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世界佛教论坛 续佛慧命的期待(叶小文)
 
{返回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6

世界佛教论坛 续佛慧命的期待

叶小文(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各位高僧大德、各位朋友:

我在国家宗教局长任上十年,与佛教很有缘份,有幸多次亲历和参与了不少佛门盛事,比如十一世班禅金瓶掣签和坐床大典,佛指舍利赴台、赴港供奉,海峡两岸佛乐团联袂赴台、港、澳地区和美、加巡演,等等。更有幸结识了许多高僧大德和善知识,今天又见到久仰的国学大师饶宗颐老先生,令我感到非常欢喜。

前些天,我同潘宗光先生在北京见面,他得知我将来香港参加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举办的“香港少林武术文化中心奠基典礼”活动,遂建议我借此机会和香港佛教界高僧大德、知名学者茶叙,就最近许多高僧倡议的“世界佛教论坛”有关事宜,进行探讨。我想,这正好是向各位高人讨教请益的难得机会,于是便有了今天与诸贤同聚的因缘。潘先生让我先讲。我讲三层意思、六个字:慧命、地势、期待。

慧 命

中国的佛学大师,大都有中国文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纵观今日中国之大势,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国家和平发展、民族伟大复兴正值难得的因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中华民族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忧的是,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前沿,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但在道德伦理和精神信仰层面,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的所忧所虑,有人却幸灾乐祸。我一到香港就听说,最近有线电视打出广告,要播放一部叫《十字架在中国》的伪造的“记录片”。海外一些敌视中国的人很推崇这部“记录片”,片中就有人大喊大叫:“跨入21世纪的中国,就像一条什么都不顾、只顾腾飞的巨龙,它那肉体的蓬勃和灵魂的麻木同样有目共睹,经济的腾飞和道德的下降一样触目惊心。……举国上下都束手无策,久而久之竟不以为然。” 他们的“解药”,是“要用西方基督教文明取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知在座的佛学大师们听了此话,作何感想?这种咒骂,显然是在恶意夸大中国存在的问题,丑化中国的形象。今天的中华民族绝不是“肉体蓬勃、灵魂麻木”的一群,其奋发向上的精神主流和高尚的道德风貌,正在使全世界刮目相看(例如,请看昔日被称作“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在今日奥运会上的表现)。这种咒骂,蓄意要在“西方基督教文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制造和挑起一场新的“文明冲突”。我们不会否认基督文明为西方的崛起、乃至为当代世界文明做出过的伟大贡献,我们也不会去搞以什么文明“取代”什么文明。中华文明从来就欢迎和吸纳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中华文化从来就有“食而能化、化而能食”的功能,中华民族从来就有与其他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愿望。博大包容、灵活善用、勇于创造机遇的优秀品格,浓厚的、爱国的民族意识,知恩、报恩的深厚情怀,对智慧传承的培育和发扬光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

当然,存在的问题也令人堪忧,恶毒的咒骂更可以警醒我们。纵观世界发展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则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近现代欧洲的崛起,就是以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为先导的。反求诸己,尽管佛教从来没有“惟我至上、舍我其谁”的狂妄,却向来有爱国爱教、“报国土恩”的传统。佛教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佛教徒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对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应该有怎样的作为?应该如何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报国土恩”?

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其中,佛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已融摄于佛教文化之中。佛教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的宗教,是体现中华文化传统的宗教。正如赵朴老所说,佛教传入中国的二千年,是一座宝藏,到这座深山中去探宝,会有难以想象的收获。也如朴老所指出的,佛陀施教的中心任务,就是净化人类,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种种苦厄和灾难。以佛教“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教义,来净化人类个体的心灵,使智慧开放、烦恼解脱、觉悟圆满;以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的修持,来净化人类相依共存的生活环境,使国土庄严、众生安乐。佛教文化在中华文明重放光芒的过程中,应该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几天前,杨钊居士在北京也就此话题与我促膝长谈。“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努力挖掘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将成为未来人类世界健康发展的宝贵财富。在进入本世纪前,西方文明一直在世界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强势文明在创造巨大财富、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也衍生了环境污染、文明冲突、霸权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等,弊病显露,危机四伏。西方很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西方文明对自然、文明间的关系,以及对待世界发展的观念,不足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入21世纪,世界正向“后现代社会”转型。汤因比从对西方文化的深刻反省出发,对中国文化寄予极大期望。他认为,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的目光将转向中国,引导世界文化的将是中国的佛教。的确,在未来的“后现代化社会”里,生态、中道、平等、合和等古老的东方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可以成为引领未来世界的一种先进文化。在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就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道文化、平等文化、和合文化的内容。深入发掘这个宝藏,不但对于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对进入“后现代社会”的世界,做出重要而独特的贡献。

现在全球一体化,中华民族在放开眼界观量、敞开胸怀接纳全球人类智慧的同时,又可以得天独厚,从自己悠久丰厚的文化传统中,融摄历代圣哲贤人的智慧精髓,包括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共同努力创造中华民族的新纪元,同时也为人类文明作出大贡献。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应该包括并不逊色于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复兴”!

