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79

地三、天耳智通(分三科)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天耳智通?

一共是分六科,第一科是「神境智通」,第二科「随念宿住智通」,现在是第三科「天耳智通」。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诸佛菩萨天耳智通」?下边就是「列」出来。

 

玄二、列

谓佛菩萨以净天耳,能于种种天声、人声、圣声、非圣声、大声、小声、辩声、非辩声、化声、非化声、远声、近声,皆悉得闻。

「谓佛菩萨以净天耳,能于种种天声、人声、圣声、非圣声、大声、小声、辩声非辩声、化声、非化声、远声、近声」,这一共是六对,「皆悉得闻」。「以净天耳」这个「净」字后边有解释。

这是「列」,第三科是解「释」。分十二科,第一科是「闻天声」。分两科,第一科「不作意」。

 

玄三、释(分十二科) 黄一、闻天声(分二科) 宇一、不作意

闻天声者:若不作意,下从欲界,上至色究竟宫,其中受生诸有情类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闻天声者」,诸佛菩萨以净天耳能听到天上人的声音。「若不作意,下从欲界,上至色究竟宫,其中受生诸有情类种种音声,皆悉能闻」,这个「若不作意」就是不是特别注意。「下从欲界」,这上面说是天声,就是欲界天。「上至色究竟宫」,就是色界的四禅天。「其中受生诸有情类」,在欲界、在色界天里面受生的人、受生的天,「种种」的「音声,皆悉能闻」。

这是第一科是「不作意」,这是第二科是「作意」。

 

宇二、作意

若作意时,过是已上诸世界声,皆亦能闻。

若是特别地作意的时候,「作」这个字当作警觉讲,特别地警觉自己的心。这个时候,「过是已上诸世界声」,就是超过了欲界、色界,其他的世界,更远的世界的天人的声音,「皆亦能闻」。

 

《披寻记》一二三○页:

过是以上诸世界声等者:谓过此世界,于余一切世界诸天趣声皆遍能闻。由闻天声,故说上言,为简生傍人趣闻人声故。

「过是以上诸世界声等者:谓过此世界」,过此娑婆世界。「于一切世界诸天趣」的「声音」,「皆遍能闻」。「由闻天声,故说上言」,所以叫做上至色究竟天;这个「上」字是指天说的。「为简生傍人趣闻人声故」,就是简别生傍人趣;人与人同在一个地区,算是傍,也不是上,也不是下,是在旁边,现在是在人以上,所以加个「上」字。

窥基大师的意思呢,他说作意和不作意的差别,就是在八地菩萨以下,八地菩萨以下,就是由初地到第七地这样的圣人,圣位的菩萨,他有作意、不作意的差别。若是不作意,就是此世界的众生,此世界的天可以听到;若是作意呢,就是他世界,其余的世界。若是八地菩萨以上,就没有这个差别,他不用特别作意,也是能够听闻无量世界的天人的声音的。因为按《华严经》上说,八地菩萨以上是法身菩萨了。按天台智者大师的意思呢,就是八地菩萨以上是法身菩萨,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呢,在初地就是法身菩萨了,这是另一种说法了。

 

黄二、闻人声

闻人声者:遍于一切傍四大洲受生有情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这是第二科「闻人声」。「遍于一切」,就是普遍一切的「傍四大洲」,这不是上下,所以是「傍」,这四大部洲受生的有情,种种的音声皆悉能闻。这是「闻人声」,「皆悉能闻」。

 

黄三、闻圣声(分二科) 宇一、辨(分二科) 宙一、修善舍恶声

闻圣声者:于诸如来、声闻、独觉,及诸菩萨,若从彼闻,展转为余诸有情类宣说种种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劝修诸善,劝舍诸恶所有音声,皆悉能闻。

「闻圣声者」,这是第三科,听闻圣人的声音。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又分两科,第一科「修善舍恶声」。

「闻圣声者:于诸如来、声闻、独觉,及诸菩萨」,这个「圣」指谁说的呢?就这三种圣人。「若从彼闻,展转为余诸有情类宣说种种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劝修诸善」,这样的圣人,这位菩萨从这么多的圣人那里,「展转为余诸有情类」,如来,或者声闻、独觉,及诸菩萨,展转地为其他的众生,或者是为天、为人,各式各样的众生,「宣说种种示现、教导、赞励、庆慰」,这么多的差别的佛法。总而言之,是「劝修诸善」,劝导他们修学善法,或者世间善法,出世间的圣道。「劝舍诸恶所有音声,皆悉能闻」,这位菩萨他的天耳都能听到。

这是说,这叫作辨声,这个「辨」就是加以解释,加以说明的声音,「皆悉能闻」。这是第一科劝「修善舍恶」,第二科「能引义利声」。

 

宙二、能引义利声

又于一切无染污心受持、读诵、论议、决择、无倒、谏诲,为作忆念,教授教诫,及余所有善言善说,能引义利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这是第二科「能引义利」,能引义利应该是指学习佛法,能成就圣道利益的,这样的音声。「又于一切无染污心」,「一切」是说很多很多的人了,没有染污心地「受持、读诵」佛法。「读诵」,「读」是照本读,「诵」是背本能够念诵。「受持」是温习的意思,不断地温习。「论议、决择」,没有染污心地受持、读诵,又无染污心地「论议」佛法,就是讨论佛法,无染污心地决择。「决择」,论议也就有决择的意思,论议是彼此讨论,也有决择的意思,但是静坐修止观也是决择的意思,这是一种。

此「无倒、谏诲」,就是没有错误的谏诲,「谏诲」就是他受了戒法,佛教徒受了戒,由种种各式各样的因缘破了戒法,而这个善知识,或者他的师长,或者是佛菩萨谏诲,教诲他,教他忏悔这些事情。「为作忆念」,说是他忘记了,他忘记了他犯什么戒了,那么帮助他去忆念,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怎么怎么地。「教授」,教授就是教授他修学止观的法门,是教授。再来就是「教诫」,就是处罚,他犯了戒,应该怎么处罚这些事情。

「及余所有善言善说」,就是说出来这无倒的谏诲、忆念、教授、教诫这四种,还有其他的所有的这个法语,「善言善说」。「善言」就是能表达佛法的这些言句、文句;「善说」就是所表达的意义。「能引义利」,这个谏诲也好,忆念、教授、教诫、善言、善说,都能够引发出世间圣道的义利,这样的种种的各式各样的音声,「皆悉能闻」,这个佛菩萨天耳通皆悉能闻。

 

宇二、结

如是等类,名闻圣声。

这是结束这一段。

 

《披寻记》一二三一页:

无倒谏诲等者:声闻地说:善能谏举、善作忆念、善能教授、善能教诫,如彼一一,别释应知。(陵本二十五卷三页)。

 

