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6

《瑜伽师地论》第十三卷.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壬二、傍辨彼义(分二科)  癸一、引释诸经(分十一科)

子一、乐空闲等(分三科)  丑一、牒经言

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当乐空闲,勤修观行,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者:

这第四大科三摩呬多地是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标列随释。第二科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第二科随释。这个随释分四大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安立,第三科是作意及所缘,第四科摄诸经宗要等。这第四科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是摄释一切。摄释一切又分二科,第一科摄宗要,这分十五大科,这十五科上一次讲完了。第二科释众义。释众义分二科,第一科结前已说,就是第十二卷的后边那一行文,这是上一次也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傍辨彼义。这个傍辨彼义就是在旁边说明它的道理,就是说明它旁边的道理,或是在旁边说明它的道理,就是前面诸经宗要,那么多的三摩地,还是说这个三摩地的道理,但是是旁,是旁义,是这样意思。分二科,第一科引释诸经分十一科。第一科是乐空闲等。分三科,第一科是牒经言。

「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这个有出离心的出家人,「当乐空闲」,应当欢喜在空闲处住,下面有解释。「勤修观行」,在空闲处做什么呢?不要懈怠,要勤修止观之行。止观之行是什么呢?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这个正奢摩他就是里边还是有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的。这几句话是经上说的。这个者字呢,就是把它引来了,这一段文什么意思呢?者字有个问的意思。

 

丑二、释彼义

谓能远离卧具贪着,或处空闲,或坐树下,系念现前,乃至广说,名乐空闲。

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牒经言,这第二科释彼义。解释彼经上的话、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乐空闲。又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名,解释这个名字。

「谓能远离卧具贪着,或处空闲,或坐树下,系念现前,乃至广说,名乐空闲」,就是这个名字。在空处住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个比丘,他对卧具的贪着心里面能远离。这个远离贪,不是这个……卧具或者是很微薄,或者是非常的好。那么怎么叫做远离贪着呢?好和不好一样,他心里面不贪着。这个意思。不是说一定是很贫苦叫远离贪着,不是,你若执着这个贫苦,那还是着;贫苦也好,特别的富足也好,心里面都不执着。贫苦也可以,富足也可以,但是他心里面没这回事,这叫做远离贪着。

「或处空闲,或坐树下」,所以或者是居住在空闲处,或者是在树下,空闲和树下对比起来,就是连个树也没有,一个空地,这空地有点空闲,那地方没有人叫空,那地方很寂静没有闹,所以叫做闲。或坐在树下,在空闲处住也好,在树下也好,心里面有事情,心里面「系念现前」。这个「系念」,这个系是不分离的意思,于这个所念的这个法门,就是四念处,或者各式各样的法门,念这个法门,心里面不失掉这个念,所以叫做系。「现前」就是所念的法门显现在心的前面,显现在心里面,那么叫现前。显现在前那就表示是系念了。这个时候呢,就是修止观,这样子。「乃至到广说」,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这就叫做「乐空闲」,解释这个空闲。

 

《披寻记》四四一页:

或处空闲等者:声闻地说:山谷岩穴稻秆积等名空闲室。大树林中,名林树下。空回冢间边际卧坐,名阿练若。(陵本三十卷六页)此中空闲及与树下,乃至广说,如次应释。

「或处空闲等者:声闻地说」,「山谷」或者是「严穴」,山谷,周围都是山,中间低下来一个地方,山谷。岩,这个石头的高岩里面有个洞,高岩穴。「稻秆积等」,就是那个稻草,那个稻草堆积起来的一个巢穴,「名空闲室」,空闲的房子。「大树林中,名林树下,空回冢间边际卧坐」,就是这个空闲很远的地方,这个冢间就是坟墓的地方,「边际卧具」,就是那最微薄的那种卧具,就是所居住的地方。盖的,或者是房子、住的房子,或者是床铺,或者盖的被褥,这一类的东西,到了边际了,那就是最贫苦的样子,「名阿练若」,这叫做寂静处。「(陵本三十卷六页)此中空闲及与树下,乃至广说,如次应释」就像前面这段文说的。这是释彼名,就是解释这乐空闲的名字。这底下显义。

 

卯二、显义

当知此言显身远离。

这是弥勒菩萨解释这经上的话。这是表示身远离的意思,这个身体远离聚落,这些喧闹的境界。

 

寅二、内心安住正奢摩他

若能于内九种住心;如是名为内心安住正奢摩他。

这以下是第二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这是第二科。寅一是乐空闲。这个释彼义分二科,第一科是乐空闲,现在是第二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解释前面这个佛说的那几句话。这也是分二科,第一科释名,第二科显义,这释名。

