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4)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17
申五、妄见闻(分二科)  酉一、薄福者

若薄福者,当生下贱家。彼于死时及入胎时,便闻种种纷乱之声;及自妄见入于丛林、竹、苇、芦、荻等中。

现在的文是说「别广胎生」,各别的详细的说胎生的情况,这一科里面先说中有,中有里面先说这个入胎的因缘,这一科讲完了。第二科「入相状」,入胎的情况,这一科里面分成五科。第一科是「起趣欲」。第二科「起颠倒」。第三科「起贪爱」。第四科「被拘碍」。这四科也都讲完了。现在是第五科「妄闻见」,就是入胎的这个人,他虚妄的有所闻、有所见,这一段。这里面分两段,第一段就是「薄福者」,就是少福的人,福德少的人。「若薄福者」,就是入胎那位补特伽罗这个众生,假设他是少福德的人。他是「当生下贱家」,他不能生到富贵家里面,他要生到那个贫苦的人家里头。

「彼于死时及入胎时」,那么他在死亡的时候,乃至到「入胎」的时候,在这一段时期内,「便闻种种纷乱之声」,他就会听到很多的杂乱的声音,不可爱的声音。「及自妄见入于丛林」,「及」他自己虚妄的看见,就是错误的看见,他「入」在「丛林」里面,很多的草或者很多的树在那里面;或者是「竹、苇」里面,或者是「芦、荻等中」,他不知道是入胎,他不知道,他就感觉到到这些地方去了。

 

酉二、多福者

若多福者,当生尊贵家。彼于尔时,便自闻有寂静、美妙可意音声;及自妄见升宫殿等,可意相现。

「若多福者」,这是第二段「多福德」的人。「当生尊贵家。彼于尔时,便自闻有寂静、美妙可意」的「音声」,他听见了这样的音声。「及自妄见升宫殿等,可意相现」,前面是听声音;这底下看见的境界,他自己错误的、虚妄的看见了,他「升」,就是这个「宫殿」是很高的地方,那么他「升」到「宫殿」里面去,在「宫殿」里面,他不知道是入胎,他认为是到「宫殿」里面去了。这个「宫殿」里面的境界是很「可意」的,令人很满意的境界,有这样的「相」貌显「现」出来。

这是一个两种大概的说,这么两种的有情,都是虚妄见。但是这个有福德的人的虚妄见,是满意的;这个无福德的人的妄见,就是很一般性的,在「丛林」里面「竹、苇、芦、荻等中」,这是有这样的差别。不知道是入胎,他不知道这回事。

 

巳二、异熟摄(分二科)  午一、约自体辨(分四科)  未一、入胎位(分二科)

申一、总标

尔时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为一段;犹如熟乳凝结之时。当于此处,一切种子异熟所摄执受所依阿赖耶识,和合依托。

「尔时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这底下是「异熟摄」。前面是「中有摄」,是属于「中有」的这个阶段的。可是「妄闻见」这里面,也就接触到这个「异熟」了。「异熟」,就是果报,就是中有灭了,中有死掉了,这个生有开始了,就是果报的,果报的境界了,所以叫做「异熟摄」。这一科里面是分两段。第一段「约自体辨」,约他本身的情况来说明。第二段是「他缘辨」,这个众生和别的众生彼此间的关系。现在第一段「约自体辨」分四科。第一科是「入胎位」,「入胎」,他这个时候已经「入胎」了,这个时候的境界。先「总标」而后「别释」。

「尔时父母」,这个时候这个中阴身要入胎的时候,「父」亲、「母」亲「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的「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为一段」,这个「二滴和合」的情形,「犹如熟乳」及「凝结之时」的相状。「当于此处,一切种子异熟所摄执受所依阿赖耶识,和合依托」:这个「熟乳凝结」的这一段,「阿赖耶识」就是寄托在这里,这就是入胎了。这个「阿赖耶识」在这里有三个相貌:第一个是「一切种子」的相貌,「阿赖耶识」里面有「一切种子」,储藏了「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是「异熟所摄」,这个时候是属于果报的。「一切种子」是因;「异熟所摄」就是果,果报。这个「阿赖耶识」是通于因、果的,「一切种子」阿赖耶识,「异熟所摄」阿赖耶识。这「执受所依」,就是这个「阿赖耶识」这个「识」,和这个「熟乳凝结」的这一段的物质,和合起来叫做「执」。因为「执」,所以也就有「受」,也就有感觉,就是有情了,那么这叫做「执受所依」。

这个「所依」,就是那个「熟乳凝结」的那一段,是生命的所依体。他要「阿赖耶识执受」才可以,不「执受」就是不能受孕的,意思是这样子,这一句话主要就是说「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和合依托」,「阿赖耶识」同那个「熟乳凝结」的一段和合,和合了,就是「依」他为「依托」之处,「阿赖耶识」以「凝结」的「熟乳」为所依止处,就寄托在那里。但是反过来说「熟乳凝结」,也以「阿赖耶识」为依托,也互相依托的,这样意思。所以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是「总标」,「总标」这个入胎的相貌。下面「别释」,「别释」分两段。第一段叫「和合依托」,「和合依托」又分两段。第一段是「总征」。

 

申二、别释(分二科)  酉一、和合依托(分二科)  戌一、总征

云何和合依托?

