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1)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5

亥二、后一正加行相(分二科) 天一、通一切

又正加行作意思惟,当知是名第三方便。此正加行作意思惟,名正加行。

这个五因的「第五因所摄」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三相」。分两科,第一科是「初二加行方便相」。前天说过,那两个相貌,第一个是学习经论通达无我义。第二个是依止善知识:一个是邬波柁耶,一个是阿遮利耶。一个是依止人,一个是依止法,这是两种加行方便,这是入圣谛的两种方便。三相,这是有两相了。这第二科「后一正加行相」,前面是方便,这个第三相是正加行相,是最重要的一个加行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是「通一切」。

「又正加行作意思惟,当知是名第三方便」,前面两个加行方便,那是方便的加行,现在这是「正」,是最重要的加行。这个「加行」,这个努力的这个法门,还是你内心的作意思惟。「当知是名第三方便」,这是第三个方便加行的相貌。

「此正加行作意思惟,名正加行」,这里说的这个「正加行思惟」是正加行,和前面两个加行不同。这个科的题目是「通一切」,这个修行的这件事从初发心开始,一直到最后成功得圣道了你都需要有这样的加行,都需要有这样的作意思惟,所以通于一切,通于凡圣。

 

天二、简今义(分三科) 地一、标

此中义者,谓尸罗净所有作意,名正加行作意思惟。

这第二科「简今义」,简别现在这个第五因里边所摄的加行,它究竟说的是什么呢?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这里边说的这个正加行「谓尸罗净」,就是你要持戒清净。这个加行,你初发心来到佛法来你就要受戒,乃至到最后得到阿罗汉果你还是要持戒清净。这个持戒清净这件事就是你内心的事情,你内心有清净的作意你就能持戒清净,这还是作意。「名正加行作意思惟」,这里说的就是持戒清净,那么放在一起说,你出家拜一个邬波柁耶,拜一个阿阇黎,然后依止这两位师父学习经论,学习经论的无我义,同时你要受戒,要持戒清净。这就是这个合起来叫做三相,有这么三相。

这前面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地二、释

彼自思惟尸罗清净故,无悔恼;无悔恼故,便生欢喜。广说乃至心入正定。

「彼自思惟尸罗清净故」,那个初发心的人,他把世间的五欲放下了来到佛法里边来,他能够自己依据这个尸罗清净去思惟去,他「思惟」他自己在想我要持戒「清净故」,「无悔恼」,我就不会后悔,不会有烦恼。这表示你若犯戒,你就会后悔,你心里面就苦恼。现在我若持戒清净呢,「无悔恼」心里面不后悔没有苦恼,心情就「故便生欢喜」,我若持戒清净,心里面就不会后悔,而且有欢喜心。

「广说乃至心入正定」,心若生了欢喜以后,修习静坐的时候就容易得轻安乐,你容易得欲界定、得未到地定,乃至到色界四禅,所以「乃至心入正定」。

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是「结」。

 

地三、结

是故宣说此正加行作意思惟,名心住方便。

所以佛就对我们说,开示我们这个持戒清净,这个「正加行作意思惟」是「心住」的「方便」,「心住」者「定」也,是得定的一个前方便。你若持戒你就会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三业清净心性柔和他就容易得定。你若不持戒的时候,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就放逸,就会放逸、有贪瞋痴的活动。你一放纵呢,你静坐的时候这个掉举的事情就多,散乱的事情就多,你很难得定。所以你若能够持戒清净,是心住的方便。

 

戌二、结安住

由如是方便故,心速安住。

这第二科「结安住」,「戌二、结安住」。现在是「善安住」这一科,「善安住」这一科,这么多的事情,现在就是结束。

「由如是方便故,心速安住」,由前面有这么多的方便,你就心里面容易安住下来,你就心就容易安住下来了。

这个第五因,这个「酉五、第五因所摄」分两科,第一科「举三相」,现在第二科就是「结安住」,这是第五因这一科的。「由如是方便故,心速安住」。

 

未三、总结

彼于尔时,由此五因二十种相,摄持其心。于爱尽寂灭涅槃界中,令善安住,无复退转。心无惊怖,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当于如是心安住时,应知已名入谛现观。

这是「未三」,这是第三科「总结」,就是这个「善安住」这一科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标」,第二科「广释」,第三科就是「总结」。

「彼于尔时」,就是那个发心的人那个时候「由此五」个「因」里面有「二十种相」貌,「摄持其心」,这二十种相貌总而言之就是约束自己的内心。约束自己内心的结果,「于爱尽寂灭涅槃界中,令善安住」,就是对于这个「爱」着心「尽」了,就是证入到「寂灭涅槃界」里边去。这个爱着心若尽了,也就是欲界的爱、色界无色界的爱尽了,这个寂灭涅槃的境界就出现了,所以你心里面很快乐地「安住」在那里面,「无复退转」,不会再退下来了。「心无惊怖」,你内心也不会再有恐怖。「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这句话就是恐怖的相貌,「我现在在什么地方?恐怕我没有了」,那就是恐怖,现在没有这种恐怖。

「当于如是心安住时,应知已名入谛现观」,你应该知道这样心安住的时候,你就已经入了谛现观了,这个谛现观的境界这个就是得初果的境界,初果现前的时候是分证涅槃的境界。

 