「若能于内九种住心」,内就是指心说的。心里面能九种的次第安住,那么就叫做九种住心。这个在声闻地里面说得很详细。「如是名为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这样说呢,就从我们散乱心开始,分九个次第,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一共是九个次第,「如是名为内心安住正奢摩他」。

 

卯二、显义

当知此言显心远离。

这是表示内心的远离。这样子把这一段经分二个远离,就是汝等比丘当乐空闲,这是远离卧具,或处空闲,或坐在树下,这是身远离;内心安住正奢摩他,是心远离。这样意思。

 

《披寻记》四四一页:

显身远离及心远离者:谓不与在家及出家众共相杂住,独一无侣,是名身远离。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修习一切其性是善能引义利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是名心远离。亦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卷八页)

「显身远离及心远离者:谓不与在家及出家众共相杂住」这个在 《清净道论》上是有这个意思。而这是 《瑜伽师地论》有这个意思。这个比丘不和在家人同住,也不和其他的出家人在一起住,是这样意思,「共相杂住」。「独一无侣」,就是一个人没有伴侣,「是名身远离」。我以前说过在律上,佛说这个比丘一个人一个寮房,比丘尼一个寮房要二个人,不可以一个人。这律上有这个意思。那么这上面说「独一无侣,是名身远离」。「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远离一切染污心,远离一切无记的心,这样的作意。「修习一切其性是善,能引义利定地作意,及定资粮加行作意,是名心远离」。这个心远离是这样意思,这儿说得很清楚。

 

丑三、明渐次(分三科)  寅一、引发奢摩他

若乐处空闲;便能引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

这是底下第三科,明渐次。这个就是心远离……在身远离的境界里面来论心的渐次,修学圣道内心的一个次第。分三科,第一科引发奢摩他。

若是你欢喜居住在空闲处,有什么好处呢?「便能引发内心安住正奢摩他」就帮助你成就奢摩他,能有这个好处。「正奢摩他」。

 

寅二、引发毗钵舍那

若内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发毗钵舍那。

这是第二个次第。你内心里面能安住了,成就了奢摩他,那你就能够帮助你引发毗钵舍那,引发这个观;有了止而后就能观了。这样看这个次第,先止而后观。先止而后观这个意思呢,是有二个意思,这里面有二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这个止成就了叫做奢摩他。譬如说是止成就在这个《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这后边也是有。这个《解深密经》除了序品,其余的几品完全放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了,都有解释的。成就了未到定,就达到了止成就的境界。当然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无所有处定,这都叫做止成就。止成就了以后,便能引发毗钵舍那,这个时候你修四念处,不得了,就很容易得圣道了。这是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呢,就是你没能得到未到地定,更没能得到四禅八定,这个止没成就。但是你心里面能安住的时候,也是可以修毗钵舍那,这个本论也有这样意思。有这意思,什么理由呢?因为我们若没成就未到地定,更没能成就禅定,我们把心按照修奢摩他的方法寂静住了,不会时间很长就会打妄想,就要打妄想,或者昏沈了;不是昏沈就是妄想,不是妄想就是昏沈,一定是这样子,你没得定就是这样子。若这样的话,你就是心里面明静而住以后 ,不要太久,不要说是等到一个钟头,不要太久,或者是半小时,或者是二十分钟,你就修毗钵舍那。用修这毗钵舍那来代替这个昏沈和妄想,这样子。这样子,你毗钵舍那修的时间不要多,修它五分钟、十分钟,你就停下来,修他五分钟、十分钟你能这样修的时候,在生理上就有点变化。什么变化?这个血就到头部来,来的多了。来的多了呢,人的精神就旺盛。精神旺盛的时候,就不打瞌睡。不打瞌睡,你再修奢摩他,修他半小时,修他一个钟头,很好,但你不要再多,就到这个时候就停下来,再修毗钵舍那。再修毗钵舍那,这个气血又上头上来了。头上来,你再修奢摩他。修奢摩他静下来,这个血就往下降。往下降,降、降、降,这个禅定没成就,头部的血就又少了,血又少了,昏沈可能要来,也可能是有妄想,你再修毗钵舍那。这样子奢摩他、毗钵舍那,毗钵舍那、奢摩他,但是以奢摩他为主,这又是一个次第。

如果说是我没得到四禅八定,我不修毗钵舍那,也可以,也是可以,那你就是这样子,你就是修奢摩他,你禅定没成就,到时候就是打瞌睡,到时候就是打妄想,就是这样子。就是又修奢摩他、又修毗钵舍那,还是很难避免要打瞌睡、要打妄想的,何况不修毗钵舍那!所以这个地方有这么一点曲折。

