过失」,有这个过失的违犯了,「是名如是他有情事」。「菩萨若为诃责治罚」,菩萨若是诃责那个有情,来治罚那个有情,来现行身,现行语,现身行,现语行来处罚,令彼所余有情心不欢喜,其他的众生心不欢喜,处理这件事是在大众里公开的处理,所以有其余的有情,对他们心也不饶益,所余的有情,他们心里也不欢喜,「是名令余有情发生忧苦」。

如是忧苦,若不令他,或余有情,或不令二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余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

「如是忧苦,若不令他,或余有情」,这个「他」呢,是菩萨采取这个行动的主要的一个对象,「或余有情」,不是主要的,是其他的有情,「如是忧苦,若不令他,或余有情、或不令二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若不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余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如是忧苦,若不令他,或余有情」,两个,这两个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就是不能够发生预期的效果,我采取处罚的行动,但是没有效果。这样子呢,「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余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自己就把原来的计划改变了,就停止了这个行动,不处理。这是第一科,令不现行。下面第二科:要令现行。

来二、要令现行

如是忧苦,若能令他、或余有情、或能令二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住哀愍心,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

「如是忧苦」,若是菩萨采取了这样的行动,那么对方有了忧苦,「若能令他、或余有情」,这两方面,「或能令二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有这样的良好的效果的话,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这时候采取行动,「住哀愍心」,表面上处理事情,是这样子,内心里是慈悲的。「不随如是有情心转」,那就不随这个有情,这有情心愿意放逸,你若违犯他,就忧苦,菩萨不随这有情心转。「方便思择励力策发要令现行」,一定要采取这个行动。那么这是:要令现行。下面是:观察自事。前面是观察他事,观察所教化的众生,生忧苦,生余忧苦这两科。现在是第二科:观察自事,前面是观察他事。

张二、观察自事(分二科)

寒一、令不现行

复审观察,若于如是菩萨自事现行身语生他忧苦,如是现行身语二业,非诸菩萨学处所摄,不顺福德智慧资粮,如是忧苦不能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他心故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

这是观察自事,菩萨来反省自己,这样子。分两科,第一科是:令不现行。前面是两番的观察,现在这应该是第三番的观察了,但是前面两番的观察,是观察所教化的众生,现在是菩萨反过来观察自己,也还是入了三昧里面来观察。

「若于如是菩萨自事」,假设菩萨对于自己教化众生,弘扬佛法的事情,或者表现出来的身行,表现出来的语行,「生他忧苦」,你虽然做的是好事,但是对别人是有忧苦的,这样子。「如是现行身语二业」,现身业、语业这两方面,「非诸菩萨学处所摄」,在三昧观察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身行、语行,不是菩萨,「学处所摄」,菩萨所学的境界,当然是戒定慧,还是这些清净功德的事情。但是现行的身语呢,不属于这一方面的。它是「不顺福德智慧资粮」,做出来这种事情,对于菩萨的福德资粮,对于菩萨的智慧资粮,对于菩萨的福德智慧、无上菩提的资粮不顺,不随顺这件事,做了这件事,不是无上菩提的因缘。

「如是忧苦不能令他出不善处」,这是主要是反省自己,菩萨反省自己,我做的事情,不是无上菩提的资粮,这个事情做出来,令众生有忧苦,这个忧苦又不能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对自己也无利益,对众生也无利益。前面是「非诸菩萨学处所摄,不顺福德智慧资粮」,对于菩萨自身的圣道无利益,「如是忧苦不能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对于众生也没有利益。「菩萨尔时于如是事现行身语,护他心故」,就护念众生的心,不要有忧苦,「方便思择励力遮止令不现行」,菩萨这件事不做了。这看出来,菩萨自己也要反观,我做这个事情,我说我是为无上菩提,我是教化众生,但是你的因是不是顺于无上菩提呢?要经过观察的。当然这是在已经得圣道的菩萨,他心里面是没有贪瞋痴这件事,他做的事应该是顺于福德智慧、无上菩提的资粮,但是还是要这样子讲,菩萨要观察是不是顺于无上菩提的资粮。那么这若凡夫菩萨,你要想一想。就是你这个棋,举出来这个棋是很正大光明,但是事实上,那件事不是那回事,不应该做,这话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是令不现行。