辰二、结

如是名入圣谛现观。

这是第二科是「结」。这个第二科呢,是「入圣谛现观」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这个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入现观」。「辨入现观」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第二科就是「结」,就完了,这一科结束了。这个《披寻记》的文不用念了。

 

卯二、明普摄义

又此圣谛现观义,广说应知。谓心厌患相有二十种,心安住相亦二十种,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这是第二科「明普摄义」,就是这个「入圣谛现观」分两科,第一科「征」,第二科「释」。第二科「释」里面有两科,第一科是「辨入现观」,现在第二科「明普摄义」。

「又此圣谛现观」里面的道理「广说」这么多,其实就是说一个「善修治」,一个「善安住」这两大科。这两大科「广说应知,谓心厌患相有二十种」,就是那个「善修治」,这个「心安住相亦二十种」就是「善安住」。「除此更无若过、若增」,就是这么多了。这是第一科,这个修所成地这个入圣谛现观。

这个「出世间一切种清净」,第一科是「世间一切种清净」讲完了。「出世间一切种清净」前后一共是分五大科,第一科是「入圣谛现观」这一科讲完了。现在就是第二科「入现观己离诸障碍」,就是这一科。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丑一、入现观已离诸障碍(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入圣谛现观已,离诸障碍?

「云何入圣谛现观已,离诸障碍」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入圣谛现观已」,你初得无生法忍,初得到须陀洹果以后还有佷多问题,这个问题还要解决的,这里面说「离诸障碍」,这是问。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离障碍」。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障碍」。他要离障碍,什么障碍呢?先标出来。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辨离障碍(分二科) 辰一、辨(分二科) 

巳一、障碍(分三科) 午一、标

当知此障略有二种。

这标出来数目,下面第二科就是列出来。

 

午二、列

一、行处障。二、住处障。

什么障碍呢?一个是行处障,第二个就是住处有障碍,这两种障碍。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三科解释。解释里边第一科,先解释「行处障」。分两科,第一科是「列」。分七科,第一科是「数与众会」。

 

午三、释(分二科) 未一、行处障(分二科) 

申一、列(分七科)  酉一、数与众会

行处障者:谓如圣弟子,或与众同居,随其生起僧所作事,弃舍善品,数与众会。

「谓如圣弟子,或与众同居」,这地方说出来事实的情形,说这个人已经得了初果了,这个圣人。「或与众同居」,假设他不是自己住茅蓬,他和大众里同住。「随其生起僧所作事」,你在大众僧里面住的话,就是大众僧有很多出家人,不是一个、两个、三个,而是三个、四个,乃至到百千这么多人住,大家在一起住,他就是有事情。「僧所作事」,这大众僧就是有事情要做。大众僧作事,就是常常地要做羯磨,就是这么一回事,一有事情就要做羯磨,一有事就要做羯磨。一做羯磨的时候,你在这里住你不可以不参加,你若不参加你就得与欲,你若不与欲的话,这个羯磨就不成就,就有这个问题。所以你若参加呢,「弃舍善品」,你这时候正在静坐要修止观了,但是你现在又为了参加大众僧做羯磨,你就不能能静坐,就「弃舍善品」,弃舍了。而大众僧的事情,人愈多事情愈多,「数与众会」,一次又一次地大家老是常常要开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开会,用我们出家人的话来说就是作羯磨,就是这么回事。你不参加的话,我刚才说了,就是要与欲,不与欲就非法了。

这个事情,我看这个,譬如这个谁……你读这个律,你若想知道佛在世的时候,大众僧的事情,一个是读《阿含经》,一个是读这个律,就是广律,你就会知道很多事情。那上面说到譬如说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他们领着五百个比丘,领着五百比丘,迦叶尊者领着五百比丘,这些大阿罗汉都是领很多徒弟,来教导他们修行。

你初开始你没入圣道的时候,你非要依止大众不可,一定不可以离开师父,不可以离开……,当然我说这个师父就是要够资格的,他真是能教你修学圣道的这种人,你不可以离开他。你离开他,你就自己没有能力修学圣道,所以叫依止师,就是要依靠他的。你说大众僧的事情多,我远离大众僧,我不在大众僧里住,我自己单独住,你单独住你没有那个资格,你没有这个资格,你就是要靠大众僧,你才能够对付可以持戒清净,你若自己单独的来,单独来你靠不住。所以这个事就是这样子,在大众僧里面,依靠大众僧来长养你的圣胎、长养你的善根。而大家都是初发心在一起事情就是多,就是这么回事。你若离开它还不行,你在这里嘛就是有很多事,有很多事你就是得要这样子,你就在这个境界里边慢慢地慢慢地栽培,你才可以的。

但是在修行的立场来说,这个地方就是有问题,这叫做「行处障」。你这修行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还是对你有一点障碍。但是现在是说不是说你刚开始发心,这是说已经得初果了的人,是这样子,「数与众会」还是有点问题,这是第一件事。

 

酉二、爱重饮食

或复安住常乞食法,而爱重饮食。

这是第二个问题。或是这个人,已入圣谛现观的这个人,他「安住常乞食法」,他一定要托钵常常地去乞食去。但「而爱重饮食」,但是自己本身有一点对于饮食很特别地注意;「我一定欢喜吃花生、我欢喜吃蕃茄、我就是欢喜某一种饮食」要这样子才行。但是你若乞食那怎么办呢?人家给你什么就是什么嘛,所以这里面也有问题,就会发生问题。

