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10)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3
壬四、等起

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

这是这一段文里的第四科「寻伺」的「等起」。第一科,是「寻伺」的「体性」。第二科,「寻伺所缘」。第三科「寻伺行相」。这三科昨天已讲过。现在是第四科「寻伺等起」。「寻伺等起」怎么讲呢?就是由「寻伺」而「发起语言」,就是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定是先有「寻伺」,然后才能发出来「语言」。这个「等」这个字,就是什么样的「寻伺」,就「发起」什么样的「语言」,它们是相等的,能发起的「寻伺」和所「发起」的「语言」是相等的,所以叫做「等起」。那么这等于说这个「寻伺」它有这样的作用。

 

壬五、差别(分二科)  癸一、标

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

是这第五科,是寻伺的类别,这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这个「七种差别」,前面在「意地」里解释过了。就是第一,是「有相分别」。第二、「无相分别」。第三、「任运分别」。第四、「寻求分别」。第五、「伺察分别」。第六、「染污分别」。第七、「不染污分别」。

 

癸二、指

谓有相无相,乃至不染污,如前说。

「谓有相无相,乃至不染污,如前」面说过了。这是列出来。

 

壬六、决择(分二科)  癸一、征

寻伺决择者:若寻伺即分别耶?设分别即寻伺耶?

这是第六科「决择」,就是再观察、简择,再分析一下,究竟这个「寻伺」里面有什么意义?是这样意思。这是先问!「寻伺决择者」底下才是解释。怎么样的问法呢?「若寻伺即分别耶?设分别即寻伺耶」,这提出二个问题。这里面说的「寻伺」,是不是就是「分别」的意思呢?某一种文义,某一种境界出现的时候,心里面去思惟分别,那么在这里说是「寻伺」,这「寻伺」是不是就是「分别」的意思呢?

「设分别即寻伺耶」,假设说是这个人心里面在分别,是不是那就是「寻伺」呢?提出这么二个问题。底下就是辨明这二个问题,分二科。先「标义答」,先标出这个道理,再回答这个问题。

 

癸二、辨(分二科)  子一、标义答

谓诸寻伺必是分别;或有分别非寻伺。

这是「标义答」。「谓诸寻伺」,这是我们所有的有情,所有的众生,内心里有很多的「寻伺」,这个「寻伺」决定是「分别」的意思,「寻伺」就是「分别」,这是一个回答。「或有分别非寻伺」,或者有的人他内心在分别的时候,但是不能说那是「寻伺」,说「寻伺」,是不对的,那么这是两个回答。这两个回答叫「标义答」。这底下解释,第二个这个解释后面这一句,就是「或有分别非寻伺」,解释这一句。

 

子二、释后句

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别,而非寻伺。

「谓望出世智」,就是超越世间的人,他不是一般的生死凡夫,他是圣人。圣人在观察世间一切缘起法的时候,他心里面也是有分别,这是染污、这是清净,这是善、这是恶、这是无记,这是凡夫、这是圣人、这是佛,他在这样分别的时候,不是无分别,是有分别的,就是「出世智」,那么这是一种有分别的智慧。另外一种圣人就是无分别的智慧,他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分别,这都是属于「出世」间的「智」慧。

「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法」,这个剩余的一切生死凡夫,内心里面,是心王也好,心所也好,他在流动,在动作的时候,都是「分别」。这个表示什么呢?这个圣人内心的世界,是大解脱境界,都是与真理相应的;这个凡夫不与第一义谛相应,也不与世俗谛相应,都是虚妄分别,凡夫内心里面的事情,都是虚妄分别。那么圣人的内心与真理相应,是无分别的,都是无分别。所谓无分别,就是无执着的分别,在后得智也还是有分别,但是这里的意思呢?圣人的有分别也属于无分别;凡夫所有的内心都是分别,都是虚妄分别,现在这个文的意思是这样的意思,「皆是分别」。