黄四、闻非圣声

闻非圣声者:于诸有情虚妄、离间、邪绮、粗犷,生下恶趣、生上天趣、生傍人趣,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闻非圣声者」,这是第四科,就是听到的声音,不是圣人说法。「于诸有情虚妄、离间」,就是不是圣人,这些凡夫众生。「虚妄」,就是说谎话。「离间」,说离间语。「邪绮」,就是心有染污,说一些放逸的话,就是邪绮。「粗犷」,就是暴恶的语言。「生下恶趣」,这个说有过失的、有罪过的语言,能使令这个众生往生到三恶道去。「生上天趣」,说没有过失的语言呢,就可以往生上面的天的世界去了。「生傍人趣」,没有过失的语言是也可以生到人趣,「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黄五、闻大声

闻大声者:谓于大众生声大集会声种种苦具所逼切声、大号哭声相呼召声大雷吼声诸螺贝声、诸鼓角等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闻大声者」,这是第五科。「闻大声者:谓于大众生声、大集会声、种种苦具所逼切声」,这个「大众生声」呢,我们人间及现在的人呢,这个生命体不是很大,若阿修罗的身体是要比人大得多了。还有这个龙的身体也是很大,这各式各样的众生。「大集会」,很多人集会的声音。和「种种苦具所逼切声」,这个人在受苦恼,有种种的苦的具加在他身上,为苦具所逼迫,发出来的声音。还有「大号哭」的声音、「相呼召」的声音,还有「大雷吼」的声音、「诸螺贝声、诸鼓角」的等等「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黄六、闻小声

闻小声者:下至耳语诸微细声,皆悉能闻。

「闻小声者」,这是第六科。「下至耳语诸微细声」,就是在耳边说话,很微细的声音,「皆悉能闻」。

 

黄七、闻辩声

闻辩声者:于义易了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闻辩声者」,这是第七科。「闻辩声者:于义易了种种音声」,这个「辩」就是加以说明,所以使令所说的道理容易明了这样的声音,「皆悉能闻」。

 

黄八、闻非辩声

闻非辩声者:于义难了种种音声,谓达罗弭荼种种明咒,风、铃、树响,鹦鹉、鸲鹆、百舌、鹂鷜,命命鸟等所出音声,皆悉能闻。

「闻非辩声」,就是不需要加以说明的。「于义难了种种音声,谓达罗弭荼种种明咒」,这个「达罗弭荼」说是师子国,就是锡兰,斯里兰卡它那边的一种咒,叫达罗弭荼种种明咒,他没加说明,所以不容易明了,这是非辩声。

还有这个「风」声、「铃」声、「树响」,还有「鹦鹉」,这个鸟的声音。还有这个「鸲鹆」,鸲鹆就是八哥的声音。还有「百舌」鸟的声音,还有「鹂鷜」这个鸟的声音,还有「命命鸟」的声音,所出的声音,「皆悉能闻」。

 

黄九、闻化声

闻化声者:谓于一切得心自在具神通者,依神通力所化音声,皆悉能闻。

「闻化声者」,这是第九科。「谓于一切得心自在具神通者,依神通力所化音声,皆悉能闻」,「一切得心自在」呢,就是得禅定的人,得了四禅八定的人,得了四禅八定,又能修神通而得神通的,依神通所化出来的声音,皆悉能闻,这叫做「化声」。

 

黄十、闻非化声

闻非化声者:谓于种种异彼音声,皆悉能闻。

「闻非化声者」,这是第十科。什么是「非化声」呢?「谓于种种异彼音声」,就是不同于那个神通化现的声音,那么那叫做非化声,「皆悉能闻」。

 

黄十一、闻远声

闻远声者:除佛菩萨所住聚落城邑等中所有音声,于余乃至无量无数世界中声,皆悉能闻。

「闻远声者」,这是第十一科。「闻远声者:除佛菩萨所住聚落城邑等中所有音声」,佛菩萨居住在一个地方所出的音声不算在内。「于余乃至无量无数世界中声,皆悉能闻」,那叫做远声。

 

黄十二、闻近声

闻近声者:闻所除声。

第十二科。「闻近声者:闻所除声」,就是听闻所排除去的这个声音,就是佛菩萨的声音,叫做「闻近声」。那么比如说佛菩萨有神通,这个声音能听得远,那么就是近了。

 

地四、见死生智通(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见死生智通?

这是第四科。分两科,第一科「征」,第二科就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辨所见」。分两科,第一科是「有情世间相」。

这个「见死生智」其实就是天眼通。云何诸佛菩萨能看见众生死、看见众生生,这样的智慧神通?下面加以解释,是「有情世间相」。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辨所见(分二科) 宇一、有情世间相

谓佛菩萨以超过人清净天眼,见诸有情死时、生时妙色恶色,若劣若胜。

「谓佛菩萨以超过人清净天眼」,这个清净的天眼是超过人的肉眼的。「见诸有情死时生时」,佛菩萨的清净天眼能看见诸众生死的时候的情形,生的时候的情形,或者是妙色、或者是恶色、或者是劣、或者是胜,都能看得很分明。

 

《披寻记》一二三一页:

以超过人清净天眼等者:〈建立品〉说:此中静虑,说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摄受故,名为天眼。是极圆满,是善清净静虑果故,名极清净。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转清净天眼,人中亦无。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趣黑暗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黑光及阴暗夜,故名恶色。趣明白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及婆罗痆斯极鲜白衣,故名好色。诸恶色者,说名为劣。诸好色者,说名为妙。诸下劣者,名往趣恶。诸胜妙者,名往善趣。(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页)如彼应释。

「以超过人清净天眼等者:〈建立品〉说」,在这一品说。「此中静虑,说名天住」,这里面呢,指色界天的四静虑,叫做天住;就是天上的人,他的内心是安住在静虑里边,所以叫做「天住」。因为我们人间人没有禅定呢,心里面乱,那么就不叫做,不叫做住,不叫做天住。

「眼依彼故」,这个天眼这个眼,是依彼天住,就是依止四静虑。「是彼果故」,是四静虑发生的作用;这个无色界的四空定不能得神通,所以四空定不在内,唯独是色界的四禅可以得神通的。「彼摄受故」,这个天眼是彼四静虑所成就的,所以故「名为天眼」。

「是极圆满,是善清净静虑果故」,是赞叹这个静虑是极圆满的,是善清净的静虑果,是「名极清净」。这是赞叹这个天眼是特别清净的。

「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在人中所有的这个眼的名字都和天眼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得了禅定了呢,一定是离欲了,人间的肉眼就是没有离欲,所以就是不清净;天上的人呢,离欲了,不是欲界天,色界天,离欲了呢,他们的内心里面没有欲的污染,所以就是清净,这样清净的四静虑发出来的天眼通名之为超过人眼,名之为极清净,「是故说言超过于人」。

「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转清净天眼」,这个欲界六天里边也有的天生得,他没有修禅定,但是生来就得到这种天眼了,但是这个天眼就是报得的,报得的天眼相似转,「名相似转」;它和天眼相似,与天眼相似的活动。「清净天眼」,相似转的清净天眼,相似的现起,这个「转」就是现起,相似的现起清净的天眼,他现起这个天眼,和这个色界天人的天眼相似,但是不如色界天的天眼。这个报得的天眼,当然不如修得的好,「清净天眼」。

