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三、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分三科) 荒一、征
云何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这里是解释四如实智,第一个名寻思所引如实智,第二个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这两个已经解释过了;现在是第三个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怎么叫做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发的真实智慧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就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两科,第一科于圆成遍计,就是约圆成实和遍计执来解释智慧。
荒二、释(分二科) 日一、于圆成遍计
谓诸菩萨于自性假立寻思,唯有自性假立已,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显现。
「谓诸菩萨」就是说修止观的菩萨,他对「于自性假立寻思,唯有自性假立」,这样子寻思、观察了以后「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立」,他又能真实的明白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的假立。
前边解释事寻思所引如实智的时候,就是「谓诸菩萨于事寻思,唯有事已,观见一切色等想事性离言说、不可言说」,观察依他起性是离言说相的,在我们的思想习惯上,就是有了言说、有了名言的时候,这第六意识就有种种分别、种种执着。可是在止观里面经过观察的时候,发觉这依他起性是没有言说的,和通过言说的执着不一样;那么这样子去观察,这是「事自性寻思所引如实智」,这个智慧,你这样观察了以后,就会发觉自已的虚妄分别,和依他起自性的实相是不相符合的,唯是自己的虚妄分别。现在这个第三段的「自性假立」就进一步说到依他起性的真实相。
「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这个色等想事中,就是由前五识接触到外面的境界以后,一剎那间第六意识就活动了,把前五识所取得的事情都安立种种名字,而作种种的思惟。这个时候第六意识所见到的、所接触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一切境界,这叫「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立」。这个「自性假立」由前五识接触到的,一剎那间第六意识就接触了,第六意识接触这个自性的时候、接触一切法的体相的时候,就有了名字,所以叫做「假立」。
这个假立种种名字的这一切法「非彼事自性」,不是前五识所接触到离名言的那个事自性,这就是有名言的事自性,不是离名言的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显现」,但是有名言的事自性,相似于彼事自性显现出来,显现在心里面,这样观察的时候,就是有名言的事自性只是个影相、只是内心的分别而已,不是真实的离名言的依他起相。这样观察到这里,就会知道内心分别的假名言相,这个影相的事自性本身是无自性的,本身是毕竟空的。
前边事寻思所引如实智,只是说「它是离名言的」,发觉到内心的分别和离名言的不一样,不是那个离名言的依他起;现在又进一步的观察名言的事自性是毕竟空的。
《披寻记》一二一二页:
如实通达至自性显现者:此中通达了知皆慧异名;于所知事名为通达,于分别体名为了知;复有差别:了知共相名为通达,了知自相名为了知。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十页)。此中于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当知通达所显,所知事中共相摄故。于似彼事自性显现应是了知所显,分别体中自相摄故。
「如实通达至自性显现者:此中通达了知皆慧异名」,通达这个词和了知这个词,在这里的涵义就是智慧不同的名字,名字不同它的涵义是相同的。「于所知事名为通达,于分别体名为了知」,「于所知事」,有能知、有所知,对于所知的事的相貌来说能知,叫做「通达」,在能知对所知事来说,所知事就是所通达。「于分别体名为了知」,这样说分别体就是分别的自体、就是能通达的这个,它就叫做「了知」,这样说呢!通达是对所知说,而了知是指能知说。
「复有差别」还有不同的意思;「了知共相名为通达」,如果你明了所知法的共相,譬如说是「无常」,这是一切有为法的共相;譬如说「空」也是一切有为法的共相;「无自性」是一切法的共相,这是「名为通达」,这「通达」这样说是深了一层。「了知自相名为了知」,你通达事物本身的相貌,就是别相了,它不同于第二法,不同于其它的法,只有它本身有这样的相貌,那叫做「自相」;你明白事物各别的相貌那叫做「了知」,这个了知和通达也是不同了,意思不一样。「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十页)」,其实这几句话就是那上的话。
「此中于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当知通达所显」,这里边说是于自性假立,就是你心里面利用名言去思惟一切法的体相,就是名言的一切法「非彼事自性」,不是离名言的依他起性的体性。「当知通达所显」,这样解释就是「通达」的意思;就是用通达的意思来显示它的别义,显示通达的涵义,这是解释「通达」。「所知事中共相摄故」,因为这样去思惟观察,它就不限于法的自相,就通于其它法都有这样的相貌了,这样就是心里面所分别、所安立的都是虚妄的。这虚妄义是通于一切法的,是「共相摄故」。「于似彼事自性显现应是了知所显」,那就是他的自相了,「分别体中自相摄故」,「分别体」分别每一法的自体这是属于自相的。
