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6)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9

午二、第二句(分二科) 未一、有生法

若未来生,未来所得诸自体中,所有诸蕴皆未生故,非已起故,未灭没故,可生起故,是有生法。

这是第一科「生灭寂乐」这一科,解释这个「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彼寂为乐」。这个「长行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又分四科;第一科解释第一句「诸行无常」。现在是解释第二句「有生灭法」,解释这一句。

「若未来生」,就是将来的生命体,将来的生命体就是「未来所得诸自体中」,就是还没有来到现在,是将来所得的那个生命体里边。「所有诸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皆未生故」,都没有现前,所以叫做未来。「非已起故」,它不是现在,不是已经现起来,所以不是现在。它也不是过去,「未灭没故」;若是灭没了,那就是过去了;现在没有灭、没有失掉。「可生起故」,但是它虽然没有现起、没有灭,可是它有因缘的时候它会现起来,所以说它「是有生法」。它是有生──有因缘的时候它会现起来,所以叫做「有生法」。这个第三句(注:口误,应为第二句)叫做「有生灭法」,现在解释这个「有生法」,就指未来的色受想行识这个生命体说的。

 

未二、有灭法

若现在生,现在所得诸自体中,所有暂住支持存活有情诸蕴,皆死法故,可为殒灭之所灭故,是有灭法。

这是第二科「有灭法」。「有灭法」指什么说的?就指现在这个生命体说的。「若现在生」,怎么叫做「现在生」呢?就是现在所得的诸自体里面所有的这个色受想行识。它是暂时的存在,叫「暂住」。「支持存活」,要众多的因缘来支持它,它才能够生存、它才能够生活,这样的「有情诸蕴」。这些蕴「皆死法故」,都是要死掉的、都是要败坏的,它不可能够永久存在。「可为殒灭之所灭故」,它现在虽然是还在,它现在是在,为什么说它是「死法」呢?它「可为殒灭」,可为殒灭的、可以消殒灭亡的、它是所灭的法的,所以叫做「死法」,所以说它是有灭的法,有息灭、有灭坏的这种事情。

这个「有生法」指未来说,「有灭法」是指现在说的。

 

午三、第三句

若彼诸蕴,在于未来所得自体是有生法,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乃至即当如是正住。唯除纔生,生已寻灭。

第三科解释「第三句」。这第二句「有生灭法」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三句是「由生灭故」。这个「由生灭故」,看这个文:「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所以它叫做「有生灭法」。这个「由生灭故」是解释「有生灭法」这一句,现在看这上的解释。

「若彼诸蕴,在于未来所得自体是有生法」,这个若彼未来的诸蕴,它在时间上说,它还在于未来;不是现在,也不是过去,是「未来所得自体」,是有因缘的时候它会生起的。「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在未来所得的色受想行识的自体里边,那里边的色受想行识「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色也好,乃至识也好,都不是常、也不是恒。「乃至即当如是正住」,「乃至」,这中间略去了一部分没有说出来。「即当如是正住」,这个学习佛法的人,应该按照这个道理安住,安住的思惟,就是思惟这个未来的色受想行识,没有常、没有恒,应还有一些事情,应该这样子安住其心,如理作意,正住思惟,正思惟住。「唯除纔生,生已寻灭」,这里边没有常、没有恒,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只是这样子,唯独是除掉了……「纔生」,一剎那现起了,一剎那就灭了,就是这个生命体,除了这个,另外没有生命体、没有五蕴可得,只是这么多。看这个《披寻记》的文。

 

《披寻记》六六二页:

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等者:所得自体剎那剎那坏故,是名无常。系属命根,有限住故,是名无恒。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乃至尔所时住,于其中间不定安乐,故变坏法。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六卷一页)由此当知,所得自体无常无恒等差别相,故于文中置乃至言。唯除纔生,生已寻灭,于其中间相似暂住,说名为住。即当如是正思惟住,除此实无住可得故。

「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等者:所得自体剎那剎那坏故」,一剎那间就灭掉了、一剎那间就现起了、一剎那间就坏了,「是名无常」,这叫做「无常」。这个剎那变异是很微细的境界,「是名无常」,这无常这么讲,剎那坏叫做无常。「系属命根,有限住故,是名无恒」,没有恒,这句话怎么讲呢?「系属命根,有限住故」,这个生命体,它的存在是系属于命根,这个命根就是一种业力,使令这个色法──这个生理的组织、和心心所法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力量;使令这个色法和心法,这二法连系在一起,是有一个力量的,这个力量叫做「命根」。所以,这个生命体的存在是系属于这个命根,命根若在的时候,它就存在;命根若不在,这个生命体就结束了,所以它自己不能决定,它要属于这个命根来决定它。命根是「有限住」,就是有限度的存在的,它不是永久无限度存在下去,「有限住」,它存在一百年,到一百年的时候就结束了;存在一百二十年,一百二十年到时候就结束了,是有限度的存在,不是无限度的,「是名无恒」。这个「无恒」是这样意思,这就是一期的生灭。前面是剎那的生灭叫「无常」;一期的生灭叫做「无恒」。

