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七节 报四重恩——建立服务的人生观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91

第七节报四重恩———建立服务的人生观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尽力设法报答他。忘恩负义,是佛所严斥的。

谁对我们有恩呢?佛说有四恩:一、父母恩;二、国土恩;三、众生恩;四、三宝恩。

在家庭里,对我们最有恩惠的,就是父母。父母生育我们,抚养我们,教导我们,其恩德有如高山大海一样的高深。因此,我们必须孝敬他们。父母年纪大了,我们更要全力奉养他们,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这叫报父母恩。

国土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也是我们父母祖先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财产,全靠国家的保护,所以国家对我们很有恩典。我们应该爱国,效忠国家,报国家恩。

我们日常吃的米是农民种的,穿的布是工人织的。细想起来,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物,都曾花费过别人的血汗。在互相缘起的社会中,一切人类对我都有帮助,也就是对我有恩惠。不但人类,就连动物也对我们有帮助,狗替我们看门,牛替我们耕田,甚至表面上最没有关系的蚯蚓,也在那里日夜不息地替我们翻田松土。所以一切众生尤其是人,对我们都是有恩惠的,我们应当爱护众生,报众生恩。

报众生恩,包括了也要感谢自己。众生包括了自己这个人。自己人身难得,今得人身,它可以使我借假修真,断恶修善,闻悟佛法,自度度人,自利利他,享受有价值的生命快乐。因此对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要感恩、珍惜、赏识、善待,而不可轻易虚度、毁断。

以上三种恩,从家庭,到国家,到世界宇宙,关系有亲疏,范围有广狭,但都同样对我们的“肉体生命”有着很大恩惠。另外,还有给我们“精神生命”上有大恩典的,那就是教导我们认识真理,懂得做人道理的释迦牟尼佛和他遗留下来的教法以及代表并弘传佛法的僧伽。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三宝,恭敬三宝,报答三宝的恩惠。

从三宝到父母,到国家及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很大的恩惠,我们都应该报答他们。所以,我们要忘我为人,贡献一切,来为大家庭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人类服务,为佛教服务。我若帮助别人,并不是什么功劳,而正是报恩的本分事,是责任中应该做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要从报恩的角度出发,在思想上,建立起为人类社会和事业等服务的人生观。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次第入门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八节 精神文化万世流芳——佛教的社会价值
下一篇:学佛次第入门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六节 觉悟自我,帮助他人——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面对压力
 寻找可依止的善知识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修心八颂》讲文四 思维卑劣 上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六 3 不两舌的利益
 判断自己——与2011短期出家学员的对话
 学佛次第入门 第二章 佛教缘起及历史 第二节 奇伟的生命 —— 世尊八..
 读经怕造业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九 1 持戒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9 方便庄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社会关怀 - 担忧学生请产假[栏目:方外看红尘]
 慈悲施食手册(海涛法师选辑)[栏目:参考]
 四圣谛讲记 第三卷 苦~五蕴无我[栏目:广超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64-65卷[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佛法从恭敬中求[栏目:弘愿寺·弘愿园地]
 时刻都不忘失精进修行[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修行如同做生意[栏目:宣化上人]
 藏族佛画艺术评介[栏目:尕藏加教授文集]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四期 第七天 正修行路持戒念佛求愿往生[栏目:智谕法师]
 佛堂越干净越好?[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