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观的秘密(彭措郎加堪布)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5

中观的秘密 

◎彭措郎加堪布

  随生诸功德,常能正受住净戒,勤行布施修悲心,并修安忍为度生,善根回向大菩提,复能恭敬诸菩萨。
  一个具器之人,在听闻了大乘空性的法义之后,自然就会毫不间断地产生相应的智慧功德。尽管如此,他还是会非常精进严格地守持各种戒律。为什么?
  因为缘起性空的智慧,是非同一般地难以遇到、难以证悟的;如果因为戒律不清净,因为犯戒的恶果,导致自己堕落恶趣的话,空性证悟就会中断。所以,为了生生世世都能够修行证悟空性的法义,就应当非常精进严格地守持戒律。而且,此时所持的戒律,也和前面所讲的一样,指的是菩萨的戒律,并非小乘比丘的戒律。
  同样的道理,尽管通过严格守戒能够得到人身,但是如果没有了饮食、衣物等享用方面的助缘的话,空性的法义也难以修行证悟,因此为了能够生生世世修行空性,自然还需要好好修行布施,以保证未来修行顺缘的圆满具足。
  如果在修行空性的同时,没有大悲心,那就和声闻缘觉的修行没有什么两样了,未来也就不可能证得圆满的佛果了;因此,为了圆满的佛果,在修行空性的同时,还需要针对一切的众生而修行自己的大悲心。
  如果由于生气等原因,导致自己转生到了恶趣的话,因为八无暇等原因,自己就不可能有机会修行正法了,就算是转生到了人间,也会是非常丑陋,令人不喜的相貌,很难令善知识欢喜;所以,为了能够继续很好地修行正法、修行空性的道理,也需要修行忍辱波罗密多。
  如果对于自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种种修行所取得的善根,没有很好地进行回向的话,这就不是真正成就圆满佛果的正因;所以,为了能够取得毫不间断的善业功德,为了能够促进未来圆满佛果的成就,还需要将自己上述的所有修行都进行回向;要为了一切众生都能够证得圆满的佛陀果位而回向,而不能为了自己一个人的成就而回向。因为真正的空性智慧的法义,只有住于六地及以上的大菩萨和佛陀才能够真正地进行开示,所以,对于一切的大菩萨,都应该当成是自己的上师、自己的善知识一样,恭敬地对待。
  凡斯种种,其实正是一个具有大乘空性智慧习气的修行人,在学习了空性智慧法义之后逐渐具有的功德的表现。

摘自《入中观论讲解》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是学会生活
下一篇:茶悟(王琴)
 都是一轮月(蒋谱成)
 居士应具的条件(圣严法师)
 以摇篮曲念佛(道证)
 周作人的种业说(王春华)
 对话三:佛教、寺院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重申般若空义(王永元)
 平等的智慧(证严)
 略述契理契机(袁树森)
 动静皆修一心三观
 愚痴是最大的贫困(张春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于顺违境,无爱恚心[栏目:卢志丹居士]
 你开的不是悟,是误[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肯替别人想,是为人处世第一等学问[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论因明的合离与汉语语序(张敏)[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机缘不熟、闻法有年,暂时不便皈依。秘行静坐、诵三归、诵持五戒,可以吗?[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禅宗、净土宗、律宗……宗派各不相同,我个人学习哪个宗派可能更适合呢?[栏目:明奘法师]
 凡、圣的区别,全在于对一切法的运用[栏目:月悟法师]
 侮辱先圣,丧失智能[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工作禅 第19节 业务繁重,过劳死迫近[栏目:工作禅·为什么辛苦付出却不开心]
 杂阿含经卷第四(八八)[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