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菩萨乘(一)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9

菩萨乘(一)

     一、菩萨与青年

    “菩萨”是梵语,原称菩提萨(BODHISATTA),菩提是 “觉”义,萨是“有情”,即众生,简译觉有情,即是觉悟的众生,他能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属自利,下化众生属利他。菩萨不但自己希求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而且要令一切众生,都同样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同时菩萨以立志成佛为目标。(如简要的说:菩萨是觉悟的众生,自觉、觉他,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菩萨是发心缘四谛境,立四弘愿,修六度行,方寸纯洁,充满活力,利世度生的人,在佛经中,也称菩萨为童子。童子是佛教对八岁以上至未冠(二十岁)时的总称,心理学定义人的青年时期是从十三岁至二十三岁。这样,童子和青年在年龄上是接近的,在精神上也有共同点,他们都具有天真纯净、诚实不欺等品质,都有努力上进、憧憬光明等特点,这充分地表现了菩萨的精神。

    不过佛教的童子、青年,是在真诚、柔和,而活力充溢的情怀中,吸取了老年人宝贵的人生经验,绝不是盲目无知的。所以理想的佛教童子、青年,是把冷静的智慧,与热诚济世的悲心,在一往无前的雄健道路上统一起来的人。他透过理智修学,向上进取,深入世间而不为物欲所诱惑;跟随良师益友的引导,强毅坚忍地奋斗;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贡献出全部身心。这样的童子、青年,才是佛教的童子、青年,才是称为菩萨的童子、青年。

    并且,菩萨们不仅在童子、青年的时候是童子、青年,老年的时候也还是童子、青年,因为他的思想与行动,永远那样充满活力,不随生理的衰老而衰老。所以,菩萨的童子、青年,可以说是天真永存,童心不老。

    菩萨是童子、青年,大乘佛教是童子、青年人的。让我们的童子和青年朋友,一起携手,共同承担菩萨的责任,去推动大乘佛教的*轮!

    二、六度

    (一)六度简表菩萨所修的法门:是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般若。列简表如下:

     六度法门简表—

     1、布施—财施

              法施

              无畏施

            —度悭贪

     2、持戒—律仪戒

              摄善法戒

              饶益有情戒

            —度毁犯

     3、忍辱—生忍

              法忍

              无生法忍

            —度嗔恚

     4、精进—断精进

              修精进

              求化精进

            —度懈怠

     5、禅定—身定

              口定

              意定

            —度散乱

     6、般若—生空智

              法空智

              一切智智

            —度愚痴

    注:

    1、财施:以钱财资助慈善事业或贫苦疾病众生。
    2、法施:以佛陀真理,劝人修善断恶,离苦得乐。
    3、无畏施:具有牺牲自己的精神去行布施,以及冒险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的勇气与行动。
    4、持戒:持戒的“持”字即执持义。“戒”就是戒止杀、盗、淫、妄诸恶和禁止喝酒,赌博、吸鸦片及有毒麻醉物等。
    5、律仪戒:是行、住、坐、卧,一一遵守佛所制的戒律,而不犯身口七支的一切恶法。
    6、摄善法戒:菩萨克已修善,勤修善法,勇猛精进。
    7、饶益有情戒:广修众善,利益众生。
    8、生忍:即忍受别人的怨恨、诽谤、恶骂、加害,不生嗔恚心。且能以慈悲心肠去感化他。
    9、法忍:风吹、雨打、饥饿、寒冷、炎热等事,都能安然忍受。
    10、无生法忍:是对于圣教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能坚心信仰而不著相,住于无生真理,不被逆顺等境所动。
    11、精进:即向上努力,志坚不退。
    12、断精进:是勤断一切恶。
    13、修精进:是勤修一切善。
    14、求化精进:是努力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15、禅定:梵语禅那,是思惟静虑的意思。因为静能生“定”,虑能生“慧”。
    16、身定:闭目反观自身,使不犯过。
    17、口定:寂然静默,不谈是非。
    18、意定:摄心正念,清净无染。
    19、般若:梵语义译智慧,即由于正心修身,行善断恶,而从内心发出来的觉照智慧。
    20、生空智:观一切众生,都无实在的体性。
    21、法空智:观一切法,都从因缘生。
    22、一切智智:即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事理的正智。
    23、六度是圆满福慧双修,如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禅定、般若是修慧,精进是策励六度前进的方法。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菩萨乘(二)
下一篇:学佛次第入门 第三章 佛教基本教义 缘觉乘(二)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6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四点不同
 面对同乡婚外情的事情,有时说是慈悲,不说也是慈悲吗?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10 不偷盗的利益之常怀布施的念头 ..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 1 慈——予乐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11 不杀生的利益之不堕恶道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11 不偷盗的利益之命终生天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十节 因时而变 —— 印度佛法..
 《修心八颂》讲文十二 视害为师 上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9 方便庄严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提纲和思考题之一 第一章 明成佛之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劝断肉食文[栏目:虹身成就者白玛邓灯尊者道歌]
 尊者将来是否可以跟弟子们先讲一切有部律?[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四十一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真善美[栏目:济群法师]
 解脱大乘天论—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王惕)[栏目:玄奘研究]
 列举不当的食物组合[栏目:这样吃最健康]
 怎样发愿才如法?[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五三)[栏目: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3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为什么要诵补阙真言?[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法筵精点]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