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0)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03
癸十三、续善根

云何续善根?谓由性利根故;见亲朋友修福业故;诣善丈夫闻正法故;因生犹豫,证决定故;还续善根。

前面的文说这个意,有特别殊胜的作用,一共分十四科。现在是第十三「续善根」。前面说「断善根」。现在说「续善根」。「断善根」,是意识的作用。现在说善根又继续的出现了,又继续的栽培善根了,这也是意识的作用。为什么断了善根,后来又能够恢复过来,继续栽培善根呢?「谓由性利根故」,就是因为这个人的心性,是属于「利根」人。「利根」人,就是特别认真的人、智慧高的人,他能有这种果断的力量,能重新的改善自己,重新创造自己,这是「利根」人的一种相貌。

「见亲朋友修福业故」:根本上的原因就是「利根」,就是智慧大、果断。第二个原因,他看见他亲爱的人,和他有感情的朋友,「修福业故」,他们能够修行很多利益人的事情,对于他人有什么困难,他能够有同情心去做这一些利益人的事情。看见他心爱的人,有感情的人,做这些好事,他就受到感动,受到了感动,这是第二个原因。

「诣善丈夫闻正法故」:第三个原因,他能到这个善知识那里去,听闻「正法」,听闻佛法的道理。这个佛法的道理上,从根本上说明有善恶果报,诸法是缘起的,那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善恶果报是真实不虚的。这个道理他生起了,就动摇了他原来不相信因果的这种想法。所以「因生犹豫,证决定故」,因为他看见「亲朋」好「友修福业」,到善知识那里听「闻正法」,所以因此他心里就「犹豫」,就疑惑了以前的思想是有问题!我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能是不大对的呀!这是属于这个在五心里面这是寻求,是寻求的意思,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这个「犹豫」,就是属于寻求的这一部分,这一阶段的情形。后来经过自己去思惟观察,后来决定了,喔!还是有善恶果报的,我不应该生这种邪知邪见。他就从他这个听「闻正法」,看见别的人「修福业」,加上他自己的深入的观察,他这回他证实了是有善恶果报,所以他就决定了「续善根」,所以「还续善根」。又继续的栽培善根了,那么这就是第六意识,是第六意识特别的作用。

 

癸十四、死生(分二科)  子一、别辨死生(分二科)  丑一、死(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死?

「续善根」是第十三科。现在这以下第十四科,说到众生的死亡,或者是生命的开始。这样说到「死生」,虽然通于一切众生,但是还是人的情况,多数指人来说的,说这一科。这个「死生」,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死生」,说明怎么会死,怎么会生。这一科又分两科。第一科先说「死」,也分两科。第一科是「征」,就是问。

「云何死」,说众生这个「死」是怎么一回事情呢?问。这个孔夫的弟子,子路问死,孔夫子答复得很简单。现在看佛法里面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这是第一,是问。第二,是「释」,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死类」的「差别」,这个死是有各各样的类别的,这是有不同情形的死亡的差别。这里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略说。略说又分成两科。第一科是「致死」的「因缘」,为什么会死?死的这个因缘,死的条件,死的原因。这里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举」,把这个原因总的说出来。

 

寅二、释(分二科)  卯一、死类差别(分二科)  辰一、略(分二科) 

巳一、致死因缘(分二科)  午一、总标举 

谓由寿量极故,而便致死。

你问我:什么原因会死亡?人都是愿意永久的长存,无量寿,但是非死不可啊!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谓由寿量极故」,是因为那个人、那个众生,他的「寿量」尽了。这个寿命是有时间性,这时间到了,「而便致死」,他就死亡了,就是这么一个原因,总而言之就是这么一个原因。

 

午二、别分别(分二科)  未一、列三种

此复三种:谓寿尽故、福尽故、不避不平等故。

「此复三种」,「由寿量极故,而便致死」,这是总说大意。这底下就是「别分别」,就是详细的再说明一下。也分成两科。第一科是「列」出来「三种」。「此复三种」,这「寿量极故,而便致死」有三种不同。

