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0)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7

寅一、辨光明(分二科) 卯一、问

问:初二静虑,诸天光明,有何差别?

这是第四科「小三摩地」,分两科,第一科「略辨三种」,这一科讲过了。第二科是「别广二种」,就是后面的大三摩地、无量三摩地这两种,再详细的解释。这里面是这个「无量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出胜解」,第二科「显差别」,这两科也讲完了。现在是第三科「辨光明」,「辨光明」里面先「问」。

「初二静虑」,这个四个静虑,前两个静虑就是初禅、二禅,这两个天、这两个地方的诸天的光明有什么差别?是「答」,这是回答,回答里面先说「初静虑身」。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初静虑身

答:如末尼珠,外有光明,内无光明。初静虑身,亦复如是,外放光明,内则不尔。

「如末尼珠,外有光明,内无光明」,这先说一个譬喻,就像那个摩尼珠这样的东西,这个珠的外面是有光明发出来,但是珠的本身,它的体上是没有光明的,珠体没有光明。

这「初静虑身,亦复如是」,这个初禅天的人也是这样子。「外放光明,内则不尔」,它的身体向外能放出来光明,但是身体本身是没有光明的,是这样的情形。

 

辰二、第二静虑身(分二科) 巳一、喻合

譬如明灯,外发光明,内自照了,第二静虑,身亦如是。若内若外,俱有光明。

「譬如明灯,外发光明,内自照了,第二静虑,身亦如是」,这是第二科。「譬如明灯」,譬如那光明的灯,这个灯焰向外面发出来光明,就像现在这个灯能发出光明,使这个房间里面不黑暗了,破除黑暗了,光明了。「内自照了」,它那个灯的体上本身也是有光明。像太阳它本身是明,又能发出来光。本身是光,又发出来很多无量无边的明,把世界都照亮了,就是这样的意思。

「第二静虑,身亦如是」,第二静虑的三种天,它们的身体的光明也是这样子。「若内若外,俱有光明」,他们的体内有光明,体外也有光明,这和初静虑就不一样。

但是在这个马胜比丘,马胜比丘从人间到了初禅天。到了初禅天,就去看这个大梵天王。一到那天上,看不见大梵天王,看不见。看不见,心里面就想要看见他。隔那么一会儿大梵天王来了,看着就是一团光明。那就有一点像二禅天的光明,像二禅那样。而和梵众天、梵辅天不一样。梵众天、梵辅天应该像这里说的一样。但是大梵天王他是无寻唯伺地,又修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三昧。他的身体就是类似二禅天的光明,有这种境界。

 

巳二、引证

是故经说:彼地已上,惟一种身,非于下地。

「是故经说:彼地已上,惟一种身,非于下地」。「是故经」里面说,这地方没有说出经的名。说是「彼地已上」,这个「彼地」应该说是…这《披寻记》解释是二禅以上,但是其他的大德的解释就是初禅以上。惟是一种的身体光明,没有差别。「非于下地」,下地就有差别。「下地」就是欲界,欲界天也有光明,他的身体也发出光明来,但是彼此的光明不一样,二禅天以上就是都是一样。

这底下是小字,念一下也可以。

 

《披寻记》四一九页:

彼地已上惟一种身等者:有色有情有四差别:谓身异想异,如人及一分天;或复身异想一,如梵众天,除劫初时;或复身一想异,如极净光天;或复身一想一,知遍净天。依是故说第二静虑已上唯一种身,非于下地。

