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六、觉
云何觉?谓睡增者,不胜疲极;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从梦而觉。
这是约第六识,特别殊胜的作业来说明,一共有十四科。现在是第六「觉」。这个「觉」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睡眠醒过来了,叫做「觉」。「谓睡增者,不胜疲极故」:这个「睡增者」,就睡眠睡的很多,睡的太多了,感觉到辛苦,感觉到辛苦,他就会醒了,这个意思。「不胜疲极故」:这个「不胜」,就是不能制服,不能制服它;或者受不了了,叫做「不胜」的意思。就是因睡眠睡太多了,感觉到疲极,受不了了,所以醒过来了,所以叫做「觉」。「有所作者,要期睡故」:第二个原因会「觉」呢?就是他有事情要做,到那个时候这件事要做,不能睡过头,所以「要期睡故」。自已要求到那个时候叫做「期」,就只能睡到那个时候不能过,过了就耽误自已的工作了,所以也到那个时候就醒了。这个古代的时候没有钟表,那「要期睡」到时候也会醒,这也是有道理;不过是习惯那个时候醒,到时候也就会醒的。「或他所引,从梦而觉」,或者另外有一个力量来引发你,那你就从睡梦中就醒过来了。这是说这个「觉」,这也是第六意识的作用,不是前五识。
癸七、闷
云何闷?谓由风热乱故;或由捶打故;或由泻故,如过量转痢、及出血;或由极勤劳,而致闷绝。
这个「闷」是怎么回事?这个闷绝就是,也应该说就是有病了,有病就是闷绝了。闷绝了的时候,就是第六意识休息了。睡觉的时候不做梦,第六意识也休息了;现在闷绝也是,也是第六意识休息了,为什么会闷绝呢?「谓由风热乱故」,就是身体里面,这个「风」和「热」,有一定的限度,你超过了限度。这「风」太多了,或太少了;这「热」太多了,或者太少了,里边就不平衡了,就混乱了的时候,这时候这第六意识就不能活动了,就是「闷」,就是闷绝了。
「或由捶打故」,或者是种种的因缘,被打了,打了也还是四大里面有冲突了,第六识不能安住,也就闷绝了。「或由泻故」:这个「泻」,就是排泻,排泻的太过头。「如过量转痢」,这里举了例子。这个「泻」指什么说的呢?是「过量转痢」:「痢」,有赤、白两种「痢」,那也是一种病,那就是泻的太厉害;或者「出血」出的太厉害。「或由极勤劳,而致闷绝」,勤劳的太过头了,那么也会闷绝的。
癸八、醒
云何醒?谓于闷已,而复出离。
这个「醒」,就是从闷绝里面醒过来。从闷绝里面出离,出来了,离开了那个闷绝了,那叫做「醒」。从睡眠里面醒过来吗?那叫做「觉」。从闷绝里面出来吗?叫做「醒」。这是第六意识的作用。
癸九、发起身业语业
云何发起身业、语业?谓由发身语业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随顺功用为先,身、语业风转故,从此发起身业、语业。
这是第九科「发起身业语业」。那么身体上发出来的行动,语言上的行动,是身体本身是不能动的,这个语言本身也不会说话的;是另外有一个「发起身业」、「发起语业」的,动身发语,那个也就是第六意识,这个次第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谓由发身语业智前行故」:这个「前行」这句话,就是这件事没有动作之前,它先有行动,它先有行动,叫做「前行」。那么这个「谓由发身语业」,这个发动身业、发动语业,动身发语的是谁呢?是那个「智」。「智」,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相应的智。
这个「智」是谁呢?就是审虑思。这个在《披寻记》上这一段文解释的很清楚,就是这个意业有身业、语业,是我们感觉到很明显的,这是身业、这是语业。但是这个意业是指的什么说的呢?意业是指思说的,思心所这个「思」。不是我们意业说是贪、瞋、痴,不是贪、瞋、痴,是与贪、瞋、痴共同活动的那个思心所。就是它是总司令,它来发动这件事。或者是与贪的相貌出来,或者是和瞋的相貌出来,而是有目地的,有目地的一种行为的指挥者,这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最初这个「前行」者,是「审虑思」;第二是「决定思」;第三是「动发思」三个思,三个思心所。
这个思心所有三个次第:一开始的时候是「审虑思」,所以是前行,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它是被动的,需要决定这件事,它就需要审虑;或者自已主动的,要发动一件事,先考虑,那也说是「审虑思」。就是深刻的去观察这件事,应该怎么样处理?应该怎么样做?那么叫做「审虑思」。这个「审虑思」,这个事情还没有做,那件事情还没有出现,要预先考虑它怎么怎么回事,那就叫做「智」。叫智慧,由智慧来决定,由这个智慧是动身发语之前的一种活动,也叫做「智」,也叫做「审虑思」,这就是第六意识的一种作用。