 

酉三、好乐营为

或兼二处,好乐营为衣钵等事。

这是第三个问题。这个人欢喜做衣服,前面是对于饮食有问题,现在这个人对衣服,欢喜做好衣服穿。欢喜做衣服、欢喜钵、或者欢喜给别人给你做一个钵、给你衣服,反正就是这些事情。这些事情我们律上说了,「我听说这个居士要给我做衣服,我听说那个居士也要给我做衣服,于是我就到那个居士家说:『你们两位居士合起来给我做个好衣服。』」律上有说这件事,那这就是有问题了。这是举这么一个例,就是欢喜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也是一个障道的因缘。

「或兼二处」,这个「兼二处」就是一个住处和行处,这件事属于这两处,不但是一个行处。

 

酉四、好乐谈话

或为读诵经典,而好乐谈话。

或者是这位修行人他的内心,他的理智上欢喜读诵经典。读诵经典的时候,经典里面有圣道义,从这里面能得到智慧,欢喜读诵经典。但是他的情感上好乐谈话,欢喜和这个人讲话,串寮、到那个寮房和那个法师谈谈话、同那个法师谈谈话,就是这样子「好乐谈话」。「好乐谈话」这就有问题,言多语失就出了烦恼了,就有问题了,并且你和他谈话,他还要用功,你不就打他闲岔了。

 

酉五、乐着睡眠

或居夜分,而乐着睡眠。

这是第五件事。或者这时候在夜间的时候,夜间的时候,只是分四段时间,就是中夜你可以睡眠,其它的时间你还是要用功的,但是他欢喜睡觉。

 

酉六、乐染言论

或居昼分,乐王贼等杂染言论。

这是第六件事。这是白天的时候,白天的时候欢喜这个「杂染」的「言论」,就是谈这个「王论」,这个政治的情况怎么怎么回事,「贼论」,就是这个贼盗怎么怎么回事情,这些杂染的言论,不清净的言论。你一谈到政治的事情,心就容易……,这个贪瞋痴就会出来,所以叫杂染的言论。

 

酉七、不乐远离(分二科) 戌一、标

或于是处有亲戚交游谈谑等住,而于是处不乐远离。

这是第七样,第七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或者在这个地方住的时候,这个地方有自己的亲戚,或者他的父母,或者他的舅舅,或者他的姊妹、兄弟,人很多了。那么「交游」,常常来住,我到你那儿去,你到我这儿去,今天到哥哥家去,后天到妹妹家去,这是「交游」。「谈谑等住」,大家谈起话来就是欢喜说笑话,「谑」是说笑话、戏笑的事情,就是在这个范围内里面住。「而于是处不乐远离」,在这样的这种「交游谈谑等」的境界里边住,而「不乐远离」,不知道这是有问题,或者知道有问题,但是不愿意改变,不愿意远离。

这是「标」,底下解释。

 

戌二、释

谓长夜数习与彼共居增上力故,或复乐与第二共住。

「谓长夜数习与彼共居增上力故」,这是说什么意思呢?「长夜数习」时间久了,你习惯了和亲友在一起谈话,这个事情就变成了习惯了,这个习惯上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忽然间改变就不行,就不舒服。天天见见面、谈谈话这心情好一点,你说是忽然间我不见面,不见面自己心里也不舒服,有这种压力。

「或复乐与第二共住」,或者这个人有一种情形,自己不能单独住一定要有第二个人以上的人和他同住,与第二个人同住,这样子这也是问题。

 

申二、结

诸如是等,名行处障。

这是第二科「结」。

前面这么一共是七种障,这叫做行处障。大家共同在这儿修行,但是有这些问题。

 

未二、住处障(分二科) 申一、释(分二科) 酉一、住名

住处障者:谓处空闲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总名为住。

这是第二科「住处障」。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住名」,什么叫做住呢?

「住处障者:谓处空闲」,你在一个空闲的地方,这地方没有喧闹这些事情,很闲静的地方,你在那儿「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观这时候「总名为住」,这就叫做「住」,就是在修行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修行,就叫做「住」。

 

酉二、障义(分三科) 戌一、标

依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复有四种障碍。

前面是解释住名。现在解释「障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依奢摩他、毗钵舍那」,你应该知道「有四种障碍」,这是标出来障碍的数目。

下边第二科是「列」出来这四种障碍。

 

戌二、列

一、毗钵舍那支,不随顺性。二、奢摩他支,不随顺性,三、彼俱品念,不随顺性。四、处所不随顺性。

「一、毗钵舍那支,不随顺性」,不随顺你修奢摩他的。本来是两个部份;这个修行就是一个止、一个观,当然基础是戒,在戒的基础上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现在这个「毗钵舍那」这一「支」就是这一部份,「不随顺性」,不随顺你修毗钵舍那,这是一种障碍。「二、奢摩他支,不随顺性」,也不随顺你修寂静,修止有障碍。

