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6

子五、四捡行定(分二科)  丑一、举经

复次如《分别四检行定经》中,由四种相,检行一切三摩地等。谓如等持是顺退分。乃至此是顺抉择分。

这是傍辨彼义这一大科里边的第五科,四检行定。一共十一科。分两科,第一科举经。

「复次如《分别四检行定经》」这个经的名字叫做分别四检行定,如这一部经里边说,「由四种相,检行一切三摩地等」这个修行人修行的禅定归纳起来有四种相貌,有四种情况。用这四种情况来检查自己的境界,「行一切三摩地」,就是修行一切的禅定,在一切的禅定里面,用这四种行相来观察。这个「等」字就等三摩钵底这一些。三摩钵底和三摩地其实都是相通的。

「谓此等持是顺退分,乃至此是顺抉择分。」这底下就说出来这四种形相。怎么样检查法呢?就是修行人这样观察自己的三摩地,这样的情形是顺退分的三摩地,乃至到这样的情形是随顺抉择分的三摩地,就是这样检查。这是经上说的。这个经上当然是说的很完备的,但是这里引的就是略了一点,这是举经,下边是释义,解释这四种检行定的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是略,就是略解释,简略的解释。

 

丑二、释义(分二科)  寅一、略

云何检行?谓此是劣分,此是胜分,此殊胜分,此最胜分,如其次第。

「云何检行?」怎么叫做检行呢?「谓此是劣分」,这个修行人就观察自己的这个定是这样的相貌吗?这是劣分,这就是不是那么美好,就是不是太及格,「劣分」。「此是胜分」,这样的境界是殊胜的。「此殊胜分」更进一步的良好了。「此最胜分」这个是最第一的。这样子来检查。「如其次第」,如这个次第来检查自己。

 

《披寻记》四五○页:

由四种相至如其次第者:是劣,是胜,殊胜,最胜名四种相。是顺退分,乃至此是顺抉择分,是名一切三摩地等。等言,等取三摩钵底。顺退分定,即是劣分,乃至顺抉择分,即最胜分,由是说言如其次第。

「由四种相至如其次第者:是劣,是胜,殊胜,最胜名四种相。是顺退分,乃至此是顺抉择分,是名一切三摩地等。等言」,等这个字是指什么说的呢?「等取三摩钵底」这些,就是等至。「顺退分定,即是劣分」因为你成就了这个定,但是不牢固,又失掉了,所以这是劣,就是这个道力劣弱,不是那么强大。「乃至顺抉择分,即最胜分」这个禅定能随顺得圣道。这个抉择是圣人的智慧。圣人的智慧叫做抉择。这个分是抉择的一部分,还没圆满。「即最胜分」,这是圣道。得圣道的三摩地,由此三摩地得圣道,此三摩地是最胜分。没得圣道,那还不是最胜分。「由是说言如其次第」。就是这样的次第。

 

寅二、广(分二科)  卯一、征

此复云何?

前面是略解释,这以下是广分别,广分别经里边的义。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此复云何?」这又是怎么样呢?就是这么问。

这是问。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劣分摄,属于劣分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是出种类,这个种类也就是各式各样的差别相貌。那么这是劣分的这一类。

 

卯二、释(分四科)  辰一、劣分摄(分二科)  巳一、出种类

谓修定者,从初静虑还退出巳,于诸静虑不复乐入,亦不思惟此行状相。

第一个是说劣分。劣分这个种类是什么样子呢?「谓修定者」,这是说这个修禅定的人,他已经成就了初禅。虽然成就了,「从初静虑还退出巳」就是从初禅里面又退出来。这个出,可以说是入在禅定里面,住在禅定里面,又从禅定里面出来,这叫做出。但是加个退呢,那就不是太好,就是定力差了一点,就是退了,失掉了。

「于诸静虑不复乐入」退出来失掉了以后,若是你再努力还可以恢复过来的,但是他这个人「于诸静虑不复乐入」这个诸静虑就不但是初禅,就是二禅、三禅、四禅也包括在内,他不欢喜再入到定里面去。因为没有这样的欲,没有这样的希望心了,所以「亦不思惟此行状相」也就不采取行动,不修行禅定了的事情了,就不去观察,思惟就是观察,不观察那个行,状,相,前面解释过,不这样做,那就不可能再得禅定了。那么这就叫做退劣分摄,就是顺退分的三摩地。

 