 

寅三、引发觉了

若于毗钵舍那善修习已,即能引发于诸法中如实觉了。

这是第三。「若于毗钵舍那」你能够,「善」者能也,能这样「修习」毗钵舍那,你这个止成就了,又能修毗钵舍那的话呢,「即能引发于诸法中如实觉了」。这个时候就从你的止观之中这一念心里面,引发出来清净的智慧,能够觉了诸法实相,那么就得圣道了。是这样意思。说是戒能增上定,定能增上慧,这个增上就是帮助你的意思,它有力量帮助你做这件事。不是说你自己不做,只是靠它帮助就成就了,不是的。所以你说我能持戒清净,是对的,但是你另外还要想办法学习经论,拿到了修禅定的方法,你还要修才可以得定,不是说广是持戒,你就自然的等着它来定,没有那么回事。你得了定了,得了定以后,你还要另外有方法修学智慧的。不是说我得定,定能发出智慧来,不是。你不另外修学智慧,定还是定,还是没有慧的。所以从这些文上,你从这个《大智度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从《阿含经》上,从《瑜伽师地论》上都能看出来这样的意思。那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常常的讥笑一个支那堪布,说那个支那堪布,说他是怎么回事呢,说他只是修止而不修观,就是讥嫌他这件事。说是有人退休去考察那个支那堪布是谁呢?究竟是谁呢?说是好像是北宗神秀禅师的这个系统下的人,不过这个事也不知道。神秀禅师是学习《楞伽经》的,《楞伽经》还是修观的,重视修观的。为什么这个支那堪布广是偏于止呢?这是又一回事了。不过这个谁呢,印顺老法师也替那支那堪布翻案,又说出另外一个理由来,来辩护这件事。所以我一看,印老说的也有道理。就是这个大家辩论,佛法的真理不是嘴巴皮的事情,由这个理由来为支那堪布翻案,也是有道理。

这里是明渐次。这个心远离之中有这样的渐次、次第。

 

子二、修无量等(分二科)  丑一、牒经言

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于三摩地,当勤修习无量、常委安住正念者:

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乐空闲等。现在第二科,修无量等。分二科,第一科是牒经言。「复次如世尊」说「汝等苾刍」,「于三摩地,当勤修习无量」。在这个三摩地里面,应该精勤地,就是不要懈怠,修习这个无量「常委,安住正念」,要修习这个方法,要这样修行。这几句话怎么讲呢?这是牒经言。底下是释彼义,释彼经上那个法语的义。分二科,第一科是显修的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

 

丑二释彼义(分二科)  寅一、显修相(分二科) 卯一、略标

谓先总标于三摩地勤修习巳,后以三事别显修相。

「谓先总标于三摩地勤修习巳」说经上佛说的这几句话,有总标,先总标出来,「于三摩地勤修习」这几句话是总标,把这个大意标出来。标出来以后呢?「以三事别显修相」。以三样事别别的显示修行的相貌。那三事呢?底下别释。前面是略标,这底下别释。别释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义,这分几种解释,现在这个第一个道理的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体相。出体相就是简要的介绍它的内容,是这样解释好了。分三科,第一是无量,第二科常委,第三是安住正念,这三事。

 

卯二、别释(分三科)  辰一、第一义(分二科)  巳一、出体相(分三科)

午一、无量

无量者:谓四无量。

这「无量者」,「无量」是什么呢?「谓四无量」。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就是这样修行,这前面解释过了。若是从前面看呢,这四无量心是在禅定里面修的,已经成就禅定了,在禅定里面修四无量。是这样意思。

 

午二、常委

常委者:谓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

这第二段,怎么叫做常委呢?「谓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这个常委下文常常提到这个字,提到这句话,提到常委。而这里解释了,下文他不再解释了。「常有所作」叫做常,就是不间断、不懈怠,常常这样修行。这个委,委者悉也,「委悉所作故」叫做常委。

 

《披寻记》四四二页:

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者:由于无量及住正念,勇猛无间,能常修习,能委修习,无懈无惮,是名常有所作,委悉所作。

「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者:由于无量及住正念,勇猛无间,能常修习」,你修习什么?常做什么?就是修习这个无量,修习这个住正念,这二件事。这二件事的时候,你要勇猛。这勇猛怎么讲?就是不恐怖。无间呢,是精进不懈怠。若懈怠,我昨天修行今天不修了,明天再修。修行几天,又不修了,那就是有间断,这不间断。能常修习,这叫做常。「能委修习,无懈无惮」,也不懈怠、也不恐怖,「是名常有所作,委悉所作」,这个悉在这里看,有一个微细、详细的意思,不是粗略的,是深刻的,这样意思、解释。这样意思。你修无我观也好,修无常观也好,修空观也好,修不净观也好,你是要能够常,而又能很深刻的这样去修,所以叫做「常委所作」,这样意思。这是第二科,底下第三科,安住正念。

 

午三、安住正念

安住正念者:显于四念处,安住其心。

这表示这个比丘学习四念处。把这个心,把这一念心,不是安住在色声香味触上面,而是安住在四念处这里,就是在这个范围内,止而后观,观而后止。这是这出体相,说完了。

 

巳二、明所说(分三科)  午一、征

何故说此三种修相?