第「三、彼俱品念,不随顺性」,修毗钵舍那也好,修奢摩他也好,都要有「念」心所,你怎么样修毗钵舍那的观要铭记不忘显现在心里面,修奢摩他也是要有一个方法,那个方法也要显现出来,那就叫做「念」。但是现在这两品的念「不随顺性」,不随顺你这个念,这是个障碍。第四个「处所不随顺性」,你居住这个地方也不随顺你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这是个障碍。

这是把这四种障碍列出来名字,下面第三科一一的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毗钵舍那支的不随顺性,解释这一个。

 

戌三、释(分四科) 亥一、毗钵舍那支不随顺性

若谓己聪明,而生高举。不从他闻,顺观正法,是名毗钵舍那支不随顺性。

「若谓己聪明,而生高举」,若是这个修行人他感觉我自己很聪明;这个眼也很明,耳聪目明,实在是第六意识有智慧。「而生高举」,自己就高慢起来:「我还用听你讲,我自己就能明白的,我读读书就明白了」,「不从他闻,顺观正法」,不从别的人去听「顺观」的「正法」,别的人去讲毗钵舍那的这些事情,他不去听。「是名毗钵舍那支不随顺性」,你不听人讲,不听人讲你自己修毗钵舍那的时候有困难,就有困难。

当然这是指那个讲毗钵舍那的人要有点修行的人,因为他有实际经验,他讲的毗钵舍那就是不一样。

 

亥二、奢摩他支不随顺性

若不安静身语意行,躁动轻举,数犯尸罗,生忧悔等,乃至不得心善安住,当知是名奢摩他支,不随顺性。

现在是解释第二科。「若不安静身语意行」,说这个人他「身」也欢喜动,「语」也是欢喜说话,「意」、心里面也在动。说「躁动轻举」这个躁动,「躁」也是动,就是容易同人诤论,这个「躁动」同人诤论。「轻举」,这个「轻举」就是轻率不慎重,就是这种境界。「数犯尸罗」,数数地犯戒,就是这种事情。数犯了戒以后呢,还「生忧悔」,这心就不容易寂静了。「乃至不得心善安住」,你这样的情形的话呢,你就不容易得定「乃至不得心善安住」,「当知是名奢摩他支」的「不随顺性」,这是奢摩他支也有障碍。

 

亥三、彼具品念不随顺性

若有忘念增上力故,于沉掉等诸随烦恼,心不遮护;当知是名彼俱品念,不随顺性。

这是第三个。怎么叫做「彼俱品念不随顺性」呢?

「若有忘念」,说这个人记忆力不好,记不住,都忘了。这个「忘」还是很有力量的,你若说是我不用功修行的时候,讲奢摩他的时候讲得很清楚,讲毗钵舍那的时候讲得很清楚,静坐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奢摩他,忘了,应该怎么修毗钵舍那,忘了,这个忘念有这个力量。

「于沉掉等诸随烦恼」,这下面解释忘念增上力的相貌。「于沉掉等」,就是静坐的时候昏沉了,就是沉没了,昏沉了。「掉」,心里面不是昏沉而是掉举,心里面想过去的什么什么事情,可意的事情一直在思惟。这个沉掉都是属于随烦恼,不是那根本烦恼。「心不遮护」,你讲修奢摩他的止修毗钵舍那的观,现在就昏沉掉举的时候,你若记忆力若好的时候,就有奢摩他的方法来对付这个掉举,这个奢摩他有力量能对付这个掉举,毗钵舍那有力量能对付这个昏沉的,但是到那时候忘了,昏沉就昏沉,掉举就掉举,他不用它来对治它。「不遮护」,这个「遮」就是消除出去这个昏沉和掉举,他不消除去,不保护这个奢摩他,不保护毗钵舍那,不保护。一昏沉的时候呢,止也不能止了,观也不能观了,掉举的时候,也是不能止、也是不能观了,就是不保护止观了。

「当知是名彼俱品念不随顺性」,就是这么回事。这地方说是忘念,就是你静坐的时候昏沉来了、掉举来了,你用止观来对付它吗,他这时候不对付,不对治它,所以叫做「忘念增上力」。

 

亥四、处所不随顺性(分二科) 天一、标

若有习近五失相应诸坐卧具,当知是名处所不随顺性。

这是第四「处所」的「不随顺性」,这个处所也不随顺你修止观的,那这是一个障碍。前面这个行处障有七种,这个住处障有四种,加起来十一种。那么「处所不随顺性」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若有习近五失相应诸坐卧具,当知是名处所不随顺性」,假设你这个人「习近」,就是常常地接近有「五」种过「失相应」的「诸坐卧具」,你同这五种过失的诸坐卧具常常地接近,「当知是名处所不随顺性」,这个处所就不随顺你修止观的。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出来这五种过失的地方。

 

天二、列

或于昼分多诸喧逸,于夜分中多蚊虻等众苦所触。又多怖畏、多诸灾疠。众具匮乏,不可爱乐;恶友摄持,无诸善友。

「或于昼分多诸喧逸」,就是在白天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愦闹很多的声音,很多人来来去去的,跑来跑去的这种事情,这个地方声音太多你修止观有困难。「于夜分中多蚊虻等众苦所触」,在夜间的时候有很多蚊虫,「虻」也和蚊虫差不多。「众苦所触」,很多蚊子、小虫子来咬你使令你很苦,你心里止也止不住了也不能修观了,这样的地方也是不好。