《披寻记》四五○页:

于诸静虑至此行状相者:四种静虑,名诸静虑,于此出离不能了知。故不乐入。又于入初静虑诸行状相,亦不殷勤恳到而善取之,名不思惟此行状相。

「于诸静虑至此行状相者:四种静虑,名诸静虑,于此出离不能了知。故不乐入」。这上面这样解释,对于出离的事情他不太明白,所以也不欢喜再入到禅定里。「又于入初静虑诸行状相,亦不殷勤恳到而善取之」,不殷勤就是不精进,懈怠了。对于入初静虑的诸行状和相,他不能精进地恳切地、认真地去把它拿过来,「善取之」。善巧地,在心里面用念心所把它现出来。这个正念把禅定的诸行,显现在心里面,然后加以观察,那么就可以再入定。但是他不念了,所以不善取之,「名不思惟此行状相」。这个思惟当个念字的意思。譬如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把阿弥陀佛的名号显现在心里面不要失掉,这叫做念。念佛就是佛的名号时时的显现在心里面,这就叫做念。譬如修不净观,修白骨观,这个白骨一直地显现在心里面,那么就叫做念。显现在心里面,然后你再加以观察,这是无常,修无常观,把这无常的文句及道理显现在心里面,然后再加以观察。如果你没有念,不能显现出来它的这个道理,你观察什么?不能观察的。所以念是一切法门都需要具足的。这里面不善取之就是不能念,就是取不到它的诸行状相了。

 

然欲俱行诸想作意,数数现前,如先所说,从彼起已随念爱味。

这个地方又说出来一件事,「然欲俱行诸想作意」,与这个欲在一起的诸想作意,「数数现前」,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心里面,这里面有念。这个欲和想作意究竟是什么?什么叫做欲和诸想作意呢?「如先所说,从彼起已」现起,昨天也有讲过。「如先所说,从彼起巳随念爱味」。譬如说从这个初禅出来了,从这个禅定里面出来叫做起。起了以后就是不在禅定里面了。这个起,从禅定里起来以后,就是不在禅定里,不在禅定里面,而自己的心又去想念禅定里面的功德,想念禅定里面的轻安乐,那么就爱念,「随念爱味」,就爱着禅定的轻安乐的滋味,就爱着这个味。这就是一个矛盾。从禅定出来,又不想入定。不想入定,又常想念禅定的轻安乐。

 

巳二、明应检

当于尔时修静虑者,应自检行我三摩地今成退劣。

这是第二科,明应检。这就是佛开导这个修行人了。就是这个修行人在那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自己检查自己的修行,就知道我的三摩地现在不好了,已经退了,变成一个很微弱的,这个定力是很微弱的了,不是那么强大的了,这就是劣分。这是顺退分三摩地。

 

《披寻记》四五○页:

如先所说从彼起已随念爱味者:如前爱味相应静虑等定中作如是说:其所爱味,当言已出,是故此说从彼起已随念爱味。

我们通常说爱着禅定里面的轻安乐,但是现在本论上的说法,不是在禅定里面,而是在禅定的外面,这是说的很清楚。在禅定的外面,来回味禅定里面的轻安乐,生爱着心。这时候这是在禅定之外,而不是在禅定之内的。这个爱见慢都还是在禅定外面的,不是在禅定里面。

 

辰二、胜分摄(分二科)  巳一、出种类

又修定者从初静虑还退出已,得闻随顺此定教法。谓初静应诸行状相。殷勤恳到善取其相,令所得定坚住不忘。如是随念顺定法故,成顺住分。

这底下第二科胜分摄,前面是劣分摄。这胜分摄分两科,第一科是出种类。

又修定的人从这个初静虑里边还退出已,就是从这初静虑里面退回来,又不在禅定里面了。「得闻随顺此定教法」他能遇见了一个好因缘,听人家讲解随顺此初禅之定的教法。赞叹这个禅定怎么怎么样的功德,什么形,什么状,什么相,这么讲这个教法。「谓初静虑诸行状相」,「殷勤恳到善取其相」得闻随顺此定教法是什么呢?就是初静虑的诸行。诸行也还就是寻伺、观察欲界是不净,观察初禅的寂静微妙这些事情。这样的诸行状相,「殷勤恳切善取其相,令所得定坚住不忘」。听闻了教法以后,自己也有这个好乐心,实际上能这样去修行去。这样子,就又回到初禅里面去了,就是常常这么训练,要一次又一次的训练,这样子就使令你自己所得的定力,坚住不忘,就能坚定地安住在禅定里面,而不会再失掉了,不会再忘掉了。