「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这个「乃至」这里面还有话略去了,现在这地方说出来,就是「寿量未满」,那个命根就是寿量,寿量还没有满,应该活五百岁,但是现在才是一百岁,还有四百年,还没有满、这个期限没有满。期限没有满就决定会生存下去吗?也不是!「容被缘坏」,有可能会被其他的因缘破坏了。其他的因缘,就是你自己不知道好歹,就会死掉,就有很多很多,前面曾经「非时而死」前面讲过。「非时而死」,寿命没有到就死掉了,「故不可保」,叫做「不可保」,靠不住。虽然说是你有五百岁,但是靠不住,有可能会「非时而死」,这叫做「不可保」。「乃至尔所时住,于其中间不定安乐故变坏法」。「乃至尔所时住」,说是我没有死,我能活一千岁;但是你那么多的时间,你存在的时候,「于其中间」不是决定令你完全满意的,可能很苦恼,所以叫做「变坏法」。这就是那个「乃至」里边的那些文,没有说出来。「如〈摄事分〉说」,这个文是那来的?就是本论的〈摄事分〉里面说的,是陵本八十六卷一页。

「由此当知,所得自体无常、无恒等差别相,故于文中置乃至言」,所以在文里面放个「乃至」,其实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文没说。「唯除纔生,生已寻灭,于其中间相似暂住」,在中间,由生至死中间,前后剎那剎那的相似,前一剎那、后一剎那彼此相似,但是久了就不相似了。于相似的暂住「说名为住」,就叫做「住」。「即当如是正思惟住」,「乃至即当如是正住」,这个「正住」这么讲。「即当如是」,这个修行人应该这样子思惟观察,应该安住在这个思惟观察里面、安住在这个正忆念里边。「除此实无住可得故」,除了这个无常、无恒、不可保是变坏法之外,另外没有一个生命、没有一个色受想行识是安住的,另外没有,就是这么一个这么样一个无常、无恒的、可破坏的东西。这是解释这个第三句「由生灭故」,所以它有生灭,因为由无常故,所以有生灭。

 

午四、第四句(分二科) 未一、彼寂

若诸有情于现法中,永尽未来诸蕴因者,一切未来自体诸蕴皆不生故,说名彼寂。

这现在解释第四句。「第四句」分两科,第一科「彼寂」,解释这个「彼寂」,怎么叫做「彼寂」呢?

「若诸有情于现法中」,若是这个补特伽罗于现法中: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未来的事情还不知道,就是你现在的这个生命体、你的色受想行识,你能够相信佛法、你能够修四念住。「永尽未来诸蕴因者」,你修四念住修得很成功,永久的灭除了未来的色受想行识的因缘,你能把这个未来的还有生命吗?这个是不一定。若是现在你能造这个贪瞋痴的活动,那么你将来就会继续有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相续下去;如果你现在灭除这个爱烦恼、见烦恼,永尽未来诸蕴的因缘,「一切未来自体诸蕴皆不生故」,就不生起了。「皆不生故,故名彼寂」,这叫做寂灭,这个「彼寂」这样讲。这么说,若是你不修学四念住、不灭除这个见烦恼、爱烦恼,那么这个生命体结束了,又继续有生命体,这么相续不断的流转下去了。

 

未二、名乐(分二科) 申一、总标

又复此寂,由二因缘说之为乐。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乐」。「彼寂名乐」,这个「彼寂」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乐」字,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又复此寂」,就是你能够修这个四念住成功了,灭除去这个爱、见的烦恼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叫做「寂」。这个「寂」有两个因缘「说之为乐」,说它是快乐的。

 

申二、列释

一者、一切苦因灭故,一切粗重永止息故,于现法中安乐住故,说之为乐;二者、当来生老病等所有众苦,永解脱故,说之为乐。

「一者、一切苦因灭故」,一切苦恼的因消灭了,那么他就是会乐。这个「苦因灭故」,究竟指什么说呢?就是指你现在的一念分别心、你现在的虚妄分别心、你现在这一念的执着心。你现在的一切的执着心若灭了的时候,他就不苦,所有的苦恼不能令你苦恼,苦恼的境界就是来了,不能令你苦恼。因为你能够安住在第一义谛那里,所以一切苦因、一切苦恼的境界,不能令你苦恼。