「谓寿尽故、福尽故、不避不平等故」,这个三个原因,人会死亡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寿」量「尽」了,寿量到时候了。第二个原因是「福尽」了,就是赖于生存的这些条件,没有这生存的条件了,那么就是「福尽」了。「不避不平等故」呢?就是「寿」也没有「尽」、「福」也没有「尽」,还能继续生存的。但是这个人糊涂啊!他不能够躲避这些不合道理的事情,这些不合道理的行为,他不能。他去做一些糊涂事,就把自己的色身,这个身体破坏了,所以就死掉了。这是三个原因。

 

未二、摄二种 

当知亦是时、非时死。

这是第二科,把这个三个原因归纳成两种。是「当知」,应该知道,三种原因会死,其实也就是两种,那两种呢?一个「时」、一个「非时」,「时」死、「非时死」。就是死的时候到了,就死了。「非时」,就是死的时候没有到,但是他死掉了,这是分成两种。

 

巳二、将命终心

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无记心。

这底下前面说「致死」的「因缘」。现在这个「致死」的「因缘」这一科说完了。现在说第二科「将命终心」,就是将要死亡还没死,这个时候的内心的情况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样,说这件事。这个「将命终心」说这个。

「或由善心」,说死亡的时候,或者他是「善心」,他的心里面思惟善法,然后死亡的。或者是思惟这个「不善」法的「心」,就这样就死掉了。或者是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心,就这样死掉了。说临命终的时候,那个众生的内心的世界,有这三种不同。

 

辰二、广(分二科)  巳一、死因缘摄(分二科)  午一、时死

云何寿尽故死?犹如有一随感寿量满尽故死,此名时死。

前面是略说,略说这个死亡的情况,死亡的类别。现在这底下详细说,就是「广」说。「广」说又分成两科。第一科是「死因缘摄」,就是死的原因,及死的原因所关涉的事情,都包括在这里面。这个「死因缘摄」这一科里面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时死」,就是死的时候到了,就是寿命尽了就死了。是「云何寿尽故死」,因为什么他的寿命尽了会死亡呢?这需要再加以解释的。

「犹如有一随感寿量满尽故死,此名时死」:是「犹如」一个人,他随他的业力所感得的,随他的业力所得到的「寿量」,那么「满尽」了,他生存的时间尽了,他原来的业力所招感的那个寿量满了,那么他就死亡了。这个人慈悲心多一点,慈悲心多一点,人的寿命就会长一点;由慈悲心的业力,慈悲心所造的业力,得到的寿命,就应该是长一点,好心肠,好心肠,他就会长一点。

这个没有慈悲心,拿别的众生不当一回事,随便的杀害,那么这个寿命就是应该短了一点,寿命就会短。但是这个所得到的这个寿命是前一生的业力,和现在这个生命的寿量,今生的思想行为,对于现在的生命有影响,但是主要是来生,指来生的寿命是这样子。所以看到有的人,他很恶啊!他的寿命还是很长,能活到九十多岁,活到一百多岁都可能的;但是他前生有这个好的业力,今生再没有慈悲心,他的寿命可能会延长多少,会延长多少。

所以这里说「犹如有一随感寿量」,随你前一生所造的业力,这个「感」,就在这里当得字讲好了,随你前一生的业力所得的寿命,有那么长的寿命;而你现在生存的也正好满了那个数量了,这时候才死亡,这就叫做「寿尽故死」,「寿尽故死」。「此名时死」,这就叫做「时死」。这个时间是应该死了,那么这个人的死亡,就是这一回事。

 