「又多怖畏,多诸灾疠」,又这个地方有很多恐怖的事情,有老虎、有狮子、有狼在这个地方,你在这地方修止观可以呀?这不行。「又多怖畏,多诸灾疠」,这地方有灾害、有灾难,使令你要多病痛了,这样的地方也不可以住。

「众具匮乏,不可爱乐」,「众具匮乏」这个「具」就是生活所需的这些东西,饮食、衣服,这些卧具这些……缺少,这个地方你要去求衣食,因为自己不生产,你就是要去托钵乞食,但是这个地方很难求到这些生活所需,这个地方也不可爱乐,也不可以在这儿住的。

「恶友摄持,无诸善友」,说在这地方住有恶友,有恶知识威胁你,捣乱。你静坐,他来闹你,或者他来威胁你怎么怎么地,那这地方你怎么能修行呢?「无诸善友」,没有善知识来教授你,教授你怎么修止怎么修观这些事情、没有,没有善知识来帮助你的止观的明静,这个地方修行也是困难的。

这前后这一共是五个地方,「昼分多诸喧逸」一个地方,「夜分多诸蚊虻」这一个地方,「又多怖畏多诸灾疠」这是一个地方,「众具匮乏不可爱乐」一个地方,「恶友摄持无诸善友」一个地方,一共是五个地方。这第二科是「结」。

 

申二、结

诸如是等,名住处障。

这是住处有障碍,你不容易……不随顺你修止观的。

现在是第一。下面是第二科是「远离」,前面说这个障碍有两种,说完了。现在说「远离」这两种障碍怎么办呢?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巳二、远离(分四科) 午一、标

又此二障,当知总有二种因缘,能为远离。

这两种障碍有两种因缘可以远离这两种障碍的。

前面是「标」,这下面是「列」,列出来,那两种因缘呢?

 

午二、列

一、多诸定乐,二、多诸思择。

「一、多诸定乐」,如果你多诸定乐的时候就没有这些障碍了。「二、多诸思择」就是多诸智慧,智慧高了呢也没有这些障碍了。

这是「列」出来。下面解「释」,解释这两种因缘。分两科,第一科「多诸定乐」,先解释这个「多诸定乐」,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午三、释(分二科) 未一、多诸定乐(分二科) 申一、标

多诸定乐,应知略有六种。

这有六种不同。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修止举舍」。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修止举舍

谓若有已得三摩地,而未圆满,未得自在。彼应修习止、举、舍,三种善巧,由此发生多诸定乐。

「谓若有已得三摩地,而未圆满」,假设你这个人得到了三摩地,就是得到了未到地定,「而未圆满」但是你还没能够圆满色界四禅,四禅你没得,「未得自在」或者说是你已经得到色界四禅但是还不自在。这样的情形,你有这种情形呢,「彼应修习止、举、舍,三种善巧」,那你就应该修止,这时候应该修止、这时候应该修举、这时候应该修舍,有修这三种善巧的方便。这样修了以后「由此发生多诸定乐」,就这样子你就会发生很多的禅定的快乐,就是由未到地定得到四禅,得到三摩地自在,这样子的定乐。修止举舍的三个方法,令你这个禅定进步了,就会有很多的快乐。

 

酉二、修入住出

若有于三摩地,已得圆满,亦得自在。彼应修习入、住、出定,三种善巧。由此发生多诸定乐。

这是第二科「修入住出」。一共有六种,前面是修止举舍这三种,现在又说修入住出。

「若有于三摩地,已得圆满」,你已经得了色界四禅,「亦得」三摩地「自在」了,得了神通了。「彼应修习入、住、出定,三种善巧」,你还是应该常常入定、住定、出定,这三种善巧方便。如果你不常这样作你的禅定会退,退了这神通就没有了,那定乐也没有了。所以你要常常地……,你成功了、你还要常常练习,所以这个《成实论》上说,有好多阿罗汉把神通都退了,有「退」这个问题。

「由此发生多诸定乐」,你已经得了三摩地自在,你还能常常修习入、住、出的话呢,你就会「多诸定乐」,你成功了的时候不失掉心情快乐。

这是说这个定乐,定乐的成就是这样子。现在下边第二科是「多诸思择」,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未二、多诸思择(分二科) 申一、征

云何名为多诸思择?

「云何名为多诸思择」呢?

这是「征」,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体性」,什么叫思择。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出体性

谓胜善慧,名为思择。

就是有殊胜、妙好的智慧,叫做「思择」。就是思惟观察;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不要立刻冲动,你心静下来去思惟思惟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对我有利、对他有损?是对他有利、对我有损?是对大家都有损害?是对大家都有利益?各方面都想一想,你智慧就出来了,智慧出来了就知道怎么处理,这就叫做有智慧,这叫做有智慧。你不要立刻就冲动;这是说这个胜善慧。

当然,你要从学习了佛法以后,你还要多用心思惟。你学习是学习了但是你心里面不思惟还不行你用不上,经律论里面的妙智慧你用不上。你若多思惟,多静坐多思惟呢你能用得上。

这是出这个思择的体性。下边第二科「明思择」,再解释这个「思择」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于善不善法」。

 