「一切粗重永止息故」,这个「粗重」就是烦恼的种子,这个爱烦恼的种子、见烦恼的种子,你由修四念处故,深见第一义谛,这些种子都息灭了,能灭除一切种子。「于现法中安乐住故」,你若能够修行达到这个程度,就是虽然现在有生命体的存在、有色受想行识的存在,但是你会很安乐住,安乐的存在、安乐的生活,所以叫做「说之为乐」,这样意思。

那个申一是「总标」,申二是「列释」。看《披寻记》。

 

《披寻记》六六二页:

一切苦因灭故等者:贪爱永灭,证心解脱,名一切苦因灭。见修烦恼,永断无余,是名一切粗重止息。由是因缘,于现法中住安乐住,故说为乐。

「一切苦因灭故等者:贪爱永灭,证心解脱,名一切苦因灭」,这上面「贪爱永灭」,这个贪爱心永久的灭了,你就能够证悟心解脱的境界。这个「贪爱永灭」,有一个境界爱、还有自体爱。按通常的境界,也表示这样的意思。譬如说是别人的父母死掉了,你心里面没有什么事情,你心里不感觉什么。为什么呢?因为你对他没有爱,若是自己的父母就不得了啊!那就是因为有爱。所以如果你对你自己的生命体,你没有那个爱心的时候,这个身体若是种种的苦恼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心里也没有事,也是没有事的,也不感觉到苦。当然这是很微细的境界,很微细、很微细的境界。所以「于现法中安乐住」。这个「一切苦因灭」是「贪爱永灭,证心解脱」,就是不为爱烦恼所系、也不为苦恼的境界所系缚,所以你的心解脱了,「名一切苦因灭」。这一切苦因灭就可以这么讲、这么解释。

「见修烦恼永断无余,是名一切粗重止息。由是因缘,于现法中住安乐住」,前边这一切苦因灭,指这个「贪爱永灭」,就是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个「一切粗重止息」,就是全面的、所有的烦恼、烦恼种子都说在内了。「由是因缘,于现法中住安乐在,故说为乐」。

 

「二者、当来生老病等,所有众苦永解脱故,说之为乐」,这是第二个理由,第二个理由说是:将来的「生老病等所有众苦,永解脱故,说之为乐」,那么就是你现在若是这个贪爱的烦恼没有灭除,将来还继续有生老病死。这个生命有生老病死;这个生命结束以后,将来还有生命会生、会老、会病等,还有很多的苦恼等着你。因为你现在「一切粗重永止息故」,将来的生命没有因缘了,所以那些众苦也是都解脱了,那叫做「乐」。这样子说,就是将来也是乐。现在也是乐、将来也是乐。若是你不修四念处,你只是修禅定的话,那么成功了的时候,你现在的生活还可以;但是这个禅定结束了的时候,又继续──又生、老、病、死,所以将来不能够得解脱。这是这一段文,这四句话都解释完了。

 

巳二、略辨义(分二科) 午一、标说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这是第二科「略辨义」,分二科;第一科「标说」,今当略辨上文所说的道理。

 

午二、释义(分九科) 未一、依正见辨

谓薄伽梵此中略说:正见依处及正见果。

这是解释。解释这个道理的里边分九科,第一科「依正见」来解释。这四句话是「谓薄伽梵」,谓佛陀。「此中略说:正见」的依处,这「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这就是正见的依处,你若知道诸行无常是有生灭,你若能这样的觉悟,这就是有正见了。「及正见果」,「彼寂为乐」,这是正见所得到的果,是这样意思。这个「诸行无常,有生灭法」,这是很微细的境界,由粗显的境界一直到最微细的境界,这是你常常的修止观你才能够知道。这是「略辨义」。

 

未二、依遍知辨

复有差别,谓略显示遍知依处及彼断灭。

彼「复有差别」。这是底下第二科「依遍知辨」:「谓略显示遍知依处及彼断灭」,这个「诸行无常,有生灭法」,这是遍知的依处。这个「遍知」实在是圣人的智慧,圣人的智慧知道「诸行无常,有生灭法」,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由生灭故,彼寂为乐」,就是「及彼断灭」,及彼这一切苦恼的色受想行识、生灭的色受想行识灭了。按这个文,是「由生灭故」,观察未来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没有常恒住的东西,所以它是因缘所生的生灭法,是可以灭的;若是有一个自性的常恒住,就是不可以灭。「由生灭故」,由它本身是因缘生法、有生有灭,所以是可以灭。这样说「由生灭故」是向下念了,那么「及彼断灭」。

 

未三、依所遍知等辨

又略显示所遍知法及与遍知。

这是第三科「依所遍知等辨」。这个看这《披寻记》。

 