怎么叫做「和合依托」呢?这是问。下面就解释。解释先解释「和合」,然后再解释「依托」。「和合」里面又先解释「已生相」,这个生有已经出现了,本有、死有、中有、生有,这生有已经出现了。出现里面又先说这个「识生」,先说这个「识生」的相貌,「识生」里面分两科,也是先「标」出这个「相」貌。

 

戌二、别释(分二科)  亥一、和合(分二科)  天一、已生相(分二科) 

地一、识生(分二科)  玄一、标相

谓此所出浓厚精血,合成一段,与颠倒缘中有俱灭。与灭同时,即由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有余微细根及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于此时中,说识已住结生相续。

这是第一科「标相」。前面是问,怎么叫做「和合依托」?怎么叫做「和合」呢?就是「谓此所出」,就是父母「所出浓厚精血,合成一段」。这个时候「与颠倒缘中有俱灭」,这个「浓厚」的「精血」,也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而「中有」也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所以说「与颠倒缘中有俱灭」,都是剎那灭的。剎那灭,但是这个时候这个「精血」是剎那灭、也剎那生;这个「颠倒缘」的「中有」他剎那灭,灭了就是灭而不生了,灭了就不生了,就是结束了,「中有」结束了,这生有现起了。

或者说这父母的颠倒,父母的贪爱心,和这个「颠倒缘」的「中有」同时都过去了,「中有」也灭了,因为生有一现前,「中有」就灭了。这个「中有」他是个颠倒的因缘,他看见这些虚妄的闻见,生贪爱心,那都是颠倒,都是颠倒的因缘,「俱灭」。

「与灭同时,即由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和这个中有灭的「同时」,这个生有就现前了,这个生有现前是怎么个情形呢?「即由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这个「一切种子识」,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这个种子当然如果是来到人间投胎,那么这个就是他以前做的善业的种子的功能;如果是到了胎生的鬼的世界、或者畜生的世界,那就不是善业了。所以「即由一切种子识」里面的「功能力故,有余微细根及大种和合而生」,这个由于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的能力,由那个种子发生作用了,就在这个胎里面「有余」,有另外一种「微细」的「根」,就不是明显的净色根,五净色根,眼、耳、鼻、舌、身五净色根。「及大种和合而生」,以及这个地、水、火、风的「大种」,和这个净色根「和合」而出现了。这个「及大种和合而生」这个「及」字,或者是那个「即」,『色即是空』那个「即」,或者是那个「即」也是可以。

「有余微细根」,而那个「根」,是由阿赖耶识的种子的能力出现的;那个净色根就是地、水、火、风大种,地、水、火、风的大种,互相的和合出现了,那么这就叫做生有。这么说这个在道理上也是合的,也是相合的。「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除了净色根之外,另外还有「余」,「余」的,另外的,另外的是什么呢?「有根同分」,这个「有根同分」应该这样说,就是有净色根,就是净色根的「同分」,净色根的「同分」是什么呢?就是浮根尘,就是浮根尘,就是我们肉眼所见的眼、耳、鼻、舌、身。这个「同分」,这个浮根尘和净色根是「同分」,彼此有点相似。而这个「同分」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精血和合」,就是「精血」。这么看出来净色根,完全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所变现的;而这个浮根尘是「精血和合」,有这样的味道,有这样的意思。但是这个浮根尘也是阿赖耶识所变的,心外那有法可得呢?都是识所变的,但是这是先变的,可以说是他前一剎那以前变的;而净色根是一入胎的一剎那才变的,这有时间上,应该说有前后。

「和合抟生」:这个「抟生」,也就是积聚在一起出现了,这样解释。「于此时中,说识已住结生相续」,就在这个时候,就是净色根和浮根尘都已经和合而生了,在这个时候。「说识已住」,就是说这个「识」,阿赖耶识就是住在这里边,住在这个合成一段的这一段里面。「结生相续」了,这个「结生」,这个「结」,也就是和合的意思,和合的而生,这个生命就相续下去了。由本有的生命死掉了,那么中有相续下来;中有死掉了,这个生有又相续下来,就是这个生命是有变化的,但是是相续不断的,这样意思,「结生相续」。

