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4

天三、相(分二科) 地一、自相(分三科) 玄一、征

云何寻思诸欲自相?

现在的文是解释七种作意的第一种「了相作意」。「了相作意」里面分六科。第一科是「义」,第二科是「事」,这两科已经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是解释「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自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寻思诸欲自相?」这位修行人已经成就了未到地定,他的愿望不是修出世间的圣道;想要得色界四禅。想要得色界四禅,他现在是在未到地定里边,心里边还有欲,还有欲界男女的欲障碍他不能成就色界初禅,那么怎么办法呢?就是要作如是毗钵舍那观。前面的「义」、「事」讲完了,现在讲这个「相」。就是在未到地定里边,你先入未到地定里,然后在定里边寂静住一段时间;当然到了这个程度,他先寂静住一个钟头、两个钟头都可以,然后再修毗钵舍那观。「云何寻思」就是怎么样观察欲界的诸欲的「自相」呢?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标二种」。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标二种

谓正寻思此为烦恼欲;此为事欲。

这就叫做「自相」。就是你在未到地定的奢摩他里面「正寻思」,要认真地去观察:这是「烦恼欲」,这是「事欲」,这样观察。这个「烦恼欲」只限于你内心你有这个欲的烦恼,思惟这欲的事情。这个「事欲」是做那件事,做那件欲的事当然也是有烦恼的。这个烦恼欲是没有事,没有做那件事;他们两个有点分别。这是标出来这两种欲。

 

黄二、广差别(分二科) 宇一、事欲摄

此复三种。谓顺乐受处、顺苦受处、顺不苦不乐受处。

这第二科「广差别」,再详细地解释它的差别相。分二科,第一科是「事欲摄」。就是属于「事欲」的范围的。

「谓顺乐受处,顺苦受处,顺不苦不乐受处」,分这么三种。「顺乐受处」,这个「处」就是境界,你做这种欲的事情这个境界是「顺」,随顺能引发出来乐的感觉,这是一种境界。「顺苦受处」,这个境界能够随顺引发出来苦痛的感觉。「顺不苦不乐受处」,这又有第三种的差别。

 

《披寻记》一○六五页:

此复三种等者:此说事欲三种差别:谓彼事欲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如是极恶诸受之所随逐,故得处名。

「此复三种等者:此说事欲三种的差别:谓彼事欲或顺乐受,或者是顺于苦受,或者顺于不苦不乐受。如是极恶诸受之所随逐,故得处名」。在欲界里边的人都是有欲的;你是天也好,你是鬼也好都有欲,畜牲也好也是有欲,这种「极恶」劣的这些诸受,「随逐」这个众生而不分离而不弃舍的,所以叫做「处」。这个「处」当然是眼识、耳识…,前五识所接触的境界,但是也包括你内心的妄想境界,也叫做「处」。

 

宇二、烦恼欲摄

顺乐受处是贪欲依处,是想心倒依处;顺苦受处是瞋恚依处,是忿恨依处;顺不苦不乐受处,是愚痴依处,是覆恼诳谄无惭无愧依处,是见倒依处。

这是第二科「烦恼欲摄」。「顺乐受处」是贪欲摄,这个乐受是你的心接触到境界的时候有乐的感觉,这乐的感觉出现了以后会有什么事情呢?「是贪欲依处」,你的内心就有贪欲了,就是爱着这个乐受;这个贪欲是以乐受为依止而生起的。「是想心倒依处」,就是想倒依处、心倒依处。这个「想」是取相,你心里面取着那个境界,那个境界的相貌显现在你心里面,就是「想」。这个「想」是颠倒的,这是一个错误的一种想法。这个「心倒」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心」是指烦恼说的,你接触到乐受的时候,你就在这里生了贪心了,那就叫做「心倒」。

这个「想」,在还没有生贪欲之前取着那个境界,而不知道那个境界是有过患的,是有灾难的,是虚妄不真实的,不知道;认为是真实的,那叫「想倒」。「心倒」就在「想倒」为依止而生起贪心了,所以是「心倒依处」。

「顺苦受处是瞋恚依处」,如果这个欲的境界令你生苦恼了,这个时候是瞋恚心的依止处,你心里面就愤怒了,也就是这个苦恼令你生瞋心。「是忿恨依处」,这个「忿恨」和「瞋恚」实在是一回事,但是在时间上有差别;就是当时叫做「瞋恚」,这件事过去以后你心里面还是瞋恚,这就叫做「忿恨」,忿恨不舍。这个顺苦受处是瞋恚、忿恨的依止处。

「顺不苦不乐受处是愚痴依处」,如果这个欲的境界,这个时候也没有令你生苦恼,也没有令你感觉到快乐,也不苦也不乐的这个境界的时候,是愚痴的依处。因为这个时候你没生贪心也没生瞋心,你心里面也不知道这也是虚妄的,也是虚假的,你不知道这是毕竟空的,这是一个有大灾难的地方,你不知道就叫作「愚痴依处」。

「是覆恼诳谄无惭无愧依处」,这是「覆烦恼」,我们前面是讲过的,「覆」就是隐覆、隐藏,我有不对的地方我隐藏,我好像很清净,隐藏叫做「覆」。这个「恼」是触恼,我去触恼这个人叫他苦恼,这是「恼」。「诳」就是欺诳前面那个人。谄媚、「无惭无愧」的依止处。这「惭」和「愧」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我们也是讲过,就是自己做错误的事情,自己还没有羞耻心,那么叫做「无惭」。这个「无愧」,就是我做了错误的事情没有羞耻心,我看见这个有道德的人,看见佛菩萨的时候我心里也没有羞耻心,这叫做「无愧」。这愚痴的依处,就是覆烦恼、恼烦恼、诳烦恼、谄烦恼,无惭无愧的烦恼的依止处,从这里引发出这么多的烦恼。

「是见倒依处」,前面说到想倒、说到心倒,这里又说到「见倒」。这个「见倒」是什么意思呢?这「见」有一个智慧的意思,他有所见,有见地。就是他做这种事情,他说出来一大段的理由:我是对的,这个叫做见倒。这就是有智慧的人才能说,没有智慧的人,只是有想倒、有心倒,还没有见倒。常、乐、我、净这是四种颠倒,这个想倒、心倒、见倒这是又三种颠倒,加起来就是七种颠倒,颠倒依处。

 

玄三、结

即正寻思如是诸欲,极恶诸受之所随逐;极恶烦恼之所随逐。是名寻思诸欲自相。

这是第三科是结束这一段文。前面说「思惟诸欲自相」,什么叫「诸欲自相」?就是「正寻思」,不是马马虎虎地;是很郑重地在奢摩他里面观察。观察「诸欲」、色声香味触各式各样的欲,这些欲里面有「极恶」的,极大罪过的诸受「之所随逐」,就前面说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的随逐,随逐你。「极恶烦恼之所随逐」,有了这么多的受,由受而又起了很多的烦恼,贪烦恼、瞋烦恼、覆、恼、诳、谄、无惭无愧这些烦恼,这些烦恼也随着都来了。「是名寻思诸欲自相」,「寻思诸欲自相」就是这样子,你就在奢摩他里这样思惟,就像前面这样思惟。

从这些佛菩萨的开示里边,我们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们内心里面的欲很不容易断掉,很不容易把它熄灭了;把它消灭了,不容易的。如果我们出了家,不修不净观那个欲……你修不净观,都可能还没修成功;你不修不净观,你那个欲能除掉吗?