这个「彼地已上惟一种身等者:有色有情有四差别」,就是色界天的有情有四种差别。

「谓身异想异,如人及一分天;或复身异想一,如梵众天」。「谓身异想异」,就是此人、彼人,这个众生和那个众生,很多的众生,这个身体不一样,这个相貌不同。身体大小,健康不健康,各式各样的有差别。「想异」,思想也不同。思想不同,有的人受苦,有的人受乐,有的人不苦不乐。有的时候苦,有的时候乐,有的时候不苦不乐。总而言之,彼此思想是不一样。「如人」,人就是这样子。那么「及一分天」,就是欲界天,欲界天也是「身异想异」。那么有的地方也包括初禅天,初禅天这个「身异想异」,也有这样的讲法,就是劫初的时候的初禅天,「身异想一」,但是以后呢?「身异想异」,也有这个说法。「或复身异」,想是不异,想是一,如梵众天」。这个「除劫初时」,这个「除」字是个差字,这个「除」应该是「惟」,惟「劫初时」,劫初的时候呢,初禅天就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他们是「身异想一」,所以惟劫初的时候这样。因为劫初的时候,这么多的梵众天、梵辅天,他们自己承认我们是大梵天王生的;大梵天王也认为他们是因为我而生的。我心里面想:为什么这么里没有人呢?就有人了。就从光音天、二禅天的人就死掉了,就生到初禅天来。那么大梵天王他心里这样想,就有人了,就是有天了,他就认为他们是他的思想生的,所以彼此间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叫「想一」。这唯独是劫初的时候这样,过了劫初的时候就不是了。过了劫初以后那还是身异想也异,思想还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二种。

「或复身一想异,如极净光天」,「或复身一想异」,「或复身一」,这个身体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光明,但是内心的思想不同。什么样的天这样子呢?「极净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或复身一想异,如极净光天」,「极净光天」是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这是二禅天。二禅天的人,他们身体的光明是一样的,但是内心的思想是不一样。不一样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初生到二禅天的人,看见梵天有大火,有梵天的宫殿,梵天的宫殿能比我们世界还要大,他们那个梵天的天人住的宫殿,比我们这个世界还要大,可见是那个地方境界很不得了。那么到劫坏劫的时候就起火了,把梵天的宫殿烧了,火是很猛的。这二禅天的人看见了就害怕,是不是火会烧到我们这里来吧?就有了恐怖。但是旧住的二禅天的人:你不要怕,不要怕,我曾经看见过烧,结果但是没有烧到这边来,说是不要怕。那么从这地方就是有两种想法,一个是有恐怖想;一个是没有恐怖想,所以叫做身一而想异,是这样的情形。

「或复身一想」也「一,如遍净天」,就是三禅天了,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这个「遍净天」的人,他们身体的光明都一样,思想也是一样,就是乐,惟一乐想,另外没有其他的,所以想也是一致的。

「依是故说第二静虑已上唯一种身,非于下地」。「依是」,也就是因此。所以说第二禅天,第二静虑以上是「唯一种身」。不是「下地」,不是初禅以下的欲界天,不是指他们说的。

 

丑二、无量三摩地(分三科) 寅一、明建立(分二科) 卯一、征

复次云何建立四无量定?

这是第二科「无量三摩地」,前面这个「大三摩地」解释完了,这是第二科解释「无量三摩地」。「无量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明建立」,先是问。

「复次云何建立四无量定」?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够修成功了四无量三摩地?这个「建立」就是创造的意思,也就是修行的意思。我们这个心里面没有四无量定,但是我们若去修行,成功了,就有了四无量定了,所以那叫做「建立」。

现在这是问,底下嘛回答,回答就是解「释」,解释里头分两科,第一科是「辨有情」,就是四无量定所观察的众生。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品」,标列这个品类,这个众生的差别。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辨有情(分二科) 巳一、标列品

谓诸有情,有三品故,一者、无苦无乐,二者、有苦,三者、有乐。

「谓诸有情,有三品故」,这个四无量定是大悲心的境界,它是救护一切众生的,饶益一切众生的。在所饶益的众生这一面来看,有三类,「一者无苦无乐」,他也没有苦恼、也没有安乐,是这么一类的众生。第二种呢?「有苦」,有很多的苦恼。三者是「有乐」,这个众生他心里面是有快乐的。

这个众生里面分这么三类,就包括了一切的众生,无苦无乐,和有苦,和有乐。

 

巳二、配乐欲

如其次第,欲与其乐、欲令离苦、欲令其乐,永不相离。

这是第二科「配乐欲」,这个众生和乐欲相配。「如其次第」,这个修四无量三摩地的人,他在这个定里面这个毗钵舍那的观察的时候,「如其次第」,如前面列出来有情的次第。「欲与其乐」,那个无苦无乐的众生,他没有苦可离,但是没有乐,他就是希求乐,希求乐这个修行人「欲与其乐」,也愿意这样观想布施他快乐,给他快乐。给他什么快乐呢?下面有讲,这里不说。