酉二、明思择(分二科) 戌一、于善不善法

由此慧故,于昼夜分自己所有善法增长,如实了知。不善法增长,如实了知,善法衰退,如实了知,不善法衰退,如实了知。

「由此慧故,于昼夜分自己所有善法增长,如实了知」,由于你常能够静坐,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是怎么回事情。说是「于昼夜分」,我不管是在白天或者是在夜间,自己所有的善法增长,因为你善于思择就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有罪过?什么是有功德?那么你就会有罪过事情我不要做,有功德事情再做,这样子你的善法就增长了,你的「善法」、这个善法是什么?就是惭愧心是善法,恭敬心也是善法,对于三宝的信心,正思惟、正念、正知,保护自己的六根,持戒清净,心里面没有后悔生欢喜了,这都是善法,你在这反省自己就知道我现在是什么情形?就知道这是善法增长了。「如实了知」你会很真实的才知道是什么情形,心静下来去思惟自己的情形会「真实了知」。不会说「我有罪过我不知道,我有善法我知道不知道?不一定。」

「不善法增长,如实了知」因为你心静下来如实地观察思惟,我的不善法增长了,我这几天烦恼多、没有惭愧心、贪瞋痴会动,这就是不善法增长了,也「如实了知」。「善法衰退,如实了知」,说这几天我的善法衰退,有是有、但是它不强,它不强了。那么你就是……,你这个戒定慧……,比如说这几天静坐,止……,头几天坐的不错,这几天这止止的不好;修观,观的也不好,那就是衰退了,「如实了知」。

「不善法衰退」,这几天呢静坐的时候止修得好,观也修得好,那就是增长了;这几天我的惭愧心强,有一小小的事,「唉呀!自己发惭愧心」,在佛前忏悔,那这就是善法增长了。如果说做了很大错误事情自己还不知道惭愧,那就是善法衰退了不善法增长了。他就是由思择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件事情。

这是第一科「于善不善」,来简别、来鉴别你的智慧,来鉴别你的智慧。现在第二科「于习近命缘」。

 

戌二、于习近命缘

又彼如于昼夜,若行若住,习近衣服,饮食命缘,由习近故,不善法增长,善法衰退,或善法增长,不善法衰退,皆如实了知。

「又彼如于昼夜,若行若住,习近衣服,饮食命缘」,若是这个人或者是白天、或者是夜间、或者是经行、或者是坐下来住在那里,「习近衣服饮食命缘」心里面常常在注意,注意这个衣服;「「哎呀!我这个衣服不好,我去做一个好的衣服穿穿,这个不是名牌、不行」,反正就是注意这个事情。注意饮食;「哎呀、这个饮食没有营养,我要去弄一个对我有营养的事情」,注意。「命缘」,这个生命生存的助缘,注意这些事情,没有去注意修止观的事情,戒定慧的事情心里面不注意。

「由习近故,不善法增长」,因为你心里面老注意这个事情,你不注意戒定慧了,注意这个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事情、这人我是非的事情,「不善法增长」,那你这个贪瞋痴就会增长起来了,「善法」就「衰退」,这戒定慧逐渐逐渐地就减退了。「或善法增长,不善法衰退」。

「皆如实了知」,也会知道。你若常常静坐,心静下来去反省去观察自己,你就会知道。

 

酉三、显胜利

即此思择为依止故,于所生起诸不善法,由不坚着方便道理,驱摈远离,于诸善法,能勤修习。

这是第三科「显胜利」,显这个有智慧的功德。

「即此思择为依止故」,就是这个智慧你常常思惟常常观察呢,因此「故」,「于所生起诸不善法,由不坚着方便道理,驱摈远离」,你就会「哎呀!我这几天静坐坐得不好,我心里面老在这个欲的境界在衣服饮食上活动,不善法增长了不行啊!」「于所生诸不善法,由不坚着方便」,由于你常常思惟你这个执着心就轻了的「方便」的「道理」,「驱摈远离」就把这不善法,就是在内心的贪瞋痴,就驱除它,远离贪瞋痴的境界。「于诸善法,能勤修习」,对于戒定慧的事情,修止修观的事情,你就能精进地去做了,因为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呀!

这是「显胜利」,第四科是「结」束。

 

午四、结

如是二处十种善巧,于二处所十一种障,能令断灭。随所生起,即便远离。

「如是二处十种善巧」,这是两个地方;一个是「于善不善」、一处,「于习近命缘」这一处,这是「二处」。前面加起来一共有「十种善巧」。「于二处所十一种障」,前面那个一个行处、一个住处有「十一种障」。「能令断灭」,这十种善巧就灭除前面那十一种障,十一种障就没有了。「随所生起,即便远离」,随时你若生起一些不善法的事情,马上就把它远离了。

 

辰二、结

如是名为远离障碍。

这是第二科「结」束,远离这两种障碍。念一念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五一页:

如是二处十种善巧等者:谓止、举、舍三种善巧,入、住、出定三种善巧,此六善巧,住处所摄。如实了知善法增长衰退,不善法增长衰退二种善巧,及如实知由习近缘不善法增长善法衰退,或善法增长不善法衰退二种善巧,此四善巧,行处所摄,是名二处十种善巧。于行处中障有七种:一、数与众会,二、爱重饮食,三、好乐营为,四、好乐谈话,五、乐着睡眠,六、乐杂染论,七、不乐远离。于住处中障有四种,如前所说,文易可知。是名于二处所十一种障。