这是思惟诸欲的「自相」,这底下第二科「共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地二、共相(分三科) 玄一、征

云何寻思诸欲共相?

寻伺诸欲的「自相」,像前面讲不净观的时候说得很多;你这样思惟,它有强大的力量能够调伏使令欲烦恼不动,有这个力量但不能断,还是不能断。要断这个欲的烦恼,那就得要思惟这个「共相」才可以,「共相」是有力量。不过这个人他是修世间法,世间禅、不是出世间禅。

「云何寻思诸欲的共相」呢?就是一切的欲共有这样的相貌,这叫做「共相」。

这是「征」,下边就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苦」。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苦

谓正寻思此一切欲,生苦、老苦,广说乃至求不得苦等所随逐,等所随缚。

当然这还是在奢摩他里边寻思观察,你不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没有用。我只是把这经论不净观的文我读一读、心里想一想,没有用,一点作用没有,不能调伏这个欲的烦恼的,不能。但是现在是在奢摩他里面可不同,奢摩他也做如是观的时候,它的力量大,能调伏,能叫你没有欲,能叫你离欲的。

「正寻思此一切欲」,这一切的色声香味触的欲,当然最重的就是男女的欲。有「生苦」,欲界的人,所有的众生去受生都是有欲,不然他不受生;你就是到地狱的众生,去得果报的时候也是有欲,他要生欢喜心,欢喜那地方那才能去,不然不会受生的,不会堕落地狱的。所以都有生的苦恼,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恚苦,「乃至」到「求不得苦」,这么多的苦「等所随逐」,就随逐这个欲,你若有欲就有这么多的苦随逐你,你不受,不可以;你非要受不可的,你有什么大的本事都不行的,这苦来了你非受不可。「等所随缚」,随逐你、或者我一下子就把它摆脱了,那也应该…;不是;它绑住你了,「等所随缚」,它绑住你,你解脱不了的。我只是欢喜欲,我不欢喜苦;不行,你欢喜欲,这苦就和它在一起,它们是姊妹在一起的。「等所随缚」,缚住、困住你,你想解脱,不可以。你要做如是观:你若有欲就有这么多的苦啊!

 

黄二、无常

诸受欲者,于圆满欲驱迫而转,亦未解脱生等法故;虽彼诸欲胜妙圆满而暂时有。

这底下第二是「无常」。前面是思惟「苦」,作苦观;欲是苦,现在这说无常观。

「诸受欲者」,这一切享受欲的人,「于圆满欲驱迫而转」,就是感觉这个欲还不圆满,还要再好一点!再好一点!再圆满一点!你受这样的欲的逼迫,你受这个欲的逼迫,你这样的圆满欲这个希望心「驱迫而转」,它驱使你、逼迫你去活动,想办法更好一点!想办法更好一点!「亦未解脱生等法故」,当然你希望这个欲更好一点,总感觉它不满足,再好一点!这当然是这个人也没有解脱生老病死这些苦恼的境界。

「虽彼诸欲胜妙圆满,而暂时有」,虽然有的人福报大一点,他的欲就比一般人好一点,那个欲就「胜妙圆满」;但是圆满是圆满,「而暂时有」,也是暂时的,不会永久的,随时忽然间就被破坏了、败坏了、就变了,变成冤家了,变成苦恼了!

 

玄三、结

是名寻思诸欲共相。

这是思惟这个无常,思惟苦;这是一切欲的共相,都有这种相貌的。

 

天四、品(分三科) 地一、征

云何寻思诸欲粗品?

前面是第三科,思惟诸欲的自相和共相。现在是第四科,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样来寻思观察诸欲的粗品?这粗劣蔽劣的这一类的,不是好东西,怎么样观察呢?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标黑品」。

 

地二、释(分二科) 玄一、标黑品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皆堕黑品。

就是你在奢摩陀里面,你郑重地观察这么多的欲都是有过患的,都是污秽的,这样思惟它「皆堕黑品」。

这是「标黑品」。下面第二科解释黑品的差别,分五科,第一科「举譬喻」。

 

玄二、释差别(分五科) 黄一、举譬喻

犹如枯骨,如凝血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如大毒蛇,如梦所见,如假借得诸庄严具,如树端果。

「犹如枯骨」,这个欲「堕黑品」,怎么叫做「堕黑品」?「犹如枯骨」,就像那个「枯骨」,那骨头上没有肉了,只是骨头。这个欲就像枯骨似的,没有肉,但是有点味道;有点味道,就一直啃这个骨头,啃了还不能饱满,因为没有肉不能饱满,但是还舍不得,这个欲就是类如枯骨;不能令你饱满,但是你还是感觉到有味道,不能放弃,所以犹如枯骨。

「如凝血肉」,就像凝聚很多血在里边的肉,这个欲就譬喻像那个凝血的肉似的。「凝血肉」有什么过失呢?就是在《阿含经》说得详细;为众鸟所逐。就是一只鸟衔了一块肉,其他的鸟统统来争。说是你的各式各样的欲很好,就引起了很多的问题。

我们说晋朝,晋朝有个石崇;这个时候还是西晋的时候,这个石崇他的妾侍里有个绿珠,这个人美而艳,大概这个美是特别出众的。当时晋朝赵王伦把惠帝推倒了,但是他没有杀他,他把他囚在一个地方。这个赵王伦用孙秀做相,孙秀和这个石崇……,石崇是荆州刺史,这也是很大的官,但后来又跨台了。当然有钱的人和作官的人都是在一起;这个石崇可能把这个妾介绍给孙秀,大家见面了。孙秀这个人就向石崇说:「把你这个妾侍送给我」。石崇不送给他,这个时候孙秀就火了,孙秀就在赵王伦…,赵王伦这时候等于是个帝王的帝位;向他说坏话,就把石崇杀掉了。这个绿珠听说石崇死了,绿珠就从楼上跳下来自杀而死。其实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多得很;《三国志》的貂蝉和吕布、董卓的事情,也都是这么回事情。说「如凝血肉」。

「如草炬火」,就是这个草把它堆在一起点起了火了;这个欲就像火似的,你亲近它就是被火烧,令你苦恼,这是「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若众多的炭火在一起,你烧饭、烧菜都可以;但是一小分炭火还不能成事的,不行,不能成什么事情。「如大毒蛇」,这个欲就像大毒蛇似的;你亲近它呀,无恶不做啊!很多的苦恼的事情。「如梦所见」,像梦里面看见的事情很满意!一醒梦,没有了;所以这一切的欲也像梦中所见的事一样,很快的就变了,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如假借得诸庄严具」,这个美好的境界是借来的,这还要还人家的,也是要无常的啊!「如树端果」,就像那个树最高的地方有一个果熟了,你想要取那个果,危险,可能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你若亲近欲就会有这些问题。