「人中亦无」,这样说这个欲界天人的天眼是报得的,没有修得的,没有修得的,是欲界天没有,是「人中亦无」,人中也是没有。这个地方呢?我查了金陵刻经处的本子也是,这个字也是「人中亦无」,或者说是这个欲界天中亦有生得的相似的天眼,相似天眼人中亦无,人中也没有。或者说人中亦有,人中的人也有报得的天眼,那这个字,不知道其他的本子怎么个字。

「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诸有情类临要死的时候,叫作「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死的时候叫做死有,死有一剎那,这个中有就出来了,这个中有就是生有和死有之间也有五蕴身,那叫做中有,就是中阴身。「名为生时」,在中有的时候就是下一个生命现起了,但是他不是正式的,他还要再有些因缘才正式生起,因为这个中有现前的时候,中有的相貌呢,就和他的下一个生命是相似的;假设若是作牛的话,那个中有就和牛相似,所以这个中有是生的时候,「住在中有,名为生时」。

「趣黑闇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这个「趣黑暗者」就是到黑暗的地方去,就是没有智慧的地方,就是三恶道都是黑暗的地方。趣者往也,就是到黑暗那个地方去。由两种相貌,有两种相貌到黑暗的地方去。「起如是类,意生中有」,由两种相貌现出来这一类众生的意生中有,那个中有是意生的,「意生」就是他心生起的,像我们人间的人呢,是胎生,这个中有是意生,是由意现起的,由意生,由意,「意生中有」。但是这个意生也同业力有关系,同业力有关系,但是它属于化生,属于化生,所以死了呢,没有尸体,中有死掉的时候,没有尸体;但是我们人间的人,这个胎生呢,死掉的时候,是有尸体的,所以「意生中有,如黑鉔光及阴暗夜,故名恶色」,是由两种相现起意生中有,那两种相呢?一个就是黑鉔光,这个「鉔」是个羊,就是黑羊的那个光,黑羊的那种黑色,那么这是一个相貌,黑羊光。「及阴暗夜」,就是那个黑,就像夜间没有月亮的时后,是个阴暗夜,是那样的颜色,故名叫做恶色。

「趣明白者」,就是到这个明白的地方去呢,「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那两种相呢?「如晴明夜」,就像有月亮的时候,晴明的夜,那样的颜色。「及婆罗痆斯极鲜白衣」,婆罗痆斯就是个国家的名字,是中印度翻到中国话,翻个「江绕」,这个江环绕他,是它环绕江,翻个江绕。就是这个国家的极鲜白的衣服那样的颜色,这个中有的颜色是那样子,故「名」叫做「好色」。

「诸恶色者,说名为劣」,这是下劣的。「诸好色者,说名为妙。诸下劣者,名往恶趣」,到恶趣的是下劣的。「诸胜妙」色「者,名往善趣」,或者来人间,或者到天上去,那个中有的颜色是好一点的。「(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页)如彼应释」。

 

及于后际生已增长,诸根成熟,身诸所作善恶无记,差别而转。

这是说这个天眼通,这个死生智通就是超过人的清净天眼,见诸有情死的时候、生的时候,是妙色、是恶色,是劣、是胜。「及于后际」,就是投生以后,后来的时候。「生已增长」,他已经成就了他的生命以后,逐渐地增长。「诸根成熟」,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逐渐地成熟了,初开始根还没有长成,要经过一个时期才能成熟。

「身诸所作」,成熟了以后的眼耳鼻舌身意呢,它会有所作,作善,或者是作恶,或者是作无记,有善恶无记的差别的现起而转,那么这天眼通都是看得很清楚的。

 

《披寻记》一二三二页:

生已增长诸根成熟者:此显次第生身之相。谓出胎已,从婴孩位至少年位,是名生已增长。从少年位乃至老位,是名诸根成熟。

「生已增长诸根成熟者:此显次第生身之相」,这个生命体出现的时候,他有前后的差别的相貌。「谓出胎已,从婴孩位至少年位,是名生已增长」,「谓出胎已」,这是约人间来说是胎生。出胎以后,那么从婴孩的这个阶段到少年位这两个阶段,「是名叫生已增长」。「从少年位乃至老位,是名诸根成熟」,他的生命体成熟了。

 

宇二、器世间相

又现见知诸光明色、诸微细色、诸变化色、诸净妙色,下至无间,上至色究竟宫,不由作意,皆能见知。若作意时,能见上下无量无数余世界色,亦能见傍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一切诸色,乃至能见彼彼佛土,彼彼如来,安坐彼彼异类大会,宣说正法,显然无乱。

「又现见知诸光明色,诸微细色」,这第二科是「器世间」,前面是有情的世间,就是正报,现在说依报。

「又现见知」,这个天眼通知道「诸光明色」,这个光明色像日月,这是光明色,日月灯是光明色。「诸微细色」,还有一些微细不明显的色法。诸变化的色,还有诸净妙的色,「下至无间」,一直到无间地狱,上至到色究竟的天宫。「不由作意,皆能见知」,佛菩萨的天眼,不需要特别的警觉,就能够见到明了。「若作意时,能见上下」,作意时还能作上方世界、下方世界,无量无数余世界的颜色,亦能见傍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一切诸色法。「乃至能见彼彼佛土,彼彼如来,安坐彼彼异类大会,宣说正法,显然无乱」,这是看见很清楚,没有混乱。

 

《披寻记》一二三二页:

又现见知诸光明色等者:谓如日月星等,及诸有情自然身光,是名诸光明色。微细色聚,名微细色,非谓极微。〈决择分〉说: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后两边若明若暗,必不能取极微处所,由极微体以慧分析而建立故。(陵本五十四卷十二页)神境智通诸所有色,名变化色。上诸天趣彼所有色,名净妙色。

「又现见知诸光明色等者:谓如日月星等」,这都是光明色。「及诸有情自然身光」,那么我们人间的人的众生的身体是没有光明的,诸天的身体他们自然地有光明,就是自然身光,「是名诸光明色」。

「微细色聚,名微细色,非谓极微」,这个微细色不是说是极微叫作微细色,不是。「〈决择分〉说: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后两边若明若暗,必不能取极微处所」,说是那个微细色不是极微,怎么知道呢?〈决择分〉上说:「以彼天眼,唯取聚色」,就是积聚很多的地水火风组成的色法,积「聚色中表上下」,这个天眼能看见色法的里面,或者是外面,叫作表,或者是看见色的上、色的下,前后两边,若明,或者是不明。「必不能取极微处所」,这个极微这个地方的色,是不能取的。「由极微体以慧分析而建立故」。这个极微是由这个静坐的人,他用智慧去分析,这样的出现的,这是极微,「以慧分析而建立故」,才有这个极微的色法的出现。「(陵本五十四卷十二页)」说。「神境智通诸所有色,名变化色。上诸天趣彼所有色,名净妙色」,他是属于净妙色。

