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声闻乘(五)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4

声闻乘(五)

    (三)实践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的最后道品是八正道。八正道首为正见,正见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见,就不会妄修瞎行,徒劳无功。

    八正道有世间和出世间两方面:依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成为善人君子,依出世间的八正道实践,将可获得生命的解脱,名为阿罗汉。

    八正道第一是正见,即正确的知见,由闻四谛理,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是苦、空、无常,无我,是无一法能独立存在,也无一法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应明了在这短促的人生中,一定要保持纯洁善良,不纵我役物,不随流染恶,速把偏执的思想,改正过来,步入正见。正见是要多闻佛法,根据佛法的真理,分别邪正,信善恶因果,三世业报等法理。不论任何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断邪,培养正确的知见,这是进德修善的根本。

    八正道第二是正思惟,又译为正欲,正志等。正思惟是以正见作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付诸行动,必须要深密思考,三思而后行。为什么又名正欲?因欲有善有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贪、、痴、慢、疑、不正见等烦恼;善欲是大公无私(离六根本烦恼)的欲,即是正欲。正欲是正当欲望之理想,凡人应该有此正欲理想,依着目标去做。唯事先须正确思考,精密计划,立定意向,才能实践理想,做到成功。至于正思惟又名正志,如经所云:“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数计,立意。” 这是说明正志的意思。也即正思惟、正欲、正志,是同指纯正的思想。凡能实践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恶业,免陷于烦恼苦缚。

    八正道第三是正语,即言语要端正。言语是心声,由内心而表现于外。内心不正,则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便如刀剑剌入心胸,令人难堪,弄出祸患。要实践正语,便须戒止口四恶业,说话真诚,纯洁有礼,言辞合于事理。

    八正道第四是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正当的行为。它的意思是人要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即身口意三业清净,断除杀生、偷盗、邪淫等一切不正当的行为,叫做正业。在家佛教徒为了维持生活,人人都要有职业,但若从事杀盗淫妄的职业,就是不正当。如偷窃强夺他人财物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或贩毒赌博,妓馆邪淫,骗取财物,都是不正业。要实践正业,须远离杀盗淫妄诸恶业。诸如教育文化机关之职工,商店的职员,医院的护士,或设办不犯杀戒的事业,都是正业,均为自利利他的善业。唯佛制出家僧尼是以修持佛法,弘法利生为正业。那些高僧大德,用佛教真理,教化大众,消除他们的苦恼,正像医生用药为病人治病。世间的医生,只会治身病,而高僧大德是用佛陀的法药,为大众治疗烦恼的心病。

    八正道第五是正命:正命指过排除邪命、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要以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合法的生活行为,获取正当的工作收入来维持生命。不可受人非法贿赂,以不义之财来维持生活,使生命被染污不净。这也是说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八正道第六是正精进:即是离恶向善,勇猛精进的努力,叫做正精进。不论修哪一正道,都是要精进,如果不精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故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进毅力,制止一切恶行,勤修一切善行。

    八正道第七是正念:即不生邪念,忆念正道。《佛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就是说正念要坚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诱惑,既使在五欲混浊的环境中,也不为它所染污。正念是要精进修持,方不使思想上有不正念头。

    八正道第八是正定:即一心专注,不向外驰散,到达入无漏定,便可解脱自在。故佛教徒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以达到证悟无生果位,就是要在八正道最后的正定上用功。

    佛陀开示实践的八正道,已具有戒定慧三学的次第增进,如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戒学;正念,正定,就是定学;正见,正思惟,就是慧学;而以正精进为策励戒定慧三学的完成。八正道为圣者解脱的正轨,要求解脱,必须循着此八正道来实践力行。至于在家佛教徒,如能实践八正道,也可以净化自己,进而净化社会,使大众行于正道,建立和善的,安乐的,幸福的人生社会!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缘觉乘(一)
下一篇: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声闻乘(四)
 为何我找工作这么难?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4 不杀生的利益之起大慈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九 1 持戒
 在能做主的地方用功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七 2 远离贪欲的利益
 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六节 完备的体系与组织 —— ..
 念头的修炼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声闻乘(四)
 《修心八颂》讲文十二 视害为师 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上菩提之本──三皈五戒(第二十八~第四十二)[栏目:宽运法师]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十四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业处篇 第四节、经文浅释[栏目: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佛识慧集 <七一>相好光明[栏目:佛识慧集]
 佛教寺僧的经济建设[栏目:太虚法师]
 心灵清净平和,让自己快乐是生命赋予你的义务[栏目:心似莲花开]
 百喻经 6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I find it difficult to read the scriptures - they ..[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二十六)寒山和拾得[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能这么清楚才是明心才是见性[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