其实这件事,因果是平等的,凡夫做善有善报,做恶有恶报;出家人亦复如是,也是做善有善报,做恶有恶报。说是你处于那个地位高一点,你可能比别人的智慧高一点,我举出这个棋是没有人可以说话的,但是你不可以仗势你这一点,你行非法的事情。这个没有智慧的人,就是外面也是这样,里面也是这样子;有智慧的人,不是,外面是很光明正大的,里面又不是。他会掩饰自己,有智慧的人会做这个事,当然这个事就是愚痴,并不是智慧。这里面就是要避免这件事,不可以这样的。这个肉眼你可以蒙蔽它,它只能看到表面,里面它看不见,但是佛菩萨你不可以欺骗他,佛菩萨是慧眼、法眼,如见其肺肝眼,完全是看见了,完全是看得清清楚楚,不能蒙蔽的。

看这个《披寻记》:

「若于如是菩萨自事现行身语至不顺福德智慧资粮者:所谓能利自他利益安乐无量众生」,也能利益自己的无上菩提的资粮,也能利益一切众生,能令众生安乐,能令无量众生得利益安乐,「是名如是菩萨自事」。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就是菩萨的自事。菩萨以利益无量众生为他自己的事情。

「若于自事不作所作,而反于他作不应作」,若是菩萨这个时候,对于自己的这个事,不作所应该作的事情,而反于他作不应该作的事情,这个他和自,是名字上的不同,在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自他不二,自他是无二相的,利益众生,就是利益自己,没有自己和他人的分别。这个得了圣道的大菩萨是这样的。现在这个地方说,作不应该做的事情。「现行身语,生其忧苦,当知如是身语现行,于律仪戒有所违犯」,这样子这个三聚净戒里面先说这个律仪戒,对这个律仪戒就有违犯,不合乎律仪的,「由是说言非诸菩萨学处所摄」,这个学处就是指律仪戒说的。「于福于智为违背缘」,违背了福德资粮,也违背了智慧资粮,不是成佛、成无上菩提道的因缘,「由是说言不顺福德智慧资粮」。这是前面令不现行,这有过失的事情,不要活动,不要有这个行动。现在下面第二科:例令现行。

寒二、例令现行

与此相违现行身语,如前应知。

如果是菩萨在禅定里面观察,菩萨做这件事和前面那件有过失的事是相违的,在菩萨自己这方面,是无上菩提的福德智慧资粮,在众生,也能令众生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就应该令其现行,就要采取行动,「如前应知」。

看这个《披寻记》:

「与此相违现行身如前应知者:谓若令他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乃至广说要令现行」,像前面的文。「此中事者,谓诸菩萨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这里说个特别的事情,谓诸菩萨为利益众生的缘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就是十恶业,杀盗淫妄的十恶业,「少分现行」,不是多分,少少的有做这种事。「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对于菩萨戒还没有犯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还能引发出来很多的功德。「由是应说是诸菩萨学处所摄」,还是属于菩萨戒所摄,「及顺福德智慧资粮。如是等事,皆此相违现行,身语所摄」,是这样的。这件事在下面有详细的解释。

列二、例生喜乐

如生忧苦,如是广说生于喜乐,随其所应当知亦尔。

前面说生忧苦,观察令他生忧苦,还有观察自事,这两科。现在第二科:例生喜乐。

「如生忧苦」是这样的,「如是广说生于喜乐,随其所应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这就是什么呢,生喜乐,随顺了你,菩萨采取这个行动,所度化的众生,心里面欢喜,那么这件事是应该做不应该做呢?这还是和前面一样,能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件事是可以做,若是你心里面是喜乐,但是不能够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还是不能做,是这样子的。

看这个《披寻记》:

「如是广说生于喜乐随其所应当知亦尔者:生喜乐中,亦有三种」,也和前面一样。「谓于如是如是相事,现行身语生他喜乐,或于他有情事现行身语令余有情发生喜乐,或于如是菩萨自事现行身语生他喜乐,当知是名所广说义」,就是这样子,就是这三种。「于彼彼事随应当知」,随其所应,就应该明白了。「又于身语令不现行,或令现行,随应如前所说道理而为遮止及与策发;由是说言随其所应,当知亦尔」,也是这样,要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而是无上菩提道的资粮,那么这件事就可以现行。若是与此相违,就不能现行。是这样子。

辰二、于一切有情(分六科)

宿一、护他忿缠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知他有情忿缠所缠现前忿缠难可舍离,尚不赞叹,何况毁訾?即于尔时亦不谏诲。