「次欲生故」:「次欲生故」,就是你考虑,经过了审虑,而后决定了。我这样做就想要「欲生」,想要动身发语了,这时候就叫做「欲生」。还没生,这个身语的行动还没有生,但是这个时候想要生了,想要采取行动了,这时候就是已经决定了。「次功用起故」,这个决定了以后,经过审虑而决定了以后;第三个次第就是动发思,动身发语,就是行动出来了,叫做「功用」。这个行动的力量是很大的,所以叫做「功用起故」。这个「功」,就是力量,这个力量现出来了,这个时候就是发起身语业了,发起身业、语业了。那么这是指第六意识,它动身发语的次第,先审虑而后决定;先决定而后动发,动发思。
「次随顺功用为先,身语业风转故,从此发起身业、语业」:这个动发思,动身发语这件事,还不是那么简单的,还要有另外一种现象,什么呢?就是在动身发语的同时,「随顺功用为先」,就是这个生理上,这身体上「随顺」这个身发语的「功用为先」。心先动了,心一动,「身语业有风转」,这个「身业语业」有个「风」,它也是随着动,这个时候才能够发起身业、语业的。
「身语业风」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这个入、出息,这个入、出息这个风,这个「风」在身体里面,是周遍全身都有息的,就是周遍全身都有这个风的,这个风一动的时候,才能够从此发起了身业。这个身体才能有动作,这个语言才能动作,才能发出来,不然的话这个声音发不出来的。那么这是发起身业、语业,从开始到最后的一个次第,有这么多事情的。可见这个第六识,当然这是有智慧的人,思想成熟了的人,当然自然是这样子,要审虑、而后决定、而后动身发语的,自然是这样子的。那么这件事呢?也是第六意识的一种作用,特别的殊胜的一种作用。
癸十、离欲
云何离欲?谓随顺离欲根成熟故;从他获得随顺教诲故;远离彼障故;方便正修无倒思惟故,方能离欲。
这底下是第十科。第十科说到「离欲」的事情。「谓随顺离欲根成熟故」:这个欲界的人,都是有欲。色界天、无色界天也是有欲,但是现在这里说「离欲」呢?应该是指欲界的欲,指欲界的欲说的。这个欲界这个欲,当然是有五欲:色、声、香、味、触五种欲,五种欲里边有特别重的欲、也有轻的欲,这个「离欲」这件事呢?若在佛教徒来说呢?应该属于有两种不同:一种是修学圣道,要离欲;一种是修学禅定,要离欲。还是不一样。修学禅定的人,他不一定是属于圣道。他为了要得定,他一定也要放弃这个欲,所以要「离欲」。那么放弃了欲,你才能有时间去修学禅定,禅定也可能会成功了,但是还不一定,他还不是圣道。若是佛教徒为了要「离欲」而修学圣道,成功了那是没有欲,那是永久的解脱生死苦了,也是要「离欲」。
因为这个欲,它能障道,障碍你得禅定,也障碍你得圣道。它是欲和禅定是不能并存的,不能同时存在的。你若有欲,你想要得禅定不行。若有禅定能破坏欲;欲也能破坏禅定的,所以现在想要得禅定是世间,想要得圣道是出世间的,都是要「离欲」。这个「云何离欲」,怎么叫做「离欲」呢?怎么样才能「离欲」呢?「欲」是不容易放弃的呀!怎么样才能「离欲」呢?
「谓随顺离欲根成熟故」,这个离欲的善根「成熟」了,「随顺离欲根成熟」了;他能「随顺离欲」,这样的「善根成熟」了,你才能够离欲的。当然这就是自已的理智,自已的理智约束自已,才能办到这一点,不然是不能的。其中有一个例外呢?就是从色界天上来的人,从色界天来到人间的人,他自然这个欲是轻的。也是有欲,但是轻;若是一点欲也没有,就不能在欲界受生的,在欲界受生他就是有欲。但是从色界天上来的人他轻,因为他是色界天上的人,天上的人本来是没有欲的,但是从色界天上退了的时候,他的欲又起来了。因为在阿赖耶识里面,还有欲的种子,那么来到欲界的时候,这个欲的种子又会动,所以又是有欲,但是轻。不像欲界的人,原来是欲界的人,欲重;从三恶道来的人,欲也是重,从欲界天上来的人,也是重。「谓随顺离欲根成熟故」。
有特别爱好清洁的人,这个欲也会轻一点,也有这种事情。特别欢喜清净的人,有洁僻的人。因为在历史上,以前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学者,就是特别有洁僻,所以他并不是真实要学习圣道,但是也出家了。也是很有名的一个学者,和莲池大师是明朝,是明朝不是清朝那时候的一个人。那么他有种种的因缘「随顺离欲」,对于这个离欲这件事情很顺。有的人想要出家,你不要出家,障碍你离欲。现在不是,随顺你出家好,对你出家,随顺离欲。这样的善根成熟了的人,那么他就能够离欲的,他是离欲的。当然这是若从学习了佛法,从佛菩萨的开示里边,得到了一种智慧,那么就会「随顺离欲根成熟故」,也还是要这样,但是这是理智上要求自已,事实上也没能离欲的。