午二、别分别(分二科)  未一、别辨二种(分二科)  申一、福尽死

云何福尽故死?犹如有一资具阙故死。

「云何福尽故死」这是现在第二科,说「非时死」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别辨二种」。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福尽死」。第二科是「不避不平等死」。现在解释「福尽死」。「云何福尽故死?犹如有一资具阙故死」:犹如一个人,他的生活的「资具」,生活所需的「资具」,这个衣、食、住,衣、食阙少了,没衣服穿了,没有饭吃了,那么这个人就得要死,不死不行,那么这就叫做「福尽故死」。

 

申二、不避不平等死(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不避不平等故死?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不平等」的事,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是问。怎么叫做「不避不平等故死」呢?底下回答。这个回答里边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举说」。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举说

如世尊说:九因九缘,未尽寿量而死。

这是举出来佛说的这个理由,所以死掉了。这个「如世尊说」,就是像佛说的,说是「九因九缘」,有「九」个「因缘」,使令这个人的寿命还没有尽,他就死掉,就是死了。这个「因缘」通常说,主要的原因是「因」;次要的原因是就是「缘」有这样解释。但是「因缘」这二字,都是依赖的意思。都是一个因此而有彼,都是这样的意思。现在这里也就是包含了种种的这些原因都在内,用「因缘」二个字来表达这复杂情形。

 

戌二、辨类

何等为九?谓食无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复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医药、不知于己若损若抑益、非时、非量行非梵行。

「何等为九?」前边这是举出来佛说的「九缘」;然后就是辨别这九个类别。「何等九」,那九个呢?「何等为九?谓食无度量」,这是一个原因。吃了这个饮食,吃东西,是你要有一个「度量」,有个限度,有一定的量数,你不能过量。如果你过量吃,对于身体不好,所以这是「食无度量」这一个原因,因寿命没有到就会死掉。

「谓食所不宜」,你吃的东西对你不合适,吃些东西有营养,使令你的生命能够旺盛的生存下去。吃的都是毒,那就当然人就会死亡,「食所不宜」那么这是一个原因,「食所不宜」。这个在经论上说这个食呢?有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这四个食。「食所不宜」人就会死亡,但是佛法里面说食有这四种不同。

第一个是段食:段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这种饮食。一段一段的,那么吃下去他有营养,没有毒,那么他就会生存下去,这是这就叫做段食。

第二个是触食:触食,这个触这个字,前面应该加个悦意,悦意触食。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可意的境界,心里面感觉到快乐,这也是一种饮食,也是一种饮食。就是常常的接触一种不可意的事情,心里面感觉到苦恼,感觉到悲痛,这也对自已的寿命有影响的。所以人与人之间说话,说的合乎道理,尽量的温和一点,也有好处;如果是常常说话像刀似的,使令人家心痛,对那个人寿命有影响。除非那个人有修养不介意,他不在意这件事,那可以;但大多数人的不是的,多数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难过,那么就会寿命薄,所以说话温和一点比较好。不然的话,也有杀人的意味在里边,这个说话,所以这个触食这里面也很有东西。

第三个是思食:思食是什么呢?在这里就是希望的意思,有希望。譬如说是我做生意我还没赚钱,但是感觉到有希望,这个有希望这个心里作用,对他的生命的延长很有帮助,有希望。现在这生活很苦,但是他感觉会转变,将来生活会快乐,他这一念心,对于他本身生命有帮助,生命的延续下去有帮助。如果说是我的段食也很好,什么境界都很如意,但是没有希望,前途没有希望了,这个人的生存有问题,就是不容易生存下去,不容易生存下去。所以这个思食也是很重要,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个是识食:这个识食,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在生命体里边也是很重要。它能执持这个生理的组织,使令它成为一个活泼生命;若是没有阿赖耶识同它在一起,那就是死尸了,就死掉了。说这个人闷绝了,但是阿赖耶识还在,它说还是一个生命;若是阿赖耶识不在,就没有辨法苏醒过来了,就是死亡。所以阿赖耶识识食,也是很重要的。现在这里边「食所不宜」,也是包括了很多的事情,包括很多事情。