「如是随念顺定法故,成顺住分」。就是这个修行人能随顺所听的这个初禅的教法,而也肯努力这样训练自己,训练到什么程度呢?「成顺住分」就是成功了,成就了,就是顺于安住在禅定里这个境界。能安住着不动,它不会退。

 

巳二、明应检

当于尔时,应自检行我三摩地,已成其胜;我三摩地,已得安住;非退,非进,非趣抉择。

这是第二科明应检。那么若再检查自己的时候就知道,我这个初禅能够安住不动,不会再退掉了,这表示是有力量的,叫做胜。「我三摩地已得安住;非退」不会退,但是也没有向前进,非进。「非趣抉择」也没能够进于无漏的圣境,没能到无漏的境界去,只是不退,安住不退而已,没有进,没有到无漏的境界,还有所不足。这样子叫做应检。

 

《披寻记》四五一页:

殷勤恳到善取其相者:谓观所取及能取法,如言住观于坐等是。

这前面也讲过了。

 

辰三、殊胜分摄(分二科)  巳一、出种类

又静虑者从初虑还退出已,得闻随顺第二静虑教授之法;既得闻已,第二静虑道俱行诸想作意,数数现前。

这底下第三殊胜分,这里是殊胜分摄。分两科,第一科出种类。

「又静虑者」从初静虑又退出来以后,「得闻随顺第二静虑教授之法」前面是得闻顺此定,顺此初禅的教法,现在这个人是得闻随顺第二静虑的教授法。

「既得闻已,第二静虑道俱行诸想作意,数数现前」听闻了以后,他就有这样的欢喜心,他就能够「俱行诸想作意」,也是有欲,就是那个希望心,他的愿。那个愿望和诸想作意在一起「数数现前」也就是这样的修行。底下第二科,明应检。

 

巳二、明应检

当于尔时应自检行我三摩地,巳成殊胜,非退,非住,唯是胜进,非趣抉择。

「当于尔时,应自检行我三摩地,已成殊胜,非退,非住,唯是胜进」不是属于退的那个劣弱的一部分,也不是那个第二的住分,而是胜进,从初禅能够有力量进步到二禅去,这是胜进。「非趣抉择」,但是还有个不足的地方,还没能达到无漏的境界。

 

辰四、最胜分摄(分二科)  巳一、出种类

又修定者:从初静虑还退出已,闻苦谛等相应教法;既得闻巳,苦谛等俱行诸想作意,顺抉择分数数现前。

「又修定者」,这底下第四科,最胜分摄。「从初静虑还退出巳,闻苦谛等相应教法」。他遇见了善知识,听闻了生死是苦,四禅八定也还是个生死凡夫,若能够修学苦集灭道的四圣谛,出世间的道法的时候,这样的相应教法,于苦集灭道相应的这种语言文字的佛法,他听闻了以后。

「既得闻巳,苦谛等俱行诸想作意,顺抉择分数数现前」。那就是修了四念处,修不净观,修这个苦观,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了。这样一修,「俱行诸想作意,顺抉择分数数现前」。你这样作意的时候,他虽然还不是圣道,但是能随顺那个圣道,抉者,抉断也。此是苦,没有疑惑,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一点疑惑也没有,就叫做抉。而这个抉,是经过择,择是观察的意思,经过深入的观察而得到了这样的抉断,没有疑惑。这样子去观察苦集灭道,观察苦空无常无我,数数的现前,数数的观察。

 

巳二、明应检

彼于尔时当自检行我三摩地,已成最胜,非退非住,亦非胜进,然趣抉择。

「彼于尔时,当自检行」,这是第二科,明应检。「当自检行我三摩地,已成最胜,非退,非住,亦非胜进,然趣抉择」。然而它是向于无漏的圣道去了,要超凡入圣了。这是最殊胜的。这是说这四种相貌。

 

子六、不受诸想(分三科)  丑一、举经言

复次如经言:有眼,有色,乃至有意,有法;而诸苾刍,于此诸法若实若有,都不领受。尚不受想;何况无想。

这底下是第六科。前边是第五科,四检行定。现在是第六科,不受诸想。于一切法不受得阿罗汉,就是那样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举经言。经上的话先举出来,就标出来。

「复次如经言」,像经里面说,「有眼,有色,乃至有意,有法」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十二处。这十二处是我们凡夫现成的境界。我们现成的境界,我们就是六根去接触六境,然后就生出来六识,根境识和合以后,就是贪瞋痴心,执着我我所,先执着我我所,然后起贪瞋痴。由贪瞋痴来造业,造业就受苦。就是惑业苦这样的境界。那么现在呢?