这是说这个「堕黑品」,解释黑品用这些譬喻来解释。

 

《披寻记》一○六六页:

犹如枯骨等者:此中广引一切世间共成譬喻,显示诸欲八种过患。〈思所成地〉说:又彼诸欲如枯骨故,令无饱满。如段肉故,众多共有。犹如草炬,正起现前极烧恼故。非法因缘,如大火坑,生渴爱故,增长贪爱。如蟒毒故,贤圣远离。如梦见故,速趣坏灭。犹如假借庄严具故,仗托众缘。犹如树端烂熟果故,危亡放逸所依之地。(陵本十七卷四页)此中引喻,名少分别,然义无异。如是显示诸欲过患深重应知。

「犹如枯骨等者:此中广引一切世间共成的譬喻」,大家都承认这件事。来「显示诸欲」的「八种」的「过患」,前面那一共是八种。这〈思所成地〉我们已经学过了,〈思所成地〉说:「又彼诸欲如枯骨故,令无饱满;如段肉故,众多共有。犹如草炬,正起现前极烧恼故」,就表示欲现前的时候,就是像火似的来烧你啊!

「非法因缘,如大火坑」,这个欲是非法的因缘,是罪过的因缘,就像那个大火坑似的,你亲近这个欲,到火坑里出不来了。「生渴爱故,增长贪爱」,你亲近欲的时候你就会生你的「渴爱」,怎么叫「生渴爱」呢?「增长贪爱」,你亲近欲;今天也亲近,明天也亲近,就使令你的贪爱越来越厉害,那叫做「生渴爱」。

「如蟒毒故」,像大蟒蛇的毒似的,你亲近它就为蟒毒所害。「贤圣远离」,佛法中的贤人、圣人都远离这个蟒毒,远离欲于欲的。「如梦见故,速趣坏灭,犹如假借诸庄严具故,仗托众缘」而有,也很容易就坏败了。「犹如树端的烂熟的果故啊,危亡放逸所依之地」,你亲近欲有危险,有丧失生命的危险,是令你放逸的一个「所依之地」,因此而放逸。(陵本十七卷四页)那个文。

「此中引喻」名少有差别;前面说是「如凝血肉」,但前边是如「段肉」,是有一点差别。「名少差别,然义无异」,所诠的义没有差别。「如是显示诸欲的过患深重应知」。

这用这么多的譬喻来解释诸欲的差别,这个有罪过的行相。下边第二科「摄诸苦」。

 

黄二、摄诸苦

追求诸欲诸有情类,于诸欲中、受追求所作苦;受防护所作苦;受亲爱失坏所作苦;受无厌足所作苦;受不自在所作苦;受恶行所作苦。如是一切如前应知。

「追求诸欲诸有情类,于诸欲中」,这个追求诸欲的人;我们出了家是追求圣道。若是中年出家,他当然明白这件事;我们小孩子出家,不是太懂这个事情,没有这个经验。那么追求诸欲的这些人,「于诸欲中,受追求所作苦」,追求这些欲,追求的时候要做种种的方便,你才能可能会拿到,很辛苦。「受防护所作苦」,你若拿到了欲以后又怕失掉了,要保护它也很辛苦。按现在来说,要专业知识;你说你有很多钱,你要保护它,要有知识才可以;如果没有知识,钱可能很快就失掉了。「受亲爱失坏所作苦」,如果你没有知识保护,或者有知识也没有保护住,把所亲爱的这些欲都失掉了,心里面特别苦,苦的不得了!「失坏所作苦」。

「受无厌足所作苦」,说是我没有失掉,我这个所有权一直是属于我的;一直是你的,你还是不满足,你有这么多你还是不满足,不满足还要继续的活动,也还是辛苦,还是辛苦的!「受不自在所作苦」,你有了欲的时候,你继续发展这个欲,还是不自在的,很多的事情来冲击你;有人来同你说话;这人来干什么来者?打我主意的吧?很多很多的问题。特别有财富的人,特别有欲的人,他的疑惑心很多很多的,心情不自在。我们什么也没有的人,谁来了,不想这个事情,所以「受不自在所作苦」。

「受恶行所作苦」,如果是佛教徒相信因果可能好一点;如果不相信因果的人,那若对是我不利的时候,我就是要采取种种非法手段来伤害对方的,那就有「恶行所作苦」。「如是一切如前应知」,这么多的苦,「摄诸苦」。

 

《披寻记》一○六六页:

如是一切如前应知者:如前于食知量中说有追求种类过患。此中一一,如彼广释应知。(陵本二十三卷八页)。

 

黄三、显过患(分二科) 宇一、五种过患(分二科) 宙一、标

如世尊说:习近诸欲,有五过患。

这是第三科「显过患」。这第一科是「举譬喻」,第二科是「摄诸苦」,现在是第三科「显过患」。分二科,第一科是「五种过患」分二科,第一科「标」。

「如世尊说:习近诸欲」,「习近」就是亲近,就是同这个欲去接触,去亲近它;亲近它本来认为是快乐的事情,而佛告诉我们有「五种过患」。

这是「标」,下面是第二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少滋味等」。

 

宙二、释(分五科) 洪一、少滋味等

谓彼诸欲,极少滋味,多诸苦恼,多诸过患。

「谓彼诸欲,极少滋味、多诸苦恼」,「谓」你所追求的诸欲,就是你追求到了,那个乐的滋味不多,令你满意的地方不多;而「多诸苦恼」,其他还有很多苦恼的事情令你苦恼。「多诸过患」,有了很多的苦恼,你心里面就苦;有苦恼的境界现前,你心里面就苦恼,这就是过患,很多的过患。这是第一个过患。第二是「无厌足等」。

 

洪二、无厌足等

又彼诸欲于习近时,能令无厌、能令无足、能令无满。

「又彼」那么多的欲,在你亲近它的时候,「能令无厌」,实在那个欲有很多苦恼境界,但是能叫你不厌烦,你感觉到好;这个事情怪不怪?「能令无足」,你感觉到好、还感觉不满足,还要再好!就是这样「能令无足」。「能令无满」,没有限期地永久的追逐下去,「满」是限期。没有限期,没有说到这个时候我就不要欲了,没这个事情的;并且今生有欲,来生还是有欲,一直的延续下去的,「能令无满」。这是第二个过失。

 

