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5)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6

酉二、无分别影像(分四科) 戌一、征

云何无分别影像?

这是解释「遍满所缘境事」分四科,第一科是有「分别影像」昨天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无分别影像」,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无分别影像」?修止观的这件事一定要有所缘境,没有所缘境是不能修止观的。但是所缘境有种种的差别,这个「有分别影像」这是一种;现在说到「无分别影像」。怎么叫做「无分别影像」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标」。

 

戌二、标

谓修观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然即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即是九种行相令心安住。

「谓修观行者」,这是说修止观的这个修行人。「受取如是影像相已」,「受」就是接受了;就是听闻正法或者是教诫教授,你从这里你接受了这样的所缘境。这个「接受」,怎么叫做接受呢?就是你同意了,你认为这个所缘境对你是合适的,你应该以此为所缘境,叫「受」。这个「取」,是用手拿过来叫做「取」,现在不是用手是用你的心,你心一直地忆念这个所缘境、观察这个所缘境,这叫做「取」。如果你心里面不观察不忆念,这个所缘境就失掉了。所以你若是你同意以此为所缘境,你要取它,这个所缘境才能出现。「受取如是影像相已」,就是你「受取」了这样的所缘境,这个「影像」昨天讲完了。「受取」这样所缘境的相貌以后,「不复观察拣择」;就是前边是「有分别影像」,那是「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现在「无分别影像」是「不复观察拣择」,不再去这样观察了,「不拣择、不极拣择、不遍寻思、不遍伺察」了,不这样去观察思惟了。

这个事实上,我们欢喜静坐修止观的人,当然对这件事应该是很熟悉的。就是这些前方便都准备好了,那么你盘上腿子以后,你心里面或者是先修止,或者是先修观。现在这文的次第先说观,先说「有分别影像」就是先说观;而这个「观」并不是一直地观察,假设你坐了两个钟头并不是两个钟头一直地是观察,不是的。就是对这个所缘境作如是观、观圆满了;假设是修无我观,把这个无我观的义,把它观察了一遍,那么就停下来;是「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是这样意思。

「然即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不观察了、那么你的心在做什么呢?你坐在那里干什么呢?原来是在观察;现在不要观察,不要观察你做什么呢?就是「即于其所缘影像」,这个「影像」还是存在的,就是你还是要忆念这个所缘境的。「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就用这个方法;「奢摩他」翻到中国话就是「止」,是止行。这个「心」是剎那剎那地向前进的,相续不断地在剎那剎那地相续下去,叫做「行」。这个「行」中,我们止观没成功的人,不修止观的人,这个心就是虚妄分别,也是剎那剎那地相续下去,但是一直地虚妄分别,做种种颠倒妄想。现在要「止行」,怎么叫做「止行」呢?是「寂静其心」,就是不要乱动,你不要虚妄分别。就是所有以前的这些在色声香味触的法上的贪瞋痴的,这一切的虚妄分别都停下来,这虚妄分别就是「动」,现在把这些虚妄分别停止下来就是「寂静」,「寂静其心」。

「即是九种行相令心安住」;这个「寂静其心」是在欲界定,初开始静坐到欲界定成功,这个过程有九种相貌。「九种行相」就是九种心相,「行」就是「心」,就「九种行相」,就是你的心有九个相貌。经过这九个相貌「令心安住」,使令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明静不动,就是这样意思。这就叫做「无分别影像」。

这是「标」,这是标这个意思。第一科是「征」,现在第二科是「标」。

现在下面第三科是解释,这个「九种行相」是什么呢?