「从他获得随顺教诲故」,就是从这个善知识那里得到了「随顺教诲故」,「随顺」离欲的法语,「随顺」离欲的「教诲」。你若得到了这样的教诲,那样子那个时候,你才能够离欲的,不然的话还是不能的。这些事这底下这几条,在后边的文解释的很详细,在本论后边的文,在那个《披寻记》上也有引来,也说了很多。「从他获得随顺教诲」:「随顺教诲」,这件就是也是增长了自已的智慧,增长了智慧。这个理智强的人,这个欲是一种感情,现在用智慧来调伏这个感情,那么就成功了。「远离彼障故」,还能够「远离彼」很多的「障」碍,「远离彼」很多的「障」碍才可以。说是我得到了,我自已的理智也是要求自已;善知识的教导也能随顺离欲,但是有很多障碍也不行,也有困难。譬如说是我父母就是不准我出家,那也是不行,也是困难。还有很多的障碍,也是。在没有事实上,在没有离欲的时候,虽然自已要求离欲,但是另外有强大的力量压迫你,你有这样障碍的时候,你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
说是这个谁呀?我在报纸上看这个张大千,张大千生来是不能吃肉的,是还出了家了。因为受戒的时候不能烧香疤,就说我要还俗了。但是不能吃肉,不能吃肉,就去请教医生,医生说把肉烧成灰,吃这个灰,那么就可以吃肉了。就是有办法,会有这个办法把他放变过来。所以这个有很多的障碍,这还是一种思想上有问题。说我若是出了家,为了圣道,烧香疤不算一回事。那个地方痛了一会儿,就不痛了嘛!这么一点不如意事,不仅忍不住,就说我不取圣道也不求了,还是还俗,这是理智上有问题。
说有一个法师要出家,到一个老法师那里要求要出家。要出家,那么老法师见到他有些,大家在拿一本书,拿一本经在那儿,坐在那里,把经就放在大腿上,这个老法师立刻就喝斥他。还是个有学问的人,这个要出家的人,立刻就喝斥他,喝斥他就把他驱逐了。驱逐了,那么和别的法师见面了,就是说「说这事怎么办?我要求出家,说是这个老法师说我这点事我不懂呀!老法师喝斥我了,怎么办呢?有的法师说你再缓一缓,你缓一缓再去要求老法师出家。别的法师说啊!你缓一缓,你就不能出家了。这个法师说「缓一缓,我还是出家,决定要出家」。那个意思说,你这个道心不容易发,遇见了一点不同的因缘,道心就退了,就不出家了。而这个要出家这个居士说:「不」!我一家要出家!老法师喝斥我,我心里欢喜。他能够能超过这个境界,你喝斥我,很有道理,我接受这件事,就是「远离彼障故」。
这就和张大千不同,烧香疤,就不肯受戒。后来我听说好像是在观宗寺受戒,谛闲老法师那里。张大千如果出家做一个大善知识是不错的,很有才华的人,结果就因为香疤把他障住了,不能「远离彼障」。刚才说的那个法师是谁呀?就是妙因老法师。你们知道谁是妙因老法师?去年不在了。他是拜慈舟老法师做师父的,所以他就是有这个智慧,不因为你喝斥我,我就不出家,我偏要出家,就是能「远离彼障」,你看这个障呢?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有的人就是不能过,过不去。说在家居士做居士的时候,也还知道这个法师有修行,那个法师没有修行,还挑这个、挑那个。等要出家的时候,那个老法师很严格,不拜他作师父;找一个宽容一点的法师做师父,这还是好,总是还是出家了。说「远离彼障故」这句话还是不容易。当然这个障,主要这个障,照理说这个大智慧人还是有的智慧高一点的人,多数还是能超越过去。另外有一种障,就是自已做了严重的罪过的事情,这个障是不容易的。譬如有五逆,或者五逆罪的人,严重罪过的事情,那就是有障。你想要离欲会有困难,有特别的困难。「远离彼障故」,那才能够离欲。
「方便正修无倒思惟故」:这个「方便正修无倒思惟」,那就是前面你自已「从他获得随顺教诲」,这只是在理智上信受这件事要离欲,事实上欲还是没有离呀。要怎么样才能离欲呢?「方便正修无倒思惟故,方能离欲」,你要修不净观、修缘起观、修数息观、五停心观,乃至修唯识观,修这一切法我空观、法空观,要修这些观行才可以,所以「方便正修无倒思惟故」。这个「方便」善巧的,就是智慧,你要有理智加强自已的理智,而正式的随顺善知识的教导,也就是佛菩萨的开示,你去修行,修行的时候要不颠倒的思惟,就是止观了,修学止观。这时候才能远离一切欲,不然的话,这欲是不容易离的呀!这些事情都是由第六意识来做的,第六意识和这个染污心所在一起,就是造生死业流转生死,第六意识和这个善心所,也就是要学习佛法,你才能发动善心所,善心所才能发动出来。无贪、无瞋、无痴、惭愧、信、精进,一共有十一个善心所,那么这样子「方能离欲」。不然的话,这个欲是不能离的呀!