 

黄二、明作业(分二科) 宇一、别释(分二科) 宙一、正显天眼

又佛菩萨以净天眼,普见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身之所作净不净业。既见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

「又佛菩萨以净天眼,普见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身之所作净不净业」,这底下说天眼通所作的事情。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正显天眼」。

「又佛菩萨以净天眼,普见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身之所作净不净业」,众生他的身体所作的清净的善业,或者是不清净的恶业。「既见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随着他,「既见彼已,随其所应」,随着他智慧的所应,随着他的根性之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各式各样的,或者是现世得安乐,将来得利益,这些事情。

 

宙二、兼明天耳

以净天耳,普闻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语之所作净不净业。既闻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

「以净天耳,普闻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语之所作」,第二科「兼明天耳」,正义是天眼,兼明天耳。「以净天耳,普闻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语之所作净不净业」,他的语言所作的事情,或者是净业,或者是不净业。「既闻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是这样子。

 

宇二、总结

是名略说诸佛菩萨天眼天耳之所作业。

这是「总结」这一段。

 

地五、知心差别智通(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知心差别智通?

这是第五科「知心差别智通」。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诸佛菩萨能知道众生内心差别不同的心理作用的智慧通呢?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辨差别(分二科) 宇一、所知心(分四科)

宙一、有烦恼离烦恼心

谓佛菩萨以他心智,遍知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他有情类,若有缠烦恼心,若离缠烦恼心,若有随缚有随眠烦恼心,若离随缚离随眠烦恼心。

「谓佛菩萨以他心智」,能知他心的智慧。「遍知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他有情类,若有缠烦恼心,若离缠烦恼心」,这个「缠」是烦恼活动出来叫做缠,像个毒蛇缠绕这个人;这个烦恼来了,缠绕人就是这样子。「有缠烦恼心」,就是他那个心有烦恼的污染能知。「若离缠烦恼心」,就是他的心没有烦恼的活动,缠绕他。

「若有随缚有随眠烦恼心」,前面这两句是缠的有、缠的无,下面这是说「随缚」,就是随眠,就是烦恼的种子。这个烦恼种子,你不修学圣道,它一直随逐你、来系缚你的,所以有随眠的烦恼心。表面上看,他的心是很清净,但是里边呢,有烦恼的种子。这是有随眠的烦恼心。「若离随缚离随眠烦恼心」,或者这个众生相信了佛法,修了圣道的时候,他「离随缚」,就是没有烦恼的活动。「离随眠烦恼心」,他的内心的深处连烦恼的种子也没有,也远离了。

 

宙二、有染无染心

又遍了知有染心邪愿心,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又遍了知无染心正愿心,谓与上相违心。

「又遍了知」,这是第二科「有染无染心」,普遍地知道有染的心的邪愿心。「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这个「有染心邪愿心」是什么?就是外道;外道心,它是有染污的,他的意愿不正当。

「及有爱染心,又遍了知无染心正愿心,谓与上相违心」,又遍了知无染心,正愿心,那就是没有外道的思想,与上相违的心。

 

《披寻记》一二三三页:

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者:谓堕邪梵行求,是名诸外道心。若堕欲求、有求,是名有爱染心。此释前说有染及与邪愿,非定别配。由彼皆为后有爱之所摄受,是故皆名有染及邪愿心。

「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者:谓堕邪梵行求」,这个有爱染心,有染污心,及堕邪见,那就是「邪梵行求」,就是他们没有这个……,不通达缘起,所以所希望成就的境界都是不合道理的,是堕于邪见的梵行求。「是名诸外道心。若堕欲求、有求,是名有爱染心」,「若堕欲求」,若是落在欲求,就是欲界,欢喜欲,欢喜欲的生活,叫作欲求。有求呢,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修学禅定的天,叫作有求,他们所求的,还是有生死的,所以叫有求,「是名有爱染心」。

「此释前说有染及与邪愿,非定别配」,这个有染和邪愿不是一定要个别的配合,不是这样意思,「此释前说有染及与邪愿,非定别配」。「由彼皆为后有爱之所摄受」,这些人呢,都有后有爱的所染污,后有爱就是将来生命的爱着,爱着将来那个生命体,「之所摄受,是故皆名有染及邪愿心」。

 

宙三、劣中胜心

又遍了知劣心,谓生欲界诸有情类,下至一切禽兽等心。又遍了知中心,谓生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又遍了知胜心,谓生无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

「又遍了知劣心」,这是第三科「劣中胜心」。「又遍了知劣心」,什么是劣心呢?「谓生欲界诸有情类」,就是生在欲界,欲界天,或者是欲界的人,还有欲界也有三恶道。「下至一切禽兽等心」,这些心,这就叫做劣心;因为没能离欲,心里面贪瞋痴的活动很炽烈。

「又遍了知中心」,这个中等的心。「谓生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那么这是中等的。「又遍了知胜心,谓生无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又遍了知叫作胜心,就是生无色界天的诸有情类,他们所有的心,这些心都是离欲的,但是禅定有深浅,无色界天的众生禅定很深,深过色界天。

 

宙四、受相应心

又遍了知乐相应心,苦相应心,不苦不乐相应心。

这是第四科「受相应心」,有所感觉。「又遍了知乐相应心」,这时候有特别的轻安乐,与他心相应,这是一种。那当然这就是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乐。「苦相应心,不苦不乐相应心」,这苦相应心是欲界的众生,地居天也有多少苦相应心,还有不苦不乐的相应心。

 

宇二、能知智(分二科) 宙一、于一有情

又能以一知他心智,于一有情如是所有、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于一念顷,并如实知。

这是第二科「能知智」,能知道的智慧。分两科,第一科「于一有情」,对一个有情来说。

又能以一个知他心的智慧,于一个有情如是所有,就是他所有的。这个「所有」是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是众生的所有,众生所有就是这么多。「如是体性」,他的色受想行识什么体性呢?或者属于善品,或者属于恶品。「如是品类、如是行相」,或者是善,或者是恶。「如是品类」呢,善也有上中下的不同,恶也有上中下的不同,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就是他的内心行于所缘境上的相貌,在所缘境上活动的相貌,叫做行相。「如是分齐」,就是他这时候的行相,有的时候有烦恼,有时候无烦恼,那么那就是分齐。也说,也可以说是凡夫,这样的行相是属于凡夫的行相,这样行相是属于圣人的行相,圣人和凡夫的心是有分齐的,有差别的。「心起现前」,就是如是所有,心起现前,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

「于一念顷,并如实知」,佛菩萨的天眼通一念间就都知道了。

 

《披寻记》一二三三页:

于一有情如是所有等者:所有,即是烦恼差别。有寻有伺地说:能摄依事,故名所有。(陵本八卷六页)体性,谓彼善不善等心转差别。品类,谓彼软中上品差别。行相,谓彼缘境生起差别。分齐,谓彼凡圣建立差别。