「而诸苾刍,于此诸法若实若有,都不领受」。而这个出家的比丘就和一般的非佛教徒就不同了。那么他有什么不同呢?他出了家,受了大戒以后,他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呢?就是「于此诸法」,于此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于此诸法若实若有,都不领受」。我们凡夫看见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认为都是真实的,都是真的,真实的意思,是真实是有的。这个真实是色声香味触法本身是真实的,这个青黄赤白,地水火风,都是真实的。看色声香味触法,看见一个色,听见一个音声,都是真实的,认为真是这样子了。看见天上的云好像一个棉花似的,看着好像大鱼似的,像个山似的,认为真实是鱼,真实是山。看见这个很美,真实是美,看见这是丑陋的,真实是丑陋的,都认为是真实的,凡夫是这样的。

「若有」这是什么呢?就在真实性执着是我,这是我,这是我所的,我所有的。《披寻记》上那个讲法,各位可以参考,但是我想我这么讲,我不像它那么讲。这个「诸比丘于此诸法」,像凡夫所执着一切都是真实的,有我我所的 ,「都不领受」,这个比丘反其道,反过来,我不相信都是真实有。我看见色,听见音声,香味触法,都不是真实的。看见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真实的,此中无我、无我所,「都不领受」,我不接受说这是真实的,是有我、我所的。不接受。「尚不受想,何况无想」。不接受是实,是有,那么有不可得,无也不可得,这无想也不接受。我是这么讲。这段文是举经言,下边还有解释。这是经上的话。下面我们说或者就是弥勒菩萨来解释这段文。

 

丑二、征所以

此复云何?

经上这一段文是什么意思?第二科征所以。究竟是怎么回事。

 

丑三、释彼义(分二科)  寅一、不受法想(分二科)  卯一、辨安住(分二科) 

辰一、举初静虑(分二科)  巳一、明无想等

谓诸苾刍于初静虑具足安住,由此因缘,厌坏眼色,乃至意法,由厌坏故威势映夺,遂于眼中无有眼想,然有其想,乃至于法无有法想,然有其想。

「谓诸苾刍于初静虑具足安住」,这底下释彼意,就是弥勒菩萨解释这段经文的道理。道理分两科,第一科不受法想。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安住。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初静虑。分两科,第一科明无想等。

「谓诸苾刍」,这一段经文的大意是说这么多离开了家,到了非家的地方去,能够用功的修行,得到了初禅,色界初禅。超过了欲界定,未到地定,得到了初禅。「具足安住」,就是得到了初禅,初禅的功德完全具足了,寻伺、喜乐、心一境性,这功德都具足了,安住在初禅里面。这表示这个人不是一般人了,他得了上人法了,也就是奢摩他成就了。

「由此因缘厌坏眼色乃至意法」。由于他得到禅定以后,他也听闻了佛法。听闻了佛法的关系,「厌坏眼色」,对于这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认为这都是败坏法,都是无常的,都是不净,都是苦,都是苦恼的境界,是败坏法,是无我的,所以对这样的一个败坏法生厌离心,不爱着这个眼耳鼻舌身意,不爱着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生厌离心。这些色声香味触法,这些眼耳鼻舌身意是败坏法,生厌离心。

「由厌坏故威势映夺」。这就叫做修四念处观了。因为你在禅定里面,在初禅的奢摩他里面修四念处观,这个威势映夺,就是有大力量,有大威力。我们在分别心,没得定的人,我们心里面修不净观,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也有力量,有力量,但是力量不是很大。但是若是在初禅里可是不得了,有大威势。这个威势就是映夺,就是把原来的那个凡夫的执着心,夺取来了,灭掉了。这个「映」是太阳的光明,太阳的光明叫做「映」。太阳的光明一出来,月亮星辰的光明都不见了,就是原来我们凡夫的这个执着心,执着这是美的,是丑的,是我我所的,这一切的虚妄分别,就被你这个四念处的智慧,四念处的光明,都灭除去了,其他的分别心都不显现了,原来的虚妄分别心都不显了。太阳的光明一出来,这个月光都不显现了。这个四念处的智慧一出来,原来我我所的分别,这些贪瞋痴的虚妄分别都不显现了,就被四念处的光明,威势映夺,把它隐敝了,把它遮敝住了。