「欲令离苦」,这个第二类的有情,他有苦恼。他没有快乐,他有苦恼,那么「欲令离苦」,这个修四无量定的这个人,这个修行者在定里面,就是计划想要叫他远离痛苦。

这第三种有情是有乐的,有乐没有苦,这是最好的。最好的时候,这个四无量定这个人,对这一类的众生什么态度呢?「欲令其乐,永不相离」,就是想要想办法教导那个众生,叫他的乐永久也与他不相离,永久拥有快乐,这样子。

这是配这乐欲,这是辨别这个有情的差别。

 

辰二、辨作意(分二科) 巳一、总标

于彼作意,有四种故,如其次第,建立四种。

前面是「辨有情」,这是第二科「辨作意」,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说这个修四无量心,修四无量三昧的这个人,「于彼作意」,于彼三种有情修观察,作观察就是「作意」,有四种不同。「如其次第,建立四种」,如这个有情的次第,建立四种差别。

这是「总标」,底下第二科「别释」,第一科是「建立前三」。

 

巳二、别释(分二科) 午一、建立前三

谓由与乐作意故、拔苦作意故、乐不相离,随喜作意故,建立前三。

谓由与乐的作意故,「谓由与乐作意故」,这第一种众生是给他「与乐」的作意;第二类众生是「拔苦」的作意;第三种众生「乐不相离,随喜作意故」,他的乐与他不相离,生欢喜心。而这样子去思惟观察,这是「作意」。

「建立前三」,就是这样子思惟观察,在禅定里面这样观察,这就是安立了,这就是修行了前三种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是这样子。

 

午二、建立于舍

即于此三欲与乐等,为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故;瞋恚不染污作意故;贪欲不染污作意故,建立于舍。

「即于此三欲与乐等,为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故」,这是第二科「建立于舍」,这慈、悲、喜、舍,「慈、悲、喜」这三种作意说完了,底下解释这个「舍」无量心,怎么样叫做「舍」呢?

「即于此三欲与乐等」,「欲与乐、欲拔苦、欲与其乐,永不相离」这三种,对这三种众生,怎么样修这个舍无量呢?

「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故」,这个第一类众生「无苦无乐」,这个众生他心里面也不快乐。他想要成就安乐自在的境界,但是没有,心里也不快乐。老是「思慕」,「不乐」就是不快乐,心里面老是「思慕」、思想、羡慕,唉呀!他有安乐的境界,他有快乐,他是这样。所以他的内心有不乐的作意的染污,有思慕的染污作意,就这个作意。现在修舍无量心的这个修行人,在禅定里面是「欲令彼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故」,在禅定里面观想来教导他,令他、教导他这个不乐的染污作意和思慕的作意消灭了它。消灭他的不乐和思慕,令他的内心不染污。没有这个不乐的染污,也没有这个思慕的染污,教他这样子,教导他这样子。就是教导他远离愚痴,这样的意思。这个无苦无乐的众生,他内心里面就是愚痴、糊涂。这样子这个意思,这个无苦无乐的众生希望有殊胜的安乐境界。现在这个佛法里面说,他心里面这样想就是愚痴,佛法这样解释,他就是愚痴。现在这个菩萨修这个三昧的时候,叫他远离,叫他除灭愚痴的作意,不要糊涂,是这样意思。

「瞋恚不染污作意故」,这个菩萨修四无量心三摩地的时候,修这个悲无量心的时候呢?对于那个有苦的有情,能拔苦,除掉他的苦。除掉他的苦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教他,教导他熄灭这个瞋心,这样令他的心就不染污了,他心就不染污了,这就叫做「作意」。这个菩萨有这样的作意,菩萨这个作意,就是教导他不要有瞋恚心。

「贪欲不染污作意故」,这是第三个众生就是有乐的众生,就是有乐的众生。有乐的众生他有什么问题呢?他就是有贪心,染着他所乐的境界,他心是染污的。菩萨教导他不要有贪欲的染污,菩萨就这样作意。

