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7)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8

酉二、显令他知

又离着故,烟寂静故,显示永离炽然,及至智者自内所证。彼得如是内所证法,云何令他当得了知?由无烧恼,无所希望,相所表故。

这是解释第四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显现所证」,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显令他知」。

「又离着故,烟寂静故」,这第四个颂是「断名色爱慢、无着、烟寂静、无恼希、不见此彼天人世」,这个「离着故」,就是前面这一句「断名色爱慢」。前面解释这个「断名色爱慢」,实在是指初果说的。初果主要是断我见、断萨迦耶见,这个爱慢也受到影响,但实在来说,爱慢是没有断的。所以这个「离着」,就主要是指得到无我的智慧,断除我见了。「烟寂静故」,前面解释「烟寂静」,烟就是爱,这个爱寂静;「离着」是见寂静了,就是爱见寂静。

「显示永离炽然」,这表示这位修行人爱烦恼、见烦恼全面的息灭了,没有烦恼的活动了。这个「炽然」前面解释过,就是烦恼在燃烧,叫做炽然。「乃至智者内证」,这个「乃至」就是前面这个「无恼希」,这几个解释,无恼、无希,没有贪瞋痴的烧恼,表示无希,于财物不执着,于寿命也不执着,前面分这么两科。「乃至智者内证」,就是「不见此彼天人世」,就是断一切烦恼了,那么断惑则证真,所以是「智者内自所证」。

「彼得如是内所证法,云何令他当得了知?由无烧恼,无所希望,相所表故」,由于这位修行人,他没有贪瞋痴的烧恼,于财物、于寿命无所希望,所以有这样的表现于外的相貌,那么就可以知道了,别人就看出来,这个人是有修行的人,所以叫做「显令他知」。这并不是他自己由语言来表示,是由于他表现于外的无烧恼、无所希望,别人就会知道了。

 

午二、辨所为相(分二科)  未一、前三颂为诸天说

此中前三颂,显示世尊为诸天说,苾刍不能显扬知来圣教大义,而我独能。说是语时,彼既领悟,于苾刍所生陵懱心,及于自身心生憍慢,皆得除灭。

这以下是第二科,「辨所为相」,前面是「辨所说相」,这一大科解释完了。现在是「辨所为相」,分两科,第一科「前三颂为诸天说」,所为,为谁说的?叫作所为。

「此中前三颂,显示世尊为诸天说」,一共是四个颂。前三个颂,是世尊为诸天宣说的妙法。这里面表示什么?「苾刍不能显扬如来圣教大义」,苾刍没有这个智慧,唯独佛能够宣扬这样的妙法,「而我独能」,唯佛独能。「说是语时」,说这三个颂的法语的时候,「彼既领悟」,彼诸天就觉悟了,就领解了。

「于苾刍所生陵懱心,及于自身心生憍慢,皆得除灭」,这个前两个颂,为诸天说前两个颂的时候,诸天就领悟了欲是苦,所以对欲有所厌恶,这是「彼既领悟」的意思。但是同时,诸天对于苾刍就生了陵懱心,就是瞧不起了。「及于自身心生憍慢心」,他能领悟这样的道理,就生憍慢心。「皆得除灭」,就是听第三个颂的时候,就弃舍了这个陵懱心,对于诸比丘的陵懱心;对于他自身心生憍慢,这两种烦恼都除灭了。因为第三个颂,是表示没有我、我慢的;没有等、胜、劣的这个分别。

 

未二、第四颂为显圣教

第四颂中,广显如来圣教大义。

最后那个颂,就是「断名色爱慢」,那个是「广显」,广博地显示佛的圣教的道理大意,这一大科解释完了。

 

卯三、欲贪(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二科)  巳一、问

欲贪所摧蔽,我心遍烧然;惟大仙哀愍,为说令寂静。

这底下是第三科,前面说这个「应说」是第二科,现在第三科是「欲贪」,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也分两科,第一科是「问」,第二科是「答」,第一个颂就是问。

「欲贪所摧蔽」,就是这个众生,它为欲烦恼,于欲生贪爱,这种贪欲心很重,就是来破坏他的清净心了叫「摧蔽」。「我心遍烧然」,他那个心里面,就像被猛火烧了似的,被这个欲贪心所扰乱,感觉到为欲贪心扰乱的苦恼。「惟大仙哀愍」,希望大仙,就是指佛说,哀愍他的苦恼。「为说令寂静」,为说妙法,令它的贪心能够寂静下来。所以这一个颂,就是请法的意思,下边就是佛回答。

 

巳二、答

由汝想颠倒,令心遍烧然,是故常远离,引贪净妙相。

汝当修不净,常定于一境,为贪火速灭,数数应浇灌。

观非妙诸行,为苦为无我,亦系念于身,多修习厌离。

修习于无相,坏慢及随眠,由于慢现观,当证苦边际。

这一共是五个颂,第一个颂是问法,后四个颂是回答。底下是第二科「长行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分四科,第一科是解「释第二颂」,第一个颂不说了。第二个颂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想颠倒」,先问。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四科)

午一、释第二颂(分二科)  未一、想颠倒(分二科)  申一、征

云何想颠倒?