洪三、佛等呵责

又彼诸欲,常为诸佛及佛弟子贤善正行正至善士,以无量门呵责毁訾。

这第三科「佛等呵责」。「又」是那么多的欲,这个凡夫所欢喜的欲,常是为「诸佛」正等觉者,及佛陀的弟子;佛陀的弟子是什么样人呢?是「贤善」者,就是非常的诚实,没有过失、没有过患,修学圣道的人。「正行」,不做一切颠倒的事情。「正至」,他的内心得到了清净的智慧,到了第一义谛那里。到第一义谛那里他心里面寂静,就破除一切烦恼的流动;有烦恼的人他心里不寂静,不管是什么烦恼心里不寂静,不寂静他就不能证悟第一义谛。现在「正至」这个「至」,就是到了第一义谛的时候,破除一切烦恼心里面寂静了;这是佛弟子,就是得圣道的人,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这些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都是这样子;这些人都是「善士」,没有贪瞋痴,有诸功德的人叫「善士」。

「以无量门呵责毁訾」,这些人都是大智慧人都是过来人,他们用种种的方式「呵责」受欲的人现在有很多很多的罪过,「毁訾」受欲的事情将来有很多很多的苦恼。若是这个人也欢喜欲,他呵责欲是苦恼那不足相信;而现在是佛陀,佛陀的弟子,这些人是大智慧人,他们的说话是可信的;说这些人呵责欲,毁訾这个欲,我们应该相信。

 

洪四、诸结增长

又彼诸欲,于习近时,能令诸结积集增长。

第四科。「又彼」那么多的欲,在你亲近他的时候;「习」就是亲近的意思。「能令诸结积集增长」,能令你很多的烦恼都栽培出来了;「增长」就是烦恼的作用就增长,那个贪心就特别大,瞋心也特别大。原来没有这么多的贪心,也没这么多的瞋心;但是你一亲近欲的时候,贪心就会大起来,瞋心就越来越大起来,疑惑心还是更大,不得了!「能令诸结积集增长」,这也是一种过患。

 

洪五、无恶不造

又彼诸欲,于习近时,我说无有恶不善业而不作者。

这是第五科「无恶不造」。「又彼诸欲」在你习近的时候,「我说」就是佛说,佛说没有「恶不善业」,这种「不善业」不作的;什么有罪过的事情都会做,然后来满足自己的所欲。

我曾经和这个给我们造房子的这个建筑师,我说:你们在家人就是努力的工作来赚钱,然后就是努力的享受,在家人就是这样,对不对?他说:是。我说:你说一说我们出家人怎么回事?他不知道,说:「我不知道」。我们出家人是怎么回事?是干什么的?不妨每一天问问自己:「我是做什么的?」可以这样问一问,然后自己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是做什么的?

 

宇二、八种过患

如是诸欲,令无厌足、多所共有,是非法行恶行之因、增长欲爱。智者所离,速趣销灭,依托众缘,是诸放逸危亡之地。

前面是「无恶不造」。「如是诸欲令无厌足」,这么多的欲你若亲近它的时候,它就对你有压力,令你不满足;没有说是:我不高兴这个欲了,没有这回事。「多所共有」,如果你这个欲特别强的话,那很多人都有权力要和你争,一直的买花去送;「多所共有」。「是非法行恶行之因」,是这个罪过的不合道理的行动,有罪过的事情的一个因缘,你要想受欲,就会做非法行,做恶行。「增长欲爱」,你这个欲爱一直地增长,一直增长。所以我们现在这个烦恼现起来,很容易就生起来;说我现在想要得定,不是那么容易就现起来的;你今天也静坐、明天也静坐,心里面还是乱,这个定还生不起来。什么原因?就是从来没有熏习过。我们烦恼为什么这么容易现前呢?从无始以来就老是做这件事嘛,所以很容易生起,所以「增长欲爱」。

「智者所离」,若相信了佛法的智慧的人,要远离这种事情。「速趣消灭」,因为这个欲,就算你得到了欲,也很快的就失掉了。「依托众缘」,因为它本身它不坚固,它要仗托各式各样的因缘才能有这个欲的,所以它很容易就败坏了。「是诸放逸危亡之地」,你若亲近欲就令你放逸,令你危险啊!生命都丢掉了!

 

《披寻记》一○六七页:

如是诸欲令无厌足等者:此中显示诸欲八种过患,现法后法,如应当知如其次第,喻如枯骨,乃至如树端果,如前已说。言多所共有者,谓为多人共受用故。〈有寻有伺地〉说:受用正法者:与余慧命者不共。(陵本五卷三页)翻此当知,受用欲尘与余共有,是故成别,此中共义,如是应知。言是非法行恶行之因者,由非善义,名非法行。由堕恶趣,故名恶行。

「如是诸欲令无厌足等者:此中显示诸欲八种的过患」,你们数一数这个数是八种。「现法后法如应当知」,有的是当时的过患,有的是后来的过患。「如其次第,喻如枯骨,乃至如树端果」,这是前面的譬喻互相会合。「如前」面已经说过了。

「言多所共有者,谓为多人共受用故」。〈有寻有伺地〉上面说:「受用正法者,与余慧命者不共用故」,这个欲是共有的;但是受用正法不是,受用正法不是共有。大家同桌吃饭都是这样,那个人已经得了四禅八定了,我们还是没得;不因为他得,我也就得,没有这回事,你就要自己努力才可以。所以我们从这里会想到,那人他不守规矩,他放逸,他是他的事情。你自己要努力,如果你不努力,你不能有成就的。他没有成就是他的事,你成就是你的事;你不成就是你的事,他成就是他的事;不共有。不共有这件事,所以「受用正法者,与余慧命者」是不共有的,所以和世间的欲不同。这是(陵本五卷三页)上说的。

「翻此当知受用欲尘与余共有,是故成别」,所以和受用正法是不同的了。「此中共义,如是应知」,应该这么知道。你说这个地方是我的,这里有五百亩地,有这么多的房地产是我的,转眼间就是别人的了,是共有;这是无常的呀!这共有也表示是无常的意思。所以你不要太去执着,特别执着这件事:「这是我的」,这是自己找苦恼吃。「此中共义,如是应知」。

「言是非法行恶行之因者,由非善义,名非法行,由堕恶趣,故名恶行」,这么讲,「非善」故名「非法行」,它能使令你堕入三恶道去,所以叫做恶行,这么解释。

 

黄四、明颠倒

无常虚伪妄失之法,犹如幻化,诳惑愚夫。

这是第四科「明颠倒」,说这个欲是颠倒的事情。前面第三科「显过患」有五种过患,说到五种过患,另外第二科说有八种过患。现在第四科是「明颠倒」。

「无常虚伪妄失之法,犹如幻化,诳惑愚夫」,世间上这些欲都是无常的、是变化的、是虚伪的。这无常就好像是常住的,所以我们就被它欺骗了;我们认为是常,就被无常所欺骗了。本来那些欲都是虚伪的,我们认为是真实的,那你就被虚伪欺骗了。这都是虚妄的;无常也是虚妄、也表示欲是虚妄,虚伪也表示欲是虚妄,这都是「妄失之法,犹如幻化」,就像幻术所变化的事情好像真的一样,实在是假的。「诳惑愚夫」,而这些事情就是愚痴人被它欺骗了;我们佛教徒是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被它欺骗啊!