看这个四无量心的这个三昧,这个真是佛菩萨、佛法的高明。我令你无苦无乐的众生给你乐;有苦的众生拔苦;有乐的众生就是观想你的乐永久为你所有,而不要远离,这是满你所愿了。但是第二个这个舍三…舍无量心就不,就不一样了。舍无量心说满足了你的愿望,但是我还要教导你熄灭贪、瞋、痴。你内心的贪、内心的瞋、内心的愚痴,对你有伤害,要熄灭贪、瞋、痴。这就叫做「建立于舍」,就是舍三昧,舍无量心就是这样的意思。

我们平常做功德,我们就是做一面。做一面就是安乐,你有什么需要,我满足你,就好了。但在佛菩萨不是,佛菩萨说是你内心的要求不是贪,就是瞋,就是痴。用贪心来要求一样事,用瞋心来要求一样事,愚痴心来要求一样事。但是佛菩萨是你要求也可以满足你,但是你内心的贪、瞋、痴还是不可以有的,我要教导你远离贪、瞋、痴。这就是改造你的思想,还要改造你的思想的。这个是…这一方面来看,佛法要做功德,慈善的事业应该做,但是最后还要给他佛法,教他转凡成圣,远离贪、瞋、痴,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永久的安乐自在了。如果你没有做这件事,你只不是满足他现在的愿望,转眼间那一点愿望又失掉了。

比如说你有病,我给你找个医生把你病看好了,转眼间又有病了。你以前做的事,等于零了,等于没有作,都是一样。说他现在有苦,你给他拔苦,叫他没有苦,叫他心里满足了,其实转眼间又有苦了,所有的苦难都是一样的。说老、病、死你不能消除的,你消除是暂时的。不能永久的、彻底的消除老、病、死,消除无量的痛苦,你不能,你做不到。只有是用佛法布施给他,叫他有无漏的戒、定、慧,远离了贪、瞋、痴,这个时候永久的自在了。所以佛菩萨的主张,我们做慈善事业,应该是这样做,应该是这样做的。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四二○页:

即于此三至建立于舍者:谓欲与乐,为欲令彼不为不乐,及思慕之所染污,是名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欲拔其苦,为欲令彼不为瞋恚之所染污,是名瞋恚不染污作意。欲乐不离,然欲令彼不为贪欲之所染污,是名贪欲不染污作意。由令不染三种作意,是名第四作意建立于舍。

「即于此三至建立于舍者:谓欲与乐,为欲令彼不为不乐,及思慕之所染污」,这句话这么解释。「是名不乐思慕,不染污作意。欲拔其苦,为欲令彼不为瞋恚之所染污,是名瞋恚不染污作意。欲乐不离,然欲令彼不为贪欲之所染污」。我可以…你有很多的快乐,你的忧虑是什么呢?就恐怕这个乐失掉了。我现在告诉你,告诉你一个方法,你的乐永久也不失掉,就是不要有贪、瞋、痴,就好了,「是名贪欲不染污作意」。

「由令不离三种作意,是名第四作意建立于舍」。慈、悲、喜和舍,慈、悲、喜是属于世间的善法;舍是出世间的佛法,出世间的佛法是圣道。

 

寅二、释经言(分二科) 卯一、标说

经言:以慈俱心,乃至广说。

这是第二科这是「释经言」,分两科,第一科「标说」。这个第一科是「建立」,这第二科是引经上的话,引经上说的话。经上说的话,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就是说,「以慈俱心乃至广说」,这就是「标说」,标出来经上说的法语,这样意思。这个引经上说,「以慈俱心,乃至广说」,这「广说」就是下面有引来了,这里就是简略了。

这是「标说」,现在第二科是「释义」,「释义」分十科,第一科是「慈俱心」。

 