「如是二处十种善巧等者:谓止、举、舍三种善巧,入、住、出定三种善巧,此六善巧,住处所摄」,是住处所摄。「如实了知善法增长衰退,不善法增长衰退,二种善巧,及如实知由习近缘不善法增长善法衰退,或善法增长不善法衰退二种善巧」,这合起来就是四种善巧。「行处所摄」,这是行处所摄的善巧。如「是名二处十种善巧」,加起来就是十种。

「于行处中障有七种:一、数与众会」,这是一种障。「爱重饮食」,第二种。第三种「好乐营为」,第四种是「好乐谈话」,第五「乐着睡眠」,第六「乐杂染论」,七、「不乐远离」。

「于住处中障有四种,如前所说,文易可知。是名于二处所十一种障」。

这是前边这几科说完,现在最后一科「明普摄义」。

 

卯二、明普摄义

又此远离障碍义,广说应知,如所说相,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又此远离障碍义,广说应知,如所说相」,像前面说的这么多相。「除此,更无若过、若增」,就是这么多。

 

丑三、思惟诸欢喜事(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

这个「入现观已远离诸障碍」,远离两种障碍这一科说完,这是第二科。第三科呢「思惟诸欢喜事」这第三科,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就是得漏尽通),作意思惟诸欢喜的事情」呢?这话怎么讲呢?这是「征」。

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辨诸欢喜」。分两科,第一科「辨」。分四科,第一科「依」四「证净」,这是一种欢喜的事情。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辨诸欢喜(分二科) 

辰一、辨(分四科)  巳一、依证净

谓圣弟子,已见圣谛,已得证净。

这位圣弟子,这个「圣」就是「佛」,佛是圣,他是佛的弟子所以叫「圣弟子」。当然阿罗汉也是圣,你是佛、或者阿罗汉、得无生法忍的菩萨的弟子都叫做「圣弟子」。「已见谛」,你这个人已经见到苦集灭道四谛的真理了,那就是初果圣人,这个「已见圣谛」。「已得证净」,这个人、见到圣谛的人呢就得到四「证净」的功德了。

 

《披寻记》七五二页:

已得证净者:谓佛、法、僧、戒四种证净应知。如〈摄事分〉别释其相。(陵本九十八卷二十五页)

「已得证净者:谓佛、法、僧、戒四种证净应知」,这个「证净」这两个字,怎么叫作「证净」呢?对于苦集灭道四谛如实了知叫作「证」,是真实地知道苦集灭道了那就叫作「证」。这个「净」呢就是你如实地觉知了苦集灭道之后,你对于佛、法、僧、戒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了这叫作「净」,这个「净」就是你相信佛法僧戒就叫作「净」;就是没有不信的污染,不信就是垢;你能够对于佛法僧的信心坚固不退,不但是今生这样来生还是一样的,他不会退的。对于这个「戒」,圣所爱戒,你也是有这样的信心,就是这个能往恶趣诸不善业决定是不做了,那就有这样的信心,那么这样也决定不破戒,破戒是垢。持戒清净就是净,所以叫作净。

如实了知四圣谛叫作「证」,如实了知四圣谛之后对于佛法僧戒有清净的信心,远离了不信的垢、远离了破戒的垢叫作「净」,「四证净」。「已得证净」,已见四圣谛的人,他就得到了四证净的功德,得到这个功德了。

 

即以证净为依止故,于佛法僧胜功德田,作意思惟发生欢喜。

「即以证净为依止故」,因为你得到了这样的功德就以此,因此之故「于佛法僧胜功德田,作意思惟,发生欢喜」,那么对于佛胜功德田,对于法胜功德田,对于僧胜功德田,这当然都是圣人的境界。佛是圣人的境界,佛是圆满的圣人。这个法呢,是佛的智慧所觉悟的真理,叫做法。这个僧呢,就是随佛修行,已经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这些圣人,这都是功德田。你若供养恭敬于他,能令你得到功德,就像那个田,肥沃的田地你种上谷,你就能够收到很多的谷,秋收冬藏。这个田是个譬喻,就是在这里就是能生的意思,能生出来很多的功德。「作意思惟,发生欢喜」,你见到圣谛以后,你在静坐的时候思惟佛、思惟法、思惟僧的时候你心里面欢喜,发欢喜心。不像你没得圣道的时候你思惟佛法僧,可能也生欢喜但是那和圣人不同。

 

《披寻记》七五二页:

即以证净为依止故等者:此于四证净中唯说信澄清性,是故唯说佛法僧田,略不说戒。

「即以证净为依止故等者:此于四证净中唯说信澄清性」,就是你对于佛、法、僧、戒有信的清净性。「是故唯说佛法僧田,略不说戒」,这个「戒」这上面没有说,略去了,应该是说的。

我们没得圣道的人,这个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自己只是在文字上这样子思惟一下,你对于「什么叫做佛法僧?」还是迷迷糊楜地。若是已经得到见谛了,得到初果以后了,初果以上的圣人,他能知道什么是佛,那是无漏的功德,圆满了无漏的功德的人是名之为佛,那就是如来、应供、正偏知……十号的境界,和我们的肉眼凡夫所信的佛是深入了一步了。他得到了初果以后他才知道「哦!佛是这样子」,所以对于佛的恭敬心不得了,特别的坚定不可动摇,对于法、对于僧都是一样。当然这个僧不是凡夫僧,这样子呢,他就生欢喜心。