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出体相,这底下第二科,明所说。所说呢,又再说它的大义。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何故说此三种修相?」这是征,这是问。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前面是问「何故说此三种修相」?这底下就回答。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标列

谓依二圆满故。一者、世间圆满,二者、出世圆满。

「谓依二圆满故」说此三种修相。那二种圆满呢?一个是世间圆满,第二个是出世圆满。这二种圆满说这三种修相。这是标列出来,底下第二科是配属。配属分三科,第一科修无量。这个配属,前面这个三法来配属这二种圆满。

 

未二、配属(分三科)  申一、修无量

修无量故,便能引发世间圆满;

 

    申二、修正念

修正念故,便能引发出世圆满。

「修无量故,便能引发世间圆满」;「修正念故,便能引发出世圆满」。就是这样配属,配了一下。怎么叫做世间圆满?怎么叫做出世间圆满呢?这底下解释。

 

《披寻记》四四二页:

修无量故便能引发世间圆满等者:前三无量,应知安乐意乐所摄,后一无量,应知利益意乐所摄;修习此故,堪能摄受增长无量最胜福德资粮,名能引发世间圆满。菩提分法念住为先,修习此故,展转殊胜证八道支,名能引发出世圆满。

「修无量故便能引发世间圆满等者:前三无量」就是慈悲喜,「应知安乐意乐所摄」,我们前面讲过。「后一无量」,就是舍无量心,慈悲喜和舍,后边那一个无量,「应知利益意乐所摄」。这个不知道你们记住了没有,安乐意乐是什么意思?安乐意乐就是把现在的这个生活的问题解决了。不苦不乐,而现在有了安乐的事情。安乐,就是没有苦,悲能拔苦,慈能予乐,那么那个人没有苦而有乐,我们对那个人心里要欢喜,这就叫做喜。这个时候身心安乐,没有苦的逼迫性,这个时候心里面安闲自在就可以得到利益意乐,利益益乐是什么?就是除掉贪瞋痴,除掉了贪瞋痴就是得圣道了。但是这里边不必那么样的去分别,主要是在慈悲这个地方。

「修习此故」,你修习这个四无量心的原故,「堪能摄受增长无量最胜福德资粮」,因为你慈悲,有慈悲心能增长无量无边最殊胜的福德的资粮。资粮者因也,以此为因能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用慈悲心,若是我有所求,我去做这个……我去求……做种种利益人的事情,也是有福德,但是不是无量殊胜。所以名能引发增长无量最胜福德资粮,「名能引发世间」的「圆满」。世间的圆满,世间人最欢喜的就是福报,就是福德,是圆满了。

「菩提分法念住为先,修习此故,展转殊胜证八道支」,这个出世间圆满,修正念故,就是修四念处。修四念处,这就是属于菩提分,这是要得圣道的,所以叫做菩提,分者因也,菩提之因。菩提分法,以四念处为先,修习此故,由四念处为先,然后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所以展转的就成就了八正道,就是得圣道了。得了圣道不是凡夫了,这个时候就是「能引发出世间」的「圆满」。无漏的戒定慧成就了,出世间的圆满。那么这是这两样。这个配属,第一科是说修无量,第二科说修正念。现在底下第三个。

 

申三、常委修

常委修故,于此二种,速得通达;由此因缘,处二中说。

一共是三样事:一个是无量,一个是常委,一个安住正念这三样。现在解释了两样,四无量心和安住正念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三个,常委修。

「常委修故,于此二种,速得通达」,你常常的这样的精进的、很认真的这样修行,你对于世间圆满,对于出世间的圆满,很快的就成就了,叫做通达。通达就是没有障碍了、成功了、心得自在了。