「不消复食」,这又是一个原因。「不消复食」,就是吃下的东西没有消化,你还要继续吃,继续吃就糟糕,继续吃就是糟糕了,这个那也是对身体不好。「生而不吐」,就是吃下去的东西不消化,而对于身体会有种种的严重的问题,应该想办法把它吐出来,吐弃,吐出来。但是「不吐」,这句话可以包括很多意思,这个身体里面新陈代谢,应该把排出去,这些废物应该排出去;但是不能排,不能排,不能把它排泄出去,还在身体里边瘀积,就生了毒了,那这也是不行。这也是对生命也是危险,「生而不吐」。

「熟而持之」:这个「熟而持之」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前边说是「食无度量」,你吃的太少,也可能也是不对劲。「食所不宜」也不行,「不消复食、生而不吐」这些事情,凡是在身体里边,瘀积在里边,生了变化了,就是「熟」。变化出来这些都变成毒了,这个时候也还是不能够把它吃。这个「生而不吐」,这个「生」和「熟」:「生」,是瘀积在里边的开始的时候。这个「熟」,是时间多了起了变化,变成了毒了,而还是不能排泄的话,也是不行,也是危险,这个生命有危险。

「不近医药」,他不相信医生的治疗,他不去亲近医生,那你不能自己本身又没有能力把它排泄出来,又不去亲近医生,当然这是糟糕,就是要死了。「不知于己若损若益」,这是又一个原因。这种东西,这种食品,对于自己是有利益的,这样的食品对于自己是有损害的,而这个人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事,就随便吃,随便吃东西,这也是一个危险。

「非时、非量、行非梵行」:「非梵行」,「梵」,是印度话,中国话就是清净的净。就是非清净行,非净行,非清净行,就是男女这个欲。「非时」,不是行这种非梵行时间。而不知道量,不应该过量,那也是对寿命也是不行的,此名「非时」。这个后边的文,本论后边的文有提到,别的经典上也有提到,也说到出一个数来,是人这个男女的欲啊!不可以超过五、六次,这一生之中不可以超过五次、六次这个样,是这样子,说这个事情。

 

未二、总结得名

此名非时死。

前面这九种原因,就是「非时」而「死」。寿命还没有尽,福也没有尽,寿也没有尽,因为你做了这九种事,你就会就死掉了。或者九种中,九种之中的一种,就死掉了,你就会死掉了。

 

巳二、命终心摄(分三科)   午一、略显三心(分二科) 

未一、善不善心死(分三科) 申一、约善恶法辨(分二科) 

酉一、善心死(分二科)     戌一、征

云何善心死?

「云何善心死?」前面是「死」的「因缘」,「死」的「因缘摄」,属于死的因缘这一部份的。现在第二科,是「命终心摄」,就是临命终的时候心理的情况,和与此有关联的事情都包括在内,是「命终心摄」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显三心」,就是不是广说,简要的说出来临终的时候,有三种心境,三种心情。又分二科。第一科约「善不善心死」。又分成三科。第一科「约善恶法辨」,这善心和恶心,是因为你思惟善就是善心,思惟恶法,就是恶心,是这么意思。是约善法、约恶法,来说「善不善心」。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善心死」。这个「善心死」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征」。「云何善心死」,说是这一个众生,他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叫做「善心」而「死」呢?这是问。

 

戌二、释(三科)  亥一、举因缘

犹如有一将命终时,自忆先时所习善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

这是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举因缘」。「犹如」:「犹如」,举一个例子,说有一个人,有一个众生,他「将」要「命终」的时候,还没有命终,「将」要「命终」,接近命终的时候。「自忆先时所习善法」,他自己就有这种能力,他能够回想他以前他所创造的,自己所做的一切的「善法」。或者是在社会上做一些什么利益众生的事情,在佛法里边我打过禅七、打过佛七;我是举办过什么样的法会,帮助什么样的人修行,或者种种功德;或者我打过般舟七,或是我把《法华经》背下来了,或者是自己有什么什么样殊胜的功德,「自忆先时所习善法」。

