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禅定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始刊于《禅》创刊号)
一、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就离不开禅定的实践。禅定的实践又须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和具体方法的运用。要做到这一点,又离不开一个“信”字,没有正确的信,所谓解、行、证都无从谈起。反过来,“信”又须有后三者的不断巩固与加深。由此可知,信、解、行、证四者是相辅相成的;而禅定一法,又是信、解、行、证不断巩固与加深的基础。
首先,一个人的“信”如果没有禅定的涵养,就会因凝聚力与悦豫情抱的不足,而不能产生因信仰而生起的精神力量。因为信仰不仅是信佛及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禅定的修养,得到符合真理的体验,从而将动的智慧转化为坚固的信念,并依此自觉地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格。
第二,“解”是思维活动,它是最容易流荡的,故分别知见越多,修行禅定就越困难。所以“解”如果没有禅定的摄持,便会落于狂解,不能深刻地洞观宇宙人生的真理,也不可能以其所解指导人生实践。因此,只有在禅的悦可于心的悟解中学习佛法,方能产生一种有力的增上种子,真正领略“解”中的乐趣。
第三,讲信讲解,其目的就是要应用于实践。戒律是禅定的基础,慧解是禅定的理论指导,而真正的实践之道便是“禅”。由禅而悟,由悟而证,这是佛法的根本要求。慧思禅师说:“一切佛法从禅生。”可知禅在佛法实践中的重要性。什么是禅?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及禅、教、律、密、净等,无一不是禅的实践方法的不同表现,其目的都是要求行人通过禅的寂静而悟证真理,圆成佛果。
第四,从证的角度来谈禅,更能显示禅的重要性。佛陀在成道之前,就是在菩提树下端坐思维安般禅而豁然大彻大悟的。佛陀从自证中开示了许多契理契机的教法,从而建立了佛教。佛陀一生除了用大部分时间来阐述禅的修习外,在临入涅槃时还顺逆出入四禅八定。佛陀的果证,充分说明了禅定与证悟的密切关系。
《大毗婆沙论》对禅的重要性作了如下的论述:
若有比丘,不肯坐禅,身不证法,散心读诵,讲说文字,辩说为能,不知诈言知,不解诈言解,不自觉知,高心轻慢坐禅之人,如是论师,死入地狱。
由此可知,禅在佛法实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没有禅,信、解、行、证都无法成立。
二、禅定的名义
禅是印度梵文禅那的略称,译为静虑,是制心一处,思维观修之义。另有“三昧”一词,中文意译有正定、正受、 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取“定”之义,即与禅那合称为“禅定”,内含有止观、等持等义,其中以持心平等到达不动寂静的相应状态为正义。《普劝坐禅仪》中说:
禅那者,定慧均等之义,以不偏止,不偏观,寂静审虑,平等住故,名为静虑。
所以禅定即是修习者的内心远离一切妄想执着后的明朗思维观照,故止一切妄执即是寂静心,观诸法真理而断惑即是审虑的真智。
虽然佛教有关禅定的名义沿用了印度其他宗教原来的术语,但在内容上是完全不同的:一是印度其他教派的禅法缺乏系统性;佛教禅法则从预备修习到最终的证悟,有完整的禅修系统。二是其他教派主张通过禅定的修行,达到与神相应,进入神我世界,故一旦禅定坏灭,就会退为凡人;佛教则以缘起中道的正见为指导,彻底破除我法二执,解脱二种生死而得大智慧,究竟圆满菩提。三是其他教派的禅法一般注重身体的苦行及生理的变化,有的则以身心乐受及获得神通为主;佛教则主张禅定境界应以安禅适悦为主,而呵斥不必要的苦行,同时也否定其虚妄的快乐,重视中道现量。佛在律中禁止对众宣说修禅获得神通之事,以免受神通的诳惑而失去证悟涅槃的究竟利益,因此神通只不过是修禅的副产品,不能过于执着,更不可着意追求神通。