「遂于眼中无有眼想,然有其想」,于这个眼里边,「无有眼想」,不再去取着,想者取着也,这眼也是看见也有眼,但是在眼而不取着这个眼睛,不认为这个眼睛是真实的,是败坏法,这个眼睛是个败坏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败坏法,都是不净,都是苦,都是无常,无我就是这样,就不取着了。也就是那个「威势映夺」的意思。

「然有其想」然而还是有不净观的这种智慧想。「乃至于法无有法想」,色声香味触法乃至法,也是观察它是不净,是无常,无我的,是败坏法,还是修四念处观。「然有其想」,然而还是有四念处的智慧的。这一段文是「然有其想」,「于眼中无有眼想,然有其想;乃至于法无有法想,然有其想」,这是略说的话,这底下就解释。第一科名无想。底下第二科别释有想。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巳二、别释有想(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有想?

怎么叫做有想?然有其想,这有想是怎么意思呢?

 

午二、释

谓于眼等,作意思惟是苦是集,或是病等,彼于诸法不受自相。

「谓于眼等,作意思惟是苦是集,或是病等」这就是修四念处观。这样子,「于眼等」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上「作意思惟」。作意以前解释过,就是引心取境,名之为作意。引导这个心里到所缘境那里去,这也就是引四念处的这种智慧心到所缘境那里去,所以作意思惟就是四念处。「于眼等作意思惟」,由四念处的观察,这是苦,这是集,这是病,这是痈,是箭,是苦,作如是观,不分别其他的事情。「彼于诸法不受自相」,这一句话就是解释「云何有想」,就是这样意思,就是修四念处就是有想。「彼于诸法不受自相」就是无有眼想,「于眼中无有眼想」的意思。彼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法不接受原来的那种旧的思想的想法。我们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心里面的想法是……看见这个境界很美,也认为那个境界本身是很美的,其实那个美是自己心的分别,并不是那个境界本身也是美。我们认为那个境界本身是美叫做自相,但是佛法上解释不是,是你的分别,它没有这个美。说那个很丑陋,其实它本身也没有丑陋,只是我们心的分别。「不受自相」,就是不接受原来的这种想法,因为这是有我我所的,所以不接受。这就是叫做于眼无有眼想;于耳鼻舌身意,无耳鼻舌身意想;于色声香味触法,无色声香味触法想,这么讲。这是解释。一征,二释。

 

辰二、例余诸定

如是乃至无所有处。

这是辰二,例余诸定。前面这是在初禅初静虑中「俱足安住,由此因缘,厌坏眼色,乃至意法」。现在是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在定中都是作如是观。就是连观初禅的境界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也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这样观,是这样意思。

 

卯二、出作意 

此中正说无漏作意。

弥勒菩萨说,这里边在经文上这个意思,是说什么呢?就是说无漏作意。无漏作意是什么?就是圣人的智慧。圣人在修四念处,圣人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观,是这样的意思。

 

寅二、不受无想(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名为不受无想?

「云何名为不受无想?」这前边引第一段举经言,「如经言有眼有色,乃至有意有法,而诸苾刍,于此诸法若实若有,都不领受,尚不受想,何况无想」。这底下解释那个……前面说是不受想,前面解释完了。底下何况无想,解释这句话,不受无想。不受无想,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名为不受无想呢?」这是问。底下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依无相辨,用这无相的道理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辨相,第二科是释名。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依无相辨(分二科) 巳一、辨相