「或复由他令彼忆念」,或者他自己不能忆念,是由别的人,别的善知识,能够令他提醒他,要他忆念他自己的功德的善法。所以这个自己从这些,从这一段文来看,自己做点什么功德,自己应该有个纪录,把它一条一条尽量的写清楚一点,不要太简略,写的清楚一点,纪录保存在那里;到临命终的时候,病重的时候,你这个纪录给你的好朋友给你念,念给你听,一样一样念给你听,这件事不是小事情,这件事是很重要的事情。「或复由他令彼忆念。」


亥二、明随转

由此因缘,尔时信等善法,现行于心,乃至粗想现行。

「由此因缘,尔时信等善法,现行于心」,这个是第二科「明随转」。前边是举出来这个善法的因缘,就是你做过什么样的善法。这底下说「明随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内心,受到忆念善法的关系,你的心就变成善了。心本是无记的,你与善法在一起,你的心就是善。所以心受到善法的影响,心就变成善了,变成一个好的境界,究竟什么是善呢?「由此因缘」,由于你自己忆念所习善法,或者你的好朋友令你忆念善法,「由此因缘」。

「尔时信等善法」,这个时候你内心里面,就有「信等善」根出现了。信、惭愧,这些信、进、念、定慧,这个信、惭、愧、舍、精进,这些「善法」。这些「善法」,在你心里面就出现了,你心里面出现了的时候,就在心里面活动,心里面思惟我那个时候怎么样精进的用功,我怎么样静坐、修禅定,我怎么样慢慢学习佛法,这一切的这些好事,你心面在思惟,在思想。

「乃至粗想现行」,这个时候的情况,在时间上有不同的情况。就是「粗想现行」,这个「粗」,就是很明了的,很明显地,在你心里边活动。这些戒、定、慧的事情,你在佛法里边做种种功德,就是一样一样,明明了了的在心里面显现出来,这叫做「粗想现行」。从一开始忆念,一直是很分明的思惟这些善法,叫做「乃至粗想现行」。在时间上有一段时间的叫做「乃至」。

   

亥三、辨舍位(分三科)  天一、标

若细想行时,善心即舍,唯住无记心。

这是第三段「辨舍位」。因为这时候身体逐渐逐渐要死了,心里面,心里的活动也逐渐的起变化。「辨舍位」,就是把这个善舍,不能有善的现行了,这里要弃舍。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若细想行时」,前面是「粗想」,就是所想的事情很明了的。若是到了「细想现行」,内心的思惟的力量薄弱了,就是微细了。微细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什情形呢?「善心即舍」,想这个善的这种情形,就是弃「舍」了,没有能力去思惟了。

「唯住无记心」,这个时候内心里面是个「无记」,也不是善、也不是恶,就转变这样的心情了。这个时候为什么会转变成这样,就是心里边没有力量去思惟过去所造的善法,没这个力量了,就变成「无记」了。

 

天二、征  

所以者何?

 

天三、释

彼于尔时,于曾习善,亦不能忆,他亦不能令彼忆。

这底下呢?是第三科。解「释」这个原因。为什么变成「无记」了呢?「善心即舍」呢?解「释」这个原因。「彼于尔时」,那个人,那个人善人在那个时候。「于曾习善」,于他过去曾经创造过的善法,彼「不能忆」了,没这个能力了,也不能够回想了。「他亦不能令彼忆念」,别的人也「不能令彼忆念」也不行了。就是给你念,你也听不到了,耳朵、耳识、可能也不在了,眼识也可能不在了,但是这个心力软弱,没这个力量能忆念了。

 

酉二、不善心死(二科)  戌一、征 

云何不善心死?

前面是说这个「善心」死亡的情况。现在这底下说到「不善心死」。「不善心死」分两科,第一科是「征」。就是「云何」叫做「不善心死」呢?