《披寻记》六六二页:

今当略辨上所说义等者:此中说有种种差别,如次配释诸行生灭及与寂乐,随文可知。唯除第三说所遍知法及与遍知,义有差别。诸行及彼寂,名所遍知法;了知无常等,是能遍知故。

「今当略辨上所说义等者:此中说有种种差别」,这个「略辨义」有好多差别,不同的解释法。「如次配释诸行生灭及与寂乐」,这么来配释,就是这个「寂乐」是一个意思;「诸行生灭」是一个意思,「随文可知」。「唯除第三」,第三科「依所遍知等辨」,这一段文有点不同。「唯除第三说所遍知法及与遍知,义有差别」,和前面不同。有什么不同呢?

「诸行及彼寂,名所遍知法;了知无常等,是能遍知故」,这个意思是「诸行及彼寂」这四句话,「名所遍知法」,是所遍知的法。这样说,「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这是缘起法,是世俗谛;「彼寂为乐」,「彼寂」这是第一义谛。这是二谛,是「所偏知」。

「了知无常等,是能遍知故」,这「能遍知」,你若能够知道这个「彼寂」,这是无分别智、这是根本无分别智;了知「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这是后得智。或者说是前边这个智慧是闻思修的三种智慧,也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这是一种如量智;这个「彼寂为乐」是如理智,就是无分别智。这还有这样的不同。

 

未四、依三世行辨。

又略显示三世诸行所有杂染,及彼寂故所有清净。

前面这是分三科,这底下第四科「依三世行辨」,过去的诸有为法,现在、未来的诸有为法。

「又略显示三世诸行所有杂染,及彼寂故」,这个「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由生灭故」,前面解释过,有过去世,过去世也是诸行无常,有生灭法;未来也是、现在也是,是通于三世。「及彼寂故」,就是彼三世的有为法现在完全寂灭了。这么样解释,所有都清净了。这样说,前面这个「彼寂」,彼三世的有为法都是指有漏的诸行,这有漏的诸行完全息灭了,那就是无漏的,无漏无为的清净法了,这样意思。

 

未五、依缘起辨

又略显示诸缘起法及缘起灭。

这是第五科「依缘起辨」。

「又略显示诸缘起法」,那么前三句都是「缘起法」,那么第四句就是「缘起灭」。这样是略辨义。

 

未六、依苦灭二谛辨

又略显示苦谛、灭谛。

这是第六科「依苦灭二谛辨」。这样说,「彼寂为乐」这是灭谛,前三句都是指苦谛说的。这样子就是在四谛里面说了二个谛。

 

未七、依三解脱门辨

又略显示空与无愿二解脱门所依处所,及显无相一解脱门所依处。

「又略显示空与无愿二解脱门」,这第七科「依三解脱门辨」,这个显示空解脱门和无愿解脱门所依的处所。这个「诸行无常」里边有无我的意思,因为我是常住的,所以这个是表示「空解脱门」。说到无常,那也就是「无愿解脱门」,无常就是苦,苦、无常这都是属于无愿解脱门的所依处。从这里──依止此处修空解脱门、修无愿解脱门。「及显无相一解脱门所依处」,那就是「彼寂为乐」,就是涅槃名为「无相解脱门」。这是依三解脱门解释这四句话。

 

未八、依二法辨

又略显示圣谛现观相违二法断所依处。言二法者:一、随顺戏论,二、怖无戏论。

「又略显示圣谛现观相违二法断所依处」,这是第八科依二来法辨、来说明。「略显示圣谛现观」,「圣谛现观」就是已经修四念处成功的圣人,见到苦集灭道四谛的人的那个止观的境界,「圣谛现观」。头一些日子解释过这个「现观」。「相违二法」,与圣谛现观相违反的有二种法,这二种法断灭了的依止处,就是这四句话是这样意思。这句话「相违二法」是什么呢?「言二法者:一、随顺戏论,二、怖无戏论」,就是这二种法断灭的依止处。看《披寻记》解释这两句话。

 

《披寻记》六六三页:

一随顺戏论等者:若谓我有,而生愿乐,是名随顺戏论。若谓我无,而生怖畏,是名怖无戏论。

「一随顺戏论等者:若谓我有,而生愿乐,是名随顺戏论」,如果你是执着色受想行识里边有一个我,有个我,而对于这个「我」非常的欢喜,这叫做「随顺戏论」。我们不修行的人是对自己特别爱乐,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子,对自己欢喜;但是我们不修行人爱着自己这句话,只是习惯上成了一个习惯爱着自己,的确这爱着心也是很强,但是不是那么分明。谁爱着自己的这种爱着最分明呢?就是有修行的人、修行的人。因为他常常修行的时候,他对于这个生命体本身的现象逐渐的分明了、逐渐的分明。