第二个颂「由汝想颠倒」,第一句是「想颠倒」。这个「想颠倒」这句话,怎么讲呢?

 

申二、释

谓于不净境,舍不净相;不正思惟,取净妙相,及取随好。

「谓于不净境,舍不净相」,就是说发心修行的这个人,对于这个不净的境界,你应该观察不净,不,舍掉了不净相,他心里面不去思惟这个不净的相貌。「不正思惟,取净妙相,及取随好」,这叫做「想颠倒」。他心里面不正确的去思惟这个不净境,「取净妙相」,去执着这个不净是清净的,是美好的相貌。「及取随好」,就是取「净妙相」是大概的影相;「随好」就是详细的取着,这叫做「想颠倒」,这句话解释完了。

 

未二、远离引贪净相(分二科)  申一、征

云何远离引贪净相? 

这是第二个颂的最后一句,是「远离引贪净相」,先问。

「云何远离引贪净相?」心里面执着这个净相,有了想颠倒了,那么怎么样能够远离引发内心生贪心,生欲贪的净相,心里面就是不去取着这个净相;这个净相能引发贪心,那么我想我不要有贪心,那你就要远离这个净相的取着。怎么远离法呢?底下回答。

 

申二、释

谓如有一,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已,便摄诸根,而不随念。

「谓如有一,见少盛色应可爱乐」,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年少,「少」就是年轻人,「盛色」,盛壮的颜色,是应可爱乐的。「诸母邑已」,这个「诸」或者是口头语,或者是很多的。「母邑」,就是这些女人。这个「邑」,是古代的时候,由皇帝封这个女人,当然这个女人的父亲也是有身分,或者是丈夫有身分,就封他这个女人一个尊号,叫做邑君,君子的君,这个邑。这个邑实在是个地区的名字,这个地区的一个君,是这么意思,是个尊称,在这里也就表示这个女人。是看见了少盛色、可爱乐的女人以后,「便摄诸根,而不随念」,你应该这么办,这修行人应该是这个样子,就是收摄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主要就是收这个意根。心不在焉,视而不见,你的第六意识,第六意根若收摄了,前五根也随着清净了。「而不随念」,不要随顺颠倒,不要随顺这个妄想去取着外边的境界,应该这样子。

 

《披寻记》六二九页:

谓如有一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等者:谓有母邑殊胜,幼少盛年,美妙形色,名可爱乐。若见是已,应自了知,能坏梵行,能障梵行,当摄其眼,善护诸根,而不取相及与随好,不令种种诸恶不善寻思现行,名摄诸根而不随念。

 

午二、释第三颂初二句(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常定一境修习不净?

前面这第二个颂解释完了,就是应该这样修行,就是远离这个想颠倒。解释第三个颂,先解释初二句。第三个颂就是「汝当修不净,常定于一境」,这是初二句。

先是问,说是想要修行的人,怎么样常定一境修习不净观?这个「常定一境」,就是常在一个境界上修不净观,就是决定这样子,修习不净观。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依外(分二科)  酉一、取相

谓如有一,先以巧便取于贤善三摩地相,所谓青瘀乃至白骨、或骨琐相。

前面是问,这以下第二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依外」,有依外、有依内的不同。现在这是「依外」,从外面修不净观,分两科,第一科是「取相」。

「谓如有一」,就是有一个修行人。「先以巧便」,「巧便」就是智慧,先以巧便的智慧,「取于贤善三摩地相」,你把这个三摩地相,取在心里面,在心里面显现出来。怎么样叫做「贤善三摩地相」?「所谓青瘀乃至白骨,或骨琐相」,这叫「贤善三摩地相」,就是不净观的相,就是青瘀、脓烂、变坏、膨胀、食啖、变赤和散坏,「或骨琐想」,就是白骨,就是取这个相显现在心里面,先要这样子,先取这个相,取这个不净相。

这是第一科是「取相」,第二科是「思惟」。

 