 

戌二、释(三科)  亥一、举因缘

犹如有一命将欲终,自忆先时串习恶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

「犹如有一命将欲终」,这是底下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举因缘」。说「犹如有一」个众生,他「命将欲终」的时候,「自忆先时串习恶法」。这个「串习」,就是做恶事不止做一次,连续的做了很次恶事。「或复由他令彼忆念」,前面说「自忆先时串习恶法」,这是因为心力强,或者所造的恶事印象非常的深刻,他很容易的就想起来。说或者是不能,「或复由他」,由别的人令彼忆念,别的人有恶知识,提醒他,怎么怎么的。是多数是邪知邪见的人,忆恶事,做了很多恶事,以此为荣,以此为光荣,所以到那时候还讲一讲,提出来说一遍。说你以前做过什么什么光荣的事情,杀死了什么多少人,害死了谁谁,说这些事情,叫他心里面快乐。「或复由他令彼忆念」这种情形,当然这社会上的确也有这种事情的。

 

亥二、明随转

彼于尔时,贪瞋等俱诸不善法,现行于心。

这是第二科「明随转」,明他的内心,随他所造的恶事,他的心就转变成恶了;就不是清净心,不是善心了。「彼于尔时」,这个时候这个「贪」心、这个「瞋」心、高慢心,各式各样的烦恼,「俱不善法」。「贪瞋等俱诸不善法,现行于心」总而言之,都是恶事,都是恶事,都是染污的事,这些于人无益,于有伤害的事。「现行于心」,显现在他的心里面活动,在他的心里面活动。

 

亥三、辨舍等

乃至粗细等想现行,如前善说。

这是第三科「辨舍位」,就是他自己思惟以前做这个种种的恶事,心里明明了了的思惟,那叫做「粗想现行」。过了一个时候,就是「细想」了,「细想现行」的时候,就变成无记心了,就是没有能力,不能够回想了。这样的情形,「如前善说」,像前面善心死亡的那个情况,一样的也有粗细的分别。

 

申二、约苦乐受辨(二科)  酉一、善心死

又善心死时,安乐而死。将欲终时,无极苦受逼迫于身。

「又善心死时,安乐而死」:前边是「约善恶法辨」,由善法、恶法来说明死亡的时候是善心、不善心等事。这是第二段「约苦乐受」,说这个临命终是苦恼的,或者是安乐的,这样也是不同的,分两段。第一段,说「善心死」。「又善心死」的时候,「安乐而死」,这个「善心死」亡的时候,他思惟他在生存的时候做了种种好事,我办过医院,我做过怎么样怎样利益人的事情,这就是「善心死」。这个时候是「安乐而死」,心情快乐,为善最乐,到那时候心情快乐而死。

「将欲终时,无极苦受逼迫于身」:将要命终的时候,还没命终。「无极」,不是有很大的「苦受」,「逼迫」他的身体的,没有那么多苦受;也是有苦受,但是不是很强,这是说「善心死」。

 

酉二、不善心死

恶心死时,苦恼而死。将命终时,极重苦受逼迫于身。

第二段「恶心死时」。「苦恼而死」,这个死的时候很「苦恼」,并不是快乐。「将命终」的时候,「极重的苦受逼迫于身」。这个做了很多坏事的人,临命终的时候,多数是杀了很多的众生,这个众生来了要命,有这些事情。害死了很多的人,那么那个被害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就现出了影像,这些影像向他报复,现出这些事情来,所以他心里很苦恼。所以叫做「极重苦受,逼迫于身」。这是一样。

 

申三、约受果前相辨(二科)  酉一、善心死

又善心死者,见不乱色相;

这底下是第三段,「约受果前相辨」。第一段「约善不善法辨」。第二段「约苦乐受辨」。现在第三段「约受果前相辨」,就是约他领受果报之前,还没有受果报,可是接近要受果报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一种形相现出来,来辨别「善心死、恶心死」的不同。分二科。第一科是「善心死」。

