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与死的尊严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10
生与死的尊严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许多人从哲学和宗教信仰的立场,建立生与死的理论和观念;也有人相信神通,用宿命通、天眼通,看过去及未来;凡此种种都只是人们的一种希望、看法和追求,其实并不可靠。
  
  总体而言,泛神论的哲学认为生命来自于整体的神,死亡又归于整体的神。唯物论的哲学,认为生死都是物质现象,生如灯燃,死如灯灭。
  
  中国的儒家学者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生死由命」、「听天由命」,也就是说,生死是由命决定的,虽然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事实上儒家并未进一步说明生命是什么?
  
  老子则说:「出生入死」,出生一定会入死;又说:「人之生,动之死地。」当人生的时候,死亡这条路已经开始在动了。因此,老子叫我们不必担心生与死的问题,只要「尊道而贵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就是说,只要有道德,至于人的生死,让它自然即可,这是相当有道理的。
  
  西方的宗教,不相信人有过去世,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上帝所创造、赐予的,死亡时也是因上帝的召唤而回天国去。一切由上帝支配,不必担心着生与死,这也算是快乐又幸运的事。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与死的尊严 佛教徒的生死观
下一篇:生与死的尊严 认识生命的实相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身心平安-身心的平衡与安稳
 佛化奠祭手册 三、基本处理流程
 佛化长青手册 三、修心养性,常保安乐
 佛化家庭手册 佛化家庭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家-在于家庭中的相爱和相助
 生与死的尊严 认识生命的实相
 佛化长青手册 缘起
 两类超度存与亡 四、念佛超度
 生与死的尊严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严?
 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 家庭亲子,互敬互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Model Subject No. 53[栏目:Shunryu Suzuki]
 Gain Mastery Over the Mind[栏目:S.N. Goenka]
 青年当自觉[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什么人不适合修密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佛法与科学(广超)[栏目:佛教与科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