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83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生死乃世间之主题,觉悟乃人生之真谛。

关怀为真情之透露,死亡为光明之回归。

佛法是殊胜之通道,中阴是救度之良机。

自我即生死之主人,无我即解脱之前提。

慈悲从爱心中爆发,智慧从实践中生起。
 

    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就在菩提树下惊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无师智,自得现前。”遂开始半个世纪的说法布道,直到最后涅槃会上,仍然殷切叮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自具足常、乐、我、净涅槃四德,是故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可见,佛陀自始至终,所有说法,都是围绕“众生与佛性”这个主题。众生就是苦乐纷呈变化无常的生死现象,处处执著痛苦;佛性则没有苦乐纷呈变化无常之诸相,而又不曾离开我人身心世界一切行相,时时洒脱自在。

    佛性就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门头放大光明,每一众生的身心世界无不遍照,一切行住坐卧、言语动作也都是佛性的妙用。若能远离妄想执著,当下一念灵光自照,则现前一切就是佛性的全体显露。无作无造,非修非证,远离取舍,亦无名字,即时圆满现成,何其微妙!六祖说:“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觉即是诸佛。”诚哉斯言!

    佛法就是破迷开悟的方法。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需舟。开悟见性之后,更无一法可得,彻底自在。因其根尘相对之时,全无能所是非之相;触对逢缘之处,消尽知识计较。般若如大火聚,四边都不可著。如朗月升空,清虚万里;似烈日当头,光明无限。一切法、一切事、一切佛、一切心,众生国土,尘尘刹刹,不增不减,恰到好处,妙用无尽!无相无知,历历分明!《法华经》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佛陀一代时教之旨意,尽归于此。

    我等众生竟日语默动静、运作施为,全体即是佛性之妙用!无论何等烦恼痛苦,无论何等忧愁懊恼,无论什么罪大恶极,无论什么淫怒痴爱,只需当下顿断妄想执著,直见自心,心体寂然如如不动,不动而动即是佛性。过去、未来、现在,所有一切藤葛,释然解脱。亦无解脱之相,不留痕迹,不落断灭,一派生机,何其快哉!此即如来、智慧、德相。

    然而,如此完美自在的生命真相,我等凡愚却未能直接明悟和受用,总是落在妄想与执著之中,不能自拔,受尽轮回生死的冤枉苦头。犹如盲人处于宝库,自叹贫穷孤苦,却被珍贵宝物所伤;亦如骑着驴子去找驴,千山万水逢人就问,却没有人能知能说。何等冤屈!何等可怜!于是,佛陀就苦口婆心,时时开示;祖师亦悲智双运,处处指归。


{返回 达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下一篇:超越死亡——自序
 秘密宝藏
 禅修要义 第四章 净修三业(下)
 华严法会开示五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讲 正宗分——出家梵行觉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二
 觉悟入门—明了我们的觉性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十九
 “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
 禅修要义 第八章 奢摩他颂
 华严法会开示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要如何改变命运?[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我们教育的重中之重[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三回 拜婆珊婆演底主夜神[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tial Ideology of Tibe..[栏目:Khenpo Sodargye Rinpoche]
 父母必读:一个25岁男生对自小以来邪淫的忏悔[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因果的真相 第一章(三)斩断自我,才是脱离轮回的唯一途径[栏目:因果的真相]
 前世邪淫感何果,配偶丑懒如怨仇(索达吉堪布)[栏目:戒邪淫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八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持斋与食素[栏目:万行法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