这是「明颠倒」,就是常、乐、我、净。无常、苦、无我、不净,我们偏要执着它是常、乐、我、净,这是颠倒。

 

黄五、出魔障(分二科) 宇一、标

若现法欲、若后法欲、若天上欲、若人中欲、一切皆是魔之所行,魔之所住。于是处所,能生无量依意所起恶不善法。

这第五科是「出魔障」,指出来这欲就是魔障。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若现法欲」,就是这个人他现在的生活里边的境界有欲。「若后法欲」,就后来的、将来的生命体也有一些令你满意的这些欲。「若天上欲」,现法欲、后法欲在时间上说的。「若天上欲、若人中欲」这是约处所说;天上的欲当然好过人间的欲。不管是怎么样情形,「一切皆是魔之所行」,这都是魔王活动的境界。前面我们也讲过那个魔的地方。「魔之所住」,是魔所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活动;「魔之所行」是活动,「魔之所居住」就是不离开这个地方。「于是处所,能生无量依意所起恶不善法」,就是在这么多欲的地方,能生出来很多很多的,依止你的内心生起了「恶不善法」,这就是你不能解脱魔的境界;当然主要是内心的烦恼魔。前面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宇二、释

所谓贪、瞋、及愤诤等。于圣弟子正修学时,能为障碍。

「所谓贪、瞋、及愤诤等」,说「魔」,什么是魔?就是你内心里面的贪心就是魔,你内心里面的瞋就是魔,你内心里面的愤恨、斗诤这些事情都是烦恼魔,就是魔啊!「于圣弟子正修学时,能为障碍」,如果你欢喜到三宝里边来为圣人做弟子,你修学圣道的时候,你这些贪、瞋、愤诤这些烦恼魔能障碍你,障碍你不能修圣道。

 

地三、结

由如是等差别因缘,如是诸欲,多分堕在黑品所摄。是名寻思诸欲粗品。

这下面第三科结束这一段。「由如是等差别因缘」,这么多各式各样的因缘。「如是诸欲,多分堕在黑品所摄」;只有这个佛弟子修了四念处成功的人,那他不是黑品,「在欲而行禅、令魔心愦乱」这是不可思议境界;所以我们凡夫的人那完全都是黑品所摄。「是名寻思诸欲粗品」,这样思惟,就是像这说的这么思惟,你奢摩他里就这样思惟。

 

天五、时(分三科) 地一、征

云何寻思诸欲粗时?

现在是第五科,说到时间。分三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寻思诸欲粗时」呢?

下面第二科解释。

 

地二、释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去来今世于常常时、于恒恒时多诸过患,多诸损恼,多诸疫疠,多诸灾害。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去来今世于常常时、于恒恒时多诸过患」,就是你认真的在奢摩他里面去观察,这么多的欲,这么多的欲在时间上说是过去的、未来的、和现在的。「于常常时、于恒恒时」就是过去未来,如果你不转变,不修四念处不能离欲的话,你过去未来是常常时在欲里边,你现在你活二百岁、活一千岁也还是恒恒时在欲里边的。「多诸过患」,像前面说过诸过患,前面说的多诸损恼,多诸疫疠,多诸灾害,后面还有解释,前面也都说过这些话。

 

地三、结

是名寻思诸欲粗时。

 

天六、理(分三科) 地一、征

云何寻思诸欲粗理?

这是第六科。一共是六科,现在第六科,思惟这个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又分四科,第一科是「观待道理」,又分二科,第一科「举所由」。

 

地二、释(分四科) 玄一、观待道理(分二科) 黄一、举所由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由大资粮、由大追求、由大劬劳、及由种种无量差别工巧业处,方能招集生起增长。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由大资粮」,你在奢摩他里观察这么多的欲什么原因、什么缘由才能出现呢?「由大资粮」,有大的福德资粮啊!你前生栽培过,做过一些很多的有漏的善法,你在社会上有很大的贡献,对多人有幸福的贡献,对于父母亲属的人都有好心肠的照顾,对于社会上贫苦的大众也有照顾,很多的地方,你办了老人院了,你办学校了,很多的很多的慈善事业,你要这样的资粮你才能出现诸欲的,令你满意。「由大追求」,你做了这个功德有这个资粮,等到今生你还是要去求去,那个欲不会自然来的,你还是要去追求的,不然还不行啊!诸天感觉阿修罗女美,阿修罗的女人比天女还美,诸天人为什么和阿修罗打仗?也是因为这件事,就到阿修罗的宫殿抢女人去啊!那就是也危险啊,阿修罗有的时候也会打胜仗的,诸天也会打败的啊!诸天多数打胜仗,阿修罗有的时候也会有胜仗,但是情形少;「由大追求」,那样的很不容易啊!「由大劬劳」,你要费多少辛苦啊!

「及由种种无量差别工巧业处」,各式各样的智慧你才能成就啊!「方能招集生起增长」,你才能来了欲,这欲才能现起,欲才能增长。譬如说现在我们就说这所居住的房子,那要在大学里面毕业考试及格的建筑师才能造这个房子,那是要有「无量差别工巧业处,方能招集生起增长」,你才能有这样的欲。这叫「举所由」,这欲的由来是这个样子;如果说是我一点善事没有做,你的私心很大,完全没有做善事,你想要欲?没有啊!小小的也可能有一点。

 

黄二、明所为

又彼诸欲虽善生起、虽善增长,一切多为外摄受事;谓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亲友、眷属。

这是第二科「明所为」,前面是「举所由」。「又彼诸欲」,那么多的欲虽然是「善生起」,「善」者能也,你有这么大的资粮,你有这么大的追求,那么多的无量差别工巧业处,你是现起了诸欲了;你又能有智慧,使令那个欲得到扩展,我有一千亩一万亩,就是很多很多事情。「一切多为外摄受事」,这些欲都是属于外边的境界,而是你的所有权,这个「摄受」实在就是由你来控制的,但是都是外面的事情。「谓父母、妻子、奴婢、作使、亲友、眷属」这些人,你去利益这些人,叫这些人都有满意的欲。

 

玄二、作用道理(分二科)   黄一、标

或为对治自内有色粗重四大,糜饭长养、常须覆蔽、沐浴、按摩、坏断、离散、销灭法身,随所生起种种苦恼。

前面是「观待道理」,要有这么多的因缘才有这样的欲,底下这里是「作用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标」。

这个欲有什么作用呢?「或为对治自内有色粗重的四大」,我们是在欲界的人;不是在无色界,无色界没有色。我们在欲界的内里面的有色的这种身体,而这是个「粗重」,粗劣、蔽劣的四大,地水火风,我们不能和诸天比;诸天就是胜妙了。「糜饭长养」,我们得到这个身体,这也是个欲,我们要吃很好的饮食;「糜」是粥饭,各式各样的菜来长养你的身体,这也是个欲。「常须覆蔽」,常须要保护这个身体,「覆蔽」就是买好的衣服来庄严这个身体。还要「沐浴」,还要「按摩」他。「坏断、离散、销灭法身,随所生起种种苦恼」,你保护是保护,他也还是一样会坏,身体会「坏断」、会「离散」、会「销灭」,这些种种的事情会伤害你的身体的。「随所生起」,随着各式各样的因缘就会现起种种的苦恼;说是我得到了欲对我有了所帮助,但是随时也会破坏就会令你苦恼。这样子说就是坏苦;有苦苦、有坏苦、有行苦,那么这就是坏苦了。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列」。