「而非寻伺」,但是不是「寻伺」。这话的意思,就是有寻伺欲的人,前面一开始在「有寻有伺地」一开始那段文,曾经解释过。是凡「有寻伺欲的人」,那他内心的分别是属于「寻伺」的;「无寻伺欲的人」,他内心里面有分别,但不是「寻伺」,在这里正好是这个意思。那么出世间的圣人,若和三界内都是凡夫对比,圣人都是无分别的,可以这样解释。凡夫都是有分别,有分别这就是分二类:一个是有寻伺欲的分别,叫「寻伺」;无寻伺欲的分别,叫「分别」这样意思。所以这个「寻伺」是「分别」,但是有的人的分别不是「寻伺」,因为他没有寻伺欲,这里就是这样来解释这段文,这是一种解释。

另外一种情形,就是我们读这个《大智度论》的时候,会知道一件事,这个佛菩萨到八地菩萨以上的这一些圣人,他心里面是无分别的,但是他也能说话,他也能够做种种诸法实相的法语,但是内心里无分别。无分别的境界表现于外,又好像有分别,所以那样的事情,那就和这里完全不同了。我们凡夫内心里面要分别的时候,要说话的时候,一定先要寻伺,然后才能够说话,才能做种种分别。那么那样的圣人不是!那样的圣人在无分别的境界中,就好像有分别似的,能发出来一切的语言,这是这样意思。

 

壬七、流转(分二科)  癸一、征(分二科)  子一、那落迦

寻伺流转者:若那落迦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

这以下是第七科「流转」,说这个「寻伺流转」的情况,就是在生死里流转的众生,各式各样的寻伺不同,这样解释这段。第一,是「征」。这个「征」,就是问,问分二段。先问「那落迦」。后问「旁生等」。这底下先是问。

「若那落迦的寻伺」,这个地狱里面的众生,他内心里面的「寻伺」,「是何等行」,他是在什么境界上活动?它这个寻伺。「何所触」,他的寻伺是「触」什么境界呢?「何所引」,寻伺了以后会「引」发什么事情?「何相应」,他的寻伺心所和谁「相应」?和谁和合?「何所求」,他内心的寻伺,他希望什么呢?「何业转耶」,什么「业」来「转」动他呢?这样子,提出这么多问题。这是站在问这个地狱的众生的「寻伺」的情况。底下就是畜生等。

 

子二、旁生等

如那落迦如是。旁生、饿鬼、人、欲界天、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

「如那落迦」的众生这样子。那个「旁生」,和「饿鬼」,和「人」,和「欲界天」,和「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他是「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这样问。这下边就「辨」,「辨」明这个问题。

 

癸二、辨(分四科)  子一、那落迦等(分二科)  丑一、举那落迦

谓那落迦寻伺,唯是戚行,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脱苦,娆心业转。

「谓那落迦寻伺,唯是戚行」,这底下先举这个「那落迦」。这个地狱的众生,他内心里面的「寻伺」,就是忧愁的境界,在忧愁的境界上活动。就是那个「寻伺」的时候,是一种忧愁的境界。那个「戚」,就是忧愁的意思。「触非爱境」,他的寻伺所接「触」的境界呢,就是不可爱的苦恼的境界,或者是猛火,或者是大寒冷的境界,种种的苦恼的境界。

「引发于苦」,他的「寻伺」,「引」出来的是什么呢?就是「苦」恼,另外没有别的。「于忧相应」,前边那个「戚行」也是忧,这里也说「忧」,他的「寻伺」就和「忧」在一起活动,和合「相应」。这个「戚」,是说他活动;这个「相应」,是和合的意思,有点不同。「常求解脱苦」,他的「寻伺」就是一直的想要「解脱」这个「苦」恼的境界,就是这件事。

