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与死的尊严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26
生与死的尊严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许多人从哲学和宗教信仰的立场,建立生与死的理论和观念;也有人相信神通,用宿命通、天眼通,看过去及未来;凡此种种都只是人们的一种希望、看法和追求,其实并不可靠。
  
  总体而言,泛神论的哲学认为生命来自于整体的神,死亡又归于整体的神。唯物论的哲学,认为生死都是物质现象,生如灯燃,死如灯灭。
  
  中国的儒家学者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生死由命」、「听天由命」,也就是说,生死是由命决定的,虽然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但是事实上儒家并未进一步说明生命是什么?
  
  老子则说:「出生入死」,出生一定会入死;又说:「人之生,动之死地。」当人生的时候,死亡这条路已经开始在动了。因此,老子叫我们不必担心生与死的问题,只要「尊道而贵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也就是说,只要有道德,至于人的生死,让它自然即可,这是相当有道理的。
  
  西方的宗教,不相信人有过去世,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上帝所创造、赐予的,死亡时也是因上帝的召唤而回天国去。一切由上帝支配,不必担心着生与死,这也算是快乐又幸运的事。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与死的尊严 佛教徒的生死观
下一篇:生与死的尊严 认识生命的实相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业-在于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和精进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佛法的作用
 人生为何 承担贡献的任务
 礼仪环保手册 二、礼仪环保的基础—观念的净化与个人的净化
 两类超度存与亡 三、超度活人
 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建立佛化家庭的意义
 两类超度存与亡 四、念佛超度
 家庭美满与事业成功 家庭亲子,互敬互助
 佛化奠祭手册 四、预做准备,减少遗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持有不动心[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果报[栏目:佛网文摘]
 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栏目:王雷泉教授]
 法华经品题略解—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栏目:张秉全居士]
 癸酉年柏林禅寺冬季禅七开示[栏目:净慧法师]
 诸佛菩萨神咒,有大神力。虽修念佛,欲求去邪镇魔,必须持念神咒,对吗?[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二十九[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非正式禅修[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法句经要义 第四品 花品 裸身苦行者和富家女 只应自省不应在意批评[栏目:法句经要义]
 佛学问答类编 (心性第十)[栏目:李炳南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