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2)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9

丑三、有身粗重

由不善守根门等故,有身粗重

这是「摄诸经宗要」,一共有十五科,现在是第五科「一分修等三摩地」,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修相」,第二科解释定的难,修禅定的障碍。修禅定的障碍,一共有十一科,现在是第三科有「身粗重」。这是一个禅定的障碍,什么叫做有身粗重呢?

「由不善守根门等故」,就是学习禅定的人,常常静坐的人,「不善守根门」,就是不能,他不能守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六根就是门,就是外边有很多的消息,从这里入来,从这里进来,所以叫做「门」。这表示什么呢?表示这个人,他的六个识,从这六个门跑出去向外攀缘,见色闻声,各式各样的境界,心里面种种的虚妄分别。因为这样的关系「有身粗重」,这个身体就会劳倦了,这样子你对修禅定就有障碍,这样的意思。

若是能守护根门,虽然是有什么因缘,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常常的寂静住,这个根门,把这六根关起来,把这个门关起来,关起来心里面不攀缘寂静住,这身体就轻快,就不劳倦,不劳倦你静坐的时候就很顺,就没有障碍,就是这样的意思。当然这是一个经验之谈,的确是这么一回事情。这是第三科,底下第四。

 

丑四、多睡眠等

多习睡眠,或多觉悟,便增惛睡,不见众色;设有所见而不圆满。

这个第四科的障碍是「多睡眠等」。「多习睡眠」,就是睡觉一次又一次的睡,不只一次的睡,睡得很多,睡得很多呢,而这个睡眠是愈睡愈多,所以「多习睡眠,便增惛睡」。

「或多觉悟」,或者这个人,我不睡眠,我减少睡眠,我多数的时间都是醒觉的,这样子,这样子呢!也会增,增惛睡。因为你太减少睡眠了,他就愈想要睡,乃至睡一分钟都是香的,他就是这样子,我也有这种经验。这个一增惛睡,假设你不能控制的话,就随顺这种欢喜睡的心情去睡了。

「不见众色」,多数这个心是惛沈,看见什么境界都看不见,「不见众色」。「设有所见而不圆满」,就假设这个时候睡醒了,睁开眼睛去看什么,看什么也看不清楚,因为还没有完全醒,这个头还是惛沈很厉害,这是…我看每个人都可能有这个经验。这样子你想去坐禅修止观是不可能的,修不来的。止也止不来,观也观不来,所以这也是个障碍。所以智者大师的二十五方便上也是,这个睡眠也不能睡多,可也不能睡少。

 

丑五、太过精进

为此二事,极作功用,力励思惟,故有太过勇猛精进。

这是第五科「太过精进」。这也是一个障碍,这是精进的太过头了。「为此二事」,这个二事,就是太精进了,或者是太懈怠了,这两个事,或者是增减,太精进就是增,太懈怠就是减。

「极作功用,力励思惟」,这就是太过精进,在内心里面修止的时候,「极作功用」,特别的努力、用力,这个「功」,就是特别努力,叫做「功」。这个功就是用,你发起了这个作用。「力励思惟」,这明白一点说,就是心的力量,发出来的很多,特别努力的去思惟。这个思惟这两个字,修定的人、修止观的人是很重要的,修止也是思惟,修观也是思惟;就是思惟所缘境,常念这个所缘境,那也叫做思惟;你去各式各样的观察思惟,也叫做思惟。而这件事,都是要用心力的,心要用力。

你抓不到所缘境,你这个止修不来,观更是不能观了。但是这个人用力,用力得太过头了,「极作功用,力励思惟」,就是超越了你的体力,所能负荷的力量,超过了,超过了,你付出的太多了,你这个身体受不了,「故有太过勇猛精进」,这种事情。这样子,你也是不能修止观的,你这个止观修不来的。这是第五,底下第六。

 

丑六、极劣精进

由有太过策励过故,还极下劣,如急捉持斥鷃鸟者。

「由有太过策励过故」,由于这个人努力的太过头了,太策励自己太过了,这种过失的缘故。「还极下劣」,你这个身体就垮下来了,你支出得太多了,你这个身体受不了,就垮下来了,就是还极下劣。垮下来了呢?就不能修止观了,那就是懈怠了,修不来了。