 

戌三、释

谓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即于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

「谓令心内住」,这是一个行相,「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是第六,「最极寂静」是第七,「一趣」是第八,「等持」是第九。就是有这九个相貌,也就是九个次第。一开始「内住」,最后成功是「等持」,这是欲界定的相貌。这「九住」下边有详细解释,现在就是念一念就好了。

「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那一位修行人「于尔时」,于这九个心住的境界里边,成就了「无分别的影像所缘」,这个「影像」就是你的所缘境,你在所缘境上没有一切虚妄分别,这就叫做「无分别影像所缘」;还是要有所缘境的。

「即于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是名无分别影像」。「即于如是」,这个「无分别影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位修行人,这样子在「所缘」的影像上,就是所缘境上「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一向」就是一个方向。这个是很明显的事情,我们对这个奢摩他没修成功的人,心里面忽然间想东、忽然间想西,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天下古今,没有不想。这个「向」就是很多个方向,就是很乱的境界。现在不是,要一个「向」。那么什么是他的所「向」呢?就是这个「所缘境」,这所缘境是你唯一的一个方向,你就对向这个境界。

「一趣」;这「一向」就是「一趣」的意思,用这个「一趣」来解释这个「一向」。这个「趣」就是向前进的意思,你对那个方向去了,叫做「趣」。现在就是你这一念心向这个所缘境是一个方向,你就一直的对向它,向它那边去,叫做「一趣」。另外一个意思,初开始用功修奢摩他的时候,这个定力是很小很小的,你能有三分钟不乱就很不容易。那么就是由虑浅的定力向深的定力去,那么叫做「趣」,就是向前面去,就是向「等持」那里去,就是由散乱的境界向不散乱的境界去了,那么就叫做「趣」,也就叫做「向」,是这样意思,就是一直地向这里去。

「安住其念」,不管是「内住」也好、「等住」也好,乃至最后的「等持」也好;总而言之,你静坐的时候修奢摩他的时候,要把这个「念」安住那儿不动,不要乱动,不要虚妄分别,就是这样意思。

「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不要再去修观。修观是另一个境界,现在是修止,就是不修观了。

 

戌四、结

是名无分别影像。

这叫做「无分别影像」。这就是修止应该这样修,要有九个次第。

 

《披寻记》九○二页:

不复观察拣择等者:此中义显于所缘境不舍不取,名无分别影像。谓于所缘修观行已,还舍观相,复于所缘思惟止行;由于所缘止行转故,不名为舍。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如下自说,(陵本三十一卷一页)义应准知。

「不复观察拣择等者:此中义显于所缘境不舍不取」,这里边说的这个奢摩他的相貌,就是两句话;一个是「不舍」,一个是「不取」。这里边的道理显示在所缘境上也「不舍」所缘境,还「不取」所缘境,这就叫做「无分别影像」。

「谓于所缘修观行已,还舍观相」,这解释这个「不舍」和「不取」。就是说这个修行人对于所缘境「修观行已」,你原来是观察或者是无常的、或者是无我、或者是不净,你这样作观,观察完了的时候「观行已」,「还舍观相」,又弃舍了这些观察的事情,就不观察了,弃舍了。

「复于所缘思惟止行」,弃舍了,只是弃舍了那个观察,对于所缘境还不能弃舍,你还要忆念这个所缘境。但是忆念所缘境的时候,只此而已,没有其余的虚妄分别,所以叫做「复于所缘思惟止行」,这个「思惟」就是忆念,忆念这个所缘境。因为你不忆念,这个所缘境就失掉了;所缘境失掉了一定是有其他的妄想了,再不然你就是昏沈了;昏沈了的时候所缘境也没有了;你做种种颠倒妄想的时候所缘境也没有了。说现在也没有昏沈、也没有其他的杂念,但是忆念所缘境,就叫做「思惟止行」。「思惟止行」是这样意思。

「由于所缘止行转故,不名为舍」,「由于」你这位修行人,对这个所缘境「止行转故」,就是你这个心没有其他杂念,这个寂静的心出现了,出现一个寂静的心行,叫做「转」、「止行转故」,「不名为舍」,这不能说是弃舍了所缘境,这个所缘境没有弃舍,还在。「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虽然心里面还有所缘境,但是在所缘境上「不作相」,不作无常、无我、不净的这些相貌,不作这些分别。「无分别故,不名为取」,那不叫做「取」。所以又不舍也不取,又不取也不舍,这正是奢摩他的止的相貌。(陵本三十一卷一页)「义应准知」,那里面说明这件事,可以明白这里的道理;准照那里说的,可以明白这里的道理。