 

黄二、释(分二科) 宇一、别列

食能对治诸饥渴苦;衣能对治诸寒热苦,及能覆蔽可惭羞处;卧具能治诸劳睡苦,及能对治经行住苦;病缘医药能治病苦。

「食能对治诸饥渴苦」,有福报的人他那个饮食比一般人好一点、也可能,能对治身体里面饥渴之苦,这有这个作用。「衣能对治诸寒热苦」,就是那个「覆蔽」,对治这个,「及能覆蔽可惭羞处」。「卧具能治诸劳睡苦」,太辛苦了,你要有卧具可以在那里休息,「及能对治经行住苦」,你老走路不行,辛苦!有个卧具就可以休息。「病缘医药能治病苦」就是这些。

 

《披寻记》一○六八页:

或为对治自内有色粗重等者:自内所依略由三相应遍了知:一、由自性,二、由因缘,三、由过患。由自性者:谓由有色显余一切身之共相,及由粗重显其各别身之自相。由因缘者:谓由四大显示一切身共相因缘,及由糜饭长养显示身既生已令住因缘。由过患者复有二种:谓无常性及与苦性。若于寒时为治寒苦常须覆蔽,若于热时为治热苦常须沐浴,涉路作业有劬劳者为治劳苦常须按摩,当知此类名为苦性。手块杖等之所触对破坏法故,刀所触对断坏法故,若终没已埋于地故、或火烧故、或为种种傍生诸虫所食啖故,或即于彼为诸风日所暴燥故,皆是散坏磨灭法性。当知此类是无常性,昔会今乖名为离散。散已变坏最后都尽,名为磨灭。如是种种皆是自内色身所有差别,义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七卷十二页)。

「或为对治自内有色粗重等者:自内所依略由三相应遍了知」,由三个相貌你就会完全知道了。「一、由自性,二、由因缘,三、由过患」就是由这三相可以知道。

「由自性者」是什么意思呢?「谓由有色显余一切身之共相」,「有色」,当然其中的这个粗重的四大这些事情,自己以外所有有生命的有色相身体的共同的相貌。「及由粗重显其各别身之自相」,这个「粗重」身体里面有很多问题,说我现在身体很健康,那个病痛就隐藏在那里这叫做粗重;说我现在我没有烦恼,那烦恼就隐藏在那个无烦恼那个地方,这些种种苦恼的事情都在那里叫做「粗重」。

「由因缘者:谓由四大显示一切身共相因缘」,「及由糜饭长养」,要有饮食来长养这个身体。「显示身既生已令住的因缘」,没有饮食长养那个身体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由过患者复有二种:谓无常性及与苦性」这是过患。「若于寒时为治寒苦,常须覆蔽」,要有房子、要有衣服这些事情。「若于热时为治热苦,常须沐浴」,当然现在还有冷气这些事情。「涉路作业有劬劳者,为治劳苦常须按摩,当知此类名为苦性」。

「手块杖等之所触对」,或者是用手,或者是用块、一个土块、或者一个石头块,或者是木杖等来触对你的身体,那就是「破坏法故」,能把你的身体的健康破坏了。「刀所触对断坏法故」,刀若碰到就把身体弄断了,是「断坏法故」。「若终没已埋于地故」,若死掉了以后就是埋在地里面去。「或火烧故,或为种种傍生诸虫所食啖故」,被野兽吃了,被这个熊吃掉了。「或即于彼为诸风日所暴躁故」,死掉了没有埋,你暴露在旷野里边,风日慢慢地也就破坏你了。「皆是散坏磨灭法性」,这个身体…,说我很健康,也一样要死掉,也都是磨灭也无常破坏了,「当知此类是无常性」。

「昔会今乖名为离散」,以前大家在一起住,现在分开几千万里了,叫「离散」。「散已变坏」,分散了以后又变坏了。「最后都尽」,完全没有了,「名为磨灭」。「如是种种皆是自内色身所有」的苦恼的差别。「义如〈抉择分〉说。(陵本六十七卷十二页)」。

 

宇二、总显(分二科) 宙一、料简

是故诸欲,唯能对治随所生起种种苦恼,不应染着而受用之。

这是第二科「总显」前边的大意,分二科,第一科「料简」。

「是故诸欲」,由前面的佛陀的开示,所以我们对于诸欲应该抱持什么态度呢?「唯能对治随所生起种种苦恼」,我们就应该学习佛法用佛法来对治这些事情,这些烦恼、苦恼的事情。「不应染着而受用之」,我们有这身体的存在还不能不吃饭,也不可以不穿衣服,也不能没有房子,这些事情还都是有,但是你不要执着;还是可以受用,但是不要执着。这是「料简」,第二科是「喻成」。

 

宙二、喻成

唯应正念,譬如重病所逼切人,为除病故服杂秽药。

「唯」我们修行人就要端正自己的心念,受这些欲的时候我们要内心保持清净。「譬如重病所逼切人」,「譬如」那个人他得到了很重大的病,这个病来逼迫他像刀切他似的,他受那个苦啊!「为除病故服杂秽药」,那么这个人为了破除这个病苦,就去服用那个杂秽、污秽的、也很苦的,很苦、很涩、很不好的那个药,就是要忍耐一点,就是这个意思;说我们受用这些事情,我们出家人自己不生产,不要要求太好,就是忍耐一点,忍耐一点能成就圣道就好了,我们能入定就好了。

 

玄三、证成道理(分三科) 黄一、至教量

又彼诸欲,有至教量,证有粗相。

这是「证成道理」。前面是「作用道理」,现在「证成道理」分三,第一科「至教量」。「又彼诸欲有至教量,证有粗相」,又这么多的欲「有至教量」就是有佛陀的法语为量;佛陀的法语我们以它为准,可以真实的知道这些欲都是苦,就是「证有粗相」。

 

黄二、现证量

又彼诸欲如是如是所有粗相,我亦于内现智见转。

第二科「现证量」。前面「至教量」就是要相信佛语知道欲是苦,是这个意思。现在第二科「现证量」呢:「又彼诸欲如是如是所有粗相」,像前面讲的这些苦恼境界,「我亦于内现智见转」,我自己去思惟去,在心内去思惟去,我用从佛法闻思修得来智慧去观察,是的,的确是苦,那么这叫做「现证量」。

 

黄三、比度量

又彼诸欲有比度量,知有粗相。

这是第三科「比度量」。「又彼」那么多的欲「有比度量」,就是这个欲和那个欲去对比去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都是苦恼境界,这就是「比度量」。

 