 

巳二、依盛事

又依自增上生事,及决定胜事,谓己身财宝所证盛事,作意思惟,发生欢喜。

前面依这个「证净」而生欢喜心,现在依「盛事」生欢喜心。什么盛事呢?「依自增上生事」,他这个观察这个天、这个欲界天,都有信戒闻舍慧的功德所以生到天上去,那么观察自己;我也有信、戒、闻、舍、慧的功德,所以我也可以,也能够生天、享天福,心里面也欢喜,也就是会欢喜。「及决定胜事」,决定胜事呢,就是说这个比丘他修学这个戒、定、慧,现在见到圣谛以后决定得圣道而不再流转生死了,这也生欢喜心,这是「决定胜」。「决定胜」就是永久也不会再失败了,最后胜利了,叫「决定胜」,比如说你生到天上去也生欢喜心但是不是决定胜,他若死掉了,他寿命尽了的时候也可能又跑到三恶道去了又苦了。若是你得到初果以后永久地不会再到苦恼的地方去了,比你去作生意发财好得多!好得多!所以这「依自增上生事,及决定胜事」而发生欢喜心的。这下面解释。

「谓己身财宝所证盛事」,这个财宝有世间财、有出世间财。这世间的财宝就是生天,或者在人间荣华富贵,这是世间的财富。出世间的圣财,那这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那种盛事。「作意思惟,发生欢喜」,说这个修行人他在静坐以后这样思惟他心里面欢喜;「我也可以得到世间的财富、也可以,我已经得到了出世间的财富」,心里面欢喜,发欢喜心。我们没得圣道的人,你想一想,都靠不住的,你决定生天?不一定。

 

巳三、依无嫉

又依无嫉,如于自身,于他亦尔。

这是第三「依无嫉」,依这不嫉妒。不嫉妒就是;别人得到好事情我心里面不舒服心里不高兴这是嫉妒;现在没有嫉妒,别的人、那个人能够得到增上生的殊胜的事情,得到决定胜的事情呢?「如于自身」就像我自己得到一样,如于自身得到胜事「于他亦尔」也生欢喜,我自身得到增上生的事、决定胜的事我欢喜,别的人得到增上生的功德、得到决定胜的功德我也是欢喜,这就叫做「无嫉」,也生欢喜心,这是第三。

 

巳四、依知恩(分二科) 午一、标

又依知恩,谓有恩者。念大师恩,作意思惟,发生欢喜。

第四科「知恩」,分两科,第一科「标」。

「又依知恩,谓有恩者,念大师恩,作意思惟」,又有「依知恩」来生欢喜心,什么呢?「谓有恩者」对于我有恩的人,这个「恩」这个字什么来说呢?就是有爱。父母对我有爱心,就是父母对我有恩。谁是对我有慈悲又爱我的人呢?「念大师」,就是佛,佛真是对我慈悲,「念大师恩」。「作意思惟,发生欢喜」,我心里面「作意」,就是心里面生起来,这个「作」是生起的意思,当然这是合理的清净心生起来,生起来这个心就思惟,思惟这件事「佛对我有恩」,我就心里欢喜。

这是「标」,底下解「释」。

 

午二、释

由依彼故,远离众苦,及与苦因;引发众乐,及与乐因。

为什么想起了佛的时候会生欢喜心呢?说「由依彼故,远离众苦,及与苦因」,由于依靠佛的慈悲开示我,我远离了生死之苦、远离了生老病死苦、远离了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远离了五取蕴苦。说是我在学校拿到博士学位了,然后到社会上去作种种荣耀的事情,荣耀的事是什么?你就去自己制造爱别离苦、制造怨憎会苦,是那么回事。现在你要随佛学习圣道「远离众苦」,「及与苦因」;远离众苦是果,这个底下是苦因,你若不远离苦因是不能远离苦果的呀,「苦因」是什么?就是贪瞋痴。「引发众乐及与乐因」,这时候引发了众多的快乐,禅定的三昧乐,涅槃的寂灭乐,永久也不再流转生死苦了。「及与乐因」,就是修学戒定慧。我这些事情都是靠佛得到的,所以心里面欢喜、感恩,就是这么意思。

前面是第一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

 

辰二、结

如是思惟随顺修道欢喜事故,便能证得速疾通慧。

你生了这欢喜心的时候,那个道心就强起来了,继续修止观就断烦恼了、就得涅槃了、得漏尽通了,得那五神通,也是能得的,便能证得「速疾通慧」。

 

卯二、明普摄义

又此思惟随顺修道欢喜事义,广说应知,如所说相,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又此思惟随顺修道欢喜事义」,这第二科「明普摄义」,前面辨诸欢喜说完了,这是辨「普摄义」。「广说应知,如所说相」,广说此「随顺修道欢喜事义」,就是如前面说就是这么多,「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0)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沙门果经》注疏选[栏目:重要经论]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九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发现心有好几层,一层在看,一层在数,又另一个心在想,这样的观法对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要见自性的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佛是念了,功夫不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佛说要同理心,为何有些师父,法师却没有同理心不尊重人?[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猕猴王与采花人[栏目:佛本生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