由上可知,佛教禅定的名义虽与印度其他教派相同,但内容实质是完全不同的。佛陀以自悟自证的高度智慧反照于禅的修习,故能如此深远微妙。
三、禅定的基本原理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在本质上与佛都是平等的,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由于众生在意、智、情的三方面有所偏执,囿于私欲,故不能完成与佛一样的圆满人格。所以佛陀在初成道时就感叹地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无师智 ,一切智,自然显现。”这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的本性原是与佛一样,充满着一切智慧的清净功德,但由于无明覆盖了本净的自性,使我们不能从本来清净的性体上获证妙用,随逐生死之流漂荡不休。故《止观坐禅法要记》说:
本自不动,何止之有?本自不蔽,何观之有?众生迷荡,去本日远,动静俱失,不昏即散;此二病本,出生众苦。令彼离苦而获安稳,当用止观以为其药。
人有流荡散乱之“动”,故用止法来凝聚之;有闭塞暗钝之散,故用观法来开发之。凝之又凝,无散而不止;开之又开,无昏而不破。于是即照而寂,即寂而照,天然妙性便由此而全体显现。
梁肃在《天台止观统例》中说得更为明白:
夫止观何为也?导万法之理而复于实际者也。实际者何也?性之本也。物之所以不能复者,昏与动使之然也。照昏者谓之明,驻动者谓之静;明与静,止观之体也。在因谓之止观,在果谓之智定;因谓之行,果谓之成;行者行此者也,成者证此者也。原夫圣人有以见“惑”足以丧志,“动”足以失方,于是乎止而观之 ,静而明之,使其动而能静,静而能明。因相待以成法,即绝待以照本。
虽然佛教各宗之间的理论认识及修禅之法不一样,但根本的目的无一不是要证悟真如佛性,而最终圆满无上的人格。
总之,佛教禅定的前提是众生具有清净的本性智慧,而修习禅定是藉寂静的止观力来消释一切覆蔽于自性上的无明妄执。一旦豁破无明,亲证自性,再加保任磨练,则习气渐消,智光彻露,于是解脱一切系缚,具足大智慧、大光明、大神通等无量妙用,成就断、智、悲三德而圆证三身的果位。因此禅定不是目的,借禅定的修习以达到断惑证真才是目的。
四、禅定的分类
佛教的禅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人划分的五种禅,二是以法划分的四种禅。
(一)五种禅:
1、外道禅:不正信因果,心外求法;对神我、神通、气态等身心变化有种种不正确的执着,欣上界的禅悦和厌下位的粗动,满足于虚妄的禅定悦乐,不知心生法生的道理,故属外道禅类。
2、凡夫禅:虽能正信因果,但只为现世的身心利益或为来生的生灭快乐,不知解脱生死,耽着禅味,故属于凡夫禅。
3、小乘禅:知三界实法之苦,深明生空之理,修四谛等解脱之道,最终以证得偏真涅槃为果,故属于小乘禅。
4、大乘禅:能发大菩提心,自利利他而修大乘禅法,空人法二执,逐渐圆显中道正智,因为恒住中理而修,故属大乘禅。
5、如来禅:超越一切异见,融摄一切万法,在一切诸法中,平等而证,更无差别。因其一切圆证,故属如来禅。
(二)四种禅:这四种禅的分类,是智者大师根据佛陀一生所说禅法的内容收摄归纳,可视为一切禅法的总集。
1、世间禅:指凡夫、外道以及大小乘人共修的禅法,是一切禅法的基础。它的修法纯属相对意识,可达到不同层次的相对寂静状态,由于各人修禅时的出发点不同,其结果也大不一样。由四禅定、四无量心、四空定等十二门禅而组成。在四禅前还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地定的次第过程。
2、出世间禅:指从相对意识过渡到绝对精神的禅法,其主要目的是断除三界的见思烦恼,证达超越时空的虚灵明觉境界,脱却外界一切的诱惑,归返于永久持续的寂静状态。此禅为大小乘所共修,内容有观、练、熏、修的四方面。
①观禅: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观修的禅法。