以前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说这个唯识的经论上说,说第七识执着第八识的见分是我,只是凭记忆力记住这件事,实在怎么回事儿?不是太明白!但是,你常常静坐修止观的时候,这件事就明白了、特别的分明。如果你若不学习佛法的话,那的确是这么样,就是:「若谓我有,而生愿乐」,就的确是这么回事。感觉到自己:「这个是我、这个是我!」就会明白这句话。「若谓我有,而生愿乐」,就是我看禅师的语录上面,有一个禅师、有一句话:「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就是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是名随顺戏论」,你若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爱着这个我,这就是「随顺戏论」,根本没有我,你认为有个我,这就叫做「戏论」。你爱着这个我,你就随顺戏论,就是这么回事。

「若谓我无,而生怖畏,是名怖无戏论」,这个「无戏论」的境界就是没有我,那是第一义谛无为的境界。无为的境界,执着我的人,若说没有我,他就生恐怖,生恐怖哦!可能不只是生恐怖,也会生瞋心的,这叫做「怖无戏论」。

 

现在这个「诸行无常」这四句话,是「略显示圣谛现观」,「圣谛现观」实在就是无我观。「相违二法断所依处」,就是依止这四句话就断掉了这二法,这就叫做「圣谛现观」。断掉这二法,这二法是相违的,就是随顺戏论、怖无戏论。这是第八科。第九科是「依二对治法辨」。

 

未九、依二对治法辨

又略显示不共外道二对治法。何等为二?一者、所知无颠倒性,二者、所证无颠倒性。

「又略显示不共外道二对治法」,这四句话又简要地显示出来不通于外道二种对治的法。那二种呢?「何等为二?一者、所知无颠倒性,二者、所证无颠倒性」,这个「所知无颠倒性」就是前三句;「所证无颠倒性」就是第四句,就是这样子,这是没有错误的,不是颠倒的。这四句话这样解释。假设你为人讲开示,讲这四句话也蛮好。

 

卯二、无逸放逸(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无逸不死迹,放逸为死迹;无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

这是第二科「无逸放逸」;前面是第一科「生灭寂乐」,第一科解释完了;一共是二十七科,这个「生灭寂乐」是第一科。现在是第二科「无逸放逸」,这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

「无逸不死迹」,这个「迹」就是在道路上走,现出来走的痕迹,其实就是道路的意思。你不放逸,是不死的道路;实在也是因的意思,你不放逸,这个「不死」是什么?就是涅槃,你不放逸,其实就是修学戒定慧、修学四念处,你这样子,就是涅槃的因,这是这么一句话,「无逸不死迹」。「放逸为死迹」,你若是不修学戒定慧,你就随顺你的爱见的烦恼去活动、去放逸,那就是流转生死的一个因缘,所以「放逸为死迹」。

「无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前面这两句话等于是开示你。下面是说你若这样做,就会得到这样的成就。「无逸者不死」,你若修学戒定慧、不放逸的话,你就得到涅槃了,是这样的意思。「纵逸者常死」,你若不修学戒定慧,常放逸,常放逸你就常在生死里流转,是这样意思。

看这文的意思,这「无逸不死迹」,无逸是不死的迹。这苦集灭道四谛,这「无逸」就是道谛,道谛是涅槃路,「不死」就是涅槃,道谛是涅槃的道路,所以这句话,主要是赞叹道谛。「放逸为死迹」,这就诃斥这个集谛,集谛是流转生死的原因、是苦谛的一个因,这样意思。

「无逸者不死」,那你这个道谛修成功了、就得到涅槃了,这个是指灭谛说的,「无逸者不死」,是指灭谛说。「纵逸者常死」,这就指那个集谛、指集谛说的。(注:口误,更正义见于后)「放逸为死迹」是集谛,「纵逸者常死」是苦谛,这样子。

前面是「举颂言」,这下边是「长行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句」;先是「征」。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三科) 午一、第一句(分二科) 

未一、征

今此颂中,云何无放逸是不死迹耶?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先解释「不放逸」。「云何无放逸是不死迹耶?」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不放逸

谓如有一,依四所依立四种护。谓命护、力护、心杂染护、正方便护,是名不放逸。

「谓如有一,依四所依立四种护」,谓如有一个补特伽罗,就是有一个人,他依这个四种的依止处、四个所依处;「立四种护」,立出来四种护、四种保护,保护这四法。「谓命护、力护、心杂染护、正方便护」,立出来这四种护。这就等于是两个四法,一个四依、一个四护。「是名不放逸」,这个「不放逸」就这么讲。这是解释「不放逸」;下面第二科解释「不死迹」。

