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大乘经典与小乘经典
 
{返回 极乐之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8

大乘经典与小乘经典

    大乘:
    乘:是拓展.开发与发挥.利用的意思。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拓展.发挥与利用心意识的完全功能。也可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拓展.发挥与利用自己的智慧与智力。这就是“大乘”,相反就是“小乘”。
    大乘经典,就是可以使我们学习.掌握,最大限度地开发.拓展.发挥与利用自己智慧与智力方法的经教。
    佛教经典这么多,我们学佛修行应该从那部经开始那?那就要依个人的根性与因缘啦,有没有一个学佛看经的指导方针那?
    《佛说大乘法灯明心正觉经》上记载释迦牟尼曾经这样说过:
   “声相皆是幻化佛魔亦能一心求净精进 迷闷求佛经 万法之准绳佛说金刚经不被魔诱惑楞严智慧生行好菩萨道 华严普贤行 脱俗求圣果法华示道程佛以涅槃说经中万法明入世离世法不二正法门。”这就是学佛看经的指导方针。
    怎么去看经那?
    很多人看佛经,只看历代大德高僧对佛经.佛法的注释与理解。我认为那不是看经,看经应该看佛经的原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清净心,用心的灵性去感受.去体验。用自己的智慧,去细微地观察.思考佛经.佛法的真实意义,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的法。
    而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不同的个人境遇,每个人对佛经.佛法的理解,都要受这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不同的个人境遇的制约。而历代大德高僧对佛经.佛法的理解,也受他们自己的人生境遇与社会背景的制约。所以,历代大德高僧对佛经.佛法的理解,也只是他们自己对佛经.佛法的理解,并非是佛法的唯一。
    我们学佛修行,是为了修出一个真实.常住的我!您看佛经,只看他人的注释与理解,只依他人对佛法的理解去修行。也就意味着您在修别人的法,您在修别人,您在修“他人”,而不是修“自己”。我们应该从佛经里得到自己法,依自己的根性,依自己的法,乘性而修,修出真实.常住的我。
    释迦牟尼佛告戒我们:“欲做有为法,看经莫问师”。
    也就是说:在世间要想学佛修行有一定的成就,要通过自己对宇宙生命现象的观察,结合佛所说的方便法,开发.开拓自己的智慧,来自主地乘性而修。不要把佛经与师承作为佛法的唯一,不要把佛经与师承,当成自己修行道路上的“拐杖”。
    所以,看佛经.求佛法.修行自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佛经.佛法,结合自己对宇宙生命现象的观察.思考,用心的灵性去感知佛经.佛法的真实意义。
    然后在去看历代大德高僧对佛经.佛法的注释与理解。把历代大德高僧对佛经.佛法的注释与理解,作为我们的修行借鉴。
    历代大德高僧对佛经.佛法的注释.理解和他们的修行经历,可以使我们避免少走弯路,不至在修行道路上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对佛经进行注释的历代大德高僧们。在这里,我要深深地顶礼那些为弘扬佛法,而做出贡献的历代大德高僧们。
    我们每个学佛修行的人,都应该把自己的修行心得与经历公诸于众,给其他的修行者以帮助.借鉴,使他人在修行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使他人增长智慧,这样才会真正的功德无量。使他人的智慧持续增长不退是最大的功德。

 


{返回 极乐之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正确认识因果与福报
下一篇: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十地菩萨
 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经.律.论
 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佛的四无所畏
 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极乐之光 佛法的原理 ~ 宇宙的组成
 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善用五力
 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净土的修行方法三(极乐世界)
 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戒与戒律
 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培植五根
 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七觉支(七菩提分)
 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大乘经典与小乘经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么祈祷护法才能让他们迅速承办我们所托付的事情?[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安居讲法第三十五讲[栏目:智海法师]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六家七宗(列表)[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正信生善根方便教众生[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七八)[栏目: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三一)[栏目:杂阿含经]
 五位修行和五重唯识(江海)[栏目:唯识学研究]
 喇嘛教经文的念诵礼仪[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07-001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