②练禅:依九次第定的顺序练习。
③熏禅:通过熏熟自在性的练习,能顺逆自在地出入禅定,即狮子奋迅三味。
④修禅:进一步在九次第中修治禅定使之精妙,即超越三味。
经过四方面的训练修习,便能离诸烦恼,自在地证入涅槃。
3、亦世间亦出世间禅:此禅既通于世间禅,又通于出世间禅。从浅处讲,是与凡夫外道等共修的;从深处讲,则从小乘乃至如来禅,都摄在其中。因为此系禅法的不定性及修习者的悟解不同,可获得不定的结果,故又称为不定禅。一般分为三类:
①六妙门:分为数、随、止、观、还、净的六个法门,又有十个层次的不同悟证,而于一一门中,又具互摄互转的功能,因其法微妙能使行人通至涅槃,故称为六妙门。
②十六特胜;这是由十六法组成的特殊修法,其次第胜进的功能特别微妙,故称为十六特胜。内容是: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心受喜、心受乐、受诸心行、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
③通明禅:行者在四禅、四空定及灭尽定中,通观身息心三者,从而开发三明六通,故称为通明禅。
4、非世间非出世间禅:此禅系最高的悟证之道,是不可思议的实相禅法,能够超越一切对待而证悟一切平等的圆满大觉。其修法内容有九种大禅、百八三昧,念佛三昧、 般舟三昧、禅宗的参悟、天台止观的实相禅等。修这一系的禅法,要有相当的见地方能体会,否则,精神素养不足,中道见机未圆,绝对无法进入正修。
五、禅定实践的四大纲
佛教的修持经过历代高僧的禅定实践,基本上形成了参禅、止观、持咒、念佛四大纲,其中除了方法上的差异外,在原理、目的等方面都逐渐趋向融合。
(一)参禅:参禅最重要的是明根本,直下承当,时刻返照。如果已眼未明,还湏参访善知识,以开智眼。如根本已明,但定慧力量不足,则须用方便法修习。方便法很多,基本不外看公案、参话头、默照观心,乃至修止观、持咒、念佛等,久久修习,处处消归,不生一切异见,则因缘时节到来,必有证悟现前。如百丈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只要亲证本性,即是圆成佛道。
(二)止观:教家都有观法,但目前以天台止观最为流行。修天台止观首先要明解圆理,要认识性德本具及修德功用,然后即能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如此方合佛法宗旨。在具体的修法上因人之根机不同,分为二种止观:一是圆顿止观,这是圆顿根机的人,直接依现前一念不可思议之境,起一心三观之修,直悟性体,便起妙用。但圆顿中亦有三根不同,故又立十乘观法与十境差异。二是渐次止观,这是圆渐中根之人,无法直接起观,故须从次第的三止三观下手,渐次悟证性体。三是不定止观,这类人根机不定,故依六妙门进修,即能获得相应的悟证。
天台圆顿止观可与参禅融通,也可与念佛禅、无相密相应。
(三)持咒:这一类禅法是借佛菩萨的三密来转换自己三密的方法。持咒特重咒音的准确,故须有上师传授,并要注意思想修养,否则如见地不纯,就易发生偏差。
(四)念佛:念佛是以果地觉境而为因地修心为方法。重点虽在于信愿,但理性的认识及下手功夫的要妙,也不得不注意。如以凡夫情见去修念佛禅,往往得不到真实的利益。念佛禅一般分为三类:一是持名念佛,浅的是事持,诚心即可,深的可入理境,如“即持名即实相”之法,也可与一心三观配合,成实相禅。二是观想念佛,这是借境换心的方法,有观西方胜境与观佛像两种,形象思维较好的人,可作此观。三是实相念佛,深明理性,直契佛源,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时时体究,悟证实相。此即与般若智慧融合的念佛方法。
以上四大法门中,前二种,以自力修禅为主,后二种则以自他两力加修为主。无论哪一种修法,当达到真境观前时,都是一般无二,故法法圆融,归源无二,只是证显本来面目而起其无量妙用而已!佛教禅法从本性上建立方便,然后又从修习中不断地深入,最后完全呈现自性的本态,功德圆满,智慧无缺,这就是所谓成就佛果,究竟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