地 势

以“先天下忧”的襟怀,以喜忧参半的思虑,以被人家骂出来的警醒,以时代提出的要求,以中华民族的成员——佛教四众弟子应有的觉悟和责任,就不能不产生“续佛慧命”的使命,就情不自禁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中国佛教在历朝,凡遇繁荣开放的时代,均为发挥佛陀高度智慧的时机,同时成为创造中华民族精湛文化、智慧及艺术的机遇。现在经济起飞,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失衡,佛教在此重要时机,更应推崇佛陀慈悲喜舍的精神,以提升民族道德的情操。

如此重要的“续佛慧命”,需要独具因缘的坛场、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吞山河的“地势”来承载,我统称之为“地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为“坤”,“山岳河涂,皆坤之灵”。地势,是慧命的载体,是慧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成大树,成就大愿的土壤。

“续佛慧命”的这个“地势”何在?要随缘而起,随缘而兴。

1994年春,我国宗教界的领袖们云集海南省三亚市,共同研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会余,1月21日清晨,我们陪同赵朴初先生游览亚龙湾。晴空万里,碧海连天,鸟语花香,春风扑面。更奇的是脚下沙滩雪白,头上鸿雁翻飞。大家都轮着要跟朴老合影留念。我笑道:“朴老,大家想要您象这大海,象这鸿雁,作个背景,不要动。”朴老笑答:“踏沙晨作亚龙游,鸿爪倘能留?”朴老兴致很高,又连夜登至山顶看“鹿回头”石雕并观夜景。我看朴老若有所思,就说,三亚的群众都希望您留下几首词,给这里的美景增添文化内涵。朴老点头不语。第二天,一首《诉衷情》已跃然纸上:

踏沙晨作亚龙游,鸿爪倘能留。登高夜望奇甸,美景不胜收。灯万点,相辉映,似川流。不须逐鹿,山也回头,海也回头。

——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一日夜游鹿回头,

调寄《诉衷情》。黎族传说故事,有一少年自五指

山逐一鹿至海边,张弓欲射,鹿回头,化为美女,

少年爱之,遂为夫妻。小文同志雅正

细品此词,禅意甚浓。朴老何所言、何所指?他是不是在点拨我们,寻找“人间佛教”之机缘,应该“回头到此”,般若波罗蜜多,回头是岸。当年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将佛法向海外传播,就曾从这里出发。那么今天中华佛教参赞国家、辅正世界的坛场宝地——“世界佛教论坛”,要不要回到这里?海南古称“奇甸”,美景美不胜收,论坛不设于此,更待何处?真是“不须逐鹿,山也回头,海也回头”。

从佛陀鹿野苑初转*轮开始,佛教就形成了开坛演教的传统。今天在这里设“世界佛教论坛”,正是继承这个传统。从鹿野苑开始,到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大迦叶开传禅宗,从祗园到佛涅槃前最后说法地双林,佛陀五时教法,就是在这些坛场不断开演,直至传遍天下。在朴老亲自指点后,海南省和三亚市地方政府热心助善,积极支持。南山的开发建设日新月异,见山开路,遇水搭桥,移花接木,修阁筑楼,建庙宇于青山绿水,起大佛于天涯海角,香烟缭绕,禅意正浓,“登高夜望奇甸,美景不胜收”。现在南山正在修建世界一流的佛教文化苑区,108米的南海观音大佛造像也即将建成。而且这里民风淳朴、人心思善。“世界佛教论坛”设在这里,寺庙、大佛一体,大佛、论坛相依,佛因论坛而立,坛倚大佛而兴,正是一块风水宝地具足。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世界佛教的中心终归要回到中国。“踏沙晨作亚龙游,鸿爪倘能留”?

“灯万点,相辉映,似川流”,世界佛教论坛设坛于此,可以汇集四海精英,凝聚天下力量。海峡两岸四地的很多高僧大德,也都不约而同地体悟到了与朴老词意相同的境界。特别是今年以来,一些高僧先后提议设立一个世界佛教论坛,很多有识之士纷纷起来,呼吁并积极倡导或热烈响应。大家不谋而合。

中央政府对佛教界发起成立世界佛教论坛,十分关怀,积极支持这一善行善举。国家宗教局是为宗教界服务的机构,理所当然要同大家共襄盛举,为建立论坛鼎力相助。

期 待

我们希望论坛能够以佛教界为主体,学者专家、传媒领袖以及与佛教有缘的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筹划、共同参与。也希望筹办论坛的过程,就成为在佛陀和平、慈悲、智慧等精神感召下,各有关方面密切合作,化导人心,净化社会,谋求人类个体心灵的和平和群体生存环境的和平的过程。下一步如何启动论坛的筹备工作?千头万绪,百事待举。

佛教讲缘起法则。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成就论坛大业,必须众缘和合,要凝聚一切信仰佛法、尊重佛法、亲近佛法的善知识、大护法的智慧,广纳群言,广结善缘;凝聚两岸四地佛教界的力量,集众人之力,汇百家之长。由此,我就想到了要分别在大陆和港澳台请教高僧大德、专家学者的意见。