「如急捉持斥鷃鸟者」,就像抓住那一个斥鷃鸟,这个斥和那个鷃连起来读,是鸟的名字,这个手抓这只鸟,抓得很紧、很急。你抓太急了你自己也很辛苦,这是急;很辛苦你不能维持时间就不能久了,不能久了,你没有力量,就比较松,一松鸟就飞了。而这个鸟是比喻什么?就比喻你这一念心修止观,就是你太努力了,你太辛苦了,你也不行,维持时间很短你就垮下来,垮下来就不能修止观了,这个止观就放弃了,也等于是这个鸟抓不住,鸟就飞了,是这样的意思,「如急捉持斥鷃鸟者」。

所以,太过精进的时候,有一时的利益,少时间有一点好处,但是很快就不能修止观,就懈怠了,结果止观是不能修了,所以太过精进,有极劣的精进,这样子,都是不能修止观的,所以这是一个是禅定的障碍。所以这个事情,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上有提到,要有余力,要有余力呢?感觉到很轻松、很自在,心里面还想下一座再修,再修一支香,修完一支香还有余力,还想修下一支香,要保持这样的状态才合适的,你不可以太过了。

这个修行人啊,当然是要看自己的体力,有的人,他那个身体是特别的,和一般人不同。我看那个,我们也讲三国志演义。我看那个关羽、张飞、赵云这种人,像曹操底下那几个大将,那种人体力都是特别的。我们修行人里面也有这种人,那个体力特别的不同,他几天不吃饭,和吃饭一样。说他若特别的精进可以的,但是这种人是少数人,多数人的体力是中中的。所以你用功修行,你这个功课也不要太过多。初开始修行,你特别精进,你要将就你的身体将就一点,慢慢地、慢慢地来修,等到是已经得到未到地定了以后,那是没有这个问题。你一入定几天都没有关系,得了初禅更没有问题了。就是在欲界定这个时候,你要将就他一点。

 

丑七、生踊跃喜

彼唯思求光明之相,此与见色若俱生时,希一得二,便生踊跃;犹如有人得二伏藏。

这是第七科「生踊跃喜」。「彼唯思求光明之相」,那个人他在修定的时候以光明为所缘境,他的心里面就思惟这个所缘境,希望这个所缘境的光明,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止,怎么样观,但是很令你满意。

「此与见色若俱生时」,你的意思、你的目的只是思求光明这样的相好,但是你这样思惟的时候,「此与见色」,就是这个光明相和所见的众色,「若俱生时」,就是同光明的相同时的现前了,你并没有啊…说是我要想一个大莲花,我只是思惟以光明为所缘相,结果看出来很多的相好都现出来;或者现佛的相好,或者现其他的种种相好光明,这样子就是「希一得二」,你的目的只是希望一个光明,结果两样事都出现了;「便生踊跃」,你的心里面就是生出了很踊跃的欢喜,手舞足蹈的欢喜,这样子欢喜的情形。

就说个譬喻「犹如有人得二伏藏」,就像有个人得到了两个宝藏,里面很多的珍宝,不是一个藏,很多的藏,得到两个宝藏,心里面欢喜的不得了,尤其是穷人得到了宝藏是更不得了。所以修止观的人,忽然之间得到一个很满意的成就,得大欢喜。这欢喜又有什么不好呢?小小的欢喜也可以,你要能够摄持自己的这一念心,控制它一点。若是大欢喜的时候,就有什么问题呢?这个贪着心就来了,贪着心一来,止观也没有了,所以这也是个障碍。

 

丑八、生大恐怖

遍于诸方,欻然并见不祥之色,便生大怖;犹如有人两边旋转卒起。

这是第八科「生大恐怖」。这个静坐修止观的时候,有一定的所缘境,如是止、如是观的;但是忽然间「遍于诸方」,在静坐的时候,普遍到很多的地方,忽然间看见了很多「不祥之色」。大地震出现了,山崩地裂,不祥之色,或者大毒蛇来了,或者是老虎来了,很多的不祥之色来了,「便生大怖」。在禅定里面静坐的时候,看见这个境界,心里面就恐怖起来了,「便生大怖」。