这是第二科:于一切有情。前面是:于所化有情,第一科。好随心转,分两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是:释类。释类里面分两二科,第一科:于所化有情;现在是第二科:于一切有情,这个范围是广了。这一科是分六科,第一:护他忿缠。这个「他」就是众生,众生心里面忿怒的烦恼很厉害,菩萨要护念他,叫他不要动这个忿怒的烦恼。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就是这位菩萨随着众生心,而行菩萨道,这个菩萨,那么这个菩萨,这个时候,在教化众生的时候,凡夫没有得三昧,就是虚妄分别的境界。这大菩萨 都是要入三昧,入定。要做这件事的时候,要入定观察。我们看这个在其它的《阿毗达磨论》上,《阿含经》里面,看这些阿罗汉都是这样子,他要做这件事,他先入定观察,我去做这件事,能不能做好?能做成功,他就去做;这件事做不好,他就不去了,他就不动了。这个人是可以度化的,但是和他无缘,他也不去,会这样观察。和我们凡夫不同,我们凡夫那管这件事,不知道,没有这能力。所以这个大菩萨「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知他有情忿缠所缠」,这是在禅定里面知道,这个有情,他的忿怒的心很厉害,他为忿烦恼所缠绕。「现前忿缠难可舍离」,他这个忿怒的烦恼一现前了,「难可舍离」,很难消除这个忿怒,不容易。那么这个时候,菩萨对这个众生,怎么办呢?怎么来教化这个众生呢?现在这位菩萨,「尚不赞叹」,说这人的忿怒心非常大,菩萨尚不赞叹这个人,也不毁訾,也不说他不对,「即于尔时亦不谏诲」,菩萨这时候对他只好默然,也不去教诲他,菩萨只好待时,现在不能教化,等待机会,只有这样。佛菩萨的慈悲心没有停下来,但是行动是有时间性的。

《披寻记》:

「尚不赞叹,何况毁訾者:赞叹谓于他人离忿功德,毁訾谓于彼自忿缠过失」。「赞叹」,要什么情形才能赞叹呢?谓于那个众生,「离忿」,他不忿怒,他能调伏烦恼,那这是一个有功德的事情,才是可以赞叹的,说你烦恼大,这还能赞叹?那就是颠倒了。所以「毁訾谓于彼自忿缠过失」,「毁訾」是什么呢?是那个人,他自己忿怒的过失,有忿怒的过失才毁訾。「以非所爱尚不赞叹,况违逆彼而更毁訾」,「以非所爱」,不是所爱,这个事情,你心里面有很大的烦恼,这是可爱的事情吗?这不是可爱的事情,所以不赞叹。「况违逆彼而更毁訾」,他不会听菩萨的教导的,那菩萨也只好默然了,不要去毁訾,你毁訾他,不能解决问题,反倒引起了问题,引起更多的麻烦,麻烦的制造者,所以菩萨就不置声了。这是护他忿缠,所以菩萨不谏诲。

宿二、酬报庆慰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他虽不来谈论庆慰,尚应自往谈论庆慰,何况彼来而不酬报。

这第二科:酬报庆慰,菩萨也是讲人情的,你看这文段看出来,「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他虽不来谈论庆慰」,说是那个众生,他并不到菩萨这里来谈话,有什么喜悦的事情来庆慰,你有什么大欢喜的事情,大家来祝贺,那就是庆慰。「他虽不来谈论庆慰,尚应自往谈论庆慰」,菩萨还应该就主动的到那里去,这个时候他有什么欢喜的事情,菩萨到那里去祝贺他。「尚应自往谈论庆慰,何况彼来而不酬报」,何况他自己来了,他说他有什么什么吉祥的事情,菩萨怎么会不去,到他那儿去,去祝贺他呢?这个意思。

看这个《披寻记》:

「谈论庆慰者:更相语言是名谈论」,就是你和我说话,我也和你说话,互相的这样说话。「庆慰悦喻,是名庆慰」,就是你有什么喜悦的事情,我去祝贺你,是这个意思,「是名庆慰」。「若诸有情有兴盛事,菩萨知已,设庆悦语」,若是有很多的有情,有什么兴盛的事情,兴盛的事情,也就是他的喜悦的事情,或者是他现在发了财了,那就是喜悦的事情,或者他现在升官了,这都是喜悦、兴盛的事情。「菩萨知已,设庆悦语」,菩萨也就准备了很多吉祥的语言去祝贺他。

「又复恒时对诸有情或问安隐吉祥,或问诸界调适等,随世仪转慰问有情」,前面是有吉祥的事情,有兴盛的事情,菩萨会藉这个机会,同他建立一个好的关系,就可以度化他,相信佛法了,这是偶然有的事情。现在这下面是恒时,常常的时候,「对诸有情或问安隐」,菩萨遇见有情的时候,对于有情就问候他,安隐吉祥否?「或问诸界调适等」,就是你的地水火风空识,你的身体健康否?这些话。「随世仪转」,菩萨也随顺世间的威仪这样活动。「慰问有情,是名菩萨设慰喻语」,就是这意思。「如是二语皆爱语摄」,「设庆慰语」,和前面「谈论庆慰」,这两种语属于「爱语所摄」的,在四摄里面的爱语所摄。如摄事品说﹙陵本四十三卷十页﹚。这个菩萨的境界,这个事情,当然比丘可能不欢喜,可能是不欢喜这些事情,但是菩萨度化众生,菩萨和众生的关系。就是要找到各种机会来教化众生,只有这些人情上的事情,就是度化众生的开始,但是这件事,比丘有多少…,你这个人就是攀缘。就是这样讲。