此念一起,我们首先想到了香港。这是因为,香港这块祖国的宝地、佛教之福地,百年来,在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中,踯躅前行,虽历经坎坷,但依然薪火相传,法脉不断,成就了不平凡的香港佛教。这里有德高望重的觉光长老。觉老愿力深宏,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悲愿,也做成了一件又一件大功德。如今,香港佛诞公众假日深入人心,天坛大佛昂然挺立,佛牙、佛指两次莅港,海内轰动,光耀香江。在觉光长老的引领下,香港佛教界积极参与世界佛教组织的有关活动,积累了举办佛教大型活动的经验,也培养、锻炼和汇聚了宏勋、净雄、净因、衍空法师等一批年轻的法门龙象。香港的佛教正如朴老所言“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因此,我们首先怀着崇敬的心情向觉老请益,向香港佛教的高僧大德请益。

今天向大家请益的,主要是:如何筹备和启动世界佛教论坛?如何从形式到内容把大陆、港澳台的佛教资源首先凝聚起来?如何商请有关国家共同发起设立论坛?如何设计佛教论坛的主题?如何办出一个充满佛教特色的高水准、高质量的论坛?

为便于大家发表高见,我谈谈对论坛的初步想法,抛砖引玉。

一、论坛首先应该是充满佛教特色的。论坛的宗旨,从小而言是要凝聚大陆、港澳台两岸四地佛教资源,显扬中华佛教,振兴中华文明;从大而言,是要团结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佛教徒,化导人心,净化社会,推进世界和平,但无论小大,都是要以伟大佛陀的本怀,泽被群生,救世度人为根本。因此首先要有充分的佛教特色,符合佛教的教义和仪轨。既要体现出佛教的传统和本色,同时也要体现出佛教因时契机、随缘变化的时代性。

二、论坛应该是开放、平等、团结、包容的。世界佛教论坛从名称上来说,“世界”两个字就来源于佛教。“世”含流迁意,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界”含方位意,指十方空间。世界是时空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办的论坛也应该是周遍含容、广纳十方的,从教上说,大小兼容、显密圆通、三大语系(汉传、藏传、南传)平等,不特别推崇某一宗派,也绝不排斥某一宗派。论坛因佛陀之名而聚集了高僧大德,而佛陀却是以“六和敬”来教导僧团的。佛教是和合包容的宗教,是俗众的典范。我们很不情愿看到因受世俗的影响,而起分别心、争竞心。我们希望通过论坛,恢复佛教本有的等无差别,并引导世俗社会走向和谐与宁静。可以有分歧,但不能有纷争,可以有差异,但不能有冲突。我们希望通过论坛,实现佛教各僧团间的团结,实现教内教外的团结,更实现各地区、各国家间佛教的团结。

三、论坛应该是务实的、入世的。佛门又称空门,但佛教不仅谈“空”,也说“有”。空为“真空”,有为“妙有”。因此,论坛不是为论而论,不是空论虚论,清谈误教误国。论坛既要海阔天空,也要开物成务,利益有情。佛教讲“经律论”三藏,其中“论藏”为非常重要之组成部分,此论即缘经而论,有的放矢之论。论什么?怎么论?谁来论?需要精心设计,仔细谋划。佛教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座宝藏,每个时代都可以从中汲取有益、有效、有力的能源。这种能源是一种观念上的能源,藏之于无形,但经过适当的提取、冶炼,就可以发挥无穷的力量。 

以上讲了三条:慧命、地势和期待。其实,我今天最迫切的期待,是聆听各位的高见,因为在座的法师、教授、学者们,多年来对佛教有多方面的研究和理解。我也期待来年在世界佛教论坛上,各位能对人类道德情操、修养等方法,做出建设性的大贡献。

(在香港佛教界茶叙会上的发言)


 


{返回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刍议儒释道之“和”(叶小文)
下一篇:升腾着希望的华人佛教(叶小文)
 是一盏灯(赵朴初)
 佛法、生命与教育(衍空法师)
 心佛(叶华荫)
 佛教与现代社会——以缘起论为中心(理方)
 禅与心理健康(张海滨)
 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
 世界佛教论坛 续佛慧命的期待(叶小文)
 当前僧伽教育的内涵(惠空法师)
 佛教净土思想与和谐社会(汪志强、李合春)
 和谐世界的理论与实践(徐清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69经 速慧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The Wind-deer and the Honey-grass [The Craving for..[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追述学佛因缘并以纪念印公恩师[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心灵的资粮 - 目录 序言[栏目:阿姜查禅师]
 五百罗汉 150、善思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什么是抛弃导师(普巴扎西仁波切)[栏目:择师知见]
 心态就是一把双刃剑,不要让正面生锈[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论“种植福田”(明照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布敦·仁钦朱[栏目:藏传佛教人物]
 预言应验 国王驾崩 His Prediction Was True: The Emperor Had..[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