 

申二、不死迹

此不放逸为依为持,涅槃资粮未圆满者,令速圆满;已圆满者,令于现法得般涅槃。

「此不放逸为依、为持」,就是依不放逸为基础去用功修行,叫「为依」。这个「持」是主持,就是以不放逸是个主导者,你心里面用不放逸来作个主导者,他是个领导者,领导自己向前用功,叫「持」。「涅槃资粮未圆满者」,涅槃的资粮就是戒定慧、就是涅槃的因。涅槃的因若没有圆满的,「令速圆满」,使令你赶快地把戒定慧修行它,叫它圆满。「已圆满者,令于现法得般涅槃」,就得到不生不灭的第一义谛的境界就现前了。看这《披寻记》。

 

《披寻记》六六三页:

依四所依立四种护等者:〈菩萨地〉说:依止处苦,有四所依。由依此故,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刍分。所谓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陵本四十二卷九页)依此四依,立四种护: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护。为当存养,如法受用,是名力护。起恶寻思,应速除遣,是名心杂染护。能忍众苦,精进无懈,是名正方便护。

「依四所依、立四种护等者:〈菩萨地〉说」,本论的〈菩萨地〉,「〈菩萨地〉说:依止处苦,有四所依」,这个「依止处苦」,苦有很多,现在说这个依止处的苦。依止处,什么是「依止处」呢?有四种所依止处。「由依此故,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就是在佛法中,在佛的法、律中。「出家受具」,受了具足戒。「成苾刍分」,成就了苾刍的身分,你出家受具,那么就是成就了苾刍的身分了。「所谓衣服」,这个「四依」究竟是什么呢?「所谓衣服」这是一个依;「饮食」又是个依;「卧具」是一个依;「病缘医药、供身什物」,这是一个依,一共四种依。

 这「依止处苦」,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你出家以后,你自己不生产嘛!你这个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要向人家乞求,向人家乞求这件事是个苦恼事情。你向人乞求,乞求的不如意:乞这饮食的时候,你想要热呼的,他偏要给你冷的;或者是你要多一点,给你的少;你要好一点,给你不好的;或者是态度不好,这都是很苦恼的事情,所以叫做「依止处苦」,这么意思。虽然有这么多的苦恼,而自己的道心不退,还是努力地修行得圣道,那一段文是这样意思。这是陵本四十二卷九页上说的。

「依此四依,立四种护: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护」。「以法追求,不以非法」,就是如法地去追求这个四依: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你去追求、去乞求这四种事情的时候,你要如法,就是要实实在在的,不要有欺骗的那种动机和行为,这叫「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护」,这就叫做正命,这就是你的命就清净了,所以叫做「命护」。

「为当存养,如法受用,是名力护」,说是我有这个身体我才能修学圣道,所以我应当要保存这个身体、要时时地长养他,我才有精神、有力量去修学圣道。这样子,我要如法地受用这个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事情,我不应该非法的受用、不合道理的受用,这不可以,一般所谓这些浪费的事情、各式各样的事情,是「名为力护」,叫作「力护」。这样子就是如法的受用四依,使令你身体有力量能修学圣道,这叫「力护」。

「起恶寻思,应速除遣,是名心杂染护」,这叫作「心杂染护」。心里若有杂染了,赶快把它驱逐出去,令心清净,这也可以说清净护,保护内心的清净。「能忍众苦,精进无懈」,因修行而来的这些也很苦;去乞求生命所需的四依的时候,也是很苦,你都能够忍受,不计较这些事情,能够精进地修学圣道而不懈怠,是名叫「正方便护」,这是四种护。这是《披寻记》解释四依和四护。

 

午二、第二句(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放逸为死迹耶?

前面是解释「不放逸」是不死的道路,就是得涅槃的道路。下面是「第二句」,解释第二句,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放逸是死迹呢?这是「征」。

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放逸」,又分两科;第一科「显相」,显示出来放逸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是说在家人。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放逸(分二科) 酉一、显相(分二科)

戌一、在家

谓如有一居家白衣,于诸欲境耽着受用,造不善业。

「谓如有一」个补特伽罗他没有出家,他是「居家」──在家、是个「白衣」。「于诸欲境耽着受用,造不善业」,那么这是指在家人说的。下面第二科是出家人。

 

戌二、出家

或有出家现四无护,谓命无护乃至正方便无护。

或有出家的人,出了家「现四无护」,他不能命护、也不能力护、也不能心杂染护、也不能正方便护,这样的出家人。「谓命无护乃至正方便无护」,也不能修学圣道,这样的出家人,这就叫做「放逸」。这是显示放逸的相貌;下面第二科「结品」。