「又善心死者」,这个做善的人,他死亡的时候。「见不乱色相」,见到「不」是很「乱」的「色相」,也就是可忆的色相,可忆的形相现出来,这后边有解释。

 

酉二、不善心死

不善心死者,见乱色相。

第二段若是作恶事的人啊!他这个临命终的时候,「见乱色相」,杂乱的一种形相,或者人同他要命,或者现出种种恐怖的形相。

 

未二、无记心死(分二科)  申一、征  

云何无记心死?

前面是「善不善心死」。现在说这个「无记心死」。这个「无记心死」怎么讲呢?

 

申二、释

谓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将命终时,自不能忆,无他令忆。尔时非善心非不善心死;既非安乐死,亦非苦恼死。

「谓行善、不善者」,讲这个就是他也是做善事,也做不善事。「或不行者」,或者也不行善,也不行恶这种人。「将命终」的「时」候,「自不能忆,无他令忆」,自己也不能想,我在生存时候做过甚么好事?做过甚么恶事?「自」己「不能忆念」。「无他令忆」,也没有别的人能叫他去忆念。

「尔时非善心非不善心死」,这个「无记心死」是这样意思。就是他不能忆念,他在生存的时候是做善、做恶,善、恶都不能忆念,那叫「无记心死」。就是他不能忆念他在生存的时候,是做善、做恶,善和恶都不能忆,那叫做「无记心死」是这样意思。前面说那个「善心、不善心死」,也都有无记,那是通过了粗想、细想现行;和这个说无记不同。这是他不能够忆念生存的时候,善、不善的事情;或者是因为根本也没有做善,也没有做恶,所以不能忆念;或者是做了善,也做了恶而不能忆念,那这样死亡的人,就叫做非「善心」、非「不善心死」。

「既非安乐死,亦非苦恼死」,前面是说「约善恶法辨」,也不是善法,也不是恶法。这底下「既非安乐死,亦苦恼死」,「约苦乐受」来说的。那么他死亡是中容性的,也不感觉特别的苦恼,可也不是什么安乐,这样死亡的。

 

午二、广善不善(分二科)  未一、忆念差别(分二科)  申一、随强忆念

又行善不善补特伽罗,将命终时,或自然忆先所习善及与不善,或他令忆。彼于尔时,于多曾习力最强者,其心偏记,余悉皆忘。

这是第二科,是「广善不善」。前面那个「善不善说」,现在再广博的再多说一点,多解释一点,「广善不善」。前面是「略简三心」,简略的说「善心、不善心、非善心、非不善心」,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广善不善」分两科。第一科是「忆念」的「差别」。第二科是「见相」的「差别」。这个「忆念」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随强忆念」,第二科「随初忆念」。

「又善不善补特伽罗」:这个「补特伽罗」,就是众生,翻作数取趣。这是「随强忆念」。这个善,或者是不善的众生,「将命终」的「时」候。「或自然忆先所习善及与不善」,就是他自己很容易的就能想起来,他以前做的善事,或者做的恶事。「或他令忆」,或者是别的人令忆念。

「彼于尔时于多曾习力最强者,其心偏记,余悉皆忘」:这个前面是说自己忆念,或者别人帮助他忆念。这底下说,单说这个「强」的这一方面。「彼于尔时」,那一个众生在那个时候。「于多曾习力最强者」,就是他,这一样事做的最多,所以这个业力,这个力量也是最强大的。「其心偏记」,他的内心遍能够把它记忆出来,在心里面现出来。「余悉皆忘」,其它的不是力量最大的,就都忘记了,不忆念了;就是忆念这个最强的,「余悉皆忘」。这是「随强忆念」。

 