 

申二、列异名

即此影像亦名影像;亦名三摩地相;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口;亦名三摩地门;亦名作意处;亦名内分别体;亦名光影。如是等类、当知名为所知事同分影像,诸名差别。

前面是「辨异相」,就是说明「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的相貌,说明这两个所缘境的相貌。现在第二科「列异名」,列出不同的名字。

「即此影像」,「即此」你内心的这个影像,它的名字就叫做「影像」;这个所缘境的名字叫做「影像」。「亦名三摩地相」,这个影像还有一个名字,就是「三摩地」,就是定相。因为你这个定要靠所缘境才能够逐渐地逐渐地成就,所以它也是有定的一个相貌。这倒是很明显地事情;你一失掉了所缘境就没有定了,也就没有止也没有观了;这个所缘境一直地出现在你心里面,就表示你内心里有正念,就是还有止还有观。所以它是「三摩地」的一个相貌。

「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也叫做「三摩地」里面你内心「所行的境界」,就是以所缘境为你所行的境界。「亦名三摩地口」,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三摩地口」,这个「口」或者是一个瓶子有个口,由瓶子里边能出来东西。因为你心里面有这个所缘境,逐渐逐渐这个定就出来了,这也可以这么解释。「亦名三摩地门」,这个「门」可以出、可以入;这房子有个门,可以入到房子里也可以出去。你有所缘境,从所缘境可以入定也可以出定,所以叫做「门」。

「亦名作意处」,这个所缘境就是你「作意」的地方。警觉你的心,这个「作」有「发动」的意思,发动你这个心一直缘这个所缘境。如果没有这个所缘境,你在什么地方作意呢?所以这个地方叫做「作意处」。「亦名内分别体」;「内分别体」,这个所缘境这个影像,是依你的心的分别为体的,你心里若不分别,就没有了;就是你不忆念这个所缘境,这所缘境就没有了,所以那个所缘境那个影像,是你的心的分别为体性的,所以叫做「内分别体」。「亦名光影」,光影,就是有光、你阻碍这个光就现出影来,有「光」有「影」这是很分明的事情;就是你内心里有所缘境的时候,你这个止观就会很分明,所以叫做「光影」。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所知事同分影像,诸名的差别」。

 

未二、事边际性(分二科) 申一、征

云何事边际性?

前边是把前两种解释完了,「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这一科「前二种」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事边际性」。这个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两个所缘境放在一科里面解释,所以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事边际性」,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事边际性」?这个「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在内凡位的时候,修止观的时候的所缘境,就是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时候所缘境。这个「事边际性」就是你到见道位了,就是由内凡进入到见道、进入到圣位了、不是凡夫了,这个人。所以这个就是比前面高;还是那个境界,但是高,比那个境界高了一点。这里面分两科,第一科征。「云何事边际性」?怎么叫做「事边际性」?这个所缘境取这个名字,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征问。

下边第二科就回答这个问题,等于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标列

谓若所缘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这就叫做「事边际性」。这个「尽所有性」;你这个所缘境分二类;一个「尽所有性」,一个「如所有性」,这两类合起来名为「事边际性」,是这样意思。

这是「标列」。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释「尽所有性」,先「征」。

 

酉二、随释(分二科) 戌一、尽所有性(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尽所有性?