「犹如有人」,这又说个譬喻,像「有人两边旋转卒起」,两边呢,或者就是前后,或者是左右,有这个旋风、大旋风,旋转就是旋风说的,窥基大师也这么讲。就是…这个地方就叫龙卷风,旋转是忽然间的,当然这是很大的境界忽然间生起的,这个人就害怕生恐怖。静坐的时候,出现这些境界,令你心里面生恐怖。所以这些事情,也就会…也很明显地,令我们意识到,这个教义不可不学。

诸子之家格言说的,经书不可不读。所以我们佛教徒也是一样,这些经论佛说的、佛法的经论,不可以不读的,你若不修行,那无所谓;若修行呢,你非要懂得教义不可,懂得教义这件事情呢,知道这都是唯心所现,哪有那回事情呢?你睁开眼睛看,哪有老虎呢?也没有老虎,也没有毒蛇,什么也没有,没有什么事情,都是心里面的虚妄分别。当然虚妄分别,有时好像自己感觉我没有想这个事,也出现这个境界。出现这个境界,这当然有其他的因缘,其他的因缘就现出这种境界来,但是也都不真实,只要你把眼睁开,什么事也没有。

所以你要是有教义的基础的时候,不管是由自己的虚妄分别所现,或是由外力来扰乱你而现出种种境界,也还是虚妄分别。还是虚妄分别的时候,你能观察它是毕竟空的、无所有的,你心里面止、观,就把它破除出去了,自然是这样子。但是你若不明白,你若不学习教义,不行,你就不知道怎么样作如是观。而且这件事情,就算是你明白教义,你常不作如是观,忽然出现境界,你忘了,不知道作如是观,还是生恐怖,你不能破,这种虚妄境界,你不能破它。所以这些障碍出现,你非要常常的作如是观,熟,常常观它就熟,熟你就能用,有用就没有事,什么事也没有,世界太平。

 

丑九、起种种想(分二科) 寅一、于世杂类

于彼行时,或复住时。于世杂类起种种想,如是外想,与定为难。

「于彼行时,或复住时」,这是第九科「起种种想」,分两科,第一科「于世杂类」。说那修止观的人,他在经行的时候,或者是不是经行,住在那里,没有经行停在那里。「于世杂类起种种想」,对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这些各式各样的情况,你也去虚妄分别,就随顺它作种种的分别。

「如是外想,与定为难」,这外面的境界,是对你的定有障碍的,前面这是在…,不是经行,也不是停在那里,是静坐的时候,在修止观的时候,忽然现出种种境界,令你恐怖。这个不是修止观,没有静坐,你去心里面种种分别,种种分别,你一分别,有了这个形相的时候,你在静坐的时候,这个相就出现了,就障碍你。

就是在欲界定的时候就是有这些问题,你心里不自在。我不想想,我不愿意有这种相出现,但它遍要出现;我想希望它出现,它遍不出现,就是各式各样的境界。尤其是稍微有一点定力的人,但是欲界定还没有圆满,他心里面有一点力量的,他特别敏感,和初开始静坐的时候,就不一样,是特别敏感,就是忽然间就会出现一些事情,自己还不大明白,怎么会这样子呢?当然就会成为你的障碍,所以「与定为难」。

 

寅二、于定高举

或复因其所修习定,谓己为胜;观他为劣,便自高举,如是亦得名种种想。

「或复因其所修习定,谓己为胜」,或者是因为他自己所修习的定,有一点成就了,有一点成就,一下子坐几个钟头,他心里面寂静不动,比较好的境界出现了,那么他心里就会想:我现在有成就,我是很高的境界,「观他为劣」,你们都不如我,就会有这个分别心。「便自高举」,这个高慢心就生起来。「如是亦得名种种想」,这也叫做「种种想」。而这个「种种想」,也能障碍,自己的禅定,障碍自己的止观的。

你这个时候,止观若熟悉,立刻来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有我这回事呢?没有我,也就没有高举了,也不会有高慢了。观其他的一切境界,也都是不真实的,那么就不会有高慢的事,没有彼此对立的形象,而这些事情一定要用毗钵舍那才能破的。所以我们修四念处的时候,你要常常有一部经要受持,常常受持一部经,《金刚经》就是很好,当然《大品般若经》也是好,也是好的。

 