申二、随初忆念

若俱平等曾串习者,彼于尔时,随初自忆,或他令忆,唯此不舍,不起余心。

「若俱平等」,若是这个人他所做的善事,或者恶事,没有什么强弱的不同,是「平等」的,一样做善、做恶,或者各式各样的善,或者各式各样的恶,这个力量都差不多,这样子。那么「曾串习者」,不断的去做这种事,「曾串习者」。「彼于尔时,随初自忆」:这个那个人,这样的情形,临命终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形呢?「彼于尔时,随初自忆」,随他自已,初开始所想起来的那件事。一开始先想起这件事,是他自己想起来的。

「或他令忆」,或者是别的人帮助他想来的,那么他就想。「唯此不舍」,他唯独这一样事,他「不舍」掉,心里面老是想念这个事。「不起余心」,其它的做的善事,或者恶事,它都不起,不生起了。这可见那个《成佛之道》那个随强、或复随忆念,随强、随习、随忆念,正好是这里的意思。一个强、一个习、一个忆念,分成这三段。

 

未二、见相差别(二科)  申一、随强忆念

彼于尔时,由二种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终。谓乐着戏论因增上力,及净不净业因增上力。

这底下说就是「见相」的「差别」。前面是说「忆念」的「差别」,或者自己忆念,就是特别强力的业力,或者善、或者是恶。或者随初忆念,随你初开始忆念的那一个,就是那一个了,或者忆善、或者是恶,这是说「忆念」的「差别」。现在说「见相」的「差别」,看见什么事情了呢?底下是分成两科。第一科「标由二因」,有两个原因。

「彼于尔时,由二种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终」:这个「彼」那个众生在那个时候。「由二种」原「因」的力量,这个力量是很强大的力量,所以叫「增上」。「增上」,是强大的意思,由两种强大的力量的原因。「而便命终」,这个众生就死掉了,他就死了。

「谓乐着戏论因增上力,及净不净业因增上力」:那「两种因增上力」呢?第一个,就是「乐着戏论因增上力」。这个「乐着戏论」,我们曾经讲过,讲过了。就是执着这种「戏论」,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是空无所有的,我们认为是真实的,所以在这里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和那个诸法实相是不相应的,是与所分别的法的实相是相违反的,所以这个「戏论」是没有意义,所以叫做「戏论」。也就是我们一般说是名言种子,名言种子做种种的假名,因种种的名字,而有种种的分别;因种种的分别,而有种种的烦恼,这些都是「乐着戏论因增上力」。而这样这个「乐戏论因」非常的广,所有的净不净业因都在内,包括了所有的惑业苦,一切的事情都在内。

「及净不净业因增力」,在名言种子里面特别的把这「净不净业」提出来,单独的算一种,这是什么呢?有的只是内心里虚妄分别;但是有的事情,你是经过了不断的重复的创造,所以这个力量你就强大了一点,和其他的又有不同了。「净不净业」,就是这个善业和恶,或者是佛教徒,佛教徒做善事,做一般社会上的善事,又能够创造佛法里面特别的有功德的事情,不同于社会一般的善事的。就是佛法里面的戒、定、慧,你能创造这样的功德,当然就是「净业」。可是没有成功以前,那么都还在生死里流转,它也发生作用,所以「净不净业因增上力」这是两种力量。前面「乐着戏论因的增上力,及净不净业因」的「增上力」这两种力量,这两种力量也就是影响你临命终的时候的心境,影响你将来去得果报,都受这两种业力的影响的。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9)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一 (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七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六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5)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宽运法师2012年元旦祝词[栏目:宽运法师]
 七月十五称做“佛欢喜节”的由来[栏目:心律法师]
 不做孤僻的素食者[栏目:新女人素食主义]
 知足心安[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为何只见人类在地狱中受罪[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轮回转世的又一实例[栏目:月悟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G 887经至889经三经主要叙述何为“信”。[栏目:界定法师]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 前言[栏目:冯学成居士]
 学佛必须明白因果[栏目:昌臻法师]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栏目:所依经典·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