「何所求」,就是求脱苦。「娆心业转」,这个何「业转」耶?就是「娆心业转」。这个「娆」,就是烦燥心里不安,叫做「娆」。心里面不寂静,那么叫做「娆心业转」。这「娆心业转」这句话,这是没得禅的人,没得初禅,没得色界定的人,除了色界天、无色界天之外,欲界的人都是有这种问题,心里面老是不安。这个不安的原因,在地狱里面的众生,当然这个苦恼,受这么多的苦恼,心里不安。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欲的关系,有这个欲,心里面老是向外攀缘,不安、不自在,叫做「娆心业转」。

 

丑二、例饿鬼

如那落迦寻伺,一向受苦;饿鬼寻伺亦尔。

「一向受苦」这一句就包括前面这么多句,总而言之是这样境界。那么「饿鬼」的「寻伺」也是这样,也都是受苦。

 

子二、旁生等

旁生、人趣、大力饿鬼,所有的寻伺,多份戚行,少分欣行;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分忧相应,少分喜相应;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

那么「旁生」里面的事情有点差别。「旁生」,和「人趣」,和「大力」的「饿鬼,所有的寻伺,多份戚行」,多数是忧愁,少分是欢喜的。一少分的心情是欢喜的,多分都是忧愁。「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的境「界」:「旁生」,和「人」,和「大力」的「饿鬼」都是这样。这个「大力饿鬼」,他是饿鬼的,但是他有大的神力,但是也有一些大力的鬼,还是福德很大,并不恶,不是恶。「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分忧相应,少分喜相应」;这个「苦、乐」,约前五识说;这「忧、喜」,约第六识说的。这个「触非爱境」,「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这个「触」,是「触」在外面的境界。「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还是这样子。「旁生」也是这样子,「人」也是这样子,「大力饿鬼」也是这样子。

  

子三、欲界诸天

欲界诸天所有寻伺,多分欣行,少分戚行;多分触可爱境,少分触非可爱境;多分引乐,少分引苦;多分喜相应,少分忧相应;多分求遇乐,少分求脱苦;娆心业转。

「欲界诸天所有寻伺,多分戚行」,这底下第三科说到「欲界诸天」。「欲界」的「诸天」,他们内心也是「寻伺」,多分是欢喜的,少分是忧愁的。欲界天也有一点忧愁,不全是欢喜的。「多分」是「触可爱境,少分」是「触非可爱境」;「多分」是「引乐,少分」是「引苦」;「多分喜相应,少分忧相应;多分求遇乐,少分求脱苦」,这个因为他的苦恼也少,也还是「娆心业转」,心里老是不寂静,老是要动,老是攀缘,老是希求,老是不安,这样子。

 

子四、初静虑地天

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一向欣行,一向触内可爱境界,一向引乐,一向喜相应,唯求不离乐,不娆心业转。

「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这底下第四科「初静虑」。第二、第三、第四以上没有讲,因为那方面没有寻思欲了。现在说「初静虑地天」有「寻伺」欲。他「所有」的「寻伺」,「一向欣行」,都是欢喜的,没有不欢喜的事情。「一向触内可爱境界」,就是三昧,就是禅定,而没有不是向外的,所以内里面禅定的境界,都是「可爱」的,没有不可爱的境界。「一向」是「引乐」,「一向」是「喜相应,唯求不离乐」,他也有所求,希望这个乐,与他不分离。「不娆心业转」,他没有这个「娆心」的「业」,他心里面寂静,不攀缘,没有这个不安的烦躁的这个心情。这是第二科解释完了。这个第二科是「随别释」这一科解释完了。

 

己三、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分二科)  庚一、征

复次,云何如理作意施设建立?