这个《披寻记》上解释,这个「结」字,能和合苦,所以叫做「结」。能和合苦,能令你苦和合,所以叫做「结」,这当然也是对。这能和合苦,故名为「结」,是本论本身的解释,在下文有这样的解释。就是这个「结生相续」,这就是苦的开始,所以也是可以这么解释。

 

玄二、辨位

即此名为羯罗蓝位。

前面是「标相」,「标」出来入胎的「相」貌,入胎的时候这个阿赖耶识,同他和合而生的相貌。这件事只是前一剎那,这个生有的前一剎那,是阿赖耶识的境界,那一剎那因为是『去后来先作主翁』这《八识规矩颂》上的话,就是『来先』,入胎最先,入胎那一剎那,就是阿赖耶识,由那个时候中有闷绝了,这在《大毗婆沙论》上有这个话,中有闷绝了,这一剎那入胎了,这一剎那是阿赖耶识;第二剎那以后,其他的识也都活动了,就是六识也活动了,是这样意思。

这个时候「即此名为羯罗蓝位」,这是第二科。这就是「羯罗蓝」的这一个阶段。这个入胎以后一共有八个次第,有八个次第,现在就是第一个次第,这个名字就叫做「羯罗蓝」。「羯罗蓝」翻到中国话,翻个杂秽,也翻个凝滑。「即此名为羯罗蓝位」。

 

地二、名色生

此羯罗蓝中,有诸根大种,唯与身根及根所依处,大种俱生。

这是第二段「名色身」。前面说「识生」,那么前面「识生」,就是那一剎那,最初生有的一剎那,是阿赖耶识从这个精血和合这一剎那,这叫「识生」。这个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就是这第三个,无明、行、识,这第三个识。第四个就是「名色生」。

「此羯罗蓝中,有诸根大种」,这个凝滑、杂秽的这个这一段物质里面,「有诸根」的「大种」,有净色根的「大种」。「唯与身根及根所依处,大种俱生」,而这个「诸根大种,唯与身根」,这个「诸根」里面通常是说眼、耳、鼻、舌、身五根,这样说底下「唯与身根」这样说,那个「诸根」就是把身根除外了,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四根,这个四根的大种「唯与身根,大种俱生」,在一起生。「及根所依处」呢?那就是(浮尘根),浮根尘了,就是「身根」的「所依处」,「身根」的「所依处」也就是浮根尘,「身根」的浮根尘。

这里把这个「身根」明显的标出来,其余的四个根只说有大种,这个意思就是它特别微细,表面上的相貌还没有,还没有明显的相貌,还没有明显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的,只有身根,这样意思。

 

天二、当生相(分二科)  地一、明次第(分二科)  玄一、眼等生

即由此身根俱生诸根大种力故,眼等诸根,次第当生。

前边说这个「生相」,「识」和「名色生」的相貌,这个「名色生」。前面说「识生」,只是阿赖耶识;现在说「名色生」,就包括了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这四个加上色,就是五蕴,另外这个受、想、行、识叫做「名」。另外还有一个识,那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另外有个受、想、行、识,那个识就是前六识。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有这样的话『识缘名色,名色缘识』。所以这个阿赖耶识实在是佛说的,不应该说阿赖耶识是别人说的,不应该说它是非佛说,应该这是佛说的,因为《阿含经》里面有这个话的,所以「名色生」。这个里面包括了这个「羯罗蓝中,有诸根大种,唯与身根及根所依处,大种俱生」,这里面包括着受、想、行、识在内的,不但是阿赖耶识了。那么这里面怎么知道有受、想、行、识呢?前面那个「妄闻见」,那一科说「薄福德」的人他认为入到丛林里面去了;「有福德」的人他说是他自己感觉到,他自己看见了升到宫殿里面去,实在这就是入胎以后的境界,入胎以后有福报的人,他认为是在宫殿里面住,很舒服的、很自在的,也不冷、也不热,那里比在庐、苇的时候还是不同了,而这就是受、想、行、识的境界。

所以这是「即由此身根俱生诸根大种力故」,这底下说「当生相」,当要生起的相貌。前面已经生就是这样子,像前面说的,现在是「当生」。「当生」是什么呢?「即由此身根俱生」的,和「身根」同时生的「诸根大种力故」,就是眼、耳、鼻、舌「诸根」的「大种」的力量故。「眼等诸根,次第当生」,这就是要一段时间了,「眼根」那四根,「次第」也要出现了,所以说是「当生相」。「当生相」里面先说「次第」,「次第」里面先说「眼等生」,「眼等诸根,次第当生」。第二段是「依处生」。

 