「于一有情如是所有等者:所有,即是烦恼差别」,这个「所有」是什么说的呢?就是指烦恼的差别说的。「有寻有伺地」上面说:「能摄依事,故名所有」,「能摄依事」这个「依」就是色受想行识,是我们作善也依止它,作恶也是依止它,一切一切都是依止五蕴身而成就的,所以叫做「依事」。「能摄依事,故名」叫作「所有」,这个依事是它所有,这个其实就是贪瞋痴的烦恼。「(陵本八卷六页)」那上面有解释。

「体性,谓彼善不善等心转差别」,这个「体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众生,他这所有善的心理,或者有不善的业力,这些善不善的这些品别的不同。「品类,谓彼软中上品」,这个「如是体性、如是品类」这个「品类」指什么说的呢?就是他的这个善品也有上中下的不同,恶品也有上中下的不同,差别品类,「谓彼软中上品差别」。「行相,谓彼缘境生起差别。分齐,谓彼凡圣建立差别」。

 

宙二、于多有情

又能以一知他心智,于多有情如是所有、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于一念顷,并如实知。

第二科「于多有情」。又佛菩萨天眼又能以一个「知他心智」,「于多有情」所,也能知道他的「所有」,知道他的「体性」,知道他的「品类」,知道他的「行相」,知道他的「分齐」,「心起现前」的情形,「于一念顷,并如实知」。

 

黄二、明作业

又佛菩萨此他心通,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知诸有情种种胜解,知诸有情种种界行;随其所应,能正安处趣涅槃宫种种正行,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又佛菩萨此他心通,知诸有情诸根胜劣」,这是第二科「明作业」。又佛菩萨他这个天眼通知道,「此他心通」知道,这个他心通。「知诸有情诸根胜劣」,「诸根」,信进念定慧这个善根的胜劣。「知诸有情种种胜解」,他现在的心情,他欢喜什么,就是各式各样的欢喜心,佛菩萨也知道。「知诸有情种种界行」,知道一切众生的烦恼的因的差别。「随其所应,能正安处」,随众生合适的,「能正安处趣涅槃宫种种正行」,那么佛菩萨就是把他安住在趣涅槃宫的种种的正行那里。「当知是名此所作业」,这是他神通所作的事情。

 

《披寻记》一二三四页:

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等者:〈建立品〉说: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当知是名种种胜解。若广建立种种种性,或诸声闻所有种性、或诸独觉所有种性、或诸如来所有种性、或有种种不定种性、或贪等行差别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当知此中名种种界。(陵本四十九卷十九页)准彼应释。

「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等者:〈建立品〉说: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如所成熟,〈建立品〉说:「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这信进念定慧的五根,成软中上这三品。「当知是名诸根胜劣」,诸根胜劣就是这么讲。

「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这是说到他的根性的不同,「如是体性」这个。

「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等者:〈建立品〉说:如所成熟修证圆满」,就是他栽培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成熟了,前面的声闻地才解释这个「成熟」,就是能得圣道就叫做成熟;虽然有善根,善根没有成熟,就是这时候还不能得圣道。「如所成熟修证圆满」,这时候修学圣道,证得阿罗汉,这件事圆满了。「信等五根成软中上」,他的信进念定慧五种根,有软中上的不同。「当知是名诸根胜劣」。

「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这是说的人根性不同。有的众生「若从他信」,要从另外一个人,才能够建立对佛法的信心的,「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或者有的众生,他对别人说话不是特别有信心,他自己去观察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切法,「以为其先」,自己先观察为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他这时候,这个「印解」就是有力量的信解,就是理解的很深刻,叫作「印解」。他由于自己去观察诸法「以为其先」,虽然不是说没有亲近善知识,但是自己观察为主,那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他对于佛法的信解还是有软中上的分别。「当知是名种种胜解」,这个「胜解」这么讲。

「若广建立种种种性,或诸声闻所有种性,或诸独觉所有种性」,这两种种性。「或诸如来所有种性」,或者佛在因地的时候,他的种性是属于那一种。「或有种种不定种性」,还有的众生也不定是佛种性,也不定是声闻、缘觉种性,不决定,这是一种种性。「或有种种不定种性」,不定的种性,就是他也有声闻的种性、也有辟支佛的种性、也有佛的种性,三种种性都有,他就不决定一种,所以他是声闻种性现行了以后,有可能又变成个独觉种性,有可能变为佛种性,所以就是「不定」,不决定。

「或贪等行差别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当知此中名种种界」,这是后一种解释。「或有贪等行」的「差别」,或者贪瞋痴,贪行众生,瞋行、愚痴行的众生的差别,这不同的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十千就是一万,就是八万诸行。「当知此中名种种界」,所以叫做种种界。「(陵本四十九卷十九页),准彼应释」。

 

地六、漏尽智通(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诸佛菩萨漏尽智通?

这个天眼智通讲完了,现在说这个「漏尽智通」,也是先「征」,后「释」。云何诸佛菩萨漏尽智通呢?

 

玄二、释(分三科) 黄一、辨差别(分二科) 宇一、于漏尽得等

谓佛菩萨如实了知烦恼尽得;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于诸漏尽已得未得,如实了知若自若他所有能得漏尽方便。如能如实了知方便,于非方便,亦如实知。

「谓佛菩萨如实了知烦恼尽得」,谓佛菩萨真实地知道这个众生的烦恼尽得到了,就是灭除烦恼了,成就这个境界了。「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于诸漏尽已得未得」,真实地了知,或者自己,或者他人,他的漏已经尽了,或者没有尽。「如实了知若自若他所有能得漏尽方便」,「漏尽方便」,灭除烦恼的方便就是戒定慧,就是道谛了。

「如能如实了知方便,于非方便,亦如实知」,如佛菩萨能真实地了知这个是得圣道的方便。「于非方便」,于不是得圣道的方便,佛菩萨怎么个态度呢?「亦如实知」,也能正确知道,他现在怎么个情形。

 

宇二、于有增上慢等

如实知他于漏尽得有增上慢,如实知他于漏尽得离增上慢。

这是第二科「于有增上慢等」。「如实知他于漏尽得有增上慢」,真实地知道那个众生对于漏尽这件事,「得有增上慢」;「于漏尽得」就是得到漏尽了,断了烦恼以后,他心里面有增上慢,「你还没有断烦恼,我断烦恼了!」那么这地方有增上慢的问题。或者说有增上慢就是没有得初果,认为得初果了;没有得禅定,认为得禅定了,这增上慢。「如实知他于漏尽得离增上慢」,知道众生对于漏尽得离增上慢了。

 

《披寻记》一二三四页:

如实了知烦恼尽得者:谓心于彼烦恼究竟解脱,证得毕竟种性清净,是名烦恼尽得。亦名漏尽得;漏,即烦恼之异名故。

「如实了知烦恼尽得者:谓心于彼烦恼究竟解脱」,究竟地解脱了烦恼。「证得毕竟种性清净,是名烦恼尽得。亦名漏尽得;漏,即烦恼之异名故」。

 