玄四、法尔道理

又彼诸欲从无始来本性粗秽,成就法性、难思法性,不应思议、不应分别。

这是第四科「法尔道理」。「又彼诸欲从无始」劫以来,欲的本性就是粗劣的、就是污秽的。「成就法性」,从来就是这样子的。「难思法性」,这件事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这样子呢?你不要去想了。「不应思议」,不应该去思议,也不要去「分别」去。

 

地三、结

是名寻思诸欲粗理。

这第三科结束了。

 

亥四、总结

如是名为由六种事,觉了欲界诸欲粗相。

这第四科「总结」。前边这一大段文就是「由六种事」:这义、事、相、品,乃至到后面这个时、理;「由六种事」就可以「觉了欲界的诸欲」的苦恼相。

 

戌二、了初静虑静相(分三科)   亥一、标

复能觉了初静虑中所有静相。

这是第二科「了初静虑的静相」,前面是了欲界的有六种苦恼相(觉了欲界粗相)。这下面就是说初静虑净妙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复能觉了」,说是得未到地定的这位禅师,他在未到地定里边还应该这样去观察的;什么呢?「初静虑中所有静相」,这个初禅;色界初禅里面,超过了欲界的苦恼相,它那里寂静微妙的相貌你也应该知道。这是「标」。下面解释。

 

亥二、释

谓欲界中一切粗性,于初静虑皆无所有。由离欲界诸粗性故,初静虑中说有静性。

「谓欲界中一切的粗性,于初静虑皆无所有」,这些苦恼境界初静虑都没有,色界初禅里没有这些事。「由离欲界诸粗性故」,这个色界初禅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他远离了欲界的这些苦恼境界,他没有欲了,色界初禅没有欲了所以就没有欲的这些苦恼境界了。「初静虑中说有静性」,没有欲界的苦恼相,就说初静虑里边有很多寂静的、微妙的境界。这是解释。下面第三科结束。

 

亥三、结

是名觉了初静虑中所有静相。

 

申三、结(分二科) 酉一、显名

即由如是定地作意,于欲界中了为粗相;于初静虑了为静相。是故名为了相作意。

这是第三科结束,分二科,第一科「显名」。「即由如是定地作意」,这个「定地作意」就是未到地定,你在这个奢摩他里边这样观察,这叫「定地作意」。「于欲界中了为粗相」,你在欲界里边你就知道欲界的苦恼相,不是散乱心的境界,是在未到地定里边这样观察的。「于初静虑了为静相」,你在未到地定里边观察初禅,它那里是特别的理想,是我们欲界所不能及的。「是故名为了相作意」,七种作意,把这「了相作意」到这里解释完了。

这是「显名」,显示这个「了相作意」的名字的意义,下边还有意思要解释的。

 

酉二、辨相

即此作意当言犹为闻思间杂。

这是第二科「辨相」,就是辨别这个「了相作意」里面的情况是怎么回事。

「即此作意」,就这个「了相作意」,也就是未到地定里的作意。「当言犹为闻思间杂」,应该说他虽然达到了未到地定的程度,他还是「为闻思所间杂」的,他内心里面还是不能够远离闻思,不能放弃这件事,闻思还需要有。

 

《披寻记》一○六九页:

即此作意当言犹为闻思间杂者:谓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觉了欲界粗相,及初静虑静相故。

「即此作意当言犹为闻思间杂者:谓依教授教诫」,就是这位得未到地定的人,他若想要修初禅他还要亲近善知识。「谓依教授」,要依靠那个善知识的「教授」:这件事情应该这么做;「教诫」是这件事不可以做,要听他的教导的。「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或者是,不是他去教诫教授,是他依据佛陀的修多罗为你讲,有个本子的;你去听闻那个佛陀说的正法「为所依止」,以佛陀的正法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就是令初禅的作意现前,那个境界现前。「觉了欲界粗相,及初静虑辨相故」。

那么这个成就了未到地定的人,他若进一步想要得到色界初禅,他还须要向善知识学习,向经论去学习,所以「犹为闻思间杂」,还有这件事。

 

未二、胜解作意(分二科)   申一、释相

彼既如是如理寻思,了知诸欲是其粗相,知初静虑是其静相;从此已后超过闻思唯用修行,于所缘相发起胜解;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这是「胜解作意」了,前面的「辨相」和「显名」都是解释「了相作意」,这以下是解释「胜解作意」。七种作意第二个就是「胜解作意」,这「胜解作意」分二科,第一科是「释相」。

「彼既如是」,说那个修行人、那个禅师「既如是」,就是已经这样子,不怕辛苦修行了多少年月,成就了未到地定了,他在未到地定里面这样「如理的寻思」,「了知诸欲是粗相,知道初静虑是其静相」。「从此已后超过闻思」,前边他有一段时间需要学习,学习终究有一天毕业了,毕业以后「超过闻思」,就再也不去学习了。「唯用修行」,就唯独单独自己用功修行了。

「于所缘相发起胜解;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于所缘相」;这个时候还是在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边你要修色界初禅也一样要有所缘境,「发起胜解」,「胜解」就是毗钵舍那了,这个所缘境在这上修观。就是「修奢摩他」也修止,也修「毗钵舍那」观。这就叫做「胜解作意」。

 

《披寻记》一○六九页:

从此已后超过闻思等者:谓于尔时于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彼所知事相似影像显现,名所缘相。《解深密》说:修所成慧,亦劬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解深密经三卷十一页)此说超过闻思唯用修行义应准释。

「从此已后超过闻思等者:谓于尔时于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彼所知事相似影像」先牒出来「从此已后超过闻思等者:谓于尔时所知事」,这个「所知事」就是你从那个善知识那里学习来的,或者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所知事」。「如现领受」,如所知事显现的相貌去领受他,你不可以违背那个所知事,叫做「如现领受」。「胜解而转」,然后在心里面作观,这样相续的作观叫做「而转」。「彼所知事相似影像显现,名所缘相」;「彼所知事」这「所知事」是甚么?就是「相似影像显现」,与「所知事」相似的影像;就是你那善知识、或者修多罗里面,告诉你那个修止观的所缘境,所缘境就是「所知事」的相似的影像。譬如说我们到埋死人的地方去看死人的不净,那是那一件事,你静坐的时候你心里面现出来,那就叫做相似的影像。相似的影像这是亲所缘缘,那所知事是疏所缘缘,是有点差别的。这就叫做「名所缘相」。

《解深密经》说:「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这个地方《披寻记》的作者引《解深密经》的文来说;这《解深密经》说有闻所成慧,有思所成慧,这二个智慧的文他不引,就是单引这个「修所成慧」,「修所成慧」这时候有定了。「亦依于文,亦不依文」,这个修所成慧这个人的程度很高了。「亦依于文」,这个「依」就是根据,也是根据修多罗经律论里面的话去学习,这样。「亦不依文」,有的时候也不根据那些文去学习的,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情?这就是佛说的这一切法里面有的是了义、有的是不了义;这个了义的可以随顺学习,不了义的不能随顺学习的。所以这个地方「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他要为人说法的时候,他有的时候也是根据经论上去说法,有时候也不根据经论;但是他说出来的话与经论是合的,不会违背经论的。