酉二、思惟

即以此相,于现所得可爱境界,系念思惟,如前所取,后亦如是。

「即以此相,于现所得可爱境界,系念思惟」,就是这样子思惟。就是用这个不净的相貌,于现前所得可爱的境界上,去系念思惟。这个「系念」的「系」,就是用绳子绑起来叫做「系」。就是用你这个念心所,把这个不净相,就像绳子绑起来那样子不分开,心一直念这个不净相,去思惟这个不净相,就是在这个可爱的境界上,思惟这个不净相这样子。「如前所取,后亦如是」,就这样修行。这两句话,在《披寻记》解释了。

 

《披寻记》六二九页:

如前所取后亦如是者:如前贤善定中巧便所取诸不净相,于现所得可爱境界,亦复思惟种种不净,是故说言后亦如是。

「如前所取后亦如是者:如前贤善定中巧便所取诸不净相」,你这个善巧方便的智慧,能够拿到了不净的相貌。「于现所得可爱境界,亦复思惟种种不净,是故说言后亦如是」,这个「前」就是贤善三摩地相,取这不净相;「后亦如是」,后来就是你所爱的境界,也是这样不净的,就这么思惟,这样子就叫做「常定一境,修习不净」。

 

申二、依内

又于内身,或自、或他,观察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有爪,乃至便利种种不净。

前面是「依外」,这底下是「依内」。这个「内」是指什么说的?「又于内身,或自、或他」,就是指「内身」,这个「内身」,就是自身也是身,他身也是身,这个叫做内身。「观察种种不净充满」,观察这个身体,很多很多不清净的东西充满在里面。「谓此身中」,就是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肝脾肺肾乃至屎尿,这些都是不净,种种的不净,能这样的去思惟去。前面「依外」,是说内心里面有想颠倒,就是取这九想观的不净相,来破心里面的想颠倒,这是「依外」。这个「依内」就是自身、他身,就是一般性的修不净观,是这样意思。

 

午三、释第四颂(分二科)  未一、初半颂(分二科)

申一、观苦(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之为苦?

这是第三科解「释第四颂」,第二科是解「释第三颂」。现在是第三科解「释第四颂」,就是「观非妙诸行,为苦为无我,亦系念于身,多修习厌离」。这第四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初半颂」,先解释初半颂。分两科,第一科先「观苦」,先问。

「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之为苦?」我们想要修不净观,修这四念处,我们应该怎么样在内心里面思惟「非妙诸行以之为苦」?就是不好的,不是好的东西,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怎么观察它是苦?怎么样修这个苦观?

 

酉二、释

谓如有一,作是思惟: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已,所生贪爱受用希望,即是集谛,为众苦因。由此故生,生已老死,愁叹忧苦,种种扰恼从此而生。

「谓如有一,作是思惟」,这是第二科解「释」,心里面「作是思惟: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已,所生贪爱受用希望」,这个受用爱和这个希望爱。「即是集谛,为众苦因」,你心里面有这样的爱,在四谛里面就是集谛,这是众苦发生的一个原因,要这样思惟。

 

《披寻记》六二九页:

所生贪爱受用希望者:此中贪爱,唯说淫欲淫贪。于此若起有相分别,亲昵分别,喜乐分别,侵逼分别,极亲昵分别,名受用爱。若起引发分别,觉悟分别,合结分别,名希望爱。

「所生贪爱受用希望者:此中贪爱,唯说淫欲淫贪」,欲是所贪,贪是能贪,这么意思。「于此若起有相分别」,思惟一切相。「亲昵分别,喜乐分别,侵逼分别,极亲昵分别,名受用爱」,这是受用爱。「若起引发分别,觉悟分别,合结分别,名希望爱」,爱分这么两种。思惟这个爱是集谛,是众苦因,这是一种思惟观察。

 

由此故生,生已老死,愁叹忧苦,种种扰恼,从此而生。

「由此故生,生已老死」,由此众苦之因的爱,所以我们这个生命体就出现了,「由此故生」。「生已老死」,这个生命体出现了以后,就必然的会有老病死,这样子。「愁叹忧苦,种种扰恼从此而生」,这个「生已」,出现了这个生命体之后,就有老病死,就会有愁,这个「愁」是什么?就是所爱的境界有无常的变化了,就是有「愁」。这个「叹」是发言,发出来语言,就是表示他的愁,这叫做「叹」。「忧」这个字怎么讲?就是所爱的境界不能满足了,就心里面有恨,怀恨在心,叫做「忧」。这个「苦」,就是自己会苦恼自己,后面《瑜伽师地论》的文有详细的解释。