 

酉二、结品

如是放逸通于二品,谓在家品及出家品。

「如是放逸通于二品」,通于二类。「谓在家品及出家品」这两类。有的在家居士诃斥我们出家人:「你们出家人放逸!」其实在家人也是放逸,这样意思。

 

申二、死迹

即此放逸为依、为持,乐生本行,造生本业。因此故生,生已寿终,生已夭没。

这底下说「死迹」。前面是「放逸」,「放逸是死迹」。什么叫作「死迹」呢?「即此放逸为依、为持」,就是心里面以此为依止而造作种种的过失;「为持」,心里面那个放逸是他的主人,他就是主持一切都是放逸的。「乐生本行,造生本业」,这乐(ㄧㄠˋ)生本行,或者念(ㄌㄜˋ)也可以,是指「愿望」的意思说的,他欢喜这样子;这「造」是在行动上说的,这两句话有一个愿、一个行,愿、行,是这样的差别。

「因此故生」,你有这样的愿、你又有这样的行,造作出来种种的事情,因此你就有生命体了。「生已寿终」,你得到一个生命体以后,你寿命到了,就结束了、就死掉了。「生已夭没」,者是得到生命体以后,寿命没有到就又死掉了,这叫做「死迹」。 这个意思就是:你若放逸的话,造作了种种的罪过,就在生死里流转;流转的时候,有的时候寿命长、有的时候寿命短,就是这么意思。这个《披寻记》解释这两句话:

 

《披寻记》六六三页:

乐生本行造生本业者:爱乐生为根本诸有漏行,是名乐生本行。造作生为根本诸有漏业,是名造生本业。

「乐生本行,造生本业者:爱乐生为根本诸有漏行」,这个「爱乐生为根本」,这个「生」就是爱乐这个生命,就是像中阴身他要去投胎,他就是希望去得一个生命,那么就是「爱乐生」。或者说也就是「爱乐自我」也可以,这道理是一样的:爱乐这个生命体为根本,就是我爱。「诸有漏行」,其实不只是爱乐这个生命体,他还不能停留在这里,他继续向前动,那么就是造作出来种种的业力了──这些「有漏行」有烦恼的活动,也都是自己所欢喜的,你不欢喜能做这件事吗?这是指「爱乐」说的,「是名乐生本行」。

「造作生为根本诸有漏业」,你这样爱乐以后,就采取行动了,以生为根本的诸有漏业,这些有漏业令你去得果报,所以是「生为根本」。这个「生为根本」就是得生命体,你造的这个业力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业力令你得一个生命,这是「生为根本」。或者得人的生命、得天的生命、得三恶道的生命──这一切的有漏业,你造作这样的业力。「是名造生本业」,生为根本的一切的有漏业,这么解释。

 

午三、后二句(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无纵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耶?

下面是后二句。前面两句解释完了,解释「后二句」,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作「无纵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耶?」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列」。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总标列

谓死有五种:一者、调善死,二者、不调善死,三者、过去死,四者、现在死,五者、未来死。

「谓死有五种」,有五种的死。一者、是调善之死,这就是佛教徒,你修学戒定慧的时候,你这个死是调善的,就是烦恼被调伏了,不是随着烦……死亡的时候,被调伏了。昨天曾经提过,这个初果圣人他还是有我爱的现行,但是他能调伏它;若凡夫就不能调伏,圣人能调伏。若是三果圣人,我爱不现行,这就叫做调善的死亡。若是阿罗汉,也是调善;但是后来就不再死亡了。「二者、不调善死」,那这就是一般的凡夫,或者造善业、或者造恶业,死亡的时候心里面苦恼。三者、过去的死亡。四者、是现在的死亡。五者、是未来的死亡,一共说这么五种。这个《披寻记》念它一下。

 

《披寻记》六六四页:

死有五种等者:清净解脱死者,名调善死。不清净不解脱死者,名不调善死。如〈意地〉说。(陵本一卷十五页)过去死者,谓过去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现在死者,谓现在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页)未来死者,准前应说未来诸行没,乃至命根没故死。

「死有五种等者:清净解脱死者,名调善死」,这个「清净」就是指心清净、心不染污,心里面没有烦恼的染污,那就叫做清净死。这个「解脱死」就是心里面没有烦恼的系缚,那就叫做「解脱死」,是这样意思。那这都是要有修行的人才能辨得到,「名调善死」。

「不清净不解脱死者,名不调善死」,心里面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苦恼,不清净、也不解脱,这样的死「名不调善死」。「如〈意地〉说。(陵本一卷十五页)」,我们讲过去了。