癸十一、离欲退
云何离欲退?谓性软根故。新修善品者,数数思惟彼行状相故;受行顺退法故;烦恼所障故;恶友所摄故,从离欲退。
「云何离欲退?谓性软根故」,这是十一科「离欲退」。离了欲,又不离欲了,从离欲的境界退回来,又有欲了,这叫「离欲退」。「谓性软根故」,谓这个人的根性,是钝根人。他是钝根人,就是没有大智,没有远大的志愿,没有。我不想要得圣道,不想做圣人;那么做个凡夫也不错,所以这样的人就不行。虽然也知道做圣人好,但是自已是不是,又不想做,这是钝根人,就是「软根」。有一点风就受不了,就是「软根」。
「新修善品者,数数思惟彼行状相故」,这个《披寻记》上的解释,当然是很好。这个「新修善品」,就是才开始修学圣道的人,这个意思。说这种话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个道力很软弱,才开始修行你那道力很不坚固,道力不坚固,就是这「新修善品者」。或者根本没有开始修圣道,那就更不要说。所以我们初来到佛法里面的人,就是有对佛法有一点信心,有点信心,有点惭愧心,信和惭愧,再加上有烦恼轻一点,这世间的五欲轻一点,就这样来维持自已的威仪,其实里边是很脆弱的,所以叫做「新修善品者」。这是加上了,说我听闻了佛法、我修四念,你修的不久,这个道力不强的人,这样的人「数数思惟彼行状相故」,如果一次又一次的去思惟,彼欲的「行状相」果。「彼欲」,世间五欲的行状、相貌,那就是要退了,那就是要退,就「离欲退」。若按《披寻记》的解释呢?那就是按照〈声闻地〉的那个说法解释,那就按照真实的修行;或者按天台宗说的二十五方便修学这个禅定,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得无色界的四空定都成功了。但是你没有修佛法的四念处,那么寿命到了,又从色界天、从无色界天又退了,又退到欲界来了,那叫「离欲退」。那当然也是「离欲退」,但是那样子修成功了得了四禅八定了,这时候还是没有欲,但是他一定还是要退的,那是指那个意思说的。
「受行顺退法故」,「受行」说这个人啊!他接受他心里面能够忍受有这个「顺退法」在心里边活动,他能够忍受的了。那么在《披寻记》解释,譬如说你得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人啊!这个初禅、二禅、三禅有喜、乐。对这个喜、乐的境界,你受不了,受不了那么就从初禅、二禅、三禅退下来,退下来,那当然还是欲界的境界,那就是叫做「离欲退」。若是说没有得到四禅八定,没有得到那么高的境界,而虽然是修学圣道,但是内心里面能接受;能容忍,就是「受」。能容忍「行」这个「顺退法故」,常常的浮动,这心里不能努力的去止观,常常在一个尘劳的境界上活动,常常和欲的境界亲近,常接近这个欲的境界,你心里面也常常做是思惟,叫「受行顺退法故」,这样子你就不容易离欲。就算是有多少离欲,也会退下来的,所以这是一个原因。
一个是「性软根故」,就是你离欲也容易退。一个「新修善品者:数数思惟彼行状相故」也是会退。「受行顺退法故」,这个优婆鵋多尊者有一个弟子,他是得了四禅,得了四禅,当然是离欲了。离欲了也有神通,神通,这个优婆鵋多尊者说:你还要继续修四念处不要放逸。他不,他乘着神通回到他的祖国去了,国王看到了,非常的欢喜、恭敬、尊重、供养。没有多久,神通也没有了、禅定也没有了,就是和一般人一样,就是有欲的事情。(但是国王啊!)就是在皇宫里面,和皇宫的女人有了事情,国王还可原谅他,把他驱逐就算了。后来就去做贼去,维持生活;后来眼睛都盲了,做一个盲的乞丐在那里。那么优婆鵋多尊者,有一天就对他的弟子说:我们今天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看某某人好吧?