《披寻记》这一段文是在解释「通达」和「了知」这两句话的差别,「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显现」,他没有多说。这一段文科的题目是「于圆成遍计」,这样说呢「似彼事自性显现」,在我们凡夫的境界说,就是执着这是真实的,这就属于遍计执;「所有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这就是空,那么圆成实性是遍计执空所显现的无相义,所以这样属于圆成实性。
那么在这里看出来,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是比较深一层的解释。似有而实在是没有,若是我们作这样观察的时候,只要我们的分别心这第六识一动,就是一切法都是空的、都是空无所有的,都是内心的虚妄分别;内心的虚妄分别是假的,是毕竟空的,它有这样的意义。下面第二科是于依他起。
日二、于依他起
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犹如变化、影像、响应、光影、水月、焰水、梦、幻相似显现,而非彼体。
这个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这样讲,是通于三自性了,前一节是圆成实和遍计执,这下面第二节「又能了知彼事自性」,又能够通达离名言相的依他起性的自性「犹如变化」,就像这个神通变化的事情一样,也是有而不真实的,也是虚妄的,是有但不真实。当然这个依他起性,是以阿赖耶识为种子、以虚妄分别为自性,也就是内心变出的影像,这是指阿赖耶识说的。「变化」,变化出来的。「影像」,镜中的影像;或者是一棵树,太阳光照下去,就现出个影像来,它和原来的体性相似,但不是(原来的体性)。
「响应」,就是空谷四面都是高山,中间是个谷,你面向这个谷发出声音来,这空谷有个回响,就叫做响应。这个响应也是假的,不是真实有人说话。「光影」,前面的「影像」或者说是镜中的影像,这里说「光影」,就是太阳光现出来的影像。「水月」,水里面的月亮,也不是真实的。「焰水」,这阳焰看上去好像是水,其实也没有水。「梦」,梦里面的境界,这个依他起就像梦里边的境界,也是有而不实。「幻」,幻是幻术所变现的事情,也是有而不实。
总而言之,是「相似显现,而非彼体」,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的种子,显现出来的境界,都是虚妄的、和真实相似;但是不是我们凡夫的分别心所执着的那个体相,我们执着是真实的;但是实在他本身是不真实的。就是那件事的本身和我们所执着的体相是不符合的。这一段文是指依他起是如幻如化不真实的。
这就是分了两部份,这是没有通过名言的时候,这些因缘生法,也是如变化、如影像、如响应、如光影乃至如梦、如幻,这是指依他起说。若是通过名言以后,那就是遍计执;遍计执是毕竟空的,这个遍计执也是「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显现」、「相似显现,而非彼体」,不是一回事,是有差别的。我们内心里面通过名言所执着的真实,是没有体性的;依他起是有体性,但是不真实的,所以依他起和遍计执是不一样的。
《披寻记》一二一二页:
又能了知至而非彼体者:依他起性实无有义,如诸愚夫所执境界,然有彼相相似显现,成为所缘,能为诳惑,为欲除他诸诳惑疑,说有变化等八种喻。变化,喻诸菩萨故思受生。影像,喻诸作业受果种种差别。响应,喻诸戏论言说。光影,喻种种识、种种相转。水月,喻三摩地所行境界。焰水,喻虚妄分别心心所法。梦,喻受用爱非爱别。幻,喻能成所行境界。如《摄论》说。(《摄论》二卷十页)如是诸喻,为显依他起性虽无有义,然彼彼事有彼彼相相似显现,故作是喻。
「又能了知至而非彼体者:依他起性实无有义」,这个依他起性是因缘生法,它的体性是什么样子呢?「实无有义」,实在是没有境界、没有义。「如诸愚夫所执境界」,愚夫是指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所执着的境界,都认为是真实的;依他起性的体性,不像愚夫所执着的境界那么真实,它是虚妄的,有而不实的。这个文是说自性假立寻思,是说你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你要这样观察它不是真实的。
「然有彼相相似显现」,虽然不真实,但是和遍计执可不同,是有彼体相的,不过那个相,是相似的显现,就是和我们执着的真实相似现出来「成为所缘」,成为我们识的所缘境。「能为诳惑」,依他起有而不实,它能欺骗我们,令我们迷惑。「为欲除彼,诸诳惑疑,说有变化等八种喻」,文上说这八种譬喻,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破除我们的疑惑,既然没有真实性,怎么我们会看见呢?破除这些疑惑。当然,我们从经论上、从文字上得到这个消息,实在是没有力量,非要在奢摩他里面思惟观察,而且要长时期的观察,才能没有这个疑惑,这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是不真实的,所以也就能调伏烦恼了。
「说有变化等八种譬喻」,这第一个是「变化」。「变化,喻诸菩萨故思受生」,这是《摄大乘论》上里面的解释;如果通说其义的话,就是表示依他起有而不实。个别的说,就是「喻诸菩萨故思受生」,就譬喻诸菩萨他有大悲心不想入无余涅槃,他还要在众生世界现身说法度化众生。但是度化众生这件事;若我们凡夫来说,我们凡夫心里面遇见境界的时候起烦恼,我们才能够得果报,得果报那个剎那,心里面要有烦恼,要有爱烦恼才能够得果报的,约人来说,就是投胎要有点烦恼才可以。那么菩萨他是断烦恼的,但是为了得一个身体来度化众生,他故思受生,他故意的也有一点爱,所以他也就得了身体,也投胎了,就像那个变化似的,本来是没有,但是这菩萨神通把它化现出来,由无而有。