「种种扰恼」,有愁的苦恼,叹、忧、苦,种种的扰乱自己,使令自己智慧都失掉了,迷乱了,所以叫做「恼」。「从此而生」,就是从这么多的烦恼里面,生出来这么多的问题。。

 

《披寻记》六三○页:

由此故生生已老死等者:此中生老死苦,谓由内身变异所引。愁叹忧苦,种种扰恼,谓由境界变异所引。愁等差别,如〈摄事分〉别释应知。(陵本八十八卷四页)

「由此故生生已老死等者:此中生老死苦,谓由内身变异所引」,这个身体的变化,这个老病、老死,是身体的变化,所现出来的现象。「愁叹忧苦,种种扰恼,谓由境界变异所引」,当然也包括老病死,但是也有其他种种的问题,有的人还没有老,但是有很多苦恼的事情。所以谓由境界的变化,在心理上引起这个愁叹忧苦差别。如〈摄事分〉别释应知。

 

申二、观无我(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为无我?

前面是观察「苦」,观察苦这样观,先观众苦之因,然后再观察种种的苦,由爱生的苦。这底下第二科观察这「无我」,修无我观,第一科是问。

「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为无我?」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无我的,怎么观察法?下面解释。

 

酉二、释

谓如有一,作是思惟:于我身形女身形中,都无有我及有情等,谁能受用、谁所受用;唯是诸行,唯是诸法,从众缘生。

「谓如有一,作是思惟」,说这个修行人,在奢摩他里面这样思惟:「于我身形女身形中,都无有我」,这个色受想行识,有老病死的变化,剎那剎那的变化,里面没有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是「及有情等」,及有男女的这些差别,这里面没有男女的差别。「谁能受用、谁所受用」,在受用上来说,谁是能、谁是所,都是虚妄分别,这里面没有我。若执着有我的时候,有能受用,有所受用的分别;但是观我不可得,是能受用不可得,所受用也不可得了。

「唯是诸行」,只是色受想行识,剎那剎那的诸行法而已,这有为法而已。「唯是诸法,从众缘生」,唯是色受想行识,老病死苦,从众多的因缘生,只此而已,我不可得。

 

未二、后半颂(分二科)  申一、征

云何系念于身多修厌离?

这底下第二科解释「后半颂」,前面是「观非妙诸行,唯苦、唯无我」,修苦观、修无我观,这个解释完了。下面的半颂,「亦系念于身,多修习厌离」,解释这两句。

「云何系念于身多修厌离?」这句话怎么讲?是问。底下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依贪行补特伽罗辨」,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种类」。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依贪行补特伽罗辨(分三科)  戌一、标种类

谓如有一,性是猛盛欲贪种类。

谓如有一个人,他的心,「性」者心也。他这个心性是猛盛,很猛烈、很旺盛欲贪的这一类,虽然都有欲,但是有的人轻微,但是这个人,他的欲心非常的重,是属于这一类的,这是先说这个类。

下面第二科「出损坏」。

 

戌二、出损坏

由是猛盛欲贪类故,虽摄诸根,然被贪欲损坏其心;虽复作意思惟不净苦及无我,亦为欲贪损坏其心。

「由是猛盛欲贪类故」,由于这个人是猛盛欲贪心的这一类,属于这一类的人,不是轻微的。「虽摄诸根,然被贪欲损坏其心」,说这个人还是有道心的人,所以遇见这种境界,心里面也贪心动了的时候,他还是能赶快的觉悟,要收摄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不要在境界上虚妄分别。虽然是这样子做了,「然被贪欲损坏其心」,他的贪心不能停下来,还是破坏了他的清净心了。

「虽复作意思惟不净苦及无我,亦为欲贪损坏其心」,虽然他内心,他很努力的注意思惟这个不净,这个青瘀、脓烂、膨胀、烂坏的,为狐狼咬坏了,都散坏了,一个骨头节、一个骨头节,都是白骨,修这个无我观、修苦观,但是他的内心,还是为欲贪所损坏他的清净心,欲贪心还停不下来。

 

戌三、明修断(分二科)  亥一、举方便

由此因缘,彼依不净或苦无我,作意思惟,权时厌毁,违逆不顺,于身念住,系念在前。

这底下第三科「明修断」,前面这个二科「出损坏」,就是他这样用功,清净心还是被他的染污心破坏了,那可怎么办?第三科说出个方法来,「修断」。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方便」,举出个方法来。