这句话么讲呢?这是「征」,下面解释。

 

亥二、释

谓色蕴外更无余色;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余受想行识;一切有为事、皆五法所摄;一切诸法、界处所摄;一切所知事、四圣谛摄。

「谓色蕴外更无余色」,譬如说「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色蕴」,以色蕴为所缘境,而这个「色蕴」之「外」更没有其他的「色」了,就是包括了所有的「色」都在内了;所以叫做「尽」,就是全部都在内了没有剩余的了,这个「尽」这么讲,是这样意思。「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余受想行识」也是全部都在内了,全部的「受想行识」都可以为所缘境。

这个事情是这样;你没有入圣道之前,在凡夫的时候不可以这样子的,凡夫的时候你这个所缘境要有所选择,不可以「所有的色都可以作所缘境」,你不可以这样子,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的,只是选择一部分,可以。但这个入圣位了的时候,那情形就不同了,他的境界广大高深,所以能够「尽所有性」;「色蕴外更无余色,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余受想行识」能这样观察。

「一切有为事,皆五蕴【五法】所摄」,就是一切因缘生法,不管是凡夫的、圣人的、染污的、清净的,只要是因缘所生法完全都属于「色受想行识」,在这里面含摄了一切有为法了,所以这也是「尽所有性」的意思。

「一切诸法界处所摄」,前面是说五蕴,现在这底下说十八界、十二处。这个十八界、十二处;和前说是「有为事」,现在说「一切诸法」,这就包括无为也在内了,不但是有为,无为也在内。说是「一切诸法」是「界处所摄」,为界处所包摄了,也是「尽所有性」,还是「尽」的意思。

「一切所知事,四圣谛摄」。「一切所知事」就是所通达的事情。「一切所知事」;当然我们凡夫所知道的事情还是很有限度的;譬如说欲界的人、色界天的人那和我们知道的又不同了;没有天眼通的人,有天眼通的人大家的境界所知道的事情是不同;有五通的、有六通的、那么所知道的事情也是有宽狭的不同。现在是说佛的境界,所知道的一切事情就是「四圣谛」所摄,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就含摄了一切法了。

 

亥三、结

如是名为尽所有性。

这样就叫做「尽所有性」;这就是「所缘境」,这入了圣位以后的所缘境是这样的境界。

 

戌二、如所有性(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名为如所有性?

这个「尽所有性」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如所有性」。这个「如所有性」分二科,先是「征」。怎么叫作「如所有性」呢?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亥二、释

谓若所缘,是真实性;是真如性;由四道理、具道理性。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谓若所缘,是真实性」,「谓若」这个圣人,他这时候静坐修止观的时候;圣入这件事,到了圣位的时候和凡夫不同;凡夫你若是躺在那里就容易睡着了,你若坐在那里有可能会好一点;圣人不能这样说的,你不能说他躺在那儿睡觉,不能那么说。他的行、住、坐、卧那是外现的一个虚妄相,内心的境界是不能以凡夫去度量的。所以他这个这种所缘,他的境界是这样的。

「谓若所缘,是真实性,是真如性」,这个「真实性」就是对虚妄说的,就是所缘的境界是真实性,不是虚妄的。这个因缘生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因缘生法,是凡是因缘生法都是虚妄的;是凡是名言、假借名言来表达的也都是虚妄的。不是因缘生法那当然是无为法,远离一切名言境界那是胜义谛了,那是「真实性」,不是虚妄的。当然这也是圣人得到无分别智的时候才能达到这里,凡夫还不行。

「是真如性」,这个所缘的「真实性」是什么呢?就是「真如性」;就是那个胜义谛,胜义谛是「真实」的。这个「如」是无差别的意思,这一切因缘生法表现于外的相貌是有差别的;但是他里边那个「如」义是无差别的,那个胜义谛是无差别的。这个「真」这个字是形容词,是形容那个「如」;这个「如」是真实的,它没有欺骗性、没有欺诳性。这因缘生法是虚妄的,你看它是那样子到时候又变了,所以它靠不住。你看天上那个云,你若是多注意一会儿,它时时在变,像一条大鱼似的、像一棵树的时时在变。一切有为法都像云似的,都是会变的。你感觉荣华富贵是快乐的,结果令你苦恼、并不快乐,所以荣华富贵是个欺骗性,所以是虚妄的不真实。现在说这个「真如」是真实的,它不欺诳,你以它为依止处,永久是那样子安乐自在了,所以是「真如性」。就是以此为所缘境,这是叫作「真如性」。

