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关于净土五经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65

关于净土五经

    修学《净土五经》,应该先知道五部经之间的关系。普及率最高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也叫小本弥陀经),应该作为首选。接着应该学《无量寿经》(也叫大本弥陀经)。再接下去就要学《观无量寿佛经》(也叫《十六观经》)。然后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学习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前三部也称为《净土三经》,如果不能尽学《五经》,修《三经》也可。 下面,我就分别介绍一下每部经的大意。
    先说《佛说阿弥陀经》,这是一部被视作净土宗纲领性的一部经,虽然经文较短,但是内容却极丰富,应该是对净土法门的概论性的总说。里面讲到了极乐世界境界的依正庄严;说到阿弥陀佛发愿成佛已近十劫;说到往生众生的果报殊胜,都是阿鞞跋致(三不退),其中多有“一生被处”;说到六方如来赞叹阿弥陀佛功德;说到释迦如来在娑婆世界宣扬净土法门是为甚难;等等。几乎净土一门的殊胜都点到了。所以说,《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法门的概论性经典,在修学时自然应该排在首位。权威的解释就是天台宗大德、净宗九祖、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
    接下来说说《无量寿经》,这部经也称大本《弥陀经》,主要内容是介绍阿弥陀佛在因地中发愿的因缘,四十八大愿,一条一条详细陈列。让我们知道了阿弥陀佛之所以被称为“大愿王”的原因,无所不摄的大慈悲心。知道了为什么阿弥陀佛能够赢得十方共赞的原因。这本《无量寿经》主要是讲述和赞叹极乐教主阿弥陀佛巍巍功德的。
   《观无量寿佛经》,又叫《十六观经》。此经的内容是以频婆娑罗王被子篡位,囚于牢中,韦提希夫人求佛拔济为发端,佛教以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净土之法,释尊金口向韦提希夫人介绍极乐世界的境界。为什么叫十六观呢?里面列举了极乐世界的七宝行树、金沙布地、八功德水、七宝池、化鸟说法,说了三圣报身一一的观法,说了九品往生的因地资粮以及历劫、授记等果报的殊胜,等等,合为十六种观法。所以,此经又叫《十六观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被列为五经之数,是因为这是介绍阿弥陀佛二胁侍的。《念佛圆通章》讲的因地之行,表于空中见般若;《普门品》讲的是果中之德,表于有中得解脱。
    五经中,三圣齐备,于义方足。若把《普贤行愿品》列入,却是不妥。因为普贤、文殊为释迦胁侍,虽有导归极乐一说,却不能划入西方教中。另外,三经、五经之说,都是祖意的提法,而且也不尽相同。依义不依语,若将《普贤行愿品》列入,必将观音、势至终有一失,于三圣之义不齐备矣。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住”与“生心”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六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四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六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
 声闻藏、菩萨藏、方等部及其他
 楞严修证玄谈
 《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三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二
 《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二
 论学佛法的四大步骤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修行?[栏目:人行道]
 楞严经通议卷六[栏目:憨山大师]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五 无量光天王众——什么是觉悟?觉悟什么?如何觉悟?[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态度决定人的一生[栏目:禅林衲子心]
 130.涿州纸衣和尚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浅谈二谛哲理(慈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闻者动容 见者同悲──香港佛教界啟建南丫岛撞船事故罹难者超度法会[栏目:宽运法师]
 适当让孩子吃苦也是一种爱[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台湾佛教发展得益于大陆僧人的努力[栏目:高振农教授]
 舌尖上的禅[栏目:菩提树下·马明博居士文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