「由此因缘,彼依不净」,由于前面这个人,他的欲心特别盛,虽然依据这么多的法门去修行,他还是很困难。那么怎么办?有办法,「彼依不净或苦无我,作意思惟」,你还是依据这个不净观的方法,苦观的方法,无我观的方法,还是这样作意思惟。「权时厌毁,违逆不顺,于身念住,系念在前」,很困难,这个很困难,这句话是暂时的。所以这时候,这个欲心很强,用这个清净的法门不能调伏,不能调伏是暂时的。所以那么怎么办?你还是继续的、方便的,「权时」就是方便的,也是暂时的,暂时的你自己生出个厌毁的心情。「违逆不顺」,违逆你这个贪欲心,不要随顺它。「于身念住,系念在前」,就是修这个身念住,四念住这个身念住,把这个不净观还是系念在前,虽然是不能够破坏这个贪心,你还是继续这样修,这是佛菩萨这样开示我们这个办法。

 

披寻记》六三○页:

权时厌毁违逆不顺者:厌毁,谓于已生贪欲;违逆,谓于正生贪欲;不顺,谓于当生贪欲。如是三世差别应知。

「权时厌毁违逆不顺者」,这个「权」这个字,或者是方便讲,或者是当暂时讲;或者是这个「权」,作个什么讲?就是把握住。虽然是无效,不能够把这个贪欲心扭转过来,但是你还是把握住这个不净观,还是生「厌毁心,违逆不顺,于身念住,系念在前」。「权」这个字,就是不放舍,不放舍这个不净观,这样意思,可以这么讲。

「厌毁」怎么讲?谓于已生贪欲厌毁,这个厌、厌恶,破坏已生的贪欲。这个「违逆」这句话怎么讲?「谓于正生贪欲」,正生的贪欲,你不要随顺这个贪欲,要违背它,不顺于它。「不顺」谓什么?「谓于当生贪欲」,不要顺它。「如是三世差别应知」,这三句话,用三世来解释。

 

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彼由多住如是行故,便能断此猛盛欲贪。若摄诸根,不为欲贪损坏其心;若复作意思惟不净苦及无我,亦不贪欲损坏其心。

「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彼由多住如是行故,便能断此猛盛欲贪」,这个地方说出来了,暂时的,你不能够把贪欲心停下来,你不要就放舍不净观,你还继续的修不净观,来亲近这个不净观,修习这个不净观,多修习这个不净观,这样办法。「彼由多住如是行故」,彼那位修行人,他能够多时,就是时间多一点,安住在这个不净观里面,你能这样修行,「便能断此猛盛欲贪」,这个猛盛的欲贪就被消灭了。

「若摄诸根,不为欲贪损坏其心」,你能这样做的时候,你「摄诸根」,把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收回来,就不会为欲贪损坏你的清净心了。「若复作意思惟,不净苦及无我,亦不贪欲损坏其心」,你修不净观、修苦观、修无我观,也是有效了,会「损坏其心」。

 

亥二、简断相

彼由修习如是行故,诸欲贪缠,但现行断,非随眠断。

这是第二科「简断相」。「彼由修习」,彼那个修行人,由于你能这样修行四念处,「诸欲贪缠,但现行断,非随眠断」,这个诸欲,诸欲贪的烦恼的活动,就停下来了。但是这个停下来,你不要误会,只是现行断,这个欲贪的烦恼活动的现象,是停下来。「非随眠断」,不是它的种子断,这个不净观不能断种子的,只能够降伏现行。

我们在外凡位的人,我们修不净观,修种种的观,都是一时一时的,你发这个诚心,也是一时的,你说永远的有诚恳心,你办不到。你发这个道心,也是一时的;但是你的烦恼,也是一时的,说这时候烦恼很强,它不会永久的,它就这一个短时间,它很强,但你过一个时候,它就停下来了。所以佛菩萨看这个烦恼的情形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凡夫修不净观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件事。说我想要调伏,调伏不来,不是调伏不来,你稍为忍耐一会儿,一会儿就没事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情。所以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就放舍,不要这样子。

 