「由四道理、具道理性」。这个说「真如」这说得太高了,这是佛的无分别智、圣人的无分别智的境界太高了,所以佛菩萨又说一些方便的道理;从凡夫境界开始,也会说出一些逐渐地逐渐地达到「真如性」,这样子分成四个道理。「由四道理、具道理性」,就是佛说明有「四种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能通达过去叫作「理」,这个「理」通达无碍故名为「道理」;你若不讲道理就有障碍了。所以这个「理」,什么事情若讲「道理」就容易通得过去。但现在是说有「四种道理」,这四种道理都是有「道理性」的,都是合理的。那四种道理呢?「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这四种,这四种前面我们讲过两次了。

 

酉二、总结

如是若所缘境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总说为一事边际性。

这是第三科「总结」这一段。「如是」像前边说的这一段。「若所缘境」,若这个圣人的所缘境有「尽所有性」,也有「如所有性」,「总说为一事边际性」,这叫「事边际性」,「事边际性」就是这样意思。

这个「尽所有性」是事边际,各式各样的「事」有各式各样的「边际」。这个「如所有性」是「边际性」,是它的性;或者这么解释。

 

未三、所作成办(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所作成办?

这是第三科,前面第二科「事边际性」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所作成办」,第一科「征」。怎么叫作「所作成办」也叫作所缘境呢?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出所作事(分二科) 戌一、依止清净

谓修观行者,于奢摩他毗钵舍那,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诸缘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圆满。

前面是「征」。现在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所作事」分二科,第一科「依止清净」。

这个「所作成办」从字面上看,就是这件事做成功了就叫作「所作成办」,做成功了。前边说这个「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在内凡位的所缘境;「事边际性」就是见道以后,得无生法忍以后的所缘境。现在「所作成办」就是无学道的时候,到最后成功了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所缘境;约三乘佛法来说,就是阿罗汉、辟支佛、和佛的境界;当然最圆满就是佛了,这个「所缘境」。

「谓修观行者」,这个「所作成办」这个所缘境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修观行」的人,他现在这个程度,「于奢摩他」于「毗钵舍那」,「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因此你不断地这么修习的关系。「诸缘影像所有作意」,你这个奢摩他的「诸缘影像」、毗钵舍那的「诸缘影像」都是「作意」。「皆得圆满」,你已经修成功了,这个殊胜的功德你已经圆满了,这就叫「作所成办」这个所缘境。

 

《披寻记》九○三页:

于奢摩他毗钵舍那若修若习等者:〈摄异门分〉说:若修者,谓由了相作意故。若习者,谓由胜解作意故。多修习者,谓由余作意故。又若修者,谓于所知事而发趣故。若习者,谓无间殷重修加行故。多修习者,谓于长时熟修习故。(陵本八十三卷二十页)此说修相,义应准知。

「于奢摩他毗钵舍那若修若习等者:〈摄异门分〉说」,本《瑜伽师地论》〈摄异门分〉说:「若修者,谓由了相作意故」,这七种作意,第一个作意是「了相作意」。对于那个相貌你有所认识,「了相作意」故,那就叫作「修」,这个「修」就是这么讲,你这「了相作意」叫作「修」。「若习」这句话怎么讲呢?「谓由胜解作意故」,由「胜解作意」。「胜解作意」是什么呢?就是得到禅定了。这个前面这个「了相作意」还是闻、思智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的境界。这个「胜解作意」就是你已经达到修慧的境界了,就是得到禅定,在禅定里边修诸法实相观的时候,那叫作「胜解作意」。这个「胜解作意」叫作「若习」;「了相作意」叫作「若修」,这样解释。「多修习者,谓由余作意故」。这个「胜解作意」以后还有「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还有这么多作意;这么多的作意统名之为「多修习」。「若修、若习、若多修习」这三句话用「七种作意」来解释,是这样意思。这是一番解释。