黄二、显最胜

又诸菩萨,虽能如实了知一切漏尽功德,能证方便,而不作证。是故菩萨于有漏事及与诸漏,不速舍离,虽行种种有漏事中,而不染污。如是威力,于诸威力最为殊胜。

「又诸菩萨,虽能如实了知一切漏尽功德,能证方便」,这是「显最胜」。「又诸菩萨,虽能如实了知一切漏尽功德,能证方便」,「漏尽功德,能证方便」,能成就,证悟阿罗汉的圣道,叫做能证方便。「而不作证」,菩萨知道这件事,但是他不去成就这件事。「是故菩萨于有漏事及与诸漏,不速舍离」,所以菩萨对于这个有漏的事情,就是贪瞋痴的烦恼的事情。「及与诸漏,不速舍离」,「及与诸漏」,各式各样的漏,这些有漏法,他不急速地弃舍这些事情。「虽行种种有漏事中,而不染污」,这个菩萨虽然他在种种有漏事里边活动,但是他内心是清净的。「如是威力,于诸威力最为殊胜」,菩萨成就了这样的威德力,在其他的一切威力之中,是最殊胜的,菩萨的威力不可思议。

这是「显最胜」这一科,下面第三科「明作业」。

 

黄三、明作业

又佛菩萨由漏尽智,自无染污,亦善为他广分别说,坏增上慢,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又佛菩萨由漏尽的智慧,自己没有染污,就是得了根本智了,他的身口意是清净的。「亦善为他广分别说,坏增上慢」,也能善巧地为众生广分别说什么叫做漏,什么叫做漏尽,什么叫做染污,什么叫做没有染污。「坏增上慢」,能破坏这个增上慢的这个问题。因为众生有的时候对于教义的了解不够,有的时候会有增上慢,「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戌二、法威力(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法威力?

前面这是神通的威力,解释完了,现在这里面解释「法威力」。「法威力」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法威力」呢?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略标列」。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略标列

谓布施威力,乃至般若威力。此布施等诸法威力,应知一一略有四相:一者、断所对治相,二者、资粮成熟相,三者、饶益自他相,四者、与当来果相。

「谓布施威力,乃至般若威力」,就是六波罗蜜的威力。「此布施等诸法威力」,这个布施等六波罗蜜的威力,「应知一一略有四」种「相」貌。

「一者、断所对治相」,每一个波罗蜜都有所断的烦恼,烦恼是所对治的,能治的、能断烦恼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能断,这是一个相貌。「二者、资粮成熟相」,就是资粮是因,这个成佛的因不断地修习呢,就成熟了,就是可以得圣道了,叫「成熟相」。「三者、饶益自他相」,修行六波罗蜜,对于自己有利益,也对他人有利益,这是一个相貌。「四者、与当来果相」,修学六波罗蜜,将来你会得到一个果,得到一个果的相貌,有一个成就就是了。这是用这四个相貌来解释这个法的威力。这是「标列」。

下面第二科是「随别释」。分六科,第一科先解释「布施」。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又分四科,第一科是「断所对治相」。

 

天二、随别释(分六科) 地一、布施(分二科) 玄一、释(分四科)

黄一、断所对治相

布施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惠施,能断悭吝,施所对治,是名第一。

「谓诸菩萨修行惠施,能断悭吝,施所对治」,谓菩萨修行惠施的时候,「惠」也就是「施」,就是有慈悲心,同情众生的苦难,而去救护他,解除他的苦难。这个惠施,它能做什么事呢?「能断悭吝」,能断灭自己内心的悭吝心;这个悭吝,是「施所对治」,是施波罗蜜所对治的烦恼,那么这是第一个相貌,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二三五页:

能断悭吝施所对治者:财法执着,是名悭吝。此亦名为施所对治,由行惠施能断彼故。

「能断悭吝施所对治者:财法执着,是名悭吝」,这个世间的财,和出世间的佛法,对它有所执着,那就叫做悭吝。「此亦名为施所对治,由行惠施能断彼故」,这个悭吝是施所对治的,你能够修行这个惠施波罗蜜,就能断除内心的悭吝,这是所对治的烦恼。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惠施,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布施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即此惠施,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布施摄事,成熟有情」,这是第二科「资粮成熟相」。「即此惠施」,你爱护众生,对于他有所布施,这件事能做自己的无上菩提的因,因此而得无上菩提。「亦即能作布施摄事」,对自己是菩提资粮,对众生来说呢,「能作布施摄事」,能用这个布施来接引众生来相信佛法,这是利益众生了,使令众生逐渐地可以得到善根成熟,「是名第二」。

 

黄三、饶益自他相

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于三时中,心常欢喜,以自饶益,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种种疾病所欲匮乏,怖畏众苦,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这是第三科「饶益自他相」。「施先意悦」,布施的时候,一开始内心先欢喜,发欢喜心。「施时心净」,正在学习布施波罗蜜的时候,心里面清净,没有悭吝的烦恼。「施已无悔」,布施完了以后呢,心里面也很快乐,没有后悔,这样子。「于三时中,心常欢喜」,「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这三个时间里边,心常是欢喜的。「以自饶益」,你若这样做,对自己有大利益。「亦能除他饥渴寒热」,你能这样布施波罗蜜呢,你就能够利益他人,能破除他人的饥渴,破除他人的寒热,破除他人的「种种疾病所欲」的「匮乏」。「怖畏众苦,以饶益他」,把这些恐怖的苦恼,也能够消除,这就是利益他,「是名第三」。

 

《披寻记》一二三五页:

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等者:施以饮食,能除饥渴;施以衣服,能除寒热;施以医药,能除种种疾病;施以资生众具,能除所欲匮乏;施以无畏,能除怖畏众苦。谓如拔济狮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济王贼等畏,拔济水火等畏,如是一切名饶益他。

「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等者:施以饮食,能除饥渴;施以衣服,能除寒热;施以医药,能除种种疾病;施以资生众具,能除所欲匮乏;施以无畏,能除怖畏众苦」,什么叫做「无畏」呢?「谓如拔济狮子、虎狼、鬼魅等畏」,这些恐怖。「拔济王贼等畏,拔济水火等畏,如是一切名饶益他」。

 

黄四、与当来果相

于当来世在在生处恒常富乐,得大禄位、得大财宝、得大朋党、得大眷属,是名第四。

「于当来世在在生处恒常富乐」,这是第四科「与当来果相」。「于当来世」,菩萨对于当来的,将来,世世,「于当来世在在生处」,在此处、在彼处受生的时候。「恒常富乐」,长时是很富饶的,有这种快乐,没有匮乏的苦恼。「得大禄位」,在在生处能得一个很大的福德的身分,成为一个大福德人,因为你布施会得到这种果报。「得大财宝」,能得到很广大的财宝。「得大朋党」,同时也得到很好的朋友,就是你以前布施给那个人,那个人就是你的朋友了。「得大眷属」,也能得到一个很高贵的身分的人是你的父亲、是你的母亲,是你的哥哥、弟弟、妹妹、姊姊,是大眷属,「是名第四」。