这是第三大科「如理作意」。这个「如理作意施设建立」:这个「如理作意」在我们内心上来说是没有这个「如理作意」的;没有「如理作意」,他能够「施设」出来,安排出来,能「建立」出来,所以叫做「如理作意施设建立」。那么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复次,云何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就是我们众生多诸苦恼,就是由不如理作意引发出来的。因为这样子就想要离苦,就要排除去这个不如理作意,要「建立」这个「如理」的「作意」,怎么样「建立」法呢?怎么样安排法呢?提出这个问题。这第二个就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列」。「总标列」里面,先用这个「媄藚南」这个方式「标列」。

 

庚二、释(分二科)  辛一、总标列(分二科)  壬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依处及与事,求受用正行;二菩提资粮,到彼岸方便。

这是「嗢柁南」的句子。底下就「长行」来标列。「长行」,也就是解释前面这四句话。

 

壬二、长行

应知建立略有八相:由依处故、事故、求故、受用故、正行故、声闻乘资粮方便故、独觉乘资粮方便故、波罗蜜多引发方便故。

「应知建立略有八相」,这如理作意有八种方式:第一个,是「谓由依处故」,这个颂的第一句,是「依处及与事」。第二,就是「事故」。第三,就是「求故」。第四,是「受用故」。第五「正行故」。第六「声闻乘资粮方便故」。第七「独觉乘资方便故」。第八「波罗蜜多引发方便故」。这是有这么多的「如理作意」的差别,这是「标列」。底下「随别释」,随标列的次第,一条一条的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明八相」,这「八相」里面,先解「释初五相」。「初五相」里面,第一个是「依处」。

 

辛二、随别释(分二科)   壬一、明八相(分二科) 

癸一、释初五相(分五科) 子一、依处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者:谓有六种依处。一、决定时。二、止息时。三、作业时。四、世间离欲时。五、出世离欲时。六、摄益有情时。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者」,这个不是违背道理,而是随顺道理的作意思惟,与道理相应的思惟,当然这里是说「寻伺」的思惟。这「寻伺」,这个「如理作意」,它是有一个「依处」的,依止处,依止什么去思惟,才算是「如理作意」呢?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里面,在下面说出来「谓有六种依处」。「六种依处」,就是十一个善心所。十一个善心所是「如理作意」的「寻伺」,是「依止处」,不然那不能算是「如理作意」。

这十一个善心所分成六个,六类。用六个不同的境界,表示出来「如理作意」的「依处」。第一个,是「决定时」,就是你要决定这样做,这个善法的时候,如理作意的时候,你要做一件,内心里面有如理的作意,去做种种的善法。这个一开始的时候先要「决定」,先要「决定」。这个「决定」是什么呢?就是信。信,我相信有善、恶果报,这个信,这个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决定」的意思,我不犹豫。我现在感觉到痛苦,是由不如理作意来的,我现在为了灭除去痛苦,远离一切痛苦,求得安乐,我对于这样的事情,我「决定」要这样做,那就是对于这件事有信心关系,才能这样「决定」;不然的话,不能「决定」,是不能「决定」的。

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修习出世间的善法,能解脱一切苦,我修习世间的善法,也能解脱三恶道的苦,得到人天的安乐,我相信这件事,就「决定」这样做了,这叫做「决定」。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先要有信心来「决定」;「决定时」是有「信」相应的。

二、「止息时」,第二个「止息时」,这就是「止息」什么?「止息」一切恶法,不敢做恶事,不敢做恶事的时候,是有惭愧心的关系,有惭愧心。就是这个惭愧心,第一个是自尊心,我希求向贤人、圣人看齐,我不应该有错误的事情,那么这就是惭,就是惭。我如果做错误的事情,这些贤圣善人会呵斥我,诸天善神都会知道的,这样子我太羞耻了,所以叫做愧。这样子,有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就把一切恶法停下来了,不敢做恶,「止息时」。因为什么能「止息」一切恶法呢?是有惭愧心的关系。

三、「作业时」,「作业时」,就是开始行动。我做种种的功德的事情,做种种功德的事情,怎么叫做功德呢?就是没有贪、瞋、痴的烦恼的时候;不是自己贪心、瞋心、邪知邪见,去做种种罪过的事情,所以这时候是善法。这个善法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对自己有利益,对他人也有利益,就是我为我自己想,我也为他人想,我为他人想,也为自己想;然后发动出来的行为,就是对他人没有伤害,最低限度不伤害别人。那么对自己有利益,或者对自己也不伤害,就算是没有利益但是也没有伤害,对他人一定有利益。这个内心里面不贪、不瞋、不邪知邪见的时候,发出来的行动,一定是有利益的。这个利益,或者在自己这一边,或者在别的人,对别的人有利益,对自己没有利益,可也没有伤害,这件事情也可以做。对自己有利益,对他人也有利益,这事更是可以做;对他人没有利益,可也没有伤害,对自己有利益,这件事也是可以做,这样都叫做善法。