宿三、不故恼他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故意恼触于他;唯除诃责诸犯过者,起慈悲心诸根寂静,如应诃责令其调伏。

这下面第三科:不故恼他。这第一个是:护他忿缠;第二是:酬报庆慰;第三:不故恼他;一共是六科,这是第三科:不故恼他。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故意恼触于他」,菩萨不会故意的恼乱人,触恼人,不会做这个事。「唯除诃责诸犯过者」,唯独是除掉了这犯过的人要诃责,你诃斥他就是触恼他了,但是这件事菩萨是做的,菩萨「起慈愍心」,菩萨诃斥诸犯过者,不是用瞋恨心做的,是用慈悲心做这件事,这和凡夫不同,凡夫就容易,说有人犯错了,你就诃斥他,你多数还是用瞋恨心做的,因为你本身的贪瞋痴还没有调伏。菩萨不是,「起慈悲心诸根寂静,如应诃责令其调伏」,菩萨的眼耳鼻舌身里面,没有烦恼,是寂静的,如其所应诃责那个犯过的人,令他调伏烦恼,菩萨是这样的。这一科叫做:不故恼他。

看这《披寻记》:

「起慈悲心诸根寂静者:谓于诸犯过者,安住利益意乐,是名起慈悲心」,菩萨诃责诸犯过人的时候,菩萨内心是安住在「利益意乐」,不是损害那个人,是要饶益那个人的,用这样的心情来诃责的,「是名起慈悲心」。「由是能令诸根不于过犯取彼彼相及取随好,常委正念防护根门,乃至正行,善舍无记舍中,是名诸根寂静」,是这么讲。由于菩萨是起慈悲心处理这个事情,所以能令诸根不于有过犯的人,「取彼相及取随好」,这个「取彼相」,就是「总」,「取随好」,是「别」,这个总别两种相的境界,菩萨心里面不取着,菩萨度众生,无众生可度,他有这样无所得的智慧,所以不取相,也不取随好。

「常委正念防护根门」,菩萨长时期的,而又是详尽的安住在无所得的正念,保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令它清净。「乃至正行,善舍无记舍中」,菩萨是没有染污心的,也没有取相的善法,他心里面离一切相,所以不取善,也不取无记,这一切有所得的境界都弃舍了,「是名诸根寂静」,就是菩萨心里面有无相的智慧相应,不取一切相的,所以叫做诸根寂静。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不轻懱他,分三科,第一科:不令愧悔。

宿四、不轻懱他(分三科)

列一、不令愧悔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嗤诮轻弄于他令其赧愧,不安隐住,亦不令其心生忧悔。

又随他心而转的这个菩萨,「终不嗤诮」,从始至终,他都不去,「嗤」,就是「诮」,这个「诮」,就是指责的意思,就是不讥笑、不责备人,「终不嗤诮轻弄于他」,不戏弄人,我们一般有一点才华的人,常会有这件事,就是戏弄那个笨的人,这样子,但菩萨不做这个事。「令其赧愧」,菩萨不会戏弄人,叫那个人脸都红了,惭愧了,不安隐住,菩萨不会这样子。 「亦不令其心生忧悔」,也不是指责他,令他的心情忧愁悔恨,不做这种事情。

这个世间上聪明的人就会愚弄人,设弄一个圈套,来愚弄那个人,而那个人笨没有这个智慧,就上了他的当,上了当以后,那个人又去讥弄他,那个人就后悔了,唉呀!我刚才上当了,就会有这个事情,菩萨不做这个事情。

列二、不彰彼负

虽能摧伏得胜于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

这第二科:不彰彼负。菩萨是大智慧人,虽然是能摧伏,能够把那个人降伏了,能战胜那个人,虽然能这样做,「而不彰其堕在负处」,而不显示出来,你输了,菩萨不说这个话,不表示这个事。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栏目:太虚法师]
 辨中边论颂讲记(二十三)[栏目:辨中边论颂讲记]
 安那般那十六胜行[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栏目:真正的快乐]
 对待伤害别人的暴徒,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转心四思惟·第四项修行的警醒:轮回过患[栏目:创古仁波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三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The Profound Essence of Spiritual Practice[栏目:Jetsun Khandro Rinpoche]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