「由此因缘处二中说」。「由此因缘」由于你能常委修,所以二种速得通达。所以你修四无量也好,你修四念处也好,你都需要这个常委。「由此因缘」,由这个理由,所以这个常委修,处在二的中间来说,就是放在这二法之间来说;先说四无量,然后就说常委,然后说四念处。就是四无量和四念处之间说常委,「处二中说」。我最初看见这话,不大懂怎么叫「处二中说」呢?后来一念这文呢,的确是这么回事,先说四无量,后说常委,后说四念处,就是在四无量和四念处之间,说常委。在中间说常委的原因在那里呢,就是「常委修故,于此二种速得通达」。就是你修四无量也要常委,修四念处也要常委,所以常委在这二的中间说。或者这二中说的意思就是,四无量里也有常委,四念处里边也有常委,因为你没有这个常委,你四念处也不成功,你四无量也不能成功。那么这就是在义上说。

 

午三、结

是故但说三种修相。

这是结。这三种修相就圆满了。

 

辰二、第二义(分三科)  巳一、无量

又无量者:显奢摩他道。

前面这是第一种解释,第一义。这底下第二义。分三科,第一说无量。

「又无量者:显奢摩他道」显示止的意思。四无量心显示止的意思,也是有道理。人若是有苦恼的时候,也是很难修行。这是……我不苦,但是也没有乐,他心里面老希望乐一点,心里还是不安,所以要有乐,身心自在了,这时候才能修行。所以四无量也有止的意思。

 

巳二、住正念

住正念者:显毗钵舍那道。

安住正念这句话呢?「显毗钵舍那道」。就是观,四念处是观的意思,主要是智慧。

 

巳三常委

常委者:显此二种速趣证道。

这是第三。「显此二种速趣证道」这表示这二个法门,有了常委的关系,你很快的就能达到证道的境界,就成功了。

 

辰二、第三义(分三科)  巳一、无量

又无量者:显趣福德行。

这底下是第三义,第三义也是先说无量。「又无量者:显趣福德行」。你常常修这个慈悲喜舍,这表示你能达到大福德的境界里面去了,那种修行。

 

巳二、住正念

住正念者:显趣涅槃行。

这显示你能进趣不生不灭的圣境里面去了。

 

巳三、常委

常委者:显趣二种速圆满行。

常委者这是第三。「显趣二种速圆满行」,这样意思。

 

寅二、明渐次

先于奢摩他善修习已,后与毗钵舍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种三摩地故,如实觉了所知境界。

这是第二科,明渐次。「先于奢摩他」就是先于四无量心的奢摩他「善修习巳」,「后与毗钵舍那方得俱行」。以后呢,这个奢摩他就和毗钵舍那在一起,止观俱行,止观双运,有这个意思。「修此二种三摩地已」这样说奢摩他也叫三摩地,毗钵舍那也叫三摩地,因为这个毗钵舍那是在三摩地里面修的,不是散乱心;奢摩他成功了的人,修毗钵舍那,所以这个毗钵舍那是在奢摩他里面修,所以说毗钵舍那,同时也有奢摩他的,所以也叫做三摩地。从这里面看出来有个意思,你不可以从奢摩他里面出来。你若从奢摩他里面出来,就没有奢摩他,心里面散乱了,用散乱心修毗钵舍那,那这个毗钵舍那不可以称之为三摩地,不可以称为三摩地的。所以从这个文上也看出来这件事。这个我们从……《大智度论》上也有这个意思,我们本论上,《瑜伽师地论》也有这个意思。「修此二种三摩地故,如实觉了所知境界」,成功了,得圣道了。

 

子三、等持等至善巧等(分二科)  丑一、善巧非善巧(普二科)

寅一、牒经言

复次如世尊言:修静虑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广说如经嗢柁南颂。

这底下是第三科,等持等至善巧等。这傍辨彼义分两科,第一科引释诸经分十一科。第一科是乐空闲等,第二科是修无量等。现在是第三科,等持等至善巧等。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是善巧非善巧,这是一科。这一科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牒经言。

「复次如世尊言」前边说了一样又一样还没说完,所以下面还有。如世尊这么说,修静虑的人,这个修行人,或者呢,他有了等持的善巧,「非等至善巧」,他还没有等至的善巧。不是说我有等持的善巧,我一切善巧都成就了;我这个经若明白了,一切经都明白了。不是的。此有此的意思,彼有彼的意思,你还要努力去学习的,你不学习,不学习就不知道。「广说如经嗢柁南颂」。这么样讲。

这是牒经言。底下第二科辨差别。

 

寅二、辨差别(分二科)  卯一、配释四句(分二科)  辰一、显彼相(分四科) 

巳一、第一句(分二科)  午一、等持善巧

云何等持善巧?谓于空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

底下辨它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配释四句。分两科,第一科显彼相。又分四科,第一科是第一句。分两科,第一科是等持善巧,这是第一句。