卯二、释义(分十科) 辰一、慈俱心

现前饶益,故名慈俱。

这个「慈俱」,就是心和慈在一起活动,叫做「慈俱」。这个「慈」也是心,但是和心又不同。这个经上的意思,心本身是无记的,这个无记的心和这个慈在一起活动,就叫做「慈俱」;如果用贪,和贪在一起活动,就叫贪俱;和瞋心在一起活动,那叫做瞋俱。这个唯识上这样解释非常的明白,令我们容易明白。这常常自己反省自己,静坐的时候反省自己,或经行的时候也反省自己,时时地反省自己的时候,哦,我现在心里面有瞋心了,就叫做瞋俱;我现在心里面有欢喜心了,这个相是很明白的。

现在说这个「慈俱」,什么叫做「慈俱心」呢?「现前饶益,故名慈俱」,「现前」就是不是说空话,就是现前有实际的行动,实际的行动,很多很多的令你满意的事情出现了,创造了很多利益你的事情,饶益你的事情,「饶益」就是很多的意思,很多令你欢喜的事情。说是我没有衣服穿,我给你很多衣服;有病,给你看医生,这很多很多的事情,那就叫做「慈俱」。

 

辰二、慈善友(分二科) 巳一、标名

饶益相故,名慈善友。

这第一科是「慈俱心」,就是现前饶益,也叫做慈俱。第二科「慈善友」,这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名」。

「饶益相故,名慈善友」,有饶益的事情出现,那就叫做「慈善友」。那个慈是你的好朋友,那个慈悲心是你的、那个慈是你的好朋友。什么叫做「慈善友」?「饶益相故」,它有饶益你的相貌.有利益你的事情,叫慈善友。

这是标出来,底下第二科是解释这个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标列二种」。

 

巳二、释相(分二科) 午一、标列二种

其饶益相,略有二种:一、欲利益、二、欲安乐。

「其饶益相略有二种」,这个有饶益的相貌,就是慈善友。什么叫做「饶益相」呢?主要有二种,「一是欲利益,二是欲安乐」,就是这两种相,就是前面说的这个慈、悲、喜这三种是「欲安乐」;最后那个舍是「欲利益」。

这个「欲安乐」想要令你安乐,是现在;「欲利益」是以后。这先叫你…利益你,你不愿意接受,你不接受,要你修学佛法,断掉贪、瞋、痴你不肯,那么怎么辨呢?就先令你安乐。先令你安乐呢?然后令你得利益,那么你就接受了,你容易接受,这是这两种饶益相。

 

午二、显遍一切

此二种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列出来这两种,这第二科是「显遍一切」,表示这二种相是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都有这种含义的,都显示这两种意思的。

说我们若是做了一件利益众生的事情,利益人的事情,说这是菩萨道,这句话对不对?不一定。你有慈、悲、喜,但是没有舍,这不是菩萨道,这是一般的善法、一般的人、天善法。因为菩萨都是「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的,就是要去掉贪、瞋、痴。去掉贪、瞋、痴那就是圣义谛的境界,就是涅槃的最殊胜的利益布施给你。你这样有有这样的行动,那才算是菩萨道。你只是你有病给你看医生,没有饭吃给你饭吃,没有衣服穿给你衣服穿,给你造一层楼,给你买个汽车,这一般的这些衣、食、住的事情,一般的善法,这不是出世间的善法,不是佛法的善法。若是菩萨做这种事情,表面上也是做这样事情,也是这么做,但是他内心里面,那里面有出世间的这个动力在里面,是无上菩提心发动的这种功德,就是有无上菩提愿。我的目的让你得圣道,希望你得无上菩提,希望你得涅槃,然后我给你造医院,我给你造个好房子,做种种的利益众生的事业,这是个前方便。然后呢?我还要改造你的思想,这是菩萨道。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都在这里面,这是菩萨道。如果没有这件事,我只是给你做这么一点善事就完了,你思想里面有贪、瞋、痴,我不知道,不需要做这个事。那么这不是菩萨道,这是世间的善法。

所以说是我只是做了一点善法,我没有佛法的成份在里面。我就说这是落实了佛法的精神,这是妄语,这是妄语的。你没有佛法给他嘛,你还要有佛法来教导他。当然这是一个大悲心的行动,是一个大智慧的行动,不是容易的事情,不是容易。计划是这样子,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就是世间的功德,没有佛法的成份,你做也不是容易。

