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那么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是众生”?
{返回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3
那么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是众生”?
答:这同样有上中下三品的差别。于上、中二品的众生,如你去说具有菩萨戒及比丘、比丘尼戒者的过失,是即犯重罪;如你去说不具菩萨戒及比丘、比丘尼戒者的过失,是即只犯轻垢。于下品众生,有说不论他们有戒无戒,你去说了他们的过失,只犯轻罪;有的说如果具菩萨戒者,你去说了他们的过失,则犯重罪,不过不一定失戒,但是若不具菩萨戒者,你去说了他的过失,唯犯轻垢。无罪而说人过,当然是有罪的,如果前人确实是犯了重罪的,我们去说他的过失又将怎样?假如犯重罪的,已经失去他的戒体,你说他的过失,是就唯犯轻罪;假如犯重罪,但是如法忏悔了,没有失去戒体,或者失去戒体,但是又重新如法受戒,你说他的过失,是就构成重罪。
{返回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众生想”?
下一篇:
构成“说四众过”,要具备那六缘?
什么是归依?
看到出家人应该怎样?
大小乘的修证果位有哪些?
在寺院中能随地吐痰吗?
什么是理体三宝?
出家人能给别人算命、看风水、看手相吗?
淫欲的过患一哪些?
听别人说归依三宝后有善神保护,请问法师有哪些善神?
上座分为几种?
为什么说归依三宝是根本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顿悟和渐修
[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阿难尊者的问题 诸佛的教诲
[栏目:法句经要义]
从善意的“信”转变成智慧的“信”
[栏目:传喜法师]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第一章 正确的见地 第七节 业力
[栏目: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译述著作
[栏目:能海大师传]
大智度论卷第十
[栏目:龙树菩萨]
这里就是我的家
[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人走了以后,是要出家师父帮着助念好,还是居士帮着助念好?
[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漫说《中阿含》(卷八)~C 三、薄拘罗经
[栏目:界定法师]
什么叫功德
[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