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10 迷时佛度,明白了自度
 
{返回 怡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24

《六祖坛经》行由品 直讲10

《迷时佛度,明白了自度》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

五祖大师在东山寺就没有能普及见性的法,神秀大师是五百人的首座教授师,他都不懂见性的宗旨,何况其他人呢!人们有自己的信仰,信仰的佛在心外,祖师信仰的佛在心里,这俩个信仰是矛盾的。

五祖大师在夜里悄悄把祖师的密意和续佛慧命的重担传付给六祖。若在白天人们看到没出家的岭南獦獠当了祖师,会生起恶意,危害到六祖大师。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度汝。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九江驿是个渡口。

五祖让六祖上船,摇撸送六祖。看我们的祖师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讲究外相的尊贵,五祖亲自摇橹诚送还是居士身份的惠能。

六祖说请大和尚您坐下,我来摇橹。五祖说:应该是我度你。虽然在说划船的事,其实是祖师说的禅语,机锋。五祖说:你迷了应该我度你。六祖说:我迷时师父度我,悟了自己度自己。

我们要记住这句话:“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这代表了释迦牟尼佛传承的思想,迷的时候需要有佛菩萨有善知识度化我们。度化什么?实际没有度,就是引导我们告诉我们明白觉悟的道理。离开迷执相,明心了,知道觉性就在我们心里面。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度了,别人度不了,觉悟是自己的事别人帮不了。

为什么有忆佛念佛?求佛菩萨加持?超度我们的说法呢?究竟是不是这样?这就是众生的思想和佛陀思想的不同。众生把度和加持当成究竟了,其实度也可以理解为开示或引导。迷时需要佛菩萨需要善知识开示,可是明白以后就需自悟了。

这个自性是十方诸佛之所护念的。

“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具足万法,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你不知道这个觉性的时候,需要因缘,需要增上缘,需要善知识,需要佛菩萨的加持,加持在哪?不是你今天想当官,加持你明天就当官了,今天想发财明天就中六合彩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些迷人总想着“我需要他力”,他力在哪?他力就是引导你明白自性,这是他力的作用。自性的迷悟取舍,觉与不觉都在自己,别人帮不上手,谁都帮不了。

十方诸佛之所护念的觉性,你若不往觉性上会,就不能显现智慧。

六祖大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说出了释迦牟尼佛所要宣说的真理—“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用处是不一样的,看你用到哪了,告给你自性,这就叫度;告诉你不要做坏事要相信因果,这也是度。做不到在你,不在别人,做了就是因受报就是果,这是真理。

【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历代祖师都是这样的观念“宁愿千生堕沉沦,不向诸圣求解脱”一听到这话人们就害怕,禅怎么就说自力呢?不相信他力呢?可是净土密宗全靠他力加持,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多数的修行人都有这个疑惑。

佛说的法怎么都不一样呢?哪个是对?哪个是错?可是谁敢否定禅呢?这是释迦牟尼佛衣钵相承的正法!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如果要否定‘禅’,那就没有佛教了。禅讲自力不需要他力,为什么其它宗派都强调他力呢?原因在于人们的思想和佛的思想几千年的矛盾冲突。人们不相信自己,不信自己有觉性,觉性是佛。人们只信他佛,为什么信他佛?都说佛伟大有神通,能救我,我自己怎么能救得了自己呢?这是人们的思想观念。

宗教的思想是求神的,到了佛教徒里面加个拜佛,把佛也当神求了。以为神是万能的,能给予我们一切。现实地说,是不是万能的?比如你现在求神,坐在这里神不会给你送饭来,从天上能掉下饭来吗?不可能!这不是佛教的思想。

净土宗在东晋时期就有了,庐山慧远大师结社念佛求生净土,那个时候佛教思想还没有进入中国。达摩祖师在南北朝时期才带着释迦牟尼佛的思想来到中国,人们已经不好接受自力成佛的思想了。那个时候中国佛教已经盛行了,可是盛行的不是佛教的思想!是求他力的神教思想。达摩祖师为什么和梁武帝话不投机呢?梁武帝的思想是中国神教的思想,信仰他力。认为完全依靠他力修行成就,众生是迷的,佛是觉的,相信只有佛才能度众生。那当然了,只有佛才能度人。人们不知道佛就是指每个人心里的觉悟,要想觉悟还得靠自己,外力不可能直接把我们变成佛。

人相、我相、众生相是什么呢?就是众生我执我相的思想。《金刚经》破什么?就是破我执的思想呢。相在哪?就在你的思想当中。自力和他力区别在哪?在迷与悟。什么是菩萨?觉有情就是菩萨,觉悟的人引导不明白的人达到觉悟也叫做度众生。

不是升到天空中的才是佛菩萨,佛菩萨显示的是智慧,众生迷于外,好求特别,以为佛菩萨很特别。佛教的思想就是不求特别,所有求外相另立别特的都是不正当的思想,因为是在求人相我相!

六祖大师说:“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直接说明了修行觉悟的根源,就是放下外求心,只有向内自觉自悟才是成佛之道。

 


{返回 怡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9 祖师代代相传的是见性的思想
下一篇:《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11 佛法难闻,正法难信!
 《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12 什么是本来面目?
 禅不入宗教
 一句佛号能往生到净土吗
 《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2 五祖为什么让六祖踏碓
 智慧的显现
 什么是佛教
 《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8 衣钵为证佛教正法咐嘱於六祖
 佛教的思想是积极还是消极
 《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5 佛教的祖师与思想
 《六祖坛经》直讲 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义工祈愿文[栏目:社会·职业篇]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八九)[栏目: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的精神与内涵(郭守仁)[栏目:其它]
 《福份无量》--积福之道开示 大乘八关斋戒仪轨[栏目:祈竹仁波切]
 不义之财[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福智卷第八 131.问曰:一切智、一切种智有何差别?[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摄大乘论 第127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十七:诸佛称名赞叹愿[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特著 人生之目的[栏目:谛闲法师]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四讲(第9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