说是我若是…那个在智者大师的国清?国清什么志,那上面记载一件事。好像北齐的一个皇帝、就是信佛这个皇帝,有一天他出去,看见在一个地方有做工的工人,就是很苦,很辛苦的境界,做那一些事情。因为这个皇帝信佛,他说:你现在生活这么苦,你愿不愿意出家?到庙上当和尚去,就不会这样苦。我不,我不出家。一出了家住那个房子四面都是墙,这个境界我不欢喜。所以说是你让他修学佛法不是那么容易的。你若满足他现前的要求,我希望有财富,有五欲乐,这个事情他接受的。你若叫他修学戒、定、慧,我不,这不可以。

在这上「此二种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从这些事情上看,我们佛教徒你做到、不做到是一件事,这个经书不可不读。经书不可不读,要饱读经论,我以前说这是佛菩萨的智慧。你若读,哦!佛菩萨是这个意思;你若不读,不读你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事情。

 

辰三、无怨

无怨者,离恶意乐故。

这是第三科,一共十科,现在第三科,是「无怨」。这个修这个四无量心的时候,有「慈俱心」,有「饶益相」,就是这些事情,那么第三呢?还有个「无怨」。

什么叫无怨呢?「无怨者,离恶意乐故」。这个修四无量心呢?凡夫也可以修,圣人也修,菩萨也修,这是共于大小凡圣内外,大家都可以修的。其他的宗教徒也可以修,也可以做种种的善事嘛!也有这种事,这是共有的。但是用佛教、佛法来说呢?就是里面可不是个表面的事情。说到无怨,你内心里面没有怨,为什么无怨呢?「离恶意乐故」,远离了恶的意乐,没有伤害人的这种想法,没有这个,这内心里面完全是清净无染。表面上是利益人,内心里面有恶的希图,那怎么能算是慈悲呢?现在这说这个四无量心,心里面没有恶的意乐,这个不同的。

这个看这个春秋战国的时候,战国的时候,这个我们说这个赵国,赵国很强的呀!秦国虽然是很强,他想打赵国,打不了的。他有廉颇,李牧、还有蔺相如,这都是有本事的人,把赵国保护得很强。秦国这个将军很厉害,不可以、不可以侵犯。但是有办法,用银弹!用很多的黄金来贿赂国王的周围的人,把这些有本事的人都撤职,都把他们都弄垮台了,用一些笨蛋做总司令。然后秦国的这个军队来了,一下子就把赵国给灭了。灭亡了以后,先找这个贪污的人先杀掉他。哎呀!我看这个,这是《史记》上说这些事情。我一看,世间上的人就是这个回事。有本事的人也好;没有本事的也好,都是贪、瞋、痴。有本事的人,就会利用贪、瞋、痴做贪、瞋、痴的事情,做的很成功,但是不久就也垮台了,世间上事情就这样。我们一般人的想法,我的儿女将来做总司令、做总统,做最有权位的人,又怎么样呢?成功了,就是用贪、瞋、痴做贪、瞋、痴做成功了,转眼间又垮台了,就这样子嘛!若是个笨人呢?没有大的权利还比较安全,我看这。然而若是说是出家,「我反对!你不可以出家。我反对,不可以出家!」世间上就是这样子。

现在佛教徒那个明白说:「离恶意乐故」,不可以有!但是父母对儿女那有恶心,没有恶心。没有恶心,但是也不是慈悲。用佛法来看,是慈悲吗?你叫你的儿女,尽量的栽培他,能掌握到国家的最高权利。他如果有…其实他相信佛法也可能好一点,如果不相信,那还是不一定的,可能做大恶,不是做小恶。

所以仔细的思惟这件事,还是学习佛法好,还是出家好,还是这么说。

 

辰四、无敌

无敌者,离现乖诤故。

前面这个「无怨」是指内心说。这「无敌:离现乖诤」,没有「敌」,没有敌对的人。没有敌对的人是什么呢?「离现乖诤故」,心里面没有恶意乐,表面上同任何人都不冲突。不冲突,我们最容易明白的人,就是语言上大家都和和气气的。我不同你冲突,不同你争论,「离现乖诤」。我偏要和你不合,你说南,我就说北,我和你乖违,「乖」者,违也。我和你不一样,和你有冲突,和你争论。「离现」,现在你修四无量心三昧的人,我不、我不同你争论。白费唇舌没有用,争什么,没有用,「离现乖诤故」。