「影像,喻诸作业受果种种差别」,这个影像譬喻什么呢?譬喻众生这个业力得果报;业就是「影」,得了果报就是「像」,种种的各式各样的果报。「响应,喻诸戏论言说」,响应这个是譬喻诸戏论言说,就是凡夫做种种的分别,说出种种的语言,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就像那个响应似的。
「光影,喻种种识种种相转」,种种的分别识,就会现出来种种的相貌,就是你贪心的分别,就是有贪的相貌;这个瞋心,就有瞋心的相貌;疑惑心,就有疑惑心的相貌,所以这种种识现出种种相貌,「种种相转」,「转」就是「现起」的意思。「水月,喻三摩地所行境界」,水里面有个月亮出来,这譬喻什么呢?譬喻这个修禅定的人,他禅定修成功、有了三昧,在心里面现出来种种境界,就像水里面现出来月亮似的。
「焰水,喻虚妄分别心心所法」,阳焰远远的看上去是水,这譬喻我们的虚妄分别心、心所法,就是各式各样的分别,就像那阳焰水似的,有而似无,有而不实。「梦,喻受用爱非爱别」,梦中的境界是不真实,就譬喻我们受用爱的境界,受用非爱的境界,也都是不真实的。「幻,喻能成所行境界」,这个幻术所变现的境界,譬喻能成立心所法所活动的境界,也都是不真实的,「如《摄论》说,(《摄论》二卷十页)」,这八种譬喻如《摄大乘论》说,《摄论》二卷十页上说的。「如是诸喻,为显依他起性虽无有义」,这么多的譬喻就是为了显示依他起性,虽然没有境界「然彼彼事有彼彼相,相似显现」,所以用这个譬喻来譬喻的,「故作是喻」。
荒三、结
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最甚深义所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若能如是」,若是你在奢摩他中作如是观,真实的了知甚深义所行境界,就是通达依他起是如幻如化的,就破除去遍计执的执着了,而显示出来圆成实的离一切相的境界。那么这样的甚深义,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所以叫甚深义所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看这个文,我们会知道一个消息:就是内心里面通过名言所现出来的境界,观它是毕竟空,这是破遍计执,这是一种观;这个观依他起犹如变化,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的根身器界,这一切都是变化、影像、响应、光影的世界,这是又一重的作观,作如幻如化的观察,这个观察不是毕竟空,只是如幻如化,有而不实就是了,和那个色等想事中的遍计执是毕竟空不一样,作这么两重观察。
洪四、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分三科) 荒一、征
云何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这是第四科、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呢?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
荒二、释 (分二科) 日一、总标
谓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寻思唯有差别假立已,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别假立不二之义。
「谓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寻思唯有差别假立已」,这个差别假立,假立的各式各样的…,实在是离名言相,所以这是「唯有差别假立」,这样观察以后呢「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别假立不二之义」,明白这个「不二」的意思,这就叫做「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这是标。
日二、别辨(分二科) 月一、举有无性等(分二科) 盈一、有性无性
谓彼诸事非有性、非无性,可言说性不成实故,非有性;离言说性实成立故,非无性。
第二科是别辨,分二科,第一科是举有无性等,有性无性、有见无见这些事,分二科,第一科是有性无性。
「谓彼诸事」,这「诸事」实在就是依他起性和遍计执性,这些诸事,又是非有性又是非无性的;怎么叫做「非有性」呢?「可言说性不成实故,非有性」,就是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一切法;这样的一切法性是不真实的,真实是不成立的,不能成立它的真实性,它是毕竟空的,所以叫做「非有性」。
「离言说性实成立故」,远离一切名言的这一切法性,它本身真实是成立的,是有这么一回事、是存在的。我们看见那个高山,它是有高山的;那里有一个大海,是有大海的;实在是成立的。「离言说性实成立故,非无性」,不能说它是没有体性,只是不真实就是了,还是有体性的。这是第一科,这样解释了,下面第二科,有色无色。
盈二、有色无色
如是由胜义谛故非有色,于中无有诸色法故;由世俗谛故非无色,于中说有诸色法故。
「如是由胜义谛」,胜义谛就是真如,「胜义谛故非有色」,这一切的色声香味触、一切法是没有的,就是那个无相三昧,无相三昧是离一切相的,这胜义谛的真如也是没有一切相,所以「非有色」,「于中无有诸色法故」,在胜义谛里面为什么说没有色呢?因为在胜义谛里面没有这个诸色法可得,色法都是寂灭了。在唯识上修止观,观察这个有名言相的言说法是毕竟空的,这个毕竟空是没有色相的,而显示胜义谛是离一切相,它是这样子,所以也是说离一切法的。