谓不思惟一切相故;于灭尽中思惟寂静。

「云何名为不受无想?」「谓不思惟一切相故;」前面是思惟苦、空、无常、无我,这样思惟。这样配那个三三昧的话呢?「若实若有,都不领受」,这是空三昧的意思。这个「尚不受想」,这个地方呢?是无愿三昧的意思。思惟是无常,无我,是苦,是集,是病,这是无愿三昧的意思。这底下呢,正是无相三昧的意思。这个不受无想就是无相三昧的意思,是「不思惟一切相故」,思惟一切法,思惟眼耳鼻舌身意是老,是病,是苦,是集。现在这个时候呢,「不思惟一切相」,这一切相都不思惟了。不思惟又怎么的呢?「于灭尽中思惟寂静」,思惟这个无相,「于灭尽中」,「灭尽」就是一切相在心里都不现了。「不思惟一切相」,那么一切相就在心里面都不显现了。这是圣人才能办到这一点。「不思惟一切相」,一切相就不显现在心里面。我们凡夫不可以,你不想,不想也不行,你不想它也是要现。这个时候圣人是在一切尽灭中,而「思惟寂静」,思惟这个无相的寂静,这叫无想。这样讲无想呢,「思惟诸法空的寂灭相」,叫做无想。这样的意思。那么一切尽灭中那也等于是思惟一切法空的意思。这底下又解释,这第二科释名。

 

巳二、释名

此中意说离诸相想,名为无想。

这样解释呢,就是这个修行人,这个圣人在禅定里面,他心里面不思惟一切相,就是不想一切相,这叫做无想。不是无想定的那个无想,不是那一个。我在这里又想起来了。昨天我们谈这个无想定,从无想定上又谈到一件事,说是这第一义谛是离心缘相的。离心缘相,照理说就是不分别,就是对了!不分别与第一义谛就是相应了吧?如果若这样讲呢?在经论上应该只说奢摩他,不要说毗钵舍那。就是你心里不分别就与第一义谛相应了,应该是这样修行,那为什么又说个毗钵舍那呢?所以这个地方是有点事情的,是有一点事情的。但是我们看前面那个无想定那个地方也看出一件事。无想定那个人,他并不是说就是心里不分别就得无想定,不是,他也是观察这个想,如病,如痈,如箭,这样子观,这毗钵舍那就是了,然后心里面寂静住。寂静住完了以后再想,我们心里面的分别,这个思想是如病,如痈,如箭,这样子。这样作毗钵舍那观,然后再无分别。这样久了呢,这个想就不现了。不现了,前六识就灭了,就得无想定。它还是有止有观的,都不是一味的寂静而能得无想定的。都还是这样子。若是我们说是从第一义谛是离心缘相的,这我们静坐的时候就不分别就好了。不行,你这样子,你不能见第一义谛的,你不能的。因为什么?因为你取着一切第一义谛的这一些,取着一切虚妄法的这种执着,那个种子还在,没有办法破,不能破,你不能破的。你一味的修寂静住,顶多得个四禅八定,最多了,你不能破除那个执着,不能破除执着,你还是个生死凡夫。这个时候你得了定以后,我就是佛了,说了大妄语。你是大妄语,是个增上慢。他还不是说是……那是个增上慢,错认消息,不是有心的骗人,他是错认消息,是属于增上慢。这个地方,倒还是很重要。所以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呢,我们可以注意的去看看弥勒菩萨究竟是主张怎么修行?你看一看。你看看《大智度论》,看龙树菩萨主张怎么修行?若是我们自己,弥勒菩萨说的,我都丢在一边也不要看,龙树菩萨说的也不要看,我就是看佛说的,我就是读经!也可以,那当然就看你的智慧了!看你的智慧。你若能看明白也可以,也是可以。

我以前说过,看这《竹窗随笔》,莲池大师他就在想,这个修行倒是有分别呢?是无分别?《竹窗随笔》是有这一段。那最后莲池大师没有结论,他没有结论,没有结论。这个印顺老法师解释《摄大乘论》,有一意识,一意识。本来主张是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还有个末那识,还有阿赖耶识,有八个识。但是有一个论师主张只有一个意识,并没有八个识,不这样讲。那么这个无著菩萨在《摄大乘论》里边引《阿含经》的意思,也就是一意识识的——它的论点,它引出来。引出来以后没有结论,究竟是八个识呢,是一个意识呢,没有结论。印顺老法师就在这里说话了,无著菩萨还在犹豫之中,他没有结论嘛!就是他在犹豫,可能一意识也是对,八识也是对吧?就是没有结论。我们现在学习这个方法,我看莲池大师他没有结论。没结论,我认为什么呢?就是对《瑜伽师地论》没能用心的学习,对《大智度论》也没有用心的学习。莲池大师对《楞严经》有学习,他有用功,你看他的这个著作里面看出来,这《楞严经》他注意学了。《楞严经》注意学习当然《起信论》也随着也学了。其实《起信论》也说止观的,也是说止观了。所以这个地方呢,也关联到这里。这个地方是「不思惟一切相故,于尽灭中思惟寂静。」那么这样子它是两种观法,前面思惟一切法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苦,是集,是病,是无我,这样思惟,这是一个思惟。然后「又不思惟一切相,思惟尽灭中思惟寂静」,思惟一切法无相,思惟这无相的道理,这又是一个。所以「此中意说离诸相想,名为无想」,这样想,这个无想是这样意思,「离诸相想」,这叫做无想,和无想定的无想不一样,不同。