酉二、依凡圣一切相续辨(分三科)  戌一、标

又此欲贪缠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得。

这个《大庄严经论》上,有一个迦旃延尊者,他有一个徒弟,是做国王出家的。出了家在寂静处修不净观、修四念处的时候,那个当地的国王,也是带领他宫里面的人到山上来游玩,就是遇见了这个比丘,大家有了衡突,就把这个比丘打得全身出血。然后这个比丘,当然他只是一个人,那国王力量大,所以他就受这个苦,就回来向摩诃迦旃延尊者告假,我要还俗,我要调动军队来报仇。这个比丘,也是年少壮的时候,瞋心很大,这摩诃迦旃延尊者也是用这个办法,是缓兵计。说是你今天不要还俗,等明天再还俗,在这里休息一夜,那他同意了。这休息的这一夜,给他做个梦,做梦的时候,回去调动军队和国王作战,打败仗了,被那个国王绑起来,放在柱子上要杀的时候,这时候就看见摩诃迦旃延尊者过去,他就招呼,师父!师父!实在这时候已经醒了,但是这个烦恼重,他不知道他是醒觉了,不知道这是梦。摩诃迦旃延尊者说是,你现在在那里?他还招呼救命呀,这时候摩诃迦旃延尊者,从手指头放光,说你现在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回答他是寺庙,并不是和人家打仗,被人家绑起来要杀,才醒了,哦!这是作梦。那么迦旃延尊者给他开示了一段佛法, 这个瞋心就停下来,就告诉他,说你真若是还俗去打仗,你非要打败仗的,所以你还是忍下来吧!

所以这个事情,也是和这个意思一样,就是要缓一下,这问题就解决了。但是我们出家人,不管是比丘尼也好,是比丘,多数不知道这件事,就是一时有问题的时候,感觉到有问题,就要变动,其实你稍缓和一下,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没有事情。

「又此欲贪缠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得」,这前面第一科「依贪行补特伽罗辨」,这下面第二科「依凡圣一切相续辨」,「相续」就是它的生命体,就是色受想行识,来说明这件事。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此欲贪缠」,「缠」是现行,现行的烦恼;「随眠」它是指种子。略于两种人的生命体里面可得。有贪缠,有这个欲贪缠的随眠的。

这是「标」,下面是「列」。

 

戌二、列

一、于异生相续可得,二于有学相续可得。

「一、于异生相续可得」,这凡夫的生命体里面,可以有这种欲贪缠及随眠。「二、于有学相续可得」,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在他的生命体里面,也是有欲贪缠这件事,

有这欲贪的。

这是「列」,下面第三科是「辨」,分两科,第一科「明有学」。

 

戌三、辨(分二科)  亥一、明有学

虽有一分有学身中,亦不可得;然于下贪,由永断故,已得安隐;上贪未断,不得安稳。

「虽有一分有学身中,亦不可得;然于下贪,由永断故,已得安隐」,虽然「有一分有学身中」,「一分有学」,这个有学,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学。现在在有学里面,只是「一分有学身中,亦不可得」,没有这个欲贪了。但是「然于下贪」,下贪就是欲界,是色界、无色界的以下的,就叫做「下贪」,就是欲界这个贪。「由永断故,已得安稳」,他把欲界的欲贪,完全的消灭了,他心里面寂静住了,没有这种贪缠的扰乱。「上贪未断」,就是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他还没有断,所以这一部份,他还是没有能够安隐,还是不自在的。

 

亥二、简无学

无学身中,中界、妙界所有欲贪,尚不可得,何况劣界。以无学者,下上贪断,于一切分已得安隐。

这是第二科「简无学」。前面这「一分有学身中」,是指三果说的。这下面说到四果阿罗汉。

「无学身中,中界、妙界所有欲贪」,「中界」就是色界;「妙界」就是无色界。「所有欲贪,尚不可得」,色界、无色界的欲贪尚且都不可得。「何况劣界」,是欲界,欲界的欲贪,更是没有了。「以无学者,下上贪断」,因为这个无学的四果阿罗汉,是下界欲界的贪和上界的贪,全面的都消灭了。「于一切分,已得安稳」,不管在什么境界,他心里面都是安静的。你这个欲贪一活动,你心里就不安隐,但是阿罗汉可不是,阿罗汉于一切时,是心安隐的。

 

午四、第五颂(分二科)    未一、显义(分二科) 

申一、坏慢随眠(分二科)  酉一、由了知

了知是已,未离欲贪一分学者,于后无学心生愿乐,见般涅槃寂静功德。

这是第四科,解释第五个颂,第五个颂就是「修习于无相,坏慢及随眠;由于慢现观,当证苦边际」,最后这个颂,就是第五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显义」,显示它的大义。分两科,第一科是「坏慢随眠」,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由了知」。

「了知是已」,就是这个修行人,他知道前面说的这个道理,他都明白了。「未离欲贪一分学者」,也是指三果说,他没有远离色界的欲贪,这一分三果阿那含学者。「于后无学心生愿乐」,对于后面四果阿罗汉,那种一切分,已得安隐的境界,他心里面愿乐,羡慕那个境界好。「见般涅槃寂静功德」,他能见到,若入了涅槃的境界,一切烦恼都寂静了的殊胜功德了,他生一种仰慕的心。