「由世俗谛,故非无色,于中说有诸色法故」,这个世俗谛就指依他起。这依他起性的一切法是由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的,虚妄分别为体性的,这上面不是没有!是有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切法都是有的。「于中说有诸色法故」,在依他起里面是有这一切法的,所以是不能说没有。这样子嘛「非有色、非无色」,「非有色」是约胜义谛说、「非无色」约世俗谛说。
月二、例有无见等
如有性无性、有色无色,如是有见无见等差别假立门,由如是道理,一切皆应了知。
这是第二科「例有无见等」,例有见无见、有性无性来做比例。「如有性无性、有色无色」这样讲,「如是有见无见等差别假立门,由如是道理,一切皆应了知」。「如是有见」,这个有见当然只是依他起来说,这个遍计执是毕竟空的,不能说有见;依他起是有能见、所见。「无见等」,在胜义谛就是无见了,这些差别假立也都是不同的,各式各样不同的情况,也都是假立的名字,「由如是道理一切皆应了知」,都应该明白了。
荒三、结
若能如是如实了知差别假立不二之义,是名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这是结束前面这一段文,要是你在奢摩他里作如是观,你先是从文字上通达这样的道理,然后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时间久了,你就能确定你这样的见地,所以叫「如实了知差别假立」的「不二之义」,「是名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
《披寻记》一二一三页:
如实通达至如实智者:谓于诸事不二之义通达所显,于彼差别假立了知所显,如说有性无性、有色无色,皆由观待道理差别假立,如文自释。如是有见无见等,广如前说。差别分别一切皆是假立法门,皆应了知。若于其中离言自性,真实义性,名不二义,是应通达。如是通达,如是了知,名如实智。
「如实通达至如实智者:谓于诸事不二之义通达所显,于彼差别假立了知所显」,也是用这个「通达」和「了知」来分别,于诸法这个「不二」之义,「非有性、非无性」,这是不二之义,这是用「通达」这个词来显示的。「于彼差别假立」,这个假立是有色、无色,是有见、无见,是有性、无性,这就是用「了知」来显示。
「如说有性无性、有色无色,皆由观待道理差别假立」,说有性、说无性,说有色、说无色,都是由观待的道理,就是由相对的道理,对有性说无性,对无性也说有性;对有色说无色,对无色说有色;这是相对的道理,这样子差别的假立,就是不同的安立种种的名字,「如文自释」。「如是有见无见等,广如前说」,前面也解释过了。「差别分别一切皆是假立法门」,不同的各式各样的分别,这完全都是假立名字,假立名字有什么好处呢?佛教徒可以依此为门,可以入于第一义谛、入于涅槃,「皆应了知」。
「若于其中离言自性,真实义性,名不二义」,在这里面说到,其中这个「离言自性」是通于依他起和圆成实的;但是下面又说个「真实义性」,这个真实义性就是胜义谛,那么「离言自性」就是指依他起了。「名不二义」,就是由胜义谛和世俗谛来对论,有不二义。「是应通达,如是通达,如是了知,名如实智」。
地三、障过患(分二科) 玄一、出染因
愚夫于此四如实智有所阙故,不现前故,便有八种邪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
这是第三科,障的过患。第一科是智行门,第二科是净障门,净障门,第一科是障因缘、第二科是净方便,净方便这一科说完了,就是四寻思、四如实智,是净除障碍的方法。现在第三科是障的过患,这个障碍的过患分两科,第一科是出染因。
「愚夫于此四如实智有所阙故」,就是我们凡夫对于这四如实智有所阙,不具足,缺少这种智慧,我们没有修习四寻思,所以就不能成就四如实智,四如实智就不具足了。「不现前故」或者是你也修,但是还没有成功的时候「便有八种邪分别转」,我们就会有八种邪分别;前面说的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一共有八种分别。「能生三事」,能生出来三种事情,依缘事、见我慢事,贪瞋痴事。
「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由这样的八种分别,就会建立起来一切有情的世间,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或者说是色受想行识。「及器世间」,就是我们居住的这个房舍和山河大地,这都是器世间。也就是我们的果报。这个八种分别就是烦恼迷惑,有烦恼迷惑就生出来种种的果报,因为果报的现前需要假借烦恼的力量,这是出染因,这个有情世间及器世间都是染污法,是果报、染污的果报,是由八种分别所生,它就是因了,下面第二科成流转。
玄二、成流转
谓由如是邪分别故,起诸杂染;起杂染故、流转生死;于生死中常流转故,恒有无量随逐生死种种生老病死等苦,流转不息。
「谓由如是邪分别故,起诸杂染」,就是我们不明白缘起的道理,这种错误的分别主要就是遍计执,这一切名言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我们执着是有,这样,有烦恼就有业力,有业力就有果报,所以生起种种的杂染。「起杂染故,流转生死」,杂染就是三种杂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这个生杂染由业杂染生起的,业杂染由烦恼杂染生起,有了生杂染又会现出来烦恼的杂染,所以惑业苦的流转不断绝,就受了生死苦。
「于生死中常流转故,恒有无量随逐生死」,在这个生死里面,你若不遇见佛法僧,你就是一直地在这里流转,「恒有无量」无边的「随逐」你的「生死」,种种的生老病死苦,流转、不停下来,在生死里受这么多的苦。
《披寻记》一二一三页:
愚夫于此四如实智至流转不息者:愚于诸法名、事、自性、差别,是名愚夫。为得四种如实智故,于一切法起四寻思,若随阙一不能引发,名有所阙。若不引发不能通达了知所知事相,名不现前。由此因缘,故有邪分别转乃至广说流转不息。