 

玄二、结

是名布施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是名布施威力四种相貌。「此外,无有若过若增」,没有超过这个还有增加的,没有了,就是这么多。

 

地二、持戒(分二科) 玄一、释(分四科) 黄一、断所对治相

持戒四相者:谓诸菩萨受持清净身语律仪,能断犯戒,戒所对治,是名第一。

「持戒四相者」,四种相貌,这是第二科。「玄一」是「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断所对治相」。

「谓诸菩萨受持清净身语律仪,能断犯戒,戒所对治,是名第一」,你若受持这个清净戒法的时候,你身也合于律仪,语也合于律仪,能断除去犯戒的过失;这个犯戒的过失,就是戒所对治的,是名叫作第一种功德。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所受持清净尸罗,能为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即所受持清净尸罗,能为自己菩提资粮」,这是第二科。即所受持的清净戒,能为自己无上菩提的因缘,叫作资粮。「亦即能作同事摄事」,也能够作利益众生的同事摄;我劝你持戒,我也持戒,我和你一样,所以叫同事摄;以持戒来摄化众生。「成熟有情」,成熟众生的善根,「是名第二」种相貌。

 

黄三、饶益自他相

受持净戒,舍离犯戒为缘所生怖畏、众罪、怨敌等事,寝寤安乐,以自饶益。又由净戒,无悔欢喜,乃至心定,以自饶益。受持净戒,不损恼他,普施一切有情无畏,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受持净戒,舍离犯戒为缘所生怖畏」,这是第三科「饶益自他相」。菩萨能受持净戒,就是弃舍了犯戒,「为缘」,为因缘所生出的「怖畏」,所生的「众罪」,所生的「怨敌等事」,你若不持戒,不持戒将来到三恶道去,这是很可恐怖的,那么就是因为破戒有罪的关系。破戒的时候,也有可能……,比如说杀盗,都是与众生结怨了,有敌人了,有这些事情。「寝寤安乐,以自饶益」,你若持戒清净了呢,就是远离了这么多的过失,所以你睡觉了心里也安乐,睡醒了心里也安乐。「以自饶益」,这就是对自己有好处。

「又由净戒,无悔欢喜,乃至心定,以自饶益」,又由持戒清净,心里面不会后悔,犯戒就会后悔了;持戒就不会后悔,不会后悔,所以心里面就欢喜;心里面欢喜就容易得定,得定故,就是得大安乐,「以自饶益」。

「受持净戒,不损恼他」,你损恼他就是犯戒了。「不损恼他,普施一切有情无畏」,不杀盗淫妄,别的人看见这个菩萨不杀盗淫妄,那么心里面就没有恐怖,那么就是对他人有所利益了。说这个人不受戒,不受戒他随时要杀盗淫妄,令人害怕,所以就是不能利益他人了,菩萨能够「不损恼他,普施一切有情无畏,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披寻记》一二三五页:

寝寤安乐者:〈发心品〉说:菩萨成就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陵本三十五卷十五页)今说持戒寝寤安乐,义应准释。

「寝寤安乐者:〈发心品〉说:菩萨成就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菩萨成就了无恼害福,就是出家了,修学圣道就得到了「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比轮王还要加倍的多,那么大的保护者来保护你。

「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你。「(陵本三十五卷十五页)今说持戒寝寤安乐,义应准释」,

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与当来果相」。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是因缘,身坏已后,生于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

由于持戒清净,所以这个生命坏了以后,就生到善趣;生到人间、或者是天上,「善趣」。善趣天世界里面,「是名第四」。

 

玄二、结

是名持戒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是名持戒威力有四种相貌。「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下面第三科是「忍辱」。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断所对治相」。

 

地三、忍辱(分二科) 玄一、释(分四科) 黄一、断所对治相

忍辱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忍辱,能断不忍,忍所对治,是名第一。

「忍辱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忍辱」的时候,「能断不忍,忍所对治」,这个不忍就是心里面忿怒,忍就是心里面不忿怒,所以能断除去这个不忍的忿怒。「忍所对治」,忿怒是忍辱波罗蜜所对治的过失,「是名」叫作「第一」。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忍辱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即此忍辱能作自己菩提资粮」,这是第二「资粮成熟相」。这个忍辱,你常常能够忍辱,使令心里面不忿怒,这件事呢?能做自己得无上菩提的因缘。「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我劝众生忍辱,我也忍辱,大家共同地学习这个功德,这样子能接引众生,成就善根,「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黄三、饶益自他相

由此忍辱,济拔自他大怖畏事,饶益自他,是名第三。

「由此忍辱,济拔自他大怖畏事」,由于有这样忍辱的关系,就是救护了自己,自己和他人的大怖畏事,来饶益自己,也利益了他人,使令自己、他人得大安乐,而没有大怖畏的事情。

 

《披寻记》一二三六页:

由此忍辱济拔自他大怖畏事等者:此说菩萨耐他怨害忍。〈忍品〉中说:谓诸菩萨猛利、无间、种种长时,从他怨害所生众苦现在前时,应如是学:如此是我自业过耳,由我先世自造种种不净业故,今受如是种种苦果,我今于此无义利苦若不忍者,复为当来大苦因处;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随顺转者,便为于己自作非爱,便为于己自生结缚,便为于己自兴怨害,非是于他。(陵本四十二卷九页)由是当知此所说义,谓若不忍,能为当来大苦因处,是名大怖畏事。若能堪忍,便得出离,是名济拔。自现受学及与劝他,由是说名饶益自他。

「由此忍辱济拔自他大怖畏事等者:此说菩萨耐他怨害忍」,这是说菩萨忍耐众生来怨害他,能忍耐这件事。在〈忍品〉里面说:「谓诸菩萨猛利、无间、种种长时,从他怨害所生众苦现在前时,应如是学」。〈忍品〉里面说:诸菩萨猛利地、无间断地、种种长时地从他怨害所生众苦,「从他怨害」,由众生对菩萨的怨害,使令菩萨生出来很多的苦。这个苦还是很猛利的,还是长时期地有这种事情,「所生众苦现在前」的时候,「应如是学」,菩萨内心里面应该这样学习,怎么样学习呢?