 

辰五、无恼害

无恼害者:离不饶益事故。

「无恼害者」这是第五「无恼害」。「无恼害者:离不饶益事故」,这是在身业;无怨,离恶意乐是心是良善的;无敌是语言上和人家都很和气,这个无恼害呢?在是身业,表现在外的行动上「离不饶益事故」,「不饶益事」就是要伤害了,我做一些事情来伤害你,「不饶益事」。现在是远离这种,不做这种伤害人的事情,「无恼害」。

这样说「无怨」、「无敌」、「无恼害」就是身、口、意三业都是清净的、良善的、洁白的,没有罪过、没有过失的,这样意思。

 

辰六、广

广者,所缘广大故。

这是第六「所缘广大故」,这个你能够「无怨」、「无敌」、「无恼害」,所面对的对象非常的广大。不只是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其他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是我所饶益的对象,所以是非常广大的。

 

辰七、大

大者,利益安乐思惟最胜故。

「大者」,这个大是什么的呢?「利益安乐思惟最胜故」。这个「所缘」的广大,所观察的对象是广大。那么你怎么样观察呢?是「利益安乐思惟最胜故」,我有利益你的思惟,也有安乐你的思惟。这个「安乐」就是慈、悲、喜;「利益」就是舍。这就是用世间的善法来安乐你;用出世间的善法来利益你,这样的内心的思惟观察是最殊胜的,所以叫做「大」。

 

辰八、无量

无量者,果无量故,如四大河,众流杂处。

「无量者」,这是第八科。「果无量故」,无量是果无量。这个「果无量」怎么讲呢?「如四大河,众流杂处」,有四条河,四条大河,这四条大河的河水很多,河水很多啊!怎么会多呢?是「众流杂处」,每一条大河多有很多流水,这个水流到大河里面,大河水就多起来。这四条大河呢?就譬喻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四无量是众善所集成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所集成的,所以叫做「果无量」。

这个《披寻记》上的解释的很好:

 

《披寻记》四二○页:

果无量故等者:谓缘无量有情为境,生无量福,引无量果故。

「果无量故等者:谓缘无量有情为境,生无量福」,你用这个利益的思惟、安乐的思惟,去缘无量的众生,你这样修这个三昧的时候,就「生无量福」,生出来无量的福,就是生无量的善种子在你心里面。「引无量果故」,将来成熟了就引出来无量无边的果报,满意的果报。

这四无量心,如果说这按照次第说,你得到了有寻有伺三摩地,无寻唯伺三摩地,你在这个三摩地里面修四无量心,成功了,能做大梵王,做个大梵王。这个梵王的福报太大了,这是现前的一种利益,将来得无上菩提,所以是「无量者,果无量故」,这是果,所得的如意的果,太多、太多,广大无边,「如四大河,众流杂处」。

 

辰九、善修习

善修习者,极纯熟故。

这是第九「善修习」。这个「无怨」、「无敌」、「无恼害」、「广」、「大」、「无量」,你要这样修习,修习又修习,修习又修习,不断的重复,长时…很长的这样修习,修习到什么程度呢?「极纯熟」,在内心里面把它纯熟,就是特别的熟悉,而不是那么迟钝生疏,不是的。所以这样子,这是第九科「善修习」。

初开始修不是那么熟,修习久了呢?它就纯熟。纯熟呢?也就成功了。「如四大河,众流杂处」,也就能得无量果。

 

辰十、胜解遍满具足住(分三科) 巳一、设征 

设有问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

这是第十科,第十科是「胜解遍满俱足住」这句话,这句话呢?分三科,第一科「设征」,就是「设有问言」,假设有人这样问。「慈俱等心」,就是前面这十个,一共是…第九个,一共是九项,有什么相貌呢?它的相貌是什么样呢?这样问。第二个是「总答」。

 