「愚夫于此四如实智至流转不息者,愚于诸法」的「名」、诸法的「事」、诸法的「自性」、诸法的「差别,是名愚夫」。对于这个名、事、自性、差别,我们不明白道理,不明白都是毕竟空的,所以就叫做「愚夫」。「为得四种如实智故,于一切法起四寻思」,若是我们遇见了三宝的时候,我们学习佛法才知道,我们要成就四种如实智、要成就这个般若的智慧,于一切法就会生起四寻思。「若随阙一不能引发,名有所阙」,这个四种寻思、四种如实智,你阙了一种,就不能引发,就不能成就。
由闻会引发出来思,由思惟会引发出来修,由四寻思的修就会引发出来四种如实智,是展转的引发,但是若是我们有一样不具足的话,就是有所缺,就不能引发了,「若不引发不能通达了知所知事相,名不现前」,你不能通达知道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就叫做不现前,这个空的智慧不现前。「由此因缘,故有邪分别转乃至广说流转不息」。
我感觉我们出家人遇见了佛法…原来是在家人,遇见佛法欢喜出家,过出家人的生活感觉欢喜,这可见就是有点善根,前生在佛法里有点善根,所以今生就是有点欢喜,在家居士也是,遇见了佛法就欢喜。但是我们今天的出家人,小小的栽培点善根就好了,不要再辛苦了,就是这样!这个问题…想要了生死还是不行,只有…还是等待将来了。
地四、净胜利(分三科) 玄一、证大涅槃
菩萨依此四如实智,能正了知八种分别,于现法中正了知故,令当来世戏论所摄所依缘事不复生起。
这是第四科净胜利;修学四寻思四如实智,能得到清净的般若智慧,这个时候就有胜利,分三科,第一科是证大涅槃。
「菩萨依此四如实智,能正了知八种分别」,这个菩萨有大善根的人,由闻思修、由四寻思成就了四如实智,这个时候「能正了知八种分别」,就是能够正确的通达了八种分别都是虚妄,都是毕竟空寂的。「于现法中」,因为你于现在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正了知故」,你有了般若波罗蜜的智慧,通达一切法空,你不虚妄分别了。
「令当来世戏论所摄所依缘事不复生起」,你就会使令将来世「戏论所摄」,都是虚妄分别,我感觉到我有个眼耳鼻舌身意,实在是虚妄分别的境界,我感觉有色声香味触法,都是虚妄分别,是「戏论所摄」。而这些戏论所属的「所依缘事」,分别戏论所依、分别戏论所缘;「分别戏论所依」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戏论所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所依」也是事,「所缘」也是事,也就是果报,这个果报是由虚妄分别现起的,因为你由般若波罗蜜断除去虚妄分别了,所以这种「所依」、「所缘」就不生起,这个苦恼的果报就不现前了。
《披寻记》一二一四页:
戏论所摄所依缘事者:谓当来世所依缘事,乐着戏论熏习为因缘故而得生起,于现法中有彼因性,由是说言戏论所摄。
「戏论所摄所依缘事者:谓当来世所依缘事」,这个所依缘事不是现在,你现在这个所依缘事是过去世的虚妄分别所现起的;现起的时候,就是通过阿赖耶识才能现起,你成就了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你这个所依缘事还存在,只是清净了就是了。那么现在说是当来世所依缘事就不现起,这是指将来世的六根六境,不是现在的所依缘事。
「乐着戏论熏习为因缘故而得生起」,为什么我们的六根、六境会现起呢?就是「乐着戏论」,我们就欢喜戏论;我们通过一切名言的时候,就会有种种的分别、种种的执着,我们就欢喜这样子。你这一虚妄分别,就熏习了阿赖耶识,就有了种子,这个种子为因缘故,而得生起,就生起你的六根六尘,就生起了。
「于现法中有彼因性,由是说言戏论所摄」,现在的这个现法中,就是现在你的色受想行识里边,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里边「有彼因性」,有彼六根六尘的种子,这个种子是无量无边的,剎那剎那的变现。「由是说言戏论所摄」,这都是「戏论」,因为你由「乐着戏论」而成就的,成就了还继续戏论,所以叫「戏论所摄」。
不生起故,于当来世从彼依缘所起分别亦不复生;如是分别及依缘事二俱灭故,当知一切戏论皆灭。菩萨如是戏论灭故,能证大乘大般涅槃。
「不生起故」,因为这个依缘事不生起了,所以在将来世从彼依缘所起的分别也就不生了。由虚妄分别生起依缘事,由依缘事又生起虚妄分别;你若是断了虚妄分别,它就不起了。「如是分别及依缘事二俱灭故」,你由学习四寻思、四如实智,这么修习成功了的时候,那么这个虚妄分别和这个依缘事,这两件事都寂灭了,都不现前了,当然这是要到成佛的境界。
「当知一切戏论皆灭」;这两件事若灭了以后,一切戏论都灭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菩萨如是戏论灭故,能证大乘大般涅槃」,这个菩萨经过长时期多少大劫的这样用功修行,他这两种戏论都灭了,能证大乘佛法所说的大般涅槃,是超过小乘的。
《披寻记》一二一四页:
如是分别及依缘事至大般涅槃者:此说当来转依之相。所知障尽,名分别灭。若依亦尽,名依缘灭。此二灭性唯内所证,不应说言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是名一切戏论皆灭;若诸菩萨如是一切戏论皆灭,是已能证大乘大般涅槃。如是转依胜诸声闻独觉所得,故名大乘大般涅槃。此复云何?谓此转依是善清净法界所显,由五种相不可思议:一、由自性故,二、由处故,三、由住故,四、由一性异性故,五、由成所作故,如〈决择分〉释,(陵本七十四卷九页)即由如是不可思议,当知一切戏论皆灭。
「如是分别及依缘事至大般涅槃者:此说当来转依之相」,这是说你将来得圣道的相貌,转变了你的依止;依止什么呢?一切法是由种子所变现的,所以种子是一切法的依止处。现在转变这个依止,就是你学习般若波罗蜜,灭除了乐着戏论的「因」,而栽培了「不受一切法」的般若波罗蜜「因」,所以这个「因」转变了,转变的相貌。