这个善法,以无贪、无瞋、无痴为原则的,就可以做出这个善法。说「作业」的「时」候,你如理作意而做出来的事情,一定是没有贪、瞋、痴。你能这样做,就是有一种精进的力量,精进的努力。所以这里面有四个无贪、无瞋、无痴,加上勤,就是有四个。

四、「世间离欲时」这底下这「世间离欲时」,假设修禅定,修学禅定的时候,得世间的禅定,得世间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时候就远离了欲界的欲的烦恼,「离」了「欲」的时候呢?身体就有了轻安乐,就会有轻安乐。这个轻安乐这十一个善心所里边的一个,有轻安乐。若是不修学禅定,做其他的善法,那是没有轻安乐的,你身体没有这种感觉,这是修禅定,但是属于世间禅定的轻安乐。

五、「出世离欲时」,说是这个人,他能发心,学习超越世间的三昧,超越世间的戒、定、慧,超越世间的时候呢?那个时候,是不放逸和舍,有不放逸和舍的这种功德。这个不放逸呢?就是里边没有贪、瞋、痴,那就是不放逸。还有舍的一种作用,这个舍就是弃舍的舍,舍离的舍,这个舍这个字在佛法里可是很妙,这个舍若是在心里面的境界说呢?譬如说是我们感觉苦、感觉乐、感觉不苦不乐。不苦不乐也叫做舍,这是感觉上的舍。现在这里说这个「出世离欲时」这个舍,不是感觉的舍。这是你修行用功,成就了一种殊胜的功德境界,是个什么呢?是无执着的境界。无执着的境界叫做舍,这个地方用这个舍字来形容。

譬如说是我们凡夫这个心情,不管遇见什么境界,都是取而不是舍,不管遇见什么境界就是执着,取就是执着,执着就是取的意思。譬如说是人家赞叹我们,心里面执着这件事,就是取,你接受了,你取着这件事。人家是毁谤你、毁辱你,你也是取着,也是取着也是接受。说人家给你一个糖吃你接受,给你大粪你也接受,这个叫做受,就叫做取。这个圣人的境界呢?不取。你赞叹他,他也不取,你毁谤他,他也不取,你给他糖,他也不取,你给他大粪,他也不取,他心里面不着。这个着或是这样说,你手上有胶的时候,你摸什么就和什么粘上了;你手上没有胶,摸什么,虽然也是接触了,但是没有粘。所以圣人这个心,他和一切法,都是舍,都是不着的。

经过这个四念处的修行,能把他的内心训练的程度,达到舍的境界,他不着,那么再明白点说,他就是把这一切的境界,都观成是如幻如化,都是毕竟空的,他心里面就不着了,就是这么回事。我们执着是有,真实是有这么回事,那就是着的意思。所以这个地方是微细了一点,现在这里说这舍是这样意思。这个有现成的文句解释这个舍,也有禅定的味道,有禅定的味道,它是说『心平等、心正直、心无功用住』,这个叫做舍。『其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叫做舍。这个『平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里面也不散乱、也不惛沈,那么这正是明静而住的境界,就有这个禅定的味道。所有的禅定都是不惛沈、不散乱,心里都是很明的,心里明明了了的,但是又没有分别,所有的禅定都是这样子的,所以叫做『平等』,这样的境界叫做『平等』。