 

酉二、由修习

不复思惟一切相故;恒正思惟无相界故。

这底下「由修习」,前面说这个三果圣人,他还是对四果有欣慕心,那他怎么办?就是「不复思惟一切相故」,这个欲界的境界,他已经成功了,已经放舍了;但是色界天、无色界天,这种禅定的境界,在他心里面还是有执着的。现在他羡慕四果阿罗汉内心的境界,所以他要怎么修行?「不复思惟一切相故」,他不再思惟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这些相他不再思惟。

「恒正思惟无相界故」,他长时期的正思惟无相的境界,离一切相的境界,思惟这无相的境界,他这么样的修行。

 

《披寻记》六三一页:

不复思惟一切相故等者:此说入无相定二种因缘。云何无相定?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如〈三摩呬多地〉释。(陵本十二卷九页)由见涅槃寂静功德,是故思惟入无相定。

「不复思惟一切相故等者:此说入无相定有二种因缘。云何无相定?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就是彼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蕴,他不思惟。「思惟寂静」,因为这些蕴,都是剎那剎那生灭的不寂静,现在思惟这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思惟寂静」,心安住在这个境界上。如〈三摩呬多地〉解释。「由见涅槃寂静功德,是故思惟入无相定」,我们以前讲过这个地方。

 

于无相定勤修学故

这个我们平常的人,我们对于一种境界,若是觉悟了的话,不要去思惟这个境界,有的时候你能辨得到,但有的时候辨不到。但是你若是常静坐的人,奢摩他止的功夫能好一点,就能辨得到,我不思惟,就不思惟,就能办得到。但是你奢摩他的功夫不够,你作不得主,你不高兴思惟,但是偏要思惟,这个心意识是你的,不是别人的,但是你不能自主。那是什么原因?就是你这个烦恼的力量,这个欲、这个贪、贪瞋痴缠绕其心,你没有办法能够解脱出来,这是一个苦恼。现在这个修行人,他「不复思惟一切相故,恒正思惟无相界故」,他能做到。

 

《披寻记》六三二页:

于无相定勤修学故者:修无相定有二差别:一者、方便,二、方便果。言方便者:数数策励,思择安立,于彼诸相未能解脱,由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彼复数数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解脱随相。于此解脱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名为极善解脱。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九页)是名于无相定勤修差别。

「于无相定勤修学故者:修无相定有二差别」:一者是方便,二者是方便果,第一个方便就是因,第二个方便果就是果了。「言方便者:数数策励」,这个三果圣人,他修无相心三摩地,他还是有这个问题,还要数数的策励,警策自己,自己要努力,这样子勉励自己。「思择安立」,思惟这个道理来安立,把自己的心安立在无相中。「于彼诸相未能解脱」,就是你原来的时候,这个心里面,你不能解脱这个相,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相,你费了多大的辛苦你成就了,你要放,还不容易放下去,是「未能解脱」。「由随相识,于时时中缠绕心故」,就是你这个心,随着这个相去活动,时时中缠绕你的心。你想放弃还不容易,你成就也不容易,成就了以后,你要放也不容易。

「彼复数数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解脱随相」,你才能得到这个无相的果,得到这个无相三昧的时候,就把一切相解脱了。「不与万法为伴侣」,这句话很容易说,你做,你看看,试一试,很不容易。「于此解脱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于此解脱又解脱故」,这是第二件事了,你这样子,用这个方法来解脱这随相识,又再进一步的解脱。怎么样呢?就是「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名为极善解脱」,这前面解释过,是这样子。如〈三摩呬多地〉说。「是名于无相定勤修差别。」

 

又即于此多修习故,永断三界修断我慢。

又这位修行人,即于此无相三昧多修习的关系,最后成功了,就是「永断三界修断我慢」,把三界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相都弃舍了。弃舍了,但是特别的提到我慢,提到「我慢」是什么?就是所有的我不高兴的东西都弃舍了,最后还有我还存在,最后我在存在的时候,你还没能成就这个圣道,你没能成就圣道。现在是因为到三果了,不说我见,说我慢。因为初果,他修这个四念处,已经感觉到是无我的,但是有我慢存在,就是你没有修行,我有修行,就还是有这种高慢心。那么初果有、二果有、三果有,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没有了,把这个慢取消了,是有这件事。

 

申二、证苦边际

由此断故,说明无学离三界欲,上下贪断,已得安隐。一切苦因,皆舍离故,证得一切众苦边际。

「由此断故,说明无学」,把这个我慢没有了,所以叫做「无学」,得阿罗汉果了。「离三界欲,上下贪断,已得安隐」,色界、无色界的贪断了,欲界的贪也断了,这时候心里面安隐,得自在了。