那些人说:那个人得了四禅八定,有大神通,好!好!我们去看他去。于是就随着优婆鵋多尊者就到那个国家去,就是到了一个地方,一个盲人拿着一个碗,在那里。然后优婆鵋多尊者,就去招呼他的名字。招呼他的名字,他呀!哎呀!哎呀!师父来了。那么这些同学一看,说是这个就是原来那位得四禅八定的,得了四禅有神通的那个人。所以得了四禅、有了神通靠不住啊!所以「受行顺退法故」,都不行。得了四禅,你说他这个人我认为就是「性软根故」。说是我得神通了这事不得了,回到自已的国家去炫耀一下,其实目的就是这样意思,看那传上看那样子。但是你「受行顺退法故」呀!没有了。没有值得炫耀的功德了。所以人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孔夫子也说的道理,非要有大的志愿才行,就因为了希图一点小小的境界,反倒对自已不利。虽然好像有一点好处,说是有神通国王恭敬、供养,好像得一点名闻利养,其实这小意思,可是伤害你的太大了。所以「受行顺退法故」啊!以前受了多少的辛苦啊!能得到四禅,结果因为自已的这个名闻利养的心,反倒把自已破坏了。
「烦恼所障故」其实还是这个意思。总而言之,自己还是有贪、瞋、痴的烦恼,那么就是障碍自己不能得涅槃。常常有烦恼的障,不能得涅槃,就是「离欲退」了。「恶友所摄故」,就是和恶知识做朋友,同他常常的来往。这个「恶友」,这个本论上也有提到,《披寻记》上也有提到,没有羞耻的人、有邪知见的人、有懈怠的人、有邪行不道德的行为的人、性怯劣的人。那么由这样的恶知识,恶知识和他做朋友呢?就会使令你多诸过失,没有功德,当然就从「离欲退」。本来是离欲了,而后又退,又退回来了。这些事情是谁做的呢?也是第六识,第六识做这件事。使令自已,真是可惜。这个「离欲退」这个地方,表示这个人已经发心,或者是已经出家了,已经开始修行了,然后又退下来,又还俗了,这是很可惜的。
癸十二、断善根(分二科) 子一、征
云何断善根?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辨由
谓利根者: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得随顺彼恶友故;彼邪见缠,极重圆满到究竟故;彼于一切恶现行中,得无谓故;无哀愍故,能断善根。
「谓利根者: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前面这个「离欲退」,还不至于「断善根」,这里更严重的是「断」了「善根」。这个「断善根」这句话怎么讲呢?怎么叫「断善根」呢?「谓利根者」。前面那个「离欲退」,是「性软根」,是钝根人。现在这个不是,这是利根人。这个利根人,是「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这个利根人,就是根性特别的利,那个智慧特别的大;但是偏了一点就不得了,就是不得了。这个利根人,根性特别利,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特别利的,和一般人不同。可是这个六根里面主要还是意根,意根是太重要了。不过意根特别利的人,他这个前五根也不同,和一般人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利根人应该有好的成就嘛!怎么会「断善根」呢?
「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他成就,他成就了什么呢?「上品」的,他这个行相特别猛利的「诸恶意乐」,特别「恶」的「意乐」。欢喜「意乐」,也就是欢喜。欢喜做种种的恶事,他心里面有这样的意乐。这个「意乐」,不是潜藏在那里,是现行法,活动。像一个人在那里睡觉,就是不活动了。睡觉醒了出来工作,这就叫做活动。表现在行动上,表现在行为上。现在是说他「恶」的「意乐」,其实一切众生都有烦恼的种子,都有「恶」的「意乐」,但是它不现行就没有事。现在「恶」的「意乐」,活动出来了,而且是「上品」的,他成就这样的意乐了,这就是「断善根」的一个条件。他本身有这种「恶意乐」,就是欢喜做恶事。欢喜做恶事,而且这个心情特别的强。
我们在这个历史上看,有很多的大将军,杀人不当一回事。杀死一个人,他好像算是好像很平常的一件事,拿人不当人,这种人。他就是随这个好皇帝,反正也可以打天下就是了。若是随着一个贼,他也就是可以做恶的,就是这么一个人。「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这是他本身主动的欢喜做恶事。