 

辰二、依灭定辨

又说安住灭尽定者,一切诸想皆不生起。

这个唯识呢,它有一种特别的好的地方呢,它说得很肯定,很分明,什么地方呢?譬如说这个贪瞋痴,烦恼,这是染污的心所,信,惭愧,正知,正念,勤,舍,不放逸这些都是善心所。那么识呢?是无记的。识是无记的,这样分别。善、恶、无记,识是无记。这样说呢,这个识没什么罪过,识是没有什么有罪过的,有罪过的就是染污的心所。而染污的心所有现行、有种子,那么修观的时候呢,就是破这染污心所的现行和种子。修行就是这样的意思。思惟这个识去明了,识是有明了性。明了性里面若又加上智慧的光明,通达一切法的缘起,那有什么不对呢?这个识有什么不对呢,要灭掉它?识有什么不对要灭掉它呢?识没有什么不对!这个修止观是定慧,是学习定慧。定有了力量呢,能帮助智慧得圣道,得了圣道。得了圣道还继续有禅定,可以有广大的神通,那么也能够帮助你成就更高的智慧,可以达到无上菩提。这样子神通广大,道力也是高深,可以广度众生,齐成佛道。那么识有什么不对呢?一定要灭掉它呢?没有这回事!那么佛教徒为什么要入灭尽定呢?暂时休息休息。它那个地方说的,就是暂时休息休息要入灭尽定。那么这个时候你一定还是要出来,有无量无边的定慧,去广度众生,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还是要有活动,并不是死掉了。若是把这个识完全灭掉了,灭掉了,那么就是死了。死了有什么作用呢?没有意思嘛!没有什么意思。

所以这上面说「又说安住灭尽定者,一切诸想皆不生起」这和前面又有一点不同。前面是依无相辨,这底下是依灭定辨。「又说安住灭尽定者」这经上说安住灭尽定的,是「一切诸想皆不生起」了。这无想,前面说是这是苦,是集,是病,是无常,这也是个想。又说是离一切相,那是无想。现在无想也没有,有想没有,无想也不想了。「一切诸想皆不生起」了。那么这是一个意思。所以前面那个引那个经上说,是「有眼有色,乃至有意,有法,而诸苾刍,于此诸法,若实若有,都不领受,尚不受想,何况无想」。这样把这段文解释完了。

 

子七、四种趣道(分二科)  丑一、举经问

复次如经中说四种趣道,云何宴坐,于诸法中思惟简择?

    这是第七科。前面第六科是不受诸相,不受诸想。现在是第七科,四种趣道。四种趣道分两科,第一科举经问。复次如经中这么说,有四种趣道。就是有四条道向前进步,向前进是这样意思。是「云何宴坐,于诸法中思惟简择?」这个是……这是其中这四种趣道都有这种话。怎么样能静坐?「宴坐」就是在寂静处静坐。「于诸法中思惟简择」观察、思惟、简择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有漏?什么是无漏?什么是世俗谛?什么是第一义谛?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佛?乃至离一切分别相,这一切的,这样子修行。

 

    丑二、依义答(分二科)  寅一、别辨相(分四科)  卯一、最初趣道(分二科) 

辰一、辨

谓有苾刍先已证得初静虑等,而未见谛,由听正法及多闻故,而能宴坐,依三摩地,于苦等谛发起现观。

这底下第二科依义答。前面举经问,这底下依义答。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四科,第一科是最初趣道。有四种趣道,这第一条道路。分两科,第一科是辨,辨就是说明。