丑十、多言论等

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令身疲劳心不得定;如是多言,与定为难。

「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令身疲劳,心不得定」,这是第十「多言论等」。或者是这个人多言论,这话匣子一打开没得完一直讲、一直讲,它就使令你劳神,使令你伤气,这个气会丧失,一丧失了的时候,你静坐的时候,就感觉到不合适,就会感觉到。不要说一般的人,你就是讲解佛法也是一样,你说多了就伤气,伤气静坐的时候就不自在,想要止,止不来,想要观,观不来,你一定要将就它休息一会完,叫它让体力恢复过来,然后再去静坐才行,才可以。

所以「或久寻思」,多言论是口业,口业当然你说话也是心要想,才会说话,但是这个地方是说言论。「或久寻思」,或者我没有说话,但是内心里面思惟,思惟得太多,也是一样。「令身疲劳,心不得定」,你多言论身体要疲劳,你久寻思也是,身体也会疲劳。一疲劳的时候,心不得定,你想要静坐,让它静下来,不行,止观你都修不来了,「心不得定」。

「如是多言,与定为难」,这样子多言、多思虑,「与定为难」,是有障碍的。所以这个「多言论」也不是个好事。所以《法华经》上是〈安乐行品〉吧!『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说那个人对于佛法很爱好,很爱好佛法,你不要给他多说佛法,不要说太多。最初我看见这个话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这样子呢?

 

丑十一、愿乐外色

若从定生光明之相,及见色时,便舍内修相续作意。愿乐于外谛视众色,故极思察,与定为难。

「若从定生光明之相,及见色时,便舍内修相续作意」,这是第十一科「愿乐外色」。说若是这个修行人,他在禅定中,止观现前的时候,就现出来很多光明的相好、光明的境界。「及见色时」,及看见其他种种的形色,定里面的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八胜处、十遍处,当然没有那么高深,但是也是这些行相现出的时候。现出的时候,你要继续修止观才对,他不是,「便舍内修相续作意」,他就不修止观了,这个内修相续作意就是修止观。现在「舍」就是弃舍,就放下腿子,睁开眼睛了,这样子,睁开眼睛干什么呢?

「愿乐于外谛视众色」,「于外」就是出定了,欢喜禅定以外,不在定里面去看种种的行相,说那里有个大莲花池,莲花开得很美,到那里去看看,或者有其他的什么境界,也到那里去看看。「故极思察,与定为难」,到那儿去看这个色、看那个花、看那个树、看那个水、看那个人,那么这样子不如理作意,不正思惟,令心散乱,「与定为难」,是这样子,这是第十一种。

 

子四、结成难(分二科) 丑一、障定相

如是诸难,随其所应,障三摩地所缘境相,及因缘相。

这是第四科「结成难」,把这十一难结成,像里面这十一种难,这么多的难障,修禅的障碍,叫做难。「随其所应」,随那一个难,都是能够障碍你的三摩地里面的「所缘境相」,障碍你修禅定的因缘相,使令你有困难,都是这样的。

 

丑二、令退失

或有遇此,退失所缘因缘相故,如其次第二相俱没。

「或有遇此,退失所缘因缘相故」。第二科「令退失」。「或有遇此」,或者有的人,他教义的基础不够,什么叫做无我?无我相不是太明白,也不熟。或者这句话也看见过,经论上也看见过,也听人讲过,但是你不熟。什么叫做诸法空?什么叫做无常?好像也是读过,但是不太明白。在修定的时候,也不这样观。你这样的人,你愚痴,你遇见前面这么多困难的时候,就「退失所缘」境、退失禅定的「因缘相故」。「如其次第二相俱没」,随着你修定的次第,遇见什么样的障碍的时候,你这个所缘相也是退没了,因缘相也是退没了,禅定就是不成就了,就会这样子。

所以这个事情,修止观的时候,止的方法要好好努力的去学习才能掌握到;观的方法,你也是要努力的学习,观的方法比较难。止虽然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比观还是容易,但是观就不是容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几个字谁都认识,这相怎么是虚妄的呢?我看得清清楚楚是真实的,怎么是虚妄的?这是你要用点心力去学习才可以。