「过去死者,谓过去诸行没」,过去的色受想行识没,死没了,「乃至命根灭故」叫做死。「现在死者,谓现在诸行没」,就是诸行灭,「乃至命根灭故」叫做死。这样,这个「没」是指诸行说的;「灭」,是指命根说的。「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页)未来死者,准前应说:未来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也是这样子。

 

申二、别释句(分二科)  酉一、释第三句

若善修习此无纵逸补特伽罗,于现在世由调善死而正死时,由过去死已死,于过去世亦由不调善死;于现在世不由不调善死而死;于未来世不由调善死,不由不调善死而死,故名不死。

这底下第二科「别释句」。前面是「总标列」,标出来五种死。下面「别释句」,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第三句」:「无逸者不死」。

「若善修习此无纵逸」的这个补特伽罗、这个人。「于现在世」,他现在的时候。「由调善死而正死时」,他现在这个戒定慧修得很成功,所以死亡的时候心里面很调善;而正死亡的时侯──这个人。「由过去死已死」,由于这个补特伽罗他过去生中也是有生命的,那个生命已经死掉了,所以有现在的生命。这个过去死,「于过去世亦由不调善死」,就是过去世这个圣道没有修成功,死亡的时候不调善死,所以有现在世的生命。「于现在世,不由不调善死」,过去生中是由不调善死;可是现在世因为修学圣道了、心里面调善了,所以不由这个不调善而死。「于未来世不由调善死、不由不调善死而死,故名不死」,这就指阿罗汉说的了,阿罗汉他现在的色受想行识生命死掉了,未来世会怎么样呢?「未来世不由调善死」、也「不由不调善死而死,故名不死」,他这个有漏的五蕴再不现前了,所以叫做「不死」。

 

酉二、释第四句

若有纵逸补特伽罗,于现在世由不调善死而正死时,于过去世亦由不调善死已死;于现在世即由不调善死而死,于未来世亦由不调善死当死。故名常死。

下面是解释第四句:「纵逸者常死」。「若有纵逸」,就是放纵自己的这样的众生,不修学戒定慧的。「于现在世由不调善死而正死时,于过去世亦由不调善死而死」,过去世也没修学圣道,现在世也不修学戒定慧,所以「于现在世即由不调善死而死」亡的。于未来世呢?「未来世亦由不调善死当死,故名常死」,所以就是常是流转生死。

 

巳二、略辨义(分二科) 午一、标说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下面是:「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以四谛来解释。

 

午二、释义(分二科) 未一、依四谛辨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无纵逸者,道谛灭谛;有纵逸者,集谛苦谛。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无纵逸者,道谛、灭谛」,就是「无逸不死迹」,这是道谛;「无逸者不死」,这是灭谛──这是「无纵逸者」的道谛和灭谛。「有纵逸者」就是集谛和灭谛(注:口误,应为苦谛)。那就是「放逸为死迹」是集谛,「纵逸者常死」,这是苦谛。那么这四句话就是四谛、约四谛说的。

 

未二、依二力辨(分二科) 申一、标

又略显示处非处性、自业作性。

这是第二科:依二力来辨。这「十力」──佛的十种智慧力量的前二种力,约那二种力来解释这一段文。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就是「又略显示处非处」智力性,自业智力叫「自业作性」。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配」。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别配

前半显示处非处性,后半显示自业作性。

「前半显示处非处性」,就是「无逸不死迹,放逸为死迹」,这是处非处智力。你修学圣道,那是涅槃的因;你若不修学圣道,放逸自己,那是流转生死的因缘,那么这就是「处」的意思;如果相反的,就不是「处」了。这个「处」,就是道理为处,合乎道理就叫作「处」;不合乎道理叫作「非处」。现在无逸是不死迹,放逸为死迹,这是合道理的,所以是「处」。

「后半显示自业作性」,后半就是「无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就是显示:你的遭遇是你自己业力所创造的,所以叫「自业作性」,这叫业智力。佛知道一切众生所有的果报都是他自己的业力所成就的,是约这个意思说的。

 

酉二、辨义

又前半显示师于弟子作所应作,后半显示诸弟子等自所作义。

「又前半显示师于弟子作所应作」,这第二科是「辨义」,辨别这个道理。「前半显示」,就是「无逸不死迹,放逸为死迹」,这显示那个师长对于他弟子「作所应作」的事情,就是开导他这个道理:若修圣道是涅槃的因;你若是放纵自己,那是流转生死的因,这样开示他。「后半显示诸弟子等自所作义」:是「无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这后半显示诸弟子他自己努力的一个结果,是这样子,「自所作义」。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5)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二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10~19)[栏目:傅味琴居士]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The Order of Nuns[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