「得随顺彼恶友故」,他又有一个条件呢?就是「随顺彼」,「随顺彼」恶意乐的恶朋友,有恶知识和他合作,共同的做恶事,这又是一个条件。这个朋友也是这个三业都是不清净的,身做恶事,嘴会说恶话,心里面也想一些恶事。恶事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这个三业都是恶的人。和利根的「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这个人,帮助他,大家合作的做恶事。这就是更厉害了。
「彼邪见缠,极重圆满到究竟故」,这是说前面他有这个欢喜做恶的意乐,又有恶知识和他合作做恶,这是第二。第三条件呢?「彼」有「邪」知「见」的烦恼。这个「缠」,指烦恼的现行,叫「缠」。不现行的时候,叫「使」。使命的使,使者的使。这个现行,叫做「缠」,就像一个毒蛇把你缠住了,缠在你的身上。我看这《观世音菩萨灵感记》上,是有一件事。说有一个女人从她的住处出去离开了,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做事。说是这个走这个道路,在中途看见有一蛇盘在那个道路那里,这个女人也是很勇猛,说是退后多少步跑,一下子跳过去,从这个蛇跳过去。跳过去,而这个蛇不是小小的蛇,是大蛇,就追她,追那女人,追就把那女人追住,就把那女人缠,缠起来,就把那女人缠到了,缠到了。这个时候我看见这里,我心里面很不舒服,很不舒服。这时候来了一个人,他一看,这个大蛇就把那女人缠住了,就念观世音菩萨,一念念,那个毒蛇就把那女人松开了,就跑了。
现在说这个「缠」,也等于就是,等于说是人若有邪知、邪见;贪,就是大蛇。贪、瞋、痴这一切烦恼都是大蛇,这邪知、邪见是大蛇,缠在这个人的心上面。所以这个古来的大师,这个大善知识翻译的时候,用这个字来形容这件事,是「缠」。这个邪知、邪见主要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善恶果报。所以有的人向我说:我相信佛法很多年了,但是忽然间想,我究竟相信佛法,相信什么?自已不知道。我说啊!你若问我这句话,我告诉你:就是相信善恶果报,相信做恶有恶报、做善有善报。说是我们先不要说第一义谛,就是先说这一件事,做善有善报、做恶有恶报,你先要有这样的信心,你就可以称之为佛教徒,就可以这么说。
现在是「邪见缠」,就是不相信有善恶果报、不相信有阿罗汉、不相信有流转生死的事情。但是一般的邪见,人云亦云的这样说,那还可能还不及格。若说称为「见」,那就是厉害了。我们说这胜解,对于佛法的缘起的道理,有胜解,那也可以称之为「见」,正见。现在对于恶法有胜解,就是「邪见」。这个「邪见」到了什么程度呢?「极重圆满到究竟故」:「极重圆满」,他那个邪知见到了「极重」,极严重的程度,非常的「圆满」,到了「究竟」的程度了。用这么多的字来形容这个「邪见缠」。那他就是不感觉到做恶事是不对的,他做恶事做得很快乐,他想这些恶事都能做成功,做完了心理很快乐,还要继续的要做,那就是这样子的意思。若是相信佛法的人,固然也可能会做错事,但心里害怕,心里有恐怖,不敢做恶事。做了一点恶事,哎呀!心里害怕,这可见这个人没有「断善根」还有害怕。
这个人呢?这个有「利根」的人,「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的人,他一点恐怕的心没有,恐惧的心没有,不相信有善恶果报,所以做恶事将来没有问题,没有后患的。这个偶然的也会看见别人做善事,他认为那个人是愚蠢糊涂了,有便宜他不占,真是糊涂,他是这样想法。那么这是这个「邪见缠,极重圆满到究竟故」到了这个程度了。
「彼于一切恶现行中,得无畏故」就加上这么一句。说是这个人,他在「一切」,就是身所表现出来的恶行;语,口业表现出来的语言,这个暴恶的语言,不合道理的语言。这个「现行」,不是隐藏在里面,他这个表现在行为上了。对于这件事「得无畏故」,他一点也不恐怖,做了恶事的时候,他不怕受恶报,他没有这个恐怖心,没有这件事情。这又是一个条件。
「无哀愍故」,对于一切众生这有情的动物,或是人类,一点哀愍心没有。他认为杀死一个人不算什么,没有哀愍心。那么这几个条件:一个是「利根」;一个「成就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一个是「随顺彼恶友故」;「彼邪见缠,极重圆满到究竟故」;「彼于一切恶现行中,得无畏故」;「无哀愍心故」,对于一切众生没有哀愍心,做恶没有恐怖,对于一切人没有哀愍心,这种人。「能断善根」,他能够把这个善根是断灭了,没有善根了。
这个「断善根」是要这样的人才行。若是一般的不是利根的人,他也可能做恶事,但是心里面还在犹豫不决,是做恶没有恶报吗?心里面没有什么。做善有善报吗?心里面都是疑疑惑惑的。随时也可能做恶事,随时也可能做善事,这样人还不是利根人。这个利根人!利根人多数是怎么样呢?特别的敏感。你有一点事情,你经过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他就深入的去注意一下,考虑一下的,不是马马虎虎的人。但是他因为有邪知邪见,「极重圆到究竟故」,总是理会到那个最恶的那个地方去,是这种人。