玄二、依处生

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处大种力故,诸根依处,次第当生。

「又由此身根俱生」的「根所依处大种力故」,「又由此身根」在一起,同「身根」在一起又出现的这个「根所依处大种力故」,这样说这个「根所依处」,有不全是「身根」的浮根尘,应该包括是眼、耳、鼻、舌的浮根尘。那个大种,那个浮根尘的「大种力故」,「诸根依处,次第当生」,那么眼的浮根尘,乃至到舌根的浮根尘,也是「次第」的将会出现了。可见这个净色根有净色根的大种,浮根尘有浮根尘的大种,都是依据大种而出现的。而大种从那里来呢?是一切种子识功能力故。可见这个次第是这样子,是这样子次第的。

 

地二、显圆满

由彼诸根及所依处具足生故,名得圆满依止成就。

这是第二段「显圆满」。前面那一段是「明次第」,能生起的次第。这底下说是「圆满」了。是「由彼诸根及所依处」,「由彼」净色根的「诸根」,及净色根的依止处,就是浮根尘,这两种「具足生故」,全部的都出现了。「名得圆满依止成就」,这个时候就叫做「圆满」了。是「依止成就」,这个「依止」,就是为心心所法的依止处。这个净色根,净色根要有浮根尘做依止,心心所法要以诸净色根为依止,这可是有这样的次第的,为「依止」,这「依止」圆满了。「成就」呢?是时时的现前,时时现前,这个净色根、浮根尘时时的现前,那么这叫「圆满依止成就」了。

 

亥二、依托(分二科)  天一、释得名(分二科)  地一、标义

又此羯罗蓝色,与心心法安危共同,故名依托。

这以下,前面是说和合,前面是说和合,这个根圆满的成就了,那么这个识就同它和合了,有了依止处了,心心法的依止处。这以下说「依托」,什么叫做「依托」呢?解释这个「依托」,「依托」分两科。第一科解释「释得名」。「地一」先「标义」。

「又此羯罗蓝色」,又这个杂秽的色。「与心心法安危共同」,与这个「心心」所法,它们要「安」有是「共同」的,若是「危」也是「共同」的。有什么伤害不安乐的事情,是「共同」的,就是「安」乐的时候也是「共同」的,「故名依托」,所以叫做「依托」。这个「依托」,是「安危共同」的意思。这底下就解释这个道理,怎么叫做「安危共同」呢?这底下解释。

 

地二、随释

由心心法依托力故,色不烂坏。色损益故,彼亦损益,是故说彼安危共同。

「由心心法依托力故,色不烂坏」,由于这个「心」和「心」所法,依那个羯罗蓝色为「依托」处,所以依这个羯罗蓝色它不坏,依止的很健全,很健康,那么这是「安」乐是「共同」的。「色损益故,彼亦损亦」,如果羯罗蓝色本身,有了什么原因被伤害了,就是「损」。那么「心心」所法也是受到伤害;如果羯罗蓝色是没有受到伤害,而且滋养的很好,很健康,很正常,那么彼「心心」所法也是很正常,也是很明利的,所以叫做「色损益故,彼亦损益」。「彼」心心所法有是受到「损益」,或者「损」,或者「益」。「是故说彼安危共同」,所以说这个「心心」所法,和那个羯罗蓝色,他们是「共同」的,这就叫做「依托」,「依托」是这样意思。

 

天二、别托

又此羯罗蓝识,最初托处,即名肉心。如是识于此处最初托,即从此处最后舍。

「又此羯罗蓝识,最初托处,即名肉心」,这是第二段显托处。这第一段「释得名」,为什么叫做「依托」,「释得名」。这底下说这个托的地点。「又此羯罗蓝」,这个「羯罗蓝」色,是阿赖耶识「最初托处」,是阿赖耶识最先寄托之处。这上面说阿赖耶识以「羯罗蓝」色为寄托处。「即名肉心」,寄托在那里就叫做「肉心」。这个地方有的说是心脏,叫做「肉心」;又说是脑,叫做「肉心」。古代的旧的翻译就是心脏的心;但是近代的人,从南传的上座部,现在南传上座部就是铜牒部,他们的说法就是意识所依止的意根,是脑。就是近代的翻译应该说是脑,翻成脑,我认为翻成脑是有道理。当然这个脑也不能离开心脏,你没有血还是不行,所以「即名肉心」。

「如是识于此处最初托」,从这一段的说明可以知道,阿赖耶识在这个地方是最初寄托的,最初寄托在这个地方。「即从此处最后舍」,要死亡的时候也是从这里「最后舍」,最后离开了。那么这是解释这一段,解释这个「依托」同「和合」,解释完了。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3)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法印[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人死后二、三个小时,全身就会僵硬,可是念佛人死后多天,身体为何还能保持柔软?[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杨仁山与金陵刻经处[栏目:吕建福教授]
 真正的老师[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如何习修禅定(许士群)[栏目:禅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