「一切苦因,皆舍离故」,一切苦恼的因,其实就是爱,就是欲,完全弃舍了。「证得一切众苦边际」,一切苦到此为止,过了这个境界,再也没有苦了,所以叫做苦的边际。

 

未二、结颂

如是故言:修习于无相,坏慢及随眠;由于慢现观,当证苦边际。

这第二科是「结颂」。「如是故言:修习于无相,坏慢及随眠;由于慢现观,当证苦边际」,你能够对治这个我慢,用无我来对治这个慢,能这样现前的观察,时时的观察,「当证苦边际」,你就能证到苦的最后边际,没有苦了。

 

巳二、略辨义(分二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谓显贪欲由是而生,由是寂静,及彼寂静,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前面是解释这几个颂,这底下又略辨它的大义,分两科,先是「标」。「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这是第一科「标」。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贪欲由是生」,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谓显贪欲由是而生,由是寂静,及彼寂静」,这是「标」。「当知是名此中略义」,是这样子。

底下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贪欲由是生」。

 

午二、释(分三科)  未一、贪欲由是生(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贪欲由是而生?

这句话怎么讲?下面第二科「标」。

 

申二、标

谓五因故。

由五个原因,这个贪欲会现起。

 

申三、列

一、由净妙想。二、由欣乐乐。三、由有情想。四、由猛盛贪。五、由随眠有余未尽。

「一、由净妙想」,你不修不净观,你思惟那个是美妙的,于是那个贪心就起来了。「二、由欣乐乐」,由于你欣乐这个五欲的乐,所以你这个贪心也会起来,这个贪欲由是而生。「三、由有情想」,由于你有男女的分别,你就会有这种贪欲由是而生。「四、由猛盛贪」,就是这个贪欲心特别重。「五、由随眠有余未尽」,就是你这个贪心的种子,还没有完全取消,所以你这个贪心就会起来。这是由五个理由,这句话解释完了。

现在解释第二句话,「贪欲由是寂静」,底下是「征」。

 

未二、贪欲由是寂静(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欲贪生已,由是寂静?

由此因缘而贪,不贪了。怎么会寂静了?底下第二科是「标」。

 

申二、标

谓五因故。

这个贪欲心寂静了。

 

申三、列

一、由作意思惟不净。二、由作意思惟于苦。三、由作意思惟无我。四、由系念多修厌离。五、由随眠无余永灭。

「一、由作意思惟不净」,你就寂静了,思惟不净的时候,这贪心就不动了。「二、由作意思惟于苦」,这个贪心也会静下来。「三、由作意思惟无我」,这个贪欲也会寂静下来。「四、由系念多修厌离」,这个地方有点不同的地方,就是时间要多,专心的修这个四念处,修这个不净观,修这个厌离心,贪欲就会寂静下来。「五、由随眠无余永灭」,没有剩余的,完全息灭了,那么贪心由是而寂静了。这里说出来五个理由。

 

未三、贪欲寂静(分四科) 申一、征

云何寂静?

这底下第三科是「贪欲寂静」,分四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寂静?这第二科。

 

申二、标

谓此寂静略有二种。

谓此寂静略有二种不同。底下第三科是「列」出来。

 

申三、列

一者、现行寂静。二者、永断随眠当来不起。

「一者、现行寂静。二者、永断随眠当来不起」的寂静。就是这两种寂静。

底下第四科是「配」。

 

申四、配

由前四种寂静因缘,成初寂静。由第五因,第二成就。

「由前四种寂静因缘,成初寂静」,前面的四种因缘,就是前面那个贪欲由是寂静,这一共是五个。前四个:「作意思惟不净,作意思惟于苦,作意思惟无我,系念多修厌离」,那么得到「现行寂静」。

「由第五因,第二成就」,第五因,「由随眠无余永灭」,所以就得到第二个,「永断随眠当来不起」。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6)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容忍和谦逊[栏目:白云禅师]
 关于《梁皇宝忏》的开示[栏目:宽见法师]
 视师如佛乃祖训[栏目:传喜法师]
 把握现在 回归极乐[栏目:仁焕法师]
 吾心忠告 3-5 佛法简介 无上三要法[栏目:敦珠法王]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5 正命[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世间八正道和出世间八正道 - 南传中部第117经 Maha-cattarisaka Sutta[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四.洞房花烛夜[栏目:玉琳国师]
 与茅静远居士书[栏目:慧律法师]
 佛门一粒米[栏目:王志远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