「所知障尽,名分别灭」,这上面说这个分别灭,到什么阶段这个分别才灭?所知障尽,也就是无明灭;根本无明这个障碍若灭尽的时候──「分别灭」,烦恼障灭掉了只是清除去一部分,这个「所知障」这一部分还没有灭,「分别」还没有灭。「若依亦尽,名依缘灭」,「若依亦尽」就是转依的「依」,就是指这个乐着戏论的因灭了。「名依缘灭」,那么六根六境也就不出现了。
「此二灭性唯内所证」,这个「分别灭」和「依缘灭」,这两种灭,「唯内所证」,唯独你内里面的无分别智所证,若不成就这无分别智,这二法是不灭的。「不应说言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灭了以后的这个境界,你不应该说这是差别的、是不差别的,这都是戏论了。说是人的六根灭了以后,是将来还有?是没有?这一切都是戏论,你若去思惟分别,这都是戏论,「是名一切戏论皆灭」。
「若诸菩萨如是一切戏论皆灭,是已能证大乘大般涅槃」,「若诸菩萨」,这么多的戏论都能够灭尽了、灭除了,这就是已经证悟大乘大般涅槃了。「如是转依胜诸声闻独觉所得,故名大乘大般涅槃」,说是能这样用功修行,灭除去烦恼障、又灭除去所知障,灭除一切虚妄分别,这样的转依是胜过、超过诸声闻、阿罗汉、独觉、辟支佛等,「故名大乘大般涅槃」。
「此复云何?谓此转依是善清净法界所显」,这里面又怎么样?就是再多解释解释。「谓此转依」就是说你能修四寻思、四如实智,这样的转依的法门,「是善清净法界所显」,是善清净的法界,法界就是真如,真如离开了烦恼障所知障就叫做「善清净」。这样的转依,就是真如显现的境界,圆满的真如显现的境界,「由五种相不可思议」,这转依由五种相貌是不可思议。那五种呢?
「一、由自性故」就是转依以后,得了无上菩提以后的体性,它是即眼耳鼻舌身意、是离眼耳鼻舌身意,不可思议。佛的清净的境界,就是这个清净法界,成佛了以后这个清净法界,是即眼耳鼻舌身意不可思议、离眼耳鼻舌身意不可思议、即地水火风不可思议、离地水火风不可思议,你不可以分别的,所以叫做「自性」。
「二、由处故」,处所,佛在什么地方?佛是在欲界、在色界、无色界?不可思议。佛是在人间?在天上?不可思议。
「三、由住故」就是天住、梵住、圣住;「天住」就是色界四禅,或者加上无色界四空定也可以,这是天住。「梵住」就是慈悲喜舍这四种三昧。「圣住」就是空、无相、无愿。佛在这里住…?不可思议。
「四、由一性异性故」,就是从无始劫来到现在有无量无边的佛、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成佛了;这个佛成佛以后也是无漏界,又一位佛成佛了,也是在无漏界,都在无漏的世界。在无漏的世界是一?是异?释迦牟尼佛和迦叶佛是一位佛?不可思议。是两位佛?不可思议。就是一切佛的境界,你不可以说一说异的,不可思议
「五、由成所作故」也是不可思议,这一切佛都在无漏的世界,名之为释迦牟尼佛也可以,名之为阿弥陀佛也可以,说是迦叶佛也可以,药师佛也可以,他们是大慈大悲,有无量无边的威德道力,能成就度化一切众生,这件事不可思议。一定是释迦佛?一定是药师佛?不可思议。
「如〈抉择分〉释。(陵本七十四卷九页)」,这个意思在《摄大乘论》也有讲过。「即由如是不可思议,当知一切戏论皆灭」,思议就是戏论,现在不可思议就是戏论灭了。
玄二、获诸自在(分三科) 黄一、标
于现法中胜真实义所行处智,极清净故,普能获得一切自在
第二获诸自在,前面第一科是证大涅槃不可思议,现在第二科获得诸自在,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于现法中」,现在成佛的时候,「胜真实义」,就是真如,真如是「所行处」,谁是能行?就是智!这个智慧行于真如,这个智慧是「极清净故」,到佛的时候,这个智慧最极清净。「普能获得一切自在」,他的境界在一切地方皆得大自在,而没有受到拘闭、不自在,没有这回事情。
《披寻记》一二一四页:
于现法中胜真实义所行处智至一切自在者:若诸菩萨已入第八纯清净住,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齐此四如实智,名极清净。由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今简彼故,名极清净。如〈住品〉说(陵本四十八卷十六页)从是以后得十自在,是名获得一切自在。今于此中且说少分,如文可知。
「于现法中胜真实义所行处智至一切自在者:若诸菩萨已入第八纯清净住」,一共有十二住,若加上如来住就是十三住。现在这个是到第八住,第八住就是第八地菩萨,第八地菩萨「纯清净住」,纯是清净没有染污了,第七地还是有多少事情的,到了第八地纯是清净住了。「于无生法」,不生不灭的真如理上面,他「证得」了「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这是前七地所不能及,这时候的忍,是获得最清净的境界。
「齐此四如实智,名极清净」,到了第八地菩萨的时候,这个「四如实智」叫做「极清净」,第七地以前还不能说极清净,说到第六地菩萨能入灭尽定,到了第七的时候,剎那剎那能入灭尽定,但是对第八地来说还不是清净,第八地所成就的四如实智是极清净的。
「由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这个四寻思、四如实智是从胜解行地开始学习的,胜解行地就是包括了资粮位、加行位,合起来名为「胜解行」,但是这地方又说到加行位,「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胜解行地就开始修四寻思、四如实智,通过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到第七地;到第七地的时候,还是有加行有功用,就是他要努力提起正念,这时候就叫做「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无相住」,从初地开始就是无相住,但都是有加行有功用,到了第七地就是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的边际,再进一步到第八地菩萨,就是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了。