这个『平等』的境界成功了以后的时候,不需要去努力,它自然是这样子,它自然就明静而住,相续不断的下去,相续下去,那叫做『正直』,中正的『正』,曲直的『直』,『正直』。『无功用住』,它不需要努力,自然是能这样的境界,像我们静坐的时候,心里面也可能是明静而住,但心里面顾虑,以后又有分别了,贪心又来了,或者瞋心又来了,或者又惛沈了,或者散乱了,总是顾虑,顾虑我这明静而住的心,不牢固,会失掉了,又有顾虑;成功了的人,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个顾虑,它自然是这样子,所以叫做『无功用住』。那么这叫做舍。

但是这个舍,在成功了的世间的禅定,也有这样的舍的相貌。但是现在是说出世间的圣道,圣道在这样的心情里边,是有般若的智慧与之相应的,所以能够舍,能够舍。「出世离欲」的「时」候,它心里面没有贪、瞋、痴,而还有舍的功德庄严,这是一种善法 。

六、「摄益有情时」,第六个它自己成就了功德,这样子「世间离欲」是得到世间禅了;「出世离欲」呢?就是由世间禅做依止,修四念处成功得成圣道了。这个第六就是前边五个是自己成功了,然后来利益众生,这是大悲心的境界,「摄益有情时」。这个「摄」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引导的意思,引导一切众生,来修学佛法得大利益,这是大悲心的行动。这个时候,就是十一个善心所里面那个不害,不伤害众生,那么这个不伤害就是悲心的意思,大悲心,而对众生有所利益的。

那么这是有「六种依处」,这个「如理作意」的时候,「如理作意」的「寻伺」,有这么多的善心所与它相应的,这个时候才能名之为「如理作意」的「寻伺」。这样说,看出来一件事,这个「寻思」,是通于圣人的。「摄益有情时」、「出世离欲时」,那「出世离欲」,是圣人;「摄益有情时」,是大菩萨境界,都是有「寻伺」的,你看这上讲。

 

子二、事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事者:谓八种事。一、施所成福作用事。二、戒所成福作用事。三、修所成福作用事。四、闻所成事。五、思所成事。六、余修所成事。七、拣择所成事。八,摄益有情所成事。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事者」,这底下第二科,说这个「事」。就是「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你都做什么事情呢?这里把这事情也说出来。「谓八种事」,有八种事要做,第一个「施所成福作用事」,这就是这么多一切的善法里边,最容易做的就是布「施」。这个布「施」,能「成」就这个「福」的「作用事」,能得一个可爱的果报,这个「施」有这种作用。就是这个「如理作意」的「寻伺」,所要做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施」,就是用同情心,去解除别人的困难,这样叫做「施」。

二、「戒所成福作用事」,就是「如理作意」的人要受「戒」,不能够杀、盗、淫、妄的事情不能做。

三、「修所成福作用事」,就是修禅定了。在禅定里边,得到禅定时候,又在禅定里边,修学四无量心的这种三昧,慈、悲、喜、舍的三昧,这时候有大福德,能得梵天的福德,能得无上菩提的福德,有这种福,这三种事是属于世俗的善法。

第四、「闻所成事」。五、「思所成事」。六,「余修所成事」,这是出世间的善法。对于佛法这个第一义谛,你能听闻学习,这是「闻所成事」。还有「闻」了以后还不够,还要「思」惟,专精「思」惟。第六「余修所成事」,前面那个修是世间禅,这底下就是出世间的三昧了,就是有般若彼罗蜜相应的「修所成事」,这个「修所成事」。

七、「拣择所成事」。八、「摄益有情所成事」:「拣择所成事」还是智慧,「有情事」还是大悲;一个般若,一个大悲。前边是你自己努力的修行成功了,然后你有般若、有大悲心,去饶益众生,得无上菩提,是这样意思。

这个「余修所成事」,就是在禅定里边修四念处。这个「拣择所成事」,就是已经断了烦恼,得成圣道了。这个所以比前面高一点。「摄益有情事」,「摄益有情所成事」,就是大悲。这是第二科,这个「事」。「如理作意」的「寻伺」所做的「事」情,就是做这些事情。底下第三科,是「求」。