『赵州八十犹行脚』,他是有原因的。但是赵州禅师我看他语录,这个人是有成就的,是不同的。所以欢喜中观,你中观经论要多努力学习。你欢喜唯识,唯识经论要好好学习。你不学习不可以,你不学习只是欢喜没用,你说欢喜静坐,但是因为你学习得不够,到时候有困难,就卡在那里不能进步,不进步还好,还算好!如果是,我们通常说走火入魔,那就糟糕了,那就是不对了。

 

壬六、喜等俱行三摩地(分三科) 癸一、喜俱行三摩地

复次云何喜俱行三摩地?谓初二静虑诸三摩地。

这是第六科,前面是第五科,这第五科是「一分修等三摩地」,一共是十五科,前面五科讲完了。现在讲第六科「喜俱行三摩地」。「俱行」,就是和你在一起活动,不是你自己一个人单独活动,还有其他的人,和你在一起合作。这是说我们的这一念心,修止观是谁?就是你的一念心,修止观者谁?就是这一念心。就是这样子修,而这个心不是这一念心,「有喜俱行」,有喜的这个心所和你这个心同时在活动。有乐、喜乐舍这么多的事情,和你这一念心同时活动,在禅定里面的,所以「喜等俱行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是「喜俱行三摩地」。什么叫做「喜俱行三摩地」呢?这是问,底下回答。

「谓初二静虑诸三摩地」,这个四禅就是四个静虑,初静虑和第二静虑,这两个静虑都是「喜俱行三摩地」,都有喜的。在这个喜这个地方,也都有同样的意思。就是我很辛苦的得到了欲界定,而继续的修行得到了未到地定,再努力修行得到了初禅,得到初禅时候,那和未到地定、和欲界定完全不同,所以心里面生欢喜,这个喜就是这样的意思,生欢喜。

若是这个…虽然他成就了初禅、成就了二禅,但是若不入定的时候,就是一般的境界。一般境界,他若是一摄念、一摄心不乱,这个初禅、二禅就现前了,一现前的时候,那个殊胜的境界,心里面还是欢喜,所以叫做「喜俱行三摩地」,初禅也是这样子,二禅都是这样子,但是初禅的时候,有寻、伺这两个心所,二禅把寻伺排遣出去了。

 

癸二、乐俱行三摩地

云何乐俱行三摩地?谓第三静虑诸三摩地。

「云何乐俱行三摩地?」这是第二科。「谓第三静虑诸三摩地」,这个第三静虑诸三摩地,它里面把那个喜,把初禅、二禅的喜除遣了,把它消灭了,只剩下乐,而这个乐是特别殊胜。这个「第三静虑诸三摩地」,初二静虑也是诸三摩地。这个「诸」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诸」是很多事情,就是你…比如说你在初禅里面、或者在二禅里面,修空三昧、修无愿心三摩地、修无相心三摩地,那就是在初禅里面还有这三三摩地,还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在这个初禅里面,二禅里面也是一样,在三禅里面也是一样。所以有的修行人,他可以在初禅里面得三果,那就是无漏三摩地了得三果,也可能在初禅里面得四果阿罗汉,也可能。也可以在二禅里面,也可以在三禅里面,各式各样的。

六波罗密,那个禅波罗密,禅波罗密指什么说的,就是指四禅说的。六波罗密里面的禅波罗蜜指四禅说的,是什么道理呢?这个四禅是一切无量无边的、无漏的功德,都是从这里面出来的。所以这个禅是个门,这个门啊,一个从内里面可以出来东西,一个从外面可以进去,也可以从内里面出来,所以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三昧。这个佛菩萨,这些佛、大菩萨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都是在禅定里面成就的,所以叫做「诸三摩地」。诸三摩地是这样的意思。「第三静虑诸三摩地」是乐,是这样的境界。

 

癸三、舍俱行三摩地

云何舍俱行三摩地?谓第四静虑已上诸三摩地。

因为第四禅,它把乐也取消了,也不要了,所以叫做舍。那么在第四禅里面,你修其他的无量无边的三摩地,也都是有舍的,也都是这个舍的境界,是这样子。经论上说我以前也常常提过,佛得无上菩提,是在第四禅里面得的,当然也可以在第四禅里面得阿罗汉,也可以得辟支佛道,也都可以这样子。若是在第四禅里面得阿罗汉道,那就比初禅高,也比未到地定高,就是不一样,完全是不一样的。那么这是第六科,有喜、乐、舍的三个三摩地。