「未极清净」,到了第七地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的时候,他的四如实智还没能极清净,还有点分别。「今简彼故,名极清净」,这里说的极清净,就是前七地都不算,都挑出去不算在内,第八地以后才算「极清净」,「如〈住品〉说(陵本四十八卷十六页)」。
「从是以后得十自在」,就是从第八地以后,他成就了十种自在。「十种自在」是寿自在、心自在、众具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胜解自在、神变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法自在;一共十种自在《摄大乘论》、《华严经》上面都有解释。「是名获得一切自在,今于此中且说少分,如文可知」,现在这里的文没有完全说出来十种自在,就是说了一少分,这是标「获诸自在」。
黄二、释(分三科) 宇一、变化自在
谓诸菩萨于种种化,获得能化神通自在;于种种变,获得能变神通自在。
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变化自在。「谓诸菩萨于种种化,获得能化神通自在」,种种的变化得大自在、无障碍境界。「于种种变,获得能变神通自在」,前面说是「于种种化」是第一句,第二句是「于种种变」获得能变的神通自在。
《披寻记》一二一四页:
谓诸菩萨于种种化至能变神通自在者:若以化心随其所欲造作种种未曾有事,是名能化神通自在。此有多种:或化为身及化为境,或化为语,名种种化。若转所余有自性物令成余物,是名能变神通自在。此有十八品类差别,名种种变,如〈威力品〉释。(陵本三十七卷二页)此于十自在中略显随于事物发起胜解,如所欲为皆成为异。
「谓诸菩萨于种种化至能变神通自在者:若以化心随其所欲造作种种未曾有事」,就是菩萨起变化的这个心,是随菩萨所欲、所欢喜的造作种种未曾有的事情,「是名能化神通自在」。「此有多种」,这个能化的神通自在有多种。「或化为身」,化现一个身形,或者化现自己有什么什么身形,化现众生有什么什么身形。「及化为境」,这个身是正报;「化为境」就是依报了,化现这个各式各样的境界。「或化为语」,或化现说话。「名种种化」。
「若转所余有自性物令成余物,是名能变神通自在」,前面这个化,就是原来没有,现在化出来一个东西。现在这上面说到「若转所余」,若转变其余有自性的东西,它本来是有体性的,现在把它转变一下,「若转所余有自性物令成余物」,使令它变成其他的东西,原来是一块铁,现在变成黄金了。原来什么也没有,化现出黄金来,一个「化」、一个「变」,「令成余物,是名能变神通自在」,这个「变」是这样意思。「此有十八品类差别,名种种变,如〈威力品〉释,(陵本三十七卷二页)」,这〈威力品〉有说这件事。
「此于十自在中略显随于事物发起胜解」,这上面说这个「化」和「变」就在十自在里边是属于「胜解」里面摄的,「如所欲为皆成为异」,你想要怎么做都能做成功,不会做的不成功。
宇二、境智自在
普于一切所知境智,皆得自在。
这第二科,境智自在,普遍于一切所知的境界里面,那就是智慧皆得自在的。
《披寻记》一二一五页:
普于一切所知境智皆得自在者:此于十自在中略显随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实知,是谓于境自在。及显普于一切名句文身得随所欲,于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是谓于智自在。
「普于一切所知境界皆得自在者:此于十自在中略显随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实知,是谓于境自在」,于境自在实在是智慧。「及显普于一切名句文身得随所欲」,这个文句也能得随所欲,也能得自在,「于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就是想要宣说什么什么法门的时候,就用种种的文句把它安立出来,「皆得善巧,是谓于智自在」,那么这个「自在」就是说法了。
宇三、住舍自在
若欲久住、随其所乐自在能住;
第三科住舍自在。「若欲久住、随其所乐自在能住」,说是这位菩萨他想要长时期的住在世间,那么随其所欢喜的就能够自在的住在世间,他自己能主宰这件事。
《披寻记》一二一五页:
若欲久住随其所乐自在能住者:此于十自在中略显于所依身,随所欲住如意能住。
「若欲久住随其所乐自在能住者:此于十自在中略显于所依身」,所依止的身体,这个身体,「随所欲住如意能住」,你想要继续存在,就能存在。
若欲终殁、不待害缘、自在能殁。
如果你想要走了的话,也不需要去伤害他,也很自在的就走了,这就是寿命自在。
《披寻记》一二一五页:
若欲终殁不待害缘自在能殁者:谓所依身若欲舍时,如意能舍。
「若欲终殁不待害缘自在能殁者:谓所依身若欲舍时,如意能舍,」这是这个意思。
黄三、结
由诸菩萨得如是等无量自在、于诸有情最胜无上。
第三科是结束。「由诸菩萨得如是等无量自在」,说前面这个智自在、命自在、神变的自在;「如是等」,不只这几样,还有很多的自在,无量的自在。「于诸有情最胜无上」,在有情里边,也有人有多少神通变化的,但是你不能和佛比,佛是最殊胜、最高尚的。这下面第三科,获诸胜利,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列。
玄三、获诸胜利(分二科) 黄一、略标列
菩萨如是普于一切得自在故,获得五种最上胜利,一者、获得心极寂静,由住最静故,不由烦恼寂静故。
菩萨修这四寻思、四如实智,到最后成功的时候于一切都能得大自在,得大自在「获得五种最上胜利」,就把它归纳成为五种最殊胜的利益,那五种呢?