 

子三、求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者:谓如有一以法及不凶险,追求财物,不以非法及凶险。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求者」,「求」什么呢?「谓如有一以法及不凶险,追求财物,不以非法及凶险」,这个「追求财物」。这个「求」,是指「追求财物」。这个「财物」,前面说有七圣财,舍世间财,有出世间财。当然这个地方,可能是偏重于佛教徒的在家佛教徒。「谓如有一」,就是有一位佛教徒,他「求财」,但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以法」,合法的,合法的手段,去「求财」。「及不凶险」,而不会有罪过。「凶险」,就是有罪过的意思,有罪的时候就凶,就不吉祥。说「以法及不凶险」这样的手段去「追求财物」的。

「不以非法及凶险」,「不以」这个「非法」,就是违背了国家的法律,也违背了佛法。佛教徒和非佛教徒有两种不同:佛教徒一方面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一方面要不违犯佛戒,佛所制定的戒。你做的事情,做的什么事情,要不能违犯这两样事,所以「不以非法」。「及凶险」,及有罪过,就是不可以用这样的去求财;可以求财,但是要合法。那么这是这个「求」。

 

子四、受用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受用者:谓如即彼追求财已,不染、不住、不眈、不缚、不闷、不着,亦不坚执深见过患,了知出离而受用之。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受用者」,佛教徒也是可以求财,但是就是不要有罪过,不要非法,原因呢?因为相信因果。我现在用这样的罪过去得财,将来有后患,暂时可能没有问题,这个法律还不知道,警察不知道,国家政府不知道,我是非法。但是就算是一直的不知道,但是这个因果的道理没有办法逃避。它外边的势力,有可能不接触你,但是你这个罪过的事情在心里面,你是功德也好,你是罪过也好,不是在外边,是在内心里面,这一件事不能逃避的,没有办法逃避。所以这个从因果的道理,佛教徒求财,做一切功德,一定要远离过失,不然的话将来就有问题。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受用者」,我求到了财,我还要「受用」的。怎么「受用」呢?「谓如即彼追求财已」,这就是说如那个人,他所「追求」的「财」富成功了,成功了。他享受的时候「不染」,他能够「受用」的时候不太执着,不那么执着,不是很染污的。「不住」,这个「住」这个字,就是《披寻记》解释的很好,就是『得已不舍,名住』,得到以后他不肯舍,那叫做「住」。现在不是那样子,所以是「不住」。这个「不眈」,「不眈」,我们以前讲过,这个「眈」应该是目字边,不是耳字边。这个「眈」,就是爱味相应,叫做「眈」。就是比前面那个「染」,是更厉宪的爱着;前面是「不染」,这里是「不眈」。

「不缚」,不引起烦恼的系缚。这个「不闷」,这个「闷」,不观得失叫做「闷」。观察得失,观察这个因果的得失。怎么叫做得?怎么叫做失?这个时候就「不闷」了。不观得失糊糊涂涂的去「受用」,就是「闷」;现在「不闷」。那么「不着」,「不着」,就是不染着。这个「着」比前面那个更微细了一点,前面那个「染」也是「着」,「住」也是「着」,「眈」也是「着」,「缚」也是「着」,「闷」其实也是「着」。但是这个地方说「不着」是微细了一点。

「是亦不坚执」,也「不」是很「坚」固的「执」着。因为不知道什么叫做罪过?什么叫做功德?糊糊涂涂的去享受,就是「坚执」了。其实这些事情,都是贪着的意思,都是用这各式各样的字,来形容这件事。「亦不坚执」,这个《披寻记》上解释,『起邪分别见是功德,那就叫做坚执』,那么现在没有这件事。「深见过患,了知出离而受用之」,深深的感觉到这个财,世间的财富是有「过患」的,因为财而令人放逸,是「过患」。或者也有引起其他的问题,都是很多很多的「过患」。你若是能知道了,就「出离」这一切的「过患」,这样子来「受用」这个财富。这个可见这个佛教徒,可以「追求财富」,追求来了以后,「受用」的时候,也要远离过失,这前面的文我们也讲过这个问题。