「如此是我自业过耳」,我受这个苦,这是我自己的业,自己的罪业的过失。「由我先世造种种不净业故」,由我过去世,我创造了很多有罪过的事情。「今受如是种种苦果,我今于此无义利苦若不忍者」,我现在对于受这种苦,这种苦是对于我是没有好处的,我若不忍受的话呢,「复为当来大苦因处」,我若不忍受,我要忿怒,我要同他斗,那么我「复为当来大苦因处」,我将来还是要继续受苦了。「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随顺转者」,我对于这个大苦的因法,将来得大苦,现在就是造罪,对于造罪这件事我「随顺转者」,我也继续造罪。「便为于己自作非爱」,那我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给自己做一些不可爱的事情。「便为于己自生结缚」,我给自己作一个苦恼的系缚。这个「结」这个字呢,使令自己与苦恼和合,叫做结。「便为于己自兴怨害」,就是自己给自己创造怨害。「非是于他」,不是对别人。「(陵本四十二卷九页)由是当知此所说义」,从这一段文,明白这个陵本四十二卷这一段文,可以知道这里所说的道理。「谓若不忍,能为当来大苦因处,是名大怖畏事」,这个「大怖畏事」是将来要有恶果报,是大怖畏事。

「若能堪忍,便得出离」,我现在心不动,不要忿怒,不要做恶事呢,我要从那个大怖畏的事情里面解脱出来了,「是名济拔」。「自现受学及与劝他,由是说名饶益自他」,我也这样学习,我也劝你们这样学习,所以叫作饶益自他。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是因缘,能令菩萨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离隔、无多忧苦;于现法中临命终时心无忧悔,身坏已后,生于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

「由是因缘」,这是第四科「与当来果相」。「由是因缘,能令菩萨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离隔」,因为你心不忿怒,你若心里忿怒,就制造怨敌;心不忿怒呢,所以于当来世,就不会遇见很多的敌人,「无多离隔」的事情,「无多忧苦;于现法中临命终时心无忧悔,身坏已后,生于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

 

《披寻记》一二三六页:

无多离隔者:谓多有情愿为摄受,住亲爱心,不生猜沮故。

「无多离隔」怎么讲呢?「谓多有情愿为摄受,住亲爱心,不生猜沮故」,这个「无多离隔」这个「离隔」是什么意思?没有这么多的离隔。「谓多有情愿为摄受」,就是很多的,你遇见很多的人都愿意和你作朋友,叫作摄受。「住亲爱心」,遇见那个人都和你有亲爱心。「不生猜沮故」,不会疑惑这个人是坏蛋,不要给他这个方便,他不会有这个事情。所以生瞋心有这些问题,不生瞋心有这么多的功德。

 

玄二、结

是名忍辱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这是第三。下面第四「精进」波罗蜜的威力。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四科,「黄一、断所对治相」。

 

地四、精进(分二科) 玄一、释(分四科) 黄一、断所对治相

精进四相者:谓诸菩萨住勤精进,能断懈怠,精进所治,是名第一。

谓诸菩萨安住在勤精进,修善断恶,修学圣道,他精进地去作这件事。「能断懈怠」,懈怠就是不去修学善法,不修学圣道,做了很多放逸的事情,那么叫做懈怠,现在能断懈怠。「精进所治」,懈怠是精进所对治的过失,「是名第一」相貌。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精进能作自己菩提资粮,及所依止,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即此精进能作自己菩提资粮」,这第二科,精进勤修一切善法能作自己无上菩提的资粮。「及所依止」,就是以精进为依止,可以得无上菩提。「亦即能作同事摄事」,和所教化的众生同样地学习精进波罗蜜。所以就有摄化众生成熟圣道的事情。「是名第二」,这是第二个相貌。

 

黄三、饶益自他相

勤精进故,得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后后所证,转胜于前,倍生欢喜以自饶益,勤修善品,不以身语损恼于他,令他发生精进乐欲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勤精进故,得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这是第三科「资粮成熟相」,勤精进地修学圣道,就得安乐住,那么你能断烦恼,心里面就安乐住了。这个苦恼的事情,主要的原因是内心里面的事情,内心里面把所有的烦恼停下来,心里就安乐。

「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外面很多很多一些不理想的事情,它不能影响你。就是菩萨修学圣道,佛教徒修学圣道,就是调理内心,把内心管理好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外边的事情,是过去世的因缘果报,你现在很难转变,但是你内心转变了呢,外面的苦恼事情不影响你,所以「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所影响,所扰乱。

「后后所证,转胜于前」,你现在令心清净,现在能继续地作种种功德,勤精进地作种种功德,那么「后后所证,转胜于前」,就会比以前好了。「倍生欢喜」,加倍地有欢喜心。「以自饶益」,这就是对自己的利益。

「勤修善品,不以身语损恼于他」,你精进地修一切功德的善品呢,不以身、不以语扰乱众生。「令他发生精进乐欲」,也劝他人,劝导众生,建立精进的意愿,要精进地修诸善法,「以饶益他」。「是名第三」,这是第三个相貌。

 

《披寻记》一二三七页:

得安乐住等者:住四静虑,名安乐住,由依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初静虑中远离诸欲一切恶不善法,是故说言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从是以后更求上进,渐次证得后后静虑,不为寻伺喜乐之所散动,是名后后所证转胜于前。

「得安乐住等者:住四静虑」,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么解释。什么叫作安乐住呢?就是「勤精进故,得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这一句话。「住四静虑,名安乐住」,你精进地学习静坐,你就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这叫作安乐住。「由依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因为你成就了四静虑,你的内心就是以静虑为依止处,就是住在四静虑里面,领受喜乐、安乐、舍乐;就是初禅、二禅都有喜乐,三禅也是乐,四禅是舍乐。总而言之身心都是快乐的。

「初静虑中远离诸欲」,初静虑成就了的时候,远离欲界的欲。「一切恶不善法」,欲界的欲是恶不善法,成就初禅,远离了欲,就叫作一切恶不善法都远离了。「是故说言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这么说。

「从是以后更求上进」,你得到了初禅以后,就进一步去学习二禅,二禅以后修习三禅、四禅。「从是以后更求上进,渐次证得后后静虑,不为寻伺」,这是初禅,「喜乐之所散动」,就是二禅、三禅有喜乐,喜乐的散动。这时候得了四禅的时候就没有这个寻伺喜乐的散动。「是名后后所证转胜于前」,这样解释。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此因力,于当来世,爱乐殊胜士夫功业,是名第四。

这是第四科「与当来果相」。「由此因力」,由于你成就了这个精进波罗蜜为因力,于当来世爱乐更殊胜士夫的功业。你这精进波罗蜜成就了,以后的果报多数是作领袖的人,精进波罗蜜是作领袖的人,所以是殊胜士夫的功业,「是名第四」。

 

《披寻记》一二三七页:

爱乐殊胜士夫功业者:谓诸菩萨难行苦行,是名殊胜士夫功业。心生希慕,是名爱乐。

 

玄二、结

是名精进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穷子喻:阿弥陀佛慢慢调熟我们的根器[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九○)[栏目:杂阿含经]
 供曼茶时所用的香水是怎么制作的?[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闭关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欲求解脱勇士之心宝(夏坝仁波切 译)[栏目:夏坝仁波切]
 中国佛教的西方传人——恒实法师访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40、不随心转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我借的“高利贷”何时可以还完[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善恶有无之间[栏目:谈佛说禅悟人生]
 调御丈夫[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