丑二、料简(分二科) 寅一、举一切
此中种子,亦名善根;无贪瞋等,亦名善根。
这底下是解释究竟什么叫做「善根」?什么叫做「断善根」?这个解释这个道理。前面是说「断善根」这个人的条件,是这样子。辨别他的一个缘由,这底下再重新解释。「此中种子,亦名善根;无贪瞋等,亦名善根」,在这里面说「断善根」,这个「善根」究竟是什么叫做「善根」?就是这里面「种子,亦名善根」,就是你前一生,你前一生做过好事,你有一点同情心,或者同情心很重,或者同情心很轻微,做一点利益人的事情。做一点利益人的事情,那么就有了「种子」了,那个「种子」,也叫做「善根」。
因为你若是前生做了小小的善法,有了那样的善根以后,你今生就有可能再做善事,你再做善事,就是前一生那个「善根」,能帮助你现在去做善事,所以做「善根」。这个「根」有两个意思:就是「根」,以能生为因。前生做一点善事,今生就可能做更大一点的善事,就是能生,由小而大,就是能生义。第二个是增上的意思,就是能帮助你去做好事。前一生有善根,今生就会那个「善根」,能帮助你去做好事情,所以叫做「善根」这是一种解释。这个「善根」。
第二个解释「无贪瞋等,亦名善根」:「无贪瞋等」,就是没贪心、也没瞋心、也没有愚痴心,那么这也叫做「善根」。这个「善根」,是发动一切善法的那个最清净的那个动力。因为自己本身没有贪心,你才能够去帮助别人做善事,去教导别人去;没有瞋心,你才能发出慈悲心去做一些善事;你没有愚痴,你才能有智慧去帮助别人,去教导别人,帮助别人做种种善事的。这无贪、无瞋、无痴,这是「善根」,一切善法的根本,这也叫做「善根」。这个「善根」,是指你现在,你现在的心里面无贪、无瞋、无痴,这是现行的,在心里面活动的一种好心肠。前面以「此中种子,亦名善根」,那是潜藏在心里面的,以前做的善法的「种子」,是由这个「无贪瞋等」发动出来的善法的种子。这「无贪瞋」也有程度的不同。那么这是通说这两种叫做「善根」。现在这里说「断善根」,是指什么说的呢?
寅二、简所取
但由安立现行善根相违相续,名断善根;非由永拔彼种子故。
是这样意思。这「断善根」是这样的意思。这只是这里说「断善根」。这个「善根」,「但由」,只是因为你「安立现行善根相违相续」。「现行」的「善根」,这个「善根」呢?有生得善、有加行善。这个生得善怎么讲呢?就是生来的,这个人不需要师长的教导,他生来就有一点好心,愿意帮助人做好事,别人有困难就有同情心帮助人解决困难的,这是生得善。
加行善呢?那就不同了。那就是从师长那里,或从这一切这个善书,好的书,去读好的书,增长了一点理智,从理;或者遇见善知识的开导,增长了自已的智慧,去有意地去利益一切众生,那叫做加行善。譬如说我们闻、思、修是属于加行善了。这叫做「现行善根」,这样的善根,这是是非常好的一种善法。
现在是「相违」,「相违」的一种力量,与「现行善根相违」的一种力量。就是不相信因果,我不要做善事,做恶事好,那么使令这个「现行善根」不能「相续」了。那么就是「安立」,「安立」,就是施设,也可当做施设讲。施设现行善根,那么就是名言,施设出来的名言,叫做「现行善根」。那么若是由于自已的不如理作意,由于恶知识的彼此相得,而有些邪知邪见,当然这也是安立。由于这一些安立的关系,「于现行善根相违相续」这叫做「断善根」。不是以「非由永拔彼种子故」,不是说把这个你这个无贪、无瞋的善根的种子,做种种功德的种子,永久的消灭了,叫做「断善根」不是的。只是说「现行善根相违相续」,就是在他现在的内心上,一点好心没有了,不要说是去做功德了。这个加行善没有了,生得善也没有了,在心里面完全是恶法了,那么这就叫做「断善根」。可是有这样的思想的人,他内心里面的善根也受影响,也受影响,就是不容易现行。就是以前做的功德,现在不容易,这种功德不容易现行,因为被他现在的这种邪知见降伏了,所以叫做「断善根」。
现在这里说出来一个分际,断善根者:断善根的现行;而不是断种子。而这个断善根的力量,就是他是利根人,他有上品诸恶意乐现行法故;有恶知识彼此与彼相得;还有邪见缠,极重圆满到究竟故;彼于一切恶现行中得无畏故;无哀愍故,有这样的邪知邪见,所以他「断善根」了。这也是第六意识所做的事情。