下面第二番解释。「又若修者,谓于所知事而发趣故」;「于所知事」就是所缘境,于所缘境开始修行止观的时候叫作「修」,这样意思。「若习者,谓无间殷重修加行故」,这个第二句「若习」什么意思呢?说是「不间断」,一直的这么修行;今天也修止观、明天也修止观、这个月、下一个月、今年、明年,一直的这样子修习,「谓无间断」。「殷重」就是你非常的认真地周遍地去修行,不是马马虎虎的;这样子努力的修行,就叫作「习」。

「多修习」是什么意思呢?「谓于长时熟修习故」,说长时期的。这个《大毗婆沙论》说那个儒童的那个因缘,儒童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一个弟子,但是他在迦叶佛时代修行过,修行了一万年;迦叶佛时代的人寿是二万岁,他出家修行修这个界分别观修行了一万年。这一回来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来度化他,他得了圣道了就成功了;是修行了一万年,这个可见是「长时」的修行;「谓于长时熟修习故」。

当然若我们听见这种话心里就烦了,叫我静坐两个钟头我都不欢喜,真是不容易啊!但是你若是修静坐的时候,假设修一个钟头你一念不生的时候,你修坐两个钟头不感觉难;你若是一坐可以坐五个钟头止观相应的时候,你听见说「修一万年」好像和一天差不多一样的,你就不害怕这件事,不烦。就是不相应的时候,坐了半个钟头腿疼,这样的人他害怕:哎呀!一万年还了得。这是因为自己的程度不同,自己的想法就不同,这所以「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这句话是对的。

所以「长时的修行」,「谓长时熟修习故」,叫作「多修习」。

 

此圆满故便得转依,一切粗重悉皆息灭。

这前面说是这个修行人对于「奢摩他毗钵舍那,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修成功了「此圆满故」;圆满的时候有什么相貌呢?「便得转依」就是有这个相貌。这个「依」是什么?就是你的心、或者说加一个身,身心就是所依;就是一切的罪福以此为依止处,就是靠你的身心来造一切罪、造一切福、修一切圣道,都是以此为依而成就的。若是离开了你的身心,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你还能做什么?什么也不行啊!所以我们的身心是我们的本钱,一切一切要靠他去成就的,所以叫做「依」。

现在说你这奢摩他、毗钵舍那修圆满了的时候,就说你的身心转变了,把你的身心转变了。转变什么?有什么变化呢?「一切麤重悉皆自灭」,这些不好的东西都弃舍了。这个「粗重」真实的说就是烦恼的种子,就是一切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种子是「粗重」,是令你苦恼的,所以叫作「粗重」。这些东西完全的「息灭」了,被你这个奢摩他、毗钵舍那把它排解出去了;这就是你的奢摩他、毗钵舍那修习成功了,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断德」,是断德的意思。前边那个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若修若习若多修习」那是「因」;现在这就说「果」了,就是你能得到这么一个果,有这么一个结果。这个科判的名字叫作「依止清净」,就是说你的身心清净了。身心的不清净就是因为有烦恼、有烦恼的种子就是不清净,现在把烦恼、烦恼种子息灭了,你的身心清净了。所以说修行的时候,你得了什么样的果报?得了什么好处了呢?主要的好处就是心清净、身心清净没有烦恼,这就是你的修行的成就。所以你若问自己我有没有修行,你就看自己心清净不清净?很容易知道,很容易知道这件事的。

这是这个「依止清净」。现在第二个「所缘清净」。

 

戌二、所缘清净

得转依故,超过影像;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

这是第二个得到的功德。「得转依故」,你由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的长时期的用功修行,把你的身心转变了转化了,这时候把这一切烦恼都消灭了。「超过影像」,这个「影像」,一切法都是心的「影像」;但是我们没有修行的人,不知道它是「影像」。这「影像」是虚妄的意思,你若知道它是「影像」就知道它是虚妄了;我们不知道它是虚妄认为是真实的,就被这些虚妄相蒙蔽住了,就是种种的颠倒妄想,惑业苦就在这里流转生死。现在你把一切的烦恼和烦恼的种子息灭了的时候,你就超过了一切虚妄的境界,不被这一切虚妄的境界所迷惑、所欺诳了。是这么意思。