 

壬七、四种修定(分四科) 癸一、为得现法乐住(分二科)

子一、征

复次云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

这底下第七科,前面是第六科,现在是第七科。第七科「四种修定」,这个修定有四种不同,分四科,第一科是「为得现法乐住」而修定的,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复次云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这个现法乐住,我们解释过,就是在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就是「现法」;在现法里面成就了「乐住」。这个「乐」,包括四禅都在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在内的。这种乐没得禅定的人,没有得禅定的感觉是这样,得了禅定的时候就是乐,所以叫做「乐住」。

这个话我们也是常说过,没有出家的人,就是说我们没有学习过佛法的人,对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来说,你们天天都干什么呢?就是看他出去外面,吃完饭了,可能在外面经行,不经行的时候就坐下来了,总是坐在那里干什么呢?表面上也看不出来什么事。但是我们若是学习经论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就是做这么多事情,这个事情太多了。你修学禅定,一天成就吗?要很多的时间的;很多的时间,很多的功德,禅定里面还有禅定,三摩地里面还有无量无边三摩地,说我们求观世音菩萨,那个到第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他同时在十方世界现身说法。『应以何身得度者,即应何身而为说法』,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吗?不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地下出来的,是他要努力修行来的。

当然我们看《起信论》上也是有,看天台宗的教是本俱的,虽然说本俱,还是要努力修行,你不修行,本俱就等于没有俱,和没俱一样,要修行的。所以出家人,我们出了家,说是『禅当道士懒出家』,这话说得不对,就是我们出了家要做这么多事,而这个事,后来的事比较容易,就初开始比较难。初开始就是欲界定、未到地定这个阶段难,得到初禅以后,得二禅、得三禅、得四禅以后,再其他的事情比较容易辨,为什么那个时候容易呢?因为你得了禅的时候,你心的力量大。我们没有得禅定的时候,虽然也是那一念心,但是心的力量小,心的力量不行。很明显的,前面也说过,比如这是一个石头,但是他心里面一想是黄金,那个石头就是黄金,这个心的力量能够这样子。这个地方没有楼房,他心里想这里有个楼房,就有楼房,那个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力量大了,他继续修其他无量无边的三昧,也不是太难,很容易。所以诸法实相,很不容易认识,但是到禅定里面去学,就是不难,所以容易得圣道。

但是我们若是不做这个事,我们做什么事呢?当然其他的事情,社会上慈善的事业也是可以做,还有什么什么…这样事、那样事,或者什么事也不做。若比较起来都很辛苦。做社会慈善事业也不是容易的,不是容易的事情。一天什么事也不做,他也闲不来,你没有得定的人,你这一念心闲不来的,总是要有事情,结果还是很忙,因为你闲下来的。在家人说退休了,没有这回事情,只是那两个字叫退休,而实是退而不休,老是还是忙。

那么若是我们出家人,学习佛法的人,对比起来,那都是有漏的,世间上有漏的。有漏的人、有漏法的事情,我现在有两百万美钞,我感觉少,我再去赚二千万美钞,然而依修行的人看法,你有两百万可能你的福报可能很大,你若是有一千万你的福报可能不大,这话怎么讲呢?你有两百万可能你一天心还很自在,你若是有两千万的时候,你的心就不自在了,这个人要请你吃饭,那个请你投资,很多很多的烦恼,很多很多的事情,很忙。但是若是学习静坐呢!学习静坐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事情不太多。我们所需要的因缘,不是很多,假设真能放下的话呢,还有同参道友在一起共同用功修行,也不是太难,你就有可能会有成就。