「云何等持善巧?」怎么叫做等持善巧?你解释解释我听听。「谓于空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我们前面解释过,空、无愿、无相三摩地。这个《大智度论》上的次第是空、无相、无愿,其他经论也有这个次第。但是本论呢,是空、无愿、无相,这个次第不同。前面我们按照那个次第解释,是这样是好,空、无愿、无相,这个次第是比较好。「云何等持善巧?谓于空等三三摩地」,就是空三摩地,无愿三摩地,无相三摩地,这三个三摩地,得善巧。善巧者智慧也,他得到了这个智慧,得到了。得到了这个智慧。前面解释的时候,各位可能没有忘,空、无愿、无相都是智慧。智慧为什么称之为三摩地呢?因为是在止里面,在定里面修的,所以称之为三摩地,不是散乱心。那么什么叫做等持善巧?就是空、无愿、无相这三个都在三摩地里面修,你成功了,就叫做得善巧。你得到这个智慧了,你通达无碍了。

 

午二、非得至善巧

云何非等至善巧?谓于胜处、遍处、灭尽等至,不善巧故。

这个第一句分两科,第一科是等持善巧,第二科非等至善巧。怎么叫做非等至善巧呢?「谓于胜处、遍处、灭尽等至,不善巧故。」你三三摩地,你通达无碍,你成功了。但是你对于这个胜处,八胜处,遍处是十遍处。八胜处是什么?八胜处是地水火风,青黄赤白。譬如说我们修不净观,修不净观的时候最后是个白骨,这个白骨保留,不要灭掉。修这白骨,最初修的时候,可能白骨上面还有些地方还有红的、黑的不是纯白,你要练,把这个骨练它是白的,把它想它是白的。骨是白骨了以后呢,在骨人的眉间放光,还要想这个事,想这眉骨放出来青黄赤白的光明,放出来地水火风的光明,这叫做八胜处,放出光明来。但这是通于八解脱,八解脱也有这件事,但是这八胜处是更殊胜的,比八解脱还要殊胜。遍处呢?就是在八胜处再加上两个,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加上这两个,十遍处。那么灭尽等至……是胜处等至、遍处等至、灭尽等至,就是灭尽定,这个八胜处和十遍处,修这种八解脱的人,八解脱明白一点说就是九次第定,就是四禅八定又加上一个灭尽定那样,而这时候又进一步,八解脱又进一步修八胜处,八胜处又进一步修十遍处,然后又修灭尽定,灭尽定更是高了一步。你成就了空、无愿、无相三三摩地,你还没有成就八胜处、十遍处、灭尽等至,这些等至还不善巧,你还没有那个智慧明白、通达它,就是没成就。你没有成就这个功德。你没成就这个功德,所以你这个善巧,而那个不善巧。这样意思。

 

巳二、第二句

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谓于十种遍处等至,及无想等至,若入若出俱得善巧; 非于三三摩地。

这是第二,第二句。「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这是问。底下回答。

「谓于十种遍处等至,及无想等至,若入若出俱得善巧」若是这个修行人,他这个十种遍处等至,无想等至,或者入、或者出,都是很自在的,很成就了,已经得到了他的智慧了,成就了善巧。「非于三三摩地」。但是这个人对于空、无愿、无相三三摩地,他没修。没修,他就没有得这个善巧。这就是修行呢,你修这个法门成就了,那个法门没修,没修就是没有成就,就是这样子。

 

巳三、第三句

云何俱善巧?谓于彼二俱善巧故。

这是第三句。什么叫做都是善巧呢?「谓于彼二俱善巧故」。那就是这两个、这两种,等持也善巧,等至也善巧,你都修了,你都修成功了,这就是久修行的人,不是初发心修行,不是修行的时间短,不是。这个人的修行的时间很久了,他这个法门修成功了,又去修那个法门,那个法门也修成功了,所以他都有善巧,是这么回事。没有说是不修行,这个事情就成就了,没有那么回事。

 

巳四、第四句

云何俱不善巧?谓于彼二俱不善巧故。

这是第四句。「谓于彼二俱不善巧故」。你都没有修嘛!你没有修,就没成就;没有成就,就没智慧。「俱不善巧故」。

 

辰二、指随应

如是于先所说等持等至中,随其所应,当善建立。

这是第二科,指随所应。就是配释四句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显彼相,就是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这个显彼相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指随应,这是第二科。「如是」就是前面四句的形相,「于先所说」的,前面的十五科里面,那个等持等至里面,「随其所应当善建立」你应该知道。这个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就是这样。你成就这个,就是没有成就那个;你成就那个,没有成就这个。若完全成就了,就是都是善巧了,这样意思。

 

《披寻记》四四三页:

如是于先所说等持等至等者:先总标中,等持等至说有多种,今指彼文,随其所应当作善巧不善巧四句分别。于前文中,唯说空等三三摩地名为等持,及与胜处遍处灭尽名为等至,当知且举少分为论,故于此中例于一切,故说如是理应有故。

「如是于先所说等持等至等者:先总标中,等持等至说有多种,今指彼文,随其所应当作善巧不善巧四句分别。于前文中,唯说空等三三摩地名为等持,及与胜处遍处灭尽名为等至,当知且举少分为论,故于此中例于一切,故说如是理应有故」。前面只是说这么多,没有说很多的等至,只是说空、无愿、无相是等至,只是说八胜处、十遍处、灭尽定这是等至,并不是又说了很多的等至,也不是。而这里边说,有很多的等持,有很多的等至,但是这个事一定是有,「理应有故」这样意思。

 

卯二、别广二句(分二科)  辰一、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

又说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谓于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别;非于能入等至诸行状相差别。

这是第二科,别广二句,就是把那四句里面不完全说,配释四句,现在只其中两句,再特别的说一说。分成两科,第一是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

「又说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谓于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别;非于能入等至诸行状相差别。」这个和前面的解释又有点儿不同。「谓于等持名句文身」这个就是空、无愿、无相这三个等持,它们的名和句、文身「善知差别」。这个文就是字,这个名和句都是由字组成的,所以,这文应该是总说的,名句就是别说的了。这个身就是体,文字有个体相的,那个字,一个字一个字,都是有它的体相的,名也有它的体相,句也有它的体相,所以名身、句身、文身。名呢,就是表达一个法的名。这个句,就是很多的名,组成一句,这样意思。很多的句,那么就组成一章一节。是这样意思。这个空等持、无愿等持、无相等持,这里边的名句文身,「善知差别」就是表达、说明或者解释三三摩地的名句文,这个人他知道。什么叫做空三摩地,什么叫做无愿三摩地,什么叫做无相三摩地,他会很清楚的说明,给你解释,叫做「善知名句文」的差别。这样意思。

「非于能入等至诸行状相差别」但是这个人对于能入等至的,能入于八胜处、十遍处、灭尽定等,这个等至的诸行状相,你让他讲一讲,讲不来,所以他就是不善巧了。就是等持善巧了,但是不是等至也善巧。这样意思。

 

辰二、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

这是第二科。分成两科,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释。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约一类说

谓如有一,善知能入随一等至诸行状相,亦能现入。而不善知此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别之相,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别。

「谓如有一,善知能入随一等至诸行状相,亦能现入」。就是有一个人他能够熟悉、他能通达,「能入随一等至」,能入八胜处等至、十遍处等至、灭尽定的等至,随那一个等至,他能知道入这个等至,入那个等至,有什么行、有什么状、有什么相,他都知道。他都知道,他还能入「亦能现入」,那就是表示这个人他有善巧,他有这等至的善巧。 

「而不善知此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别之相,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别。」但是他「不善知此三摩地」,这个「此三摩地」就是空、无相、无愿三摩地。它们的名句文身差别之相,他不知道,「亦不能知我已得入了,如是如是」各式各样的等持差别,他不知道。「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别」这个意思好像是说,「我已得入」也不能知道我已经入了空等持、无愿等持、无相等持这个差别,他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事情。那么这就是表示有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是这个意思。

这一科……解释,第一科是约一类说。第二科是约菩萨说。约菩萨说,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第二科是简位。

 

午二、约菩萨说(分二科)  未一、辨相

有诸菩萨虽能得入若百若千诸三摩地;而不了知彼三摩地名句文身,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别。

「有诸菩萨虽能得入若百」三摩地、「若千诸三摩地」,能入这么多的等持。「而不了知彼三摩地名句文身」。能入了,但是还是不知道,不知道这个等持叫什么名字,那个等持叫什么名字,它们的名句文身还不知道。「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别。」能入这么多的等持而不知道名句文身,「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别」。这个等持和那个等持的差别他都不知道。哦!还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一个情形,第二简位。

 

未二、简位

乃至未从诸佛所闻,及于已得第一究竟诸菩萨所而得听闻,或自证得第一究竟。

这是第二科简位。简别他们的阶级还是不一样的。就是为什么他不知道?入了若百若千诸三摩地,还不知道三摩地的名字,不知道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别。什么原因呢?就是他没有听佛说法。「乃至未从诸佛所」听闻这样的佛法,没去听法所以不知道。这个人光知道自己用功,而不知道到佛那儿去听法。用功是有成就,但是呢,怎么回事情还不明白。「及于已得」说未从诸佛闻,也未从已得第一究竟的诸菩萨所而得听闻,也没有。你没能到那个已得究竟的菩萨就是那个第十地,法云地菩萨那里。这个本论到第四十七卷那个地方有讲,有讲到十二住,菩萨有十二住。

 

《披寻记》四四三页:

已得第一究竟诸菩萨所者:菩萨十二住中最上成满菩萨住,应知名到究竟地,由是此说第一究竟。

就是第十法云地。

 

或自证得第一究竟。

这「乃至未从诸佛闻」的这个未字也贯下来,或者这个人他还没能够自证第一究竟,所以……没能得无上菩提,没能得如来地,所以他还是有所不知。就是这样子。

 

丑二、住出等相(分十一科)  寅一、住(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为住?