这个《大般涅槃经》上说有一阐提,一阐提呢?就是断善根的意思。这个我们现在当然我们是不能不承认,我们栽培不够,所以我们没见到佛,生在现在这个时代。但是《涅槃经》上说一件事,说那善行比丘,善行比丘是为佛作侍者,这侍者的规矩,为佛做侍者,佛若没有去休息,他不能去休息,所以他要侍奉佛。但是他着急了要去休息,他就夜间的时候,佛在那经行,他在旁边扮这个鬼来叫,来恐吓佛,让佛害怕了去睡觉,去休息,他好去休息,有这种事。我看这若是我们,虽然是栽培不够,大家不敢这样做,他敢这样做。这时候这个释提桓因来了,来了就知道这件事,就问佛:说是佛法里面有这样的人啊!这个佛说:佛门广大,什么人都有。所以这个善行比丘,就名之为一阐提。他对于佛,可见恭敬心是没有,对于佛敢这样子戏弄佛。昨天谁问我轻触故问,轻触,我的意思就是戏弄。其实戏弄这句话怎么讲?戏弄话,我再说一句,再解释。我问你!就是我明知道你不能回答,我就偏要问你!问你,就要给你一个好看,就是这个意思。叫你答不上来,令你难堪,是名为轻触故问,就是戏弄。现在善行比丘扮鬼叫,来戏弄佛,来恐惧佛,也是有这种味道。所以这个就看出来,这个邪知见的人,「极重圆满到究竟故」,就会做出什么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你们不出声。你们没有问题问,我再说几句话。这个「云何离欲?云何离欲退」?我们在印老法师的文章上,著作里面看见有一句话。也好像说,哎呀!你出家多少年了,你还有烦恼啊!那么这个印老法师说:那么容易断烦恼吗?说这么一句。那么这底下「云何离欲退」?里面说的事,我们可以好好读一读。从这里也应当得到一个启示,就是因为没有能够离欲,那就是有欲。有欲,有时候难免会有些不对的念头,但是我们怎么办呢?立刻的停下来,不要有这个不如理作意,立刻停下来。停下来啊!转变成清净心。
这个圣人呢?圣人他的心,能够不与万法为伴侣,它能湛然独立。但我们凡夫不能,我们就得有伴侣。有伴侣,这个经、律、论就是我们的伴侣,经、律、论是我们的朋友,以法为友。我们把经背下来,不能背一部,背一段总是也可以嘛。我们也会念咒,也会念佛。立刻,或者是念经的文,或者是念咒,或者是念佛。这个心,我们无记的心,和这样的法为伴侣的时候,心就清净了,立刻就清净了。若是常常静坐,修奢摩他、毗铃奢那的人是更容易。你若不静坐,不修奢摩他、毗钵奢那,没有这样训练的人,你去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也是可以;可是常有止观的训练,也是更强,而警觉性也特别强。这个正知、正念就是特别强有力量;你若不修止观的人,他就钝了一点。心有不如理作意的时候,自己还不知道。你若有正知、正念强了呢?很快就觉悟了。自己把自己的心要调一调,立刻的把他调的清净它。
说是有问题,这有问题用清净心来去观察思惟,用清净心来处理。不用贪心、不用瞋心、不用骄慢心处理事情,而这个事情也容易处理。用贪心、用瞋心去说话,去处理事情,这事情不容易处理的好。这样你常常这样做,你心情快乐,心情快乐一点。如果你不能这样子,你老是有的时候这个不如理作意出来了,就随着去了,多诸苦恼。
这个波斯匿王,是波斯匿王,还有那个优填王。优填王好像对这个宾头胪尊者也说了一段话。还有这个波斯匿王,就是波斯匿王临死的时候之前,他儿子造反,琉璃大王造反之前,时间很近了,去见佛。见佛就赞叹随佛出家的佛教的这些年轻的比丘。这些年轻比丘都是在壮年的时候,这个欲都是很盛的;但是出了家以后,看上去气色也很正常,也心情很快乐,没有欲的困扰。就疑惑,就去问佛。优填王去问这个宾头胪尊者,也是同样的问题。这个宾头胪尊者就开示他:说是在家的人,年轻人,不管是男、女出家了,修学四处有正念,所以就没有这个欲的困扰。和那外道不同,外道修种种苦行,他的欲也没有办法调伏。因为他没有调伏欲的法门,他为欲所苦。但是佛教徒,修这不净观,修四念处,他能够调伏这个欲,把那欲就清除了,清除了心里面就很自在。常常的这样做,他的气色也应该正常,气色正常;他不为欲所苦,心里面没有欲,就是偶然有一点很快就没有了。
这个我们修行没成功的人,要注意这件事。就是有一点不对,立刻停下来,转移阵地把这个心转到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舍、念死,都很好。这个欲自然是没有了,要注意这件事。这句话就是「受行顺退法故」。不受,不「受行顺退法故」,它就没有事。我们讲这个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我看和自己要用功修行也是相合的。心里面感觉到苦恼,你思惟苦恼的事情,你心就苦恼。你若思惟这个人对不起我,他怎么、怎么,你心里就苦恼。就是我们对一个人,你思惟这个人的缺点,你的个高慢心就来了,你对他就轻慢。这个人有什么优点,这个人有什么什么优点,你对这个人的恭敬心就来了,你自己的高慢也就轻了。所以由自己的思惟的经验,可以知道,烦恼是由分别来的。这个清净心也是由分别心来的,恭敬心也是。
这个心里面不安,又想这个,又想那个,想不到心里面就苦恼,这就是这苦恼就是这样思惟而来的,你不要这样想就没有事。所以有时间尽量的栽培善根,尽量把经论的妙法装在自己的心里面,随时可以用,你随时你可以用。你不装这个,你去老思惟这些烦恼的事,这是一个太笨了,不要思惟烦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