我以前说过,不要说得未到地定,就是欲界定的第九心住成就了,好过你拿博士学位,好过你做大学教授,我的看法是这样,在你内心的充实。当然在佛法的功德来说,这是很微小的功德,就是小小的功德,已经胜过一般的那些事情,你内心充实。我随时一摄念就能入定,你看你有多自在呢!很自在。所以这个事情是个大富贵的事情。按佛法来说社会上没有富贵,只有佛教徒才有富贵,当然这是要我们相信佛法的人,我们能够肯定这件事,能认同这件事,只有佛法里面才有富贵,这个话应该很容易明白。社会上的富贵事情都是烦恼,你愈富贵就愈烦恼,报纸上说没有笑容了,就是有烦恼了。所以你若修学禅定,就是得欲界的九心住,心里面很和平。你自己和这些同志,同一志愿的人,我们佛教也可以用这个字,同一志愿、同参道友,大家用功修行。我也不触恼你,你也不触恼我,我也帮助你,你也帮助我,大家用功修行,很快乐、很自在。社会上的事情,我触恼你、你触恼我,我不触恼你、你也触恼我,你不触恼我、我也触恼你,是没有办法的,贪、瞋、痴在那里动,没有办法的。

所以你若是…智者大师的二十五方便里面就说到,你要衡量一下这个价值,学习出世间的戒、定、慧的这个价值,和世间上尘劳的价值对比起来,你就知道,学习佛法是非常的重要。若是这样呢,但是你应该认识到一件事,从现在就开始,从我这一迈步就开始,从我在厨房里烧饭,我和人见面的时候就开始,就开始学习佛法,不是说把书本拿出来看,这时候才开始,不是的!我同你见面的时候,心里面就开始要有佛法。就在你赞叹我一句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学习佛法;你骂我一句,我就在那个时候开始学习佛法,应该这样子。我只是把书本拿出来才开始学习,你几时才能学习,才能毕业,那不行!你要时时的把佛法放在心上去,我认为这个事不难,就和打妄想一样,不是难事,不是难的事情。

「为得现法乐住」,这说得很清楚,就是我现在还没有成就,我希望得到四禅。「现法乐住」就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现法」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我这一生,就现在这个生命体里面,就要有成就,不是说等到来生,不是,不是这个意思。就是现在,现在是指什么说?是今天、明天、后天,就是现在这个时候,这一生我要成就,那个意思,「现法」。

这个事情,当然有的人想,我不要修那些事情,我一天就是把《金刚经》念这么一遍,我就是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佛一句一句念,念《阿弥陀经》念一遍,然后回向愿生阿弥陀佛国。当然也是好,也是可以,那就是将来的事情了,那就是到阿弥陀佛国去得现法乐住,你现在不能。这样子修行,也是好,就是念阿弥陀佛也是好。但是你的色、受、想、行、识这个体力,也是,如果用这个修禅定的方法,这样修止观,应该也是,因为我感觉这件事,不是难事。你念阿弥陀佛也要一心不乱的,你念《阿弥陀经》也要一心不乱,不可以散乱的,那么我在这儿静坐的时候,也叫他一心不乱,这事情也是一样嘛!但是若是这样修的时候,你现在就开始努力修、努力修、努力修、努力修,你今生有可能可以得欲界定、得未到地定、得初禅,这里面有止观的,有般若波罗密。用这样子修,你今生就是很自在,遇见一些障碍的因缘的时候,你有般若般罗密能破这个障碍的因缘。若是我只是这样念佛,念阿弥陀佛是好,但是遇见特别障碍因缘,你不能破,因为你没有学习般若波罗密,你的能力不够。可是也可能没有什么障碍,你的福德大可能没什么障碍,你往生阿弥陀佛国去就好,到那里再学般若般罗密也是可以的。

这里是说「云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什么叫做修定?我修定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四禅,这句话就是这样。这句话我还不懂,底下解释,这底下第二科解释,第一科是「标二种修」。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标二种修

谓于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及未圆满清净鲜白诸根本地所有修定。

「谓于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这是第一个修,第一个修是什么呢?「四种现法乐住」,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禅里面都有乐的,所以叫做「乐住」,「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就是以此道为方便去成就四种现法乐住,就是这样的意思。他是四禅的前方便,就是你想要得「四种现法乐住」,想要得四禅,你要去学习修行四禅的方便道,就是这样的意思。