 

子五、正行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者:谓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长等;恭敬供养,利益承事。于今世、后世所作罪中,见大怖畏,行施作福、受斋持戒。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正行者」这样子,第五科,「正行」。「谓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长等;恭敬供养,利益承事」,就是得到了财富以后,前边是远离了过失,这底下是说应该怎么样做,才是有意义的。「谓如有一」个人,他知道「父母」是有恩德的,对我有恩,「沙门、婆罗门及家长等」,这些人都不是平常人,都是很尊圣的人。那么所以「恭敬供养,利益承事」,对于「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家长等」,要对他们要「恭敬」,那么要「供养」他们,「利益」他们。「承事」,就是要为他们做事。这个「承」,就是禀受他的意旨,去为他做事,叫做「承事」,是这样意思。就是他的意思想怎么样,你就照那个意思去做,那就叫做「承事」。

「于今世后世所作罪中,见大怖畏」,但是你没能,你功德没能圆满,这个圣人的功德还没圆满,总难免还有一些过失,过失这个时候,这个人「于今世后世所作罪中,见大怖畏」,说是所作的罪,我今天作的罪,现在有了过失,这个过失在以后会有果报的,这件事有「怖畏」心,「见大怖畏」。这个心里面感觉到不安,很恐怖,这样有这样心情的人,不敢造罪,就是造了赶快忏悔,所以这也是正行之一。

「行施作福」,所以他能够「行施」,追求如法,追求来的财富,能够把它布「施」,能够布「施」,自己也可以享受,但是也应该布「施」。「作福」,就是「行施」。这个「作福」,「福」是表示这个「施」,将来能够得到可爱的果报,所以是叫做「福」。「受斋」,然后还要受这个八关斋戒,不要对于现在所成就的功德,生知足想,不要生知足想,要继续的栽培善根,修学戒、定、慧。「受斋」,是修学戒、定、慧的意思,就是在家居士,修学出家人的功德,叫做「受斋」。但是这个时间不多,就是二十四小时,你这一天在二十四小时内,你修学出家人的功德,也就是修学戒、定、慧。所以受了八关斋戒的时候,还到办公室去做事,不太合法。受八关齐戒这一天最好是在寺院里边,和出家人一样的,读经、静坐、修止观、拜佛,这二十四小时内,一直栽培功德,那叫做「受斋」。「受斋」那当然是短时间,或者是一天,或者是两天,或者是五天,或者七天,短时的。

「持戒」,「持戒」就是要或者是受五戒,或者是受出家的戒。这个「持戒」,是长时期的。「受斋」,「斋」里面也是有「戒」,但是短时期的。

 

癸二、指后三相(分三科) 子一、声闻乘资量方便

声闻乘资量方便者:声闻地中,我当广说。

前面那个「八种相」,前五种说完了。这是「后三」种。「癸二、指后三相」。第一,是「声闻乘资量方便」。这个「声闻乘」的「资量方便者:声闻地中,我当广说」,这里不说了。

 

子二、独觉乘资量方便

独觉乘资量方便者:独觉地中,我当广说。

 

子三、波罗蜜多引发方便

波罗蜜多引发方便者:菩萨地中,我当广说。

第三科,「波罗蜜多引发方便者:菩萨地中,我当广说」,所以在这里也不说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9)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门品》图文释义 21、现宰官身图[栏目:普门品图文释义]
 离八风之患[栏目:人生佛教语录]
 修学禅定——必须认识智慧的重要(普巴扎西仁波切)[栏目:禅定]
 一身病苦从何来?[栏目:宣化上人]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七十三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你快乐吗(王伟)[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真实不虚的四种清净明诲 The Four Clear Instructions on Purity ..[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基本佛法 1 皈依三宝[栏目:基本佛法]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栏目:妙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