「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所知事」也就是这个「影像」,就是这些所缘境。对于所缘境「有无分别」的,这个「分别」就是虚妄的分别,「无」没有这一切虚妄的分别。这个「现量」这句话在这里说,就是不颠倒的意思,没有颠倒迷惑叫作「现量」。在这个因明上说,是说你有正确的理论的根据,对于那件事有符合实际的判断,那叫作「现量」;现在不必这样解释。就是你心里面没有颠倒迷惑叫作「现量」,有这样的清净的智慧现前了。这个「智见生」,你若有了这个清净无分别「智慧」就能见到真理了,所以叫作「智见」。或者说这个「见」是推求的意思,这个「智」是决断的意思,由智慧而能推求真理,由推求真理而得到决断的智慧。或者说「智」就是「见」,「见」就是「智」好了。就是「无分别」,没有颠倒错乱的清净的一个智慧出现了。

有这个智慧出现,这是「智德」;前面「一切粗重悉皆息灭」是「断德」。那么你没有一切烦恼,你就得到清净智慧,由清净智慧就见到真理了,当然这是圣人的境界。

 

酉二、显所行境

入初静虑者,得初静虑时于初静虑所行境界;入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者,得第二第三第四静虑时,于第二第三第四静虑所行境界;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者、得彼定时,即于彼定所行境界。

这是第二科「显所行境」。前面第一科「出所作事」,由于这个奢摩他毗钵那的修行,你得到这两种功德;一个断德、一个智德。但是你这种清净智慧的成就,不是孤独的就能成就的,它要有禅定作它的依止处。其实就是前边那个奢摩他,奢摩他成功了也就是这个四禅八定。

「入初静虑者,得初静虑时于初静虑所行境界」,就是你的奢摩他修成功了的时候,你就证入到色界的初禅、「初静虑」,入在这里「得初静虑」的时候;怎么叫作「入初静虑」呢?就是「得初静虑」的时候,你修这个七种作意,在未到地定里面修七种作意;就是修不净观灭除了欲,这个「初静虑」就出现了。「于初静虑所行境界」,在初静虑的时候,要寻伺、喜、乐、心一境性,那么这就是初禅的境界。你在初禅里面修毗钵舍那观而断除烦恼见到真理,那么这就是「于初静虑所行境界」,在初禅的时候有这种堪能性。

「入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者」,那么你就得到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的时候,「于第二第三第四静虑所行境界」,就在这个奢摩他里边修毗钵舍那观,而一切粗重悉皆息灭,就是「超过影像,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也是这样意思。这是说色界的四禅。

下边「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者」,这是无色界的四空定。「得彼定」的时候,「即于彼定所行境界」,就在「彼定」里边,也是修毗钵舍那观。但是在「非非想处」不能,不能修观的。

 

申三、结

如是名为所作成办。

这个释迦牟尼佛,是在色界的第四静虑修缘起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里边说一切人修行,你也要有定;你要有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四禅,或者是无色界的定,也要这样子。「如是名为所作成办」,这个「所作成办」这个所缘境就是这样意思,解释完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4)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目录学角度看佛教[栏目:董群教授]
 突破内心障碍 勿被表面的困难吓倒[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一[栏目:慧律法师]
 04阿难的证得预流果[栏目:阿含经和生活禅修]
 华严宗简论 第二章 华严宗的传承 第五节 五祖宗密[栏目:真禅法师]
 打我 Hit M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藏传佛教直贡嘎举派[栏目:历史源流]
 相应5经 根本定与所缘经[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信佛念佛的定位[栏目:仁焕法师]
 去除心灵上的染污[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