四禅的方便道是什么?初禅前面那个方便道就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前面就是欲界定,那么这就是初禅的前方便,你要学这个。那么初禅、二禅也有前方便,三禅里面前面也有前方便,四禅前面也有方便,就是你又由二禅去修三禅,中间那也是个方便。得到三禅以后,你想得四禅,你还要继续修,继续修那个就是前方便,由那个方便而得四禅。这样说四个禅就有四个方便,有四个未至定,也可以这么讲,有四个未至定。这样说,「谓于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所有的修习定,修那个定,就是得「四种现法乐住」的前方便,你就是这样子来修这个定,修这个「现法乐住」,这样修才能成就的,这是一个修。

「及未圆满清净鲜白诸根本地所有修定」,这是第二个修。第二个修就是,你已经得到初禅了,你已经得到二禅、三禅、四禅了,但是这个禅得到是得到,还不圆满,还不是那么「清净鲜白」,还不是那样子。所以你要继续地再修行。因为你初开始修,成就的不是那么圆满,里面还有爱、见、慢的烦恼。这个禅定成就了,境界殊胜嘛!你就会爱着这个定的境界,这个爱也有问题;或者是有见,我得了禅定,你没有得,我比你强,你们都不如我,就是还有这个我见、高慢,我见、慢就又都出来了,各式各样的情形。那样说你有这些烦恼,你那个定就不圆满、就不清净、不鲜白,你还要继续来修,修佛法的四念处,把这些烦恼再把它消灭了,把它清出来、排遣出去,所以这个定力圆满是这么的意思,所以这是这么「两种修」。

 

丑二、会说方便

为显修习未曾得定,是故世尊说初静虑前方便道。

前面是「标二种修」,这底下第二科「会说方便」。「会说方便」这句话怎么讲呢?会者通也,会通一下,会通就是指这里面还有可疑的地方,有可疑,这个地方就不通,不通把它通一通这叫做会,会合,解释解释,有些疑问解释解释,解释什么?解释这个方便,这个方便是什么呢?初禅前面有未至定,三禅前面也有个未至定,三禅前面、四禅前面都有个未至定,有四个未至定的。而「佛世尊说初静虑前方便道」,其他的没有说。那是什么意思呢?四个禅的前面都有个方便道,而世尊只说初静虑前的方便道,其他三个没有说,那是什么意思?这里面就是有个疑问,所以这底下回答。

「为显修习未曾得定」,这表示你修习没曾得的这个定。这个初禅以前,我没得初禅。你若得了初禅以后呢,二禅、三禅、四禅就都是同类,虽然有深浅的不同,但是同一类的。这个同一类的情形就不说,就是说你以前没得的我说一说,这个理由就是这样意思。「为显修习未曾得定」,所以世尊说初静虑的前方便道,因为你从来以前没有得,你说你这个没有得的这个前方便,前方便说一说,也说一说这个初禅,底下是和初禅方便道相类似,那个暂时就不说了,是这样的情形。底下《披寻记》:

 

《披寻记》:

为显修习未曾得定等者:此中意显若如前说四近分定及四根本皆得修习,何故世尊唯说初静虑中前方便道,不说所余?为释此难,故作是言:为显修习未曾得定。然非唯尔,故不相违。

「为显修习未曾得定等者:此中意显若如前说四近分定及四根本皆得修习」。你修习,当然都是要修习的,你不修习,不修习就不成就。四个近分定,四个根本定,都是要修习的。「何故世尊唯说初静虑中前方便道,不说所余」,其余的方便道不说,这是个疑问。「为释此难,故作是言:为显修习未曾得定」,因为这个像刚才说的,这个初静虑的方便道,这个…我没有得到,这是没有得到的,二禅的未至定,二禅照理说也是没有得,但是你若得到初禅了,它们是同类的,那个情形又不同了,所以就不说,没有说。

这底下《披寻记》作者,说出一句话来,「然非唯尔,故不相远」,这个地方这么解释,当然是可以,可是「然非唯尔」,可是也不是完全是这样子,唯独是这样子也不是,佛有时也不是完全说的,也说初禅的前方便,也说初禅,也说二禅的前方便,也说二禅,乃至第四禅,也都是说的,不是只说初禅的前方便,是这样的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1)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2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1)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5-071法句经修行要义[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烦恼与习气[栏目:圣严法师]
 七十世 怡山空隐宗宝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一切以人为本[栏目:仁焕法师]
 平常心 Normality - 教内之法门 Things Inside of Buddhism[栏目:平常心 Normality]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