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痴定须明理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4

痴定须明理

    事定,转眼就忘;不光是不记昨天的事,定力再深的话,刚说过话刚做的事就忘了,只好没事找事做。这也是修定的必经阶段。不知道喜,也不知道悲。空空寂寂,找烦恼也找不到。就这样远离颠倒梦想。
    保持一段时间之后,才转过来修灵活性 。我在读佛学院时,修过随自意三昧,心静极之后,非常轻松,听身边人说话就象遥远的喃喃细语 。也好象空气中充满了棉花一样,或是空气凝结了一样。一年到头,心中都留不下什么印象。 这样过了好几年,非常舒畅 。
    起初时很不适应,那是初入静的时候,如果见到熟人打招呼,心跳会加速,有受惊的感觉,因此,极不情愿见人打招呼 。我是过来人了,后来我意识到, 继续下去,要加强理观 。
    《楞严经》说:“静极光通达”,静到极处,就象打铁一样,让一切动相都沉入空定之中,久而久之,就不怕惊扰了 。即使是身边有巨响,也象消声匿迹了一样 ,很静很静。这时说明心真的入定了,行住坐卧都很静 。习惯之后,再转回头来 ,修事相 。
    不明理挺麻烦的 ,你以后就知道了。 你会在烦恼和痴定之间徘徊很久,不是俗事烦心,就是痴定呆禅 ,非此即彼 ,所以,修定之先应该明理。主要是《楞严经》。不明理的人,不是被凡事所困扰,就是躲进痴定的龟壳里不出来,很烦。就象嘴对着消防龙头喝水一样,不开龙头吧喝不到水,一开龙头吧水太足,不但喝不到,连面目都要受伤。 一会儿开,一会儿关。关的时候想开,开了又想关掉。两头都不好,不能善调。
    佛是调御丈夫啊,我们学佛,也得学会调整 。持戒要调整,既不能持外道戒律,偏于苦行,也不能处处毁犯,失于威仪。修定要调整,既不能散乱,为外境扰扰,偏于调举。又不能入痴定,偏于木讷。 修定也要调整,既不能食而不化,愚痴无慧。又不能狂慧辩聪,破坏法住法位。
    偏于木讷,这比起不修的人而言,已经尝过心定的味道了,很不错啊。不修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就是乐独善寂的进境, 如果保持下去,成果的话就是二乘圣人了。


{返回 妙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修证玄谈
下一篇:见性就是成佛吗?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八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三
 当邪念不止的时候
 楞严修证玄谈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八
 关于“权实”的初步认识
 悟佛性 通人性
 多闻与实修缺一不可
 《莲宗宝鉴》译注 卷一之十二
 《四十二章经》达世如幻章撷要简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皈依的利益 七、随愿皆成[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魏道儒[栏目:当代佛教学者]
 清明前夕的对话[栏目:超然法师·我的清晨诗稿]
 什么是佛教[栏目:怡僧法师]
 药师佛灌顶开示 ——堪布仁津多杰[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F 723经与724经讲述年少比丘奉事长老比丘,若听闻甚深妙法,则能成身..[栏目:界定法师]
 美好的掌声[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持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有见证[栏目:持验录]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六[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大乘无量寿经简注易解 勤修坚持 第四十六[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