「谓有苾刍先已证得初静虑等」,他已经得到初静虑等,或者是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等,这样子。「而未见谛」他先是成就了禅,已经是很高了,但是他还没能见到圣谛,他还不知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他还不懂,他还不明白这件事。不明白,但是还是可以明白的,「由听正法及多闻故」,由于他遇见了善知识,听闻了佛法,「及多闻故」他能够精进的学习佛法,多闻第一义谛。「而能宴坐,依三摩地,于苦等谛发起现观」,这时候他听闻了佛法以后呢,他就能够静坐。静坐,不是一般的境界,是在三摩地里面,就是在禅定里面,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面,「于苦等谛」于苦集灭道四谛「发起现观」,就是在心里面发动起来「现观」,「现观」就是明明了了的去观察,而不是有疑惑,不是疑惑!若有疑惑就不是现观了。现观就像面对现前的事情这么观察,清清楚楚地,明明白白的这样观察。

 

辰二、结

如是行者,依增上心,修增上慧。

这前面是说这个第一趣道。现在这底下结,结束这段文。

是「如是行者」这样修行的人,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就是他已得到禅,禅是最殊胜的定,所以叫做增上心,去修这个增上的智慧。这个增上心在这里说,就是这个心,就是定。这个定呢,能帮助你去修智慧去,所以就叫做增上。这增上是这样意思,帮助你。这个增上慧,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修了智慧以后呢,能帮助你得解脱,可以得圣道,这样意思。现在这个人呢,他已经得到增上心了,然后听闻佛法的时候修四念处,这就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这是第一,这是最初趣道,是这样意思,是这么一个境界。就是佛教,大家都是信佛,但是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这个佛教徒他已经得到禅了。他呢,就是应该「依增上心,修增上慧」。这个增上慧是什么呢?就是「听闻正法,而能宴坐,依三摩地于苦等谛,发起现观」就是这样子。就是从增上心,修增上慧的意思。

 

卯二、第二趣道(分二科)  辰一、辨

又有苾刍如实知苦乃至知道,而未证得初静虑等;彼便宴坐,思惟诸法。

这是第二趣道。就是另一个佛教徒,他的情况不同,和前面那个不同。这是先是辨,就是说明。这个佛教徒,这个比丘,这个人,「如实知苦」谁敢说是如实知苦?要初果圣人才可以说他真实知道苦。我们说是若是用针扎你一下子,唉呀!很苦!或者其他痛苦。若没有这些事情,我感觉没有什么苦,我们凡夫是这样子,初果圣人不是,初果圣人认为这个身体,这个色受想行识,没有这一切苦,这个身体就是苦,这个臭皮囊就是苦,就是五取蕴苦。要知道五取蕴苦,要是圣人才行,凡夫不知道!凡夫不知道这个身体是苦。他能如实地知道是苦,知道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如实地知道烦恼是集,贪瞋痴的烦恼,我我所,能积聚众多的苦恼。知道此是集,此是灭,这个苦集都灭了这才是灭。说我这个身体死了,死了就不苦,死了还是苦。因为什么呢?因为你烦恼没有灭,烦恼还会积聚苦来。若是烦恼也灭了,苦也就不生了,此是灭,这才是灭。此是道,就是戒定慧才是灭苦之道。他真实的,如实的知道苦集灭道了。

「而未证得初静虑等」,但是这个人他并没能得初禅,初禅都没得。那他怎么能如实知苦呢?当然是修四念处。修四念处,他是在未到地定里面。也要有定,没有定还是不行。他这个人呢,就是得到未到地定了,在未到地定里面修四念处,得了初果了。这个佛教徒,这个佛教徒是这样的。

「彼便宴坐,思惟诸法」,这样子,因为没得初禅,他的道力还不足,所以他还是要继续的要静坐,修学止观,使令这个定要进步。他原来未到地定还是不够的,还是要去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所以「如是行者,依增上慧,修增上心」。他先成就了增上的、无漏的智慧,无漏的无我、无我所的智慧了,他这时候还需要使令自己得到禅,叫「增上心」。得到禅以后,那就得到三果了。继续用功,就得阿罗汉果了。前边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是第一趣道。现在第二趣道,是依增上慧,修增上心,这又不一样,和那个不同。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西藏贝叶经介绍[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从「连结」谈「众生相」[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老舍——与佛文化的一世情缘[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四之上(李通玄)[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中论释 九、观本住品[栏目:中论释]
 可敬之人[栏目:永海法师]
 《阿含经》上的“道”[栏目:阿含研究]
 如实的观察[栏目:黄国达居士]
 政治与宗教(南怀谨)[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梦中梦因果问答 46 什么业力使我的丈夫再寻新欢,我,丈夫,与那些女生...[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