巳二、总答

故次答言:胜解遍满,具足而住。

「故次答言」,所以就这么这个经上这么回答。「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就是回答了,前面这九项就是这样意思,这儿回答了。

 

巳三、别释(分三科) 午一、胜解遍满

胜解遍满者,是增上意乐、胜解、周普义。

第三科是「别释」。「别释」又分三科,第一科是「胜解遍满」。

这「胜解遍满者」,这「胜解遍满」这句话怎么讲呢?是「增上意乐、胜解、周普义」,这个「增上意乐」,就是特别殊胜的意愿。你要修这个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要饶益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样的意愿呢?当然是特别高尚,特别广大的意乐。

「胜解」,就是有力量的这样的观想。你在禅定里面思惟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有情,你要安乐他,要利益他,你做这样的观想,很有力量,就叫「胜解」。

「周普义」,你是这个「意乐」也好,「胜解」也好,都是很普遍的,不是狭小的,不是一部份众生的,而是无量无边的众生,是「周普义」。那叫作「胜解遍满」,也就是在内心里面修作如是观,非常的广大,这样意思。

 

午二、具足

具足者,圆满清白故。

这个「胜解遍满」,这个「具足」怎么讲呢?就是「圆满清白故」,你是圆满的一种清净的境界,而不是有所不足,不是有所不足的。

比如说这几样,你能够是有慈俱心,这个很好;有慈善友;慈善友里面有欲利益,欲安乐都具足;也有无怨也具足;有无敌也具足;无恼害也具足;乃至最后善修习都具足,那就是圆满清白,如果缺少一样就不圆满了。

说我有安乐他的思想,有安乐他的行动;但是没有利益的思想,那就不具足了,就不是圆满清白了。说我只是能够利益而不能够安乐,也不是圆满。这样子,所以这个佛法不容易流通,这个纯净的佛法不容易流通。你若能够有安乐的行动,佛法就有可能会广大一点,也不是一定的。你虽然是安乐他,他还不一定能接受佛法的。

但是若佛在世的时候,那个佛教徒因为修四念处的关系,他有两种情形,一个得慧解脱,一个得俱解脱,就变成圣人了。这个圣人去行菩萨道的时候呢?那和凡夫不一样,就是有可能会很多的众生接受佛教,也不是所有的都能接受,不能。佛在世的时候,不要说在家的人,在家的人也有非佛教徒,还是很多啊。就是出家的,已经出了家,随佛出家的,还有很多没得圣道的,不是容易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这上面说:「具足者,圆满清白故」,就是前面这几…那九种都具足了,就是圆满清白。

你若是用佛法来观察的时候,可以知道世间上那个领导人,他推行的政策,你能具足这么多的功德吗?有具足这么多的事情吗?有这么多的条件都具足吗?不容易,你不容易的。

 

午三、住

住者,所修观行日夜专注,时专注故。

这个「住」字,这是「胜解遍满,具足而住」,这个「住」字怎么讲呢?「所修观行日夜专注」,就是你修这四无量心三昧的这个人,修无量三摩地这个人,白天也这么修,夜间也是这样修,「日夜」。就专心的在这无量三摩地里面,这个事情到后面会更明白。就是在三摩地里面去修这个慈、悲、喜、舍的这个三摩地,这句话就是「时专注故」,就是在时间上,你专一的注意这件事,你把你的意、注在这里。在禅定里面修这无量三摩地,在这个禅定里面来修这个无量三摩地,这样意思。

这样子,这就是解释这个「慈俱等心」,「设有问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故次答言:胜解遍满,具足而住」,这底下解释这三句话,这样意思。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9)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60-007 普陀洛迦新志卷七(营建门)[栏目:04 传记]
 04-037《慈悲法门》[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60~69)[栏目:傅味琴居士]
 有的上师在带领弟子放生时将系解脱搁放在所放生命的头上加持,这样有什么意义?[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念佛精要[栏目:张尚德教授]
 禅对精神危机的解释[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略谈《中华大藏经》在汉文大藏经史上的地位[栏目:方广锠教授]
 增支部1集330经[栏目:增支部1集]
 我们在家居士应该怎样吃素?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无我可治心脏病[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