「一者、获得心极寂静」,第一个自在是心自在,就是获得心极寂静,极高尚、极深妙的寂静了,心里面不动乱。「由住最静故,不由烦恼寂静故」,这个心寂静,有两种:一个是住最静、一个是烦恼寂静,在这两种里面,是属于住极最静,就是得定,定的力量最寂静。「不由烦恼」不是由彼烦恼的灭除叫作寂静,不是那个。
《披寻记》一二一五页:
获得心极寂静至不由烦恼寂静故者:寂静有二:一烦恼寂静、二住寂静。今于此中且说现法乐住,名最极寂静,简彼烦恼作如是说。
「获得心极寂静至不由烦恼寂静故者:寂静有二:一、烦恼寂静」,这烦恼是动乱的没有烦恼心就寂静了,这是一种,第「二」是「住寂静」,就是禅定寂静,你常常练习,叫它心寂静住,那么它也就是寂静住。「今于此中且说现法乐住」,「现法」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这个法里面,你就有色界四禅的乐住,很快乐的安住,「名最极寂静,简彼烦恼作如是说」。
二者、能于一切明处无所罣碍,清净鲜白妙智见转
前面是说定力高深,这里说一切明处智慧高深。「一切明处」,就是一切智慧是所缘境。「无所罣碍」,没有障碍。「清净鲜白妙智见转」,因为他把烦恼障、所知障都断了,所以是清净的、是鲜白的,这样妙智慧大自在无障碍的活动。
《披寻记》一二一五页:
能于一切明处至妙智见转者:谓于一切世间工业明处,如其所欲悉能现行,名无罣碍。智见差别有其多种,谓缘自相境此慧名智,缘共相境,此慧名见。复有差别,繁不具述。如〈摄事分〉释。(陵本八十六卷九页)如是智见于一切法远离言说、造作影像,是名为妙。自性解脱、说名清净。相续解脱、说名鲜白。如〈摄事分〉释。(陵本九十八卷十七页)此中相续,谓一切时任运转故。
「能于一切明处至妙智见转者:谓于一切世间工业明处」,世间上的工业,发明种种的东西,这实在是「明处」,就是智慧境界。「如其所欲悉能现行」,随他心里面所欢喜的,都能办得到。「名无罣碍」,一点障碍没有。「智见差别有其多种」,「智」和「见」还是不一样的,有多种不同。「谓缘自相境此慧名智」,「谓缘自相境」,缘一切法的自相的境界,「此慧名智」,那叫做智慧。「缘共相境,此慧名见」,共相境就叫作见。「复有差别、繁不具述」,这个智和见还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太多了,现在不讲了。「如〈摄事分〉释。(陵本八十六卷九页)」,这在〈摄事分〉里面有解释。
「如是智见于一切法远离言说」,这是这个菩萨所成就的智慧、所成就的见地,在一切法上是远离言说的,没有名言可说的。「造作影像」,也没有造作,他这个智见若有所作为的时候,并不需要造作,任运的就有,和这个影像、造作的影像,「是名为妙」就叫做妙,这个智慧是不需要动的就能把事情做好。
「自性解脱、说名清净」,这个智见本身的体性是没有烦恼系缚它的,烦恼是染污的,没有烦恼所以叫做清净。「相续解脱,说名鲜白」,「相续解脱」,这个解脱不是短时的,永久的相续下去得大自在,所以叫做鲜白,「如〈摄事分〉释(陵本九十八卷十七页)」。「此中相续,谓一切时任运转故」,这里说这个相续是说一切时很自然的就是这样相续下去,而不是勉强的,这是说到智慧。
三者、为利诸有情故、流转生死无有厌倦。
「三者、为利诸有情故、流转生死无有厌倦」,这是说慈悲,菩萨有大慈悲心利益众生;利益众生流转生死无有厌倦,菩萨本来自己可以到清净的世界去,但是为了利益众生,就在生死里流转,这种生死的境界菩萨也容受;「无有厌倦」,他不厌烦、也不疲倦,继续度化众生,慈悲心很高。
四者、善入一切如来密意言义。
「四者、善入一切如来密意言义」,成就了这四如实智的话,还有一种好处。「善入一切」,善能悟入一切佛陀的密意的言义;这话说得含蓄,这个菩萨能够听得懂。
《披寻记》一二一六页:
善入一切如来密意言义者:谓若有情于佛所说甚深空性相应经典,不解如来密意义趣,谓于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皆无有事,无生无灭,说一切法皆等虚空,皆如幻梦。如是密意,菩萨善能如实会通,摄彼有情令得悟入。
「善入一切如来密意言义者:谓若有情于佛所说甚深空性相应经典」,说一切法空、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说这个,他也能够依佛所说甚深空性相应经典。「不解如来密意义趣」,众生不明白佛这样话的意思,「谓于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皆无有事,无生无灭,说一切法皆等虚空,皆如幻梦,如是密意,菩萨善能如实会通,摄彼有情令得悟入」,菩萨能明白佛的密意的语言,能为众生解说,使令众生能够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