怎么叫做住呢?这是第二科,丑二,住出等相。这第二科,住出等相,第一个是住,第二个是出,第三个是行,一共有十一科。现在是住出等相分十一科,第一科是住。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释。云何叫做「住」呢?这是问。底下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辨这住的相貌。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辨相

谓善取能入诸三摩地诸行状相,善取彼故,随其所欲,能住于定; 于三摩地无复退失。

「谓善取」这是说那个修行人,他能取得,能入诸三摩地的诸行,能入诸三摩地的状相,你能取到。「善取彼故,随其所欲,能住于定」你就能住在这个定里边。你若不能取到那个相,你不能住这个定里边,不能的,要取到这个相。「于三摩地无复退失」。你若能够取到那个相,能住在定里边,那么对这个定也就不会再退失,也不会退的。所以这个住是这样意思。是各式各样的定,都有它特别的行、状、相,它有个别的这些事情,你取不到就不行。这是第一科是辨相。第二结名。

 

辰二、结名

如是若住于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这是一个意思。这是第一科是住。现在第二科是出。

 

寅二、出(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为出?

怎么叫做出呢?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略标

谓如有一,于能入定诸行状相不复思惟,于不定地分别体相所摄定地不同类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随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于定。

「谓如有一,于能入定诸行状相不复思惟」在这定的相,你取这个相的时候就在定里住,说是「不复思惟」这个相了,不复思惟这个相,那么思惟什么呢?「于不定地分别体相所摄定地不同类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这是说这个人他「于不定地」,就是散乱的地方,散乱的地方呢,「分别体相所摄」属于散乱的,「分别体相」就是散乱。「所摄」就是属,摄者属也,属于散乱的境界。那么散乱的境界是定地不同类法,和定地……定地是不散乱,你现在是去取那个散乱的境界,就是定地不同类了。那个不同类,与定不同类的那个散乱的作意思惟去,那你就出三摩地了,就从定里面出来了。

 

《披寻记》四四三页:

于不定地分别体相所摄等者:如五识身自性不定,名非定地,是名定地不同类法。然此唯说意识所缘,由是说言分别体相所摄。如有一类闻声出定者,于尔所时彼三摩地相间相杂作意而转,是故出定。如抉择分说。(陵本六十三卷九页)当知彼相此类所摄。

「于不定地分别体相所摄等者:如五识身自性不定」,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的体性,它们的自性是不定的,剎那间就作其他的分别了,都是向外攀缘的。向外攀缘的,这是「名非定地」。若入了定地,前五识是不动的。前五识若动,那就是出定了。这样意思。「是名定地不同类法。然此唯说意识所缘,由是说言分别体相所摄」这样意思,就是前五识散乱,你第六意识如果是不分别不与前五识同时活动呢,那还是在定里头。若是这第六意识它和前五识在一起去活动,那就出定了。这个出定还是由意识来决定的。这样意思。「然此唯说意识所缘,由是说言分别体相所摄」就是第六意识去分别,去分别的时候。「体相」,是有所分别的体相,有能分别的体相,由能分别去分别所分别的体相,是属于这样情形。

「如有一类闻声出定者」听见声音,像目犍连尊者入无所有处定,听见大象的声音了,这些事情。「于尔所时彼三摩地相间相杂作意而转」。这个《大毗婆沙论》的解释说入定耳识是不动的,为什么目犍连尊者入无所有处定,听见阿耨达池边有大象的声音呢?那倒是入定呢?是出定呢?《大毗婆沙论》上解释说:目犍连尊者那个定是非常的迅速,一剎那间就出定了,一剎那间就入定了,是这么回事。所以一剎那间出定了,就能闻到大象的声音,一剎那间入定了,就不听见了。因为特别的迅速,就好像是在定中听见象的声音。这么意思。这样解释。「于尔所时彼三摩地相间相杂」,定与散乱境界相杂,散乱境界与定相杂;一个相间,一个相杂,这样解释。「义如抉择分说。」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8)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2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