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惑尽见佛 第四十一
净空法师
{返回 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0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净空法师讲述

  《解》这一品经,是讲生在边地的众生,一定要把疑惑完全断尽了,才能花开见佛。

  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王子得罪,禁闭其中。层楼绮殿(1),宝帐金床,栏窗榻座,妙饰奇珍。饮食衣服,如转轮王。而以金锞,系其两足。诸小王子,宁乐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絷(2)时,心不自在。但以种种方便,欲求出离,求诸近臣,终不从心。轮王欢喜,方得解脱。

  《解》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所造成的牢狱。王子犯罪,就囚禁在其中。这个牢狱里有重楼、宫殿,都装饰得很华丽。那里面有金床和宝帐,以及栏窗榻座,都是珍贵奇妙的众宝装饰而成。衣服饮食等物质生活的享受都与转轮王一样。所不同的是用金质的脚镣,把他的双脚锁起来。这些小王子难道还喜欢住在里面吗?

  弥勒菩萨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他们被囚禁的时候,失去了自由,心不自在,只想用种种方法,求得出离这个七宝狱。他求助于轮王身边的大臣,终究未能如愿。等到轮王心里高兴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

  《注》

  (1)(绮殿)装饰华丽的宫殿。

  (2)(幽絷)囚禁。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1)。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2)。以此为苦,不生欣乐。

  《解》佛告诉弥勒菩萨,这一类往生到边地疑城的众生,也像王子一样。他们对于求得佛的智慧这件事感到怀疑、后悔,或者对于自己的善根不深信。他们虽然有这些疑惑,但是还相信念佛能往生极乐世界,也具足信愿行,所以也能往生。

  虽然生到极乐世界,但在花胎中,不能立即见佛闻法。他们在花胎内的生活,犹如处在园苑宫殿之中。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莲花胎内清净没有污染,也没有恶事,处在非常清净安乐的环境中。就像前面譬喻中的王子处在七宝牢狱一样。

  但是他们在那里要停留如此间五百岁的长时间,不能得见阿弥陀佛,听不到佛的说法,也见不到九品往生的菩萨圣众,所以也不能供养承事诸佛。无缘修习一切殊胜善根。他们以此为苦,对边地的生活不会感到欣喜快乐。

  《注》

  (1)(广大智)指前一品所说的四智。

  (2)(一切殊胜善根)指供佛、闻法等善根。

  若此众生,识其罪本(1),深自悔责(2),求离彼处。往昔世中,过失(3)尽已,然后乃出。即得往诣无量寿所,听闻经法,久久亦当开解欢喜,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修诸功德。

  《解》这些往生在边地的众生,如果知道了自己生在边地的原因,深深忏悔、责备自己的过失,要求出离边地疑城。由于有忏悔的力量,等到过去世的疑惑全部断尽了,然后才能出离。

  从边地出来即可前往亲近阿弥陀佛,听佛讲经说法。这些从边地疑城出来的众生,虽然听佛讲经说法,但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熏习,才能了解体悟佛的说法,心生欢喜。此时也有能力遍供无量无数诸佛,修习种种功德。

  《注》

  (1)(罪本)指前面经文所说的两种疑惑。

  (2)(悔责)忏悔、责备自己。

  (3)(过失)指疑惑心。

  汝阿逸多,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1)诸佛无上智慧。

  《解》佛告诉弥勒菩萨,应当知道这两种疑惑给菩萨们所带来的损害很大。只要有怀疑,这种一生不退成佛的殊胜大利益就得不到。所以应当明了深信诸佛无上的智慧。

  《注》

  (1)(明信)明了、深信没有疑惑。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

  《解》弥勒菩萨请问佛,为什么这个世界有一类众生,他们虽然也肯修善,但不想求生极乐世界?

  佛告诉弥勒菩萨,这一类众生,由于智慧浅薄,分别极乐世界比不上天界,所以他们不喜欢求生极乐净土。

  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刹,何免轮回。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著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三界狱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欲相救免。邪见业王(1),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

  《解》弥勒菩萨又请问佛,这些分别西方不及天界的众生,因为他们有虚妄分别,所以不愿求生极乐世界。他们怎样能脱离轮回呢?

  佛回答弥勒菩萨,这些人对所修的善根念念不忘,不求真实的智慧,贪图世间的福报享受,所以他们虽然修福,所求的却是人天福报。得报的时候,一切所需都能满愿,但是终究不能出离三界牢狱。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想要救他免却轮回,但是因为他的邪知邪见、分别、执著太重,主宰著他自己,无法舍离。所以常在轮回,不得自在。

  《注》

  (1)(邪见业王)‘邪见业’指邪知邪见、分别执著的业。‘王’比喻主宰的意思。

  汝见愚痴之人,不种善根,但以世智聪辩,增益邪心(1)。云何出离生死大难(2)。

  《解》你们看那些愚痴的人,他们不培植善根,只以世智聪辩来增长邪知邪见。这种人天天在造恶业,又如何能出离生死苦海呢?

  《注》

  (1)(邪心)指邪知邪见。

  (2)(生死大难)指六道轮回。

  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

  《解》 还有一类众生,虽然也在种善根,修大福报,持佛名号。但是,他们对做过的好事却念念不忘,分别、执著的情执十分深重。这样,纵然有心求出轮回,也不可能。

  若以无相智慧(1),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当生佛刹,永得解脱。

  《解》如果以无相的智慧,培植一切功德根本,专念阿弥陀佛圣号,身心决定能得到清净,远离妄想、分别、执著。这时心心念念只求往生极乐世界,趣向无上菩提。能这样修学,一生中决定往生成佛,永远脱离轮回的痛苦。

  《注》

  (1)(无相智慧)‘无相’就是不执著,对世法、佛法都不执著。这不执著的心,就是清净心。由清净心生起的智慧便是‘无相智慧’。


{返回 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菩萨往生 第四十二
下一篇: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边地疑城 第四十
 致澳洲陸克文總理函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十八卷)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礼佛现光 第三十八
 如何相貌好 如何环境好
 致印度尼西亚总统尤多约诺函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大方广圆觉经 第十五集
 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四卷)
 致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函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德遵普贤 第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08纽涅观音斋戒开示摘录(二)[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N 988经叙述天帝释向佛问法[栏目:界定法师]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作者简传) 阿姜查[栏目:阿姜查禅师]
 清净、庄严、淡泊[栏目:白云禅师]
 初探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田学建)[栏目:少林功夫文化研究]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法门之简介[栏目:准提法门概述]
 No Ajahn Chah《074》[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爱语[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咒起尸鬼附人身上吸人精气该如何解除?[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佛法基本教理[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