「能善意趣」,这个有修慧的这个人的智慧很高了,他能够通达佛教的意趣,佛法的意趣。我们说是我也能讲经,是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文字我也都认识,每个字我也可以讲,但这是一回事;要懂得「意趣」就是深一层的事情。而这修所成慧的人就到这个程度了,这就是与分科有关系;你若懂得意趣的人他能分科,这段文是什么意思,就是用它作科名了。这一大段文是什么什么意思;这一大段文是什么什么意思。前一段文也说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一段文还是说这个,下一段还是说这个,但是意趣不同。这就是修所成慧的人能知道「意趣」,能知道文里边的意而又知道文义的意趣,这就是「能善意趣」。

「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相现前」,就是前面讲的「所知事」的同分,与「所知事」相似的那一部分。「三摩地所行影像」,那个同分的影像不是散乱的分别心,是得到禅定的人在三摩地里边他那个清净心所活动的境界,那就是所缘境了。这个境界现前了就是已经得禅定的人了,得了禅定的人在禅定里边再修观的时候,「极顺解脱」,极能顺于得圣道的解脱,这力量非常强大,「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这个人不会很久他就能够见第一义谛了;苦集灭道那个「灭谛」,诸法寂灭相他可以现前了;「领受」就是现前了,能现前「成解脱义」,就可以得圣道了,不是凡夫了。这是解释「修所成慧」的相貌是这样子,这是《解深密经》三卷十一页上说的。

「此说超过闻思唯用修行义应准释」,这一段文说是「超过闻思唯用修行」,这个地方在位次上;你用功修行你的境界逐渐的进步,到这个时候是甚么境界呢?就应该参考《解深密经》「修所成慧」的解释就知道了。那么这样说呢,这个「唯用修行」并不表示是色界定,不是;这还完全都在未到地定里边。未到地定就是定了,就是修慧了;在修慧前一段要「闻思间杂」,后一段呢「唯用修行」就不闻思了,不去跟人学习了;他就是根据以前学习的法这样用功修行,所以叫做「修行」;这时候没有闻思的事情了,这叫作「唯用修行」,还不是色界定。

 

申二、结名

既修习已,如所寻思粗相静相,数起胜解。如是名为胜解作意。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的名字。「既修习已」,这位修行人他向善知识去闻思去学习以后,他就把这事停下来了,就「唯用修行」了。他就「如所寻思」的「粗相和静相数起胜解」,数数的这样观察;观察一次就停下来修奢摩他,修了五个钟头奢摩他,然后再修毗钵舍那又修五个钟头,一坐七天;那当然随意可以坐二天、三天都可以,他有时候也可能要到厕所去,也可能和师长有甚么约会他要去办事,或者是同学有约会去办事,除了这个事情以外他就是经行、宴坐,宴坐、经行就这样用功修行,「数起胜解」。「如是名为胜解作意」。

***       ***       ***       ***       ***       ***       ***

我们今天的出家人来到寺庙里面,我们就是上早殿、上早课,然后怎么怎么…地,也可能还上晚课,也可能不上晚课,然后就睡觉了。我们有没有想一想,佛在世的时候,那些比丘怎么生活?你有没有想一想他们日常的生活情况怎么样?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会知道了,那个时候的比丘是这样生活的。我们从这个律上看佛在世时候的比丘,早晨当然起来是静坐,就是修四念处。等到太阳出来以后…佛在世的比丘原来是一餐,就是中午一餐,早晨不吃东西,那么可能在辰巳这个时候到聚落去乞食。乞食完了就是经行,经行完了就是静坐,静坐完了来见佛、闻佛说法,说法以后又去经行宴坐、宴坐经行一直到初夜,到中夜的时候就休息了,一天的生活就是这样子。

我们现在我们不乞食,我们自己做;自己做由初开始做,我们十点钟做,十一点钟我们吃,到什么时候打理好?到一点钟能打理好吗?也要两个钟头。要两个钟头,我们还要去买这些食品,当然这个远近又耽误一点时间;但是乞食的比丘,他去乞食和聚落远近也有关系,乞食有的时候容易,也有时候不容易,他要耽误多少时间?还是差不多,差不太多。不过,这是当职事的人他耽误一点时间,如果他这时候没当职事;就是我们今天的出家人他没当职事的时候他耽误的时间很少,因为他没有负责为大众僧作事,就是轮流做呢,他做了半年、做了一年换班,你去当职事。那么没当职事,又有了时间,用功的时间又多起来;或者是一年、或者是两年,你用功有进步了,再换个班,你再来做事,为大众僧做事,都是欢喜的。为大众僧做事也是快乐,我不做事也是快乐,这样子,我认为这才是理想的事情。但是初出家的人,我这么思惟这件事;为大众僧做点事好!消一点业障。大众僧在这儿一方面学习佛法,一方面静坐,你修点福,你去为大众僧做事,消除一些业障,然后自己再用功,比较好一点。

佛在世的时候周利盘陀伽,他是佛法学习不来,记忆力不好学不来。他的哥哥是已经得了阿罗汉,出家做了三藏法师得了阿罗汉,把他弟弟叫来叫他出家,他就教导他。教他三个月吧,就是连两个字都记不住,学到前面就忘了后面,学到后面就忘了前面,就是记不住,然后他哥就把他驱逐了。驱逐了,他就在山门口哭,等到佛陀回来了:「你哭什么?」他就如此如此一说。说是:「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是我啊!不是你哥哥啊!不是阿罗汉。来!我收你做徒弟,教你出家。」好像是叫目犍莲尊者给他剃度,然后佛教他「扫把」念这两个字,同时也给人家擦鞋,人穿的鞋有灰尘,你给他清净清净,做这些事情,后来他就因为这件事他就开悟了。

他得了阿罗汉以后,这阿难尊者就问佛说:这个人这么笨,为什么得阿罗汉了呢?说:他前生是个三藏法师,是为人讲经说法的法师,他也有很多学生跟他学习佛法,但是这个人吝法,因为吝法的关系,人家跟他学,他不肯教授人家。他还得过无想定,这个人,得无想定的人一定是得了四禅了,要在色界第四禅修无想定,你才能成就无想定的呀!所以他今生这个果报就是笨得很,就是学习记忆力不好;虽然学了,但是都忘掉了,还等于没有学。但是他这样思惟,思惟「扫帚」这两个字,思惟、思惟,就把以前的善根引发出来了,所以就得阿罗汉了,得阿罗汉还有神通,他有神通,不是慧解脱,这也是不可思议。

前面的文上说,你要栽培善根,栽培善根还要得到随顺教授,然后还有强胜的等持的力量,你才能得圣道。说你没有善根,你也没得到这个随顺的教授,你也没有强胜的等持,你能得圣道啊?是空无有果啊!我看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佛教的面貌就是这样子,谁得圣道啊?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三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堕胎犯杀戒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