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依教奉行方能增上智慧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2
依教奉行方能增上智慧

  在讲解禅定见解的时候,曾经问过大家一个问题:当我们看到眼前有一朵花的时候,知道这是花。但是当我们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眼前依然能看得见这朵花,并且也知道这是花,两者的区别在于何处?

  我相信对于有些修行者而言,决定可以回答如何辨别。因为只要依教奉行,细致修法,其中的区别自己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这就是实修的见解。但是如果没有实修经验,还是喜欢从文字理论上去做辨别的话,我想可能研究一千年,你的见解也依然无法增上。

  有些人可能会说,因为意识是一种分别心,所以两者有区别。但是我们此处讲解的是耽着而不是分别心。众所周知,分别心与见解是很容区分的,但我们要辨析的是两种“耽着”之间的差异。例如对于凡夫而言,眼前所看到的花即为所知,知道是花即为能知,如是而树立能所二执。而在禅定见解中,依然能看得见花并且知道是花,为什么又不是二执了呢?很多人都已经禅修多年,修学上师瑜伽也已经很久了,是否懂得如何辨析其中的区别?

  但是此处也要记住,这是实修自然而然呈现的见解,不需要天天去耽著这个问题。尤其对于初行者而言,如果天天去琢磨这个问题,在禅修时先看一眼花并且知道是花,然后再安住下,过一会继续看看,思维一下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这样修一千年一万年恐怕都没有办法去辨别两者之区别。

  能够辨别两者之间区别的是自己实修的见解,而想要增上自己真实的见解就要依教奉行,即遵照导师的教言,一步一步地去踏踏实实修学,当修行到一定的时候,导师自然就会为你印证见解。

  印证见解要分为两种:不依止要义而做印证与依止要义而做印证。不依止要义而做印证时,就不会讲解不同的辨别,而是直接做印证,若为上等根机者,当下就能开悟。但是对于次第根机者而言,连自己的分别,耽着等都没有办法辨别的前提之下,想要迅速增上见解可能是不现实的,此时就必须要依止要义而做印证。

  因此,对于初行者而言,由于见解还没有达到,现前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很刻意地去执著思维。对于修行已有一定见解者而言,同样不需要刻意去执著,也不必在安住期间天天去观待自己的状态到底否是如此。因为真正的见解是一种智慧,只要依教奉行,它必定会自然呈现。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执著外境无法成办解脱
下一篇:修行者要懂得将烦恼转为道用
 如何理解外内密三相圆满之身
 初学者打坐,一座应该多长时间
 如何理解一法当中圆融一切法义
 回向的重要性
 禅定的质量比安住时间更重要
 为什么要具有普遍之信心
 不应懈怠每天的念诵功课
 无念觉受
 有相止乃依实修而得之境界
 过午不食——利于修行之饮食方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刚皈依,没能持戒,五戒可以一戒一戒地来么?[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空·大自在的微笑·附录[栏目:竹清嘉措仁波切]
 放生护生 闻思修行[栏目:索达吉堪布]
 林崇安佛学著作集[栏目:林崇安教授]
 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南堂元静[栏目:禅门骊珠集]
 旅游业与佛教文化关系新探(朱桂凤)[栏目:佛教与艺术]
 信心不坚的人,难以识得菩萨[栏目:慧光法师]
 第四十七 沙罗普毘耶品[栏目:譬喻经]
 传法传心[栏目:拈花说禅]
 请教法师,宁玛的法脉传承是怎样的?[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