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G 第466经~468经 罗睺罗尊者向佛陀请教的一些问题,佛陀及时从不同角度给予精辟的回答。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94

  第466经~468经:此三经与上述465经,都是罗睺罗尊者向佛陀请教的一些问题,佛陀及时从不同角度给予精辟的回答。

  在此三经中,罗睺罗的提问是:“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系著使?”这个提问在465~468四经中完全相同,一字不差。从“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经句中可看出,罗睺罗尊者似乎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而佛陀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佛陀反复说,乃是罗睺罗尊者没有完全听明白,而是佛陀假籍尊者之问,对其他未悟道行者进行点拔,因此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466经叙述如知见三受乃以触为因而生,则可达无我、无我见,乃至无有结使。“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谓此三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彼彼触因、彼彼受生,若彼彼触灭,彼彼受亦灭、止、清凉、没,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此段话是对三受产生根源的细致分析,所谓三事和合生触,触生受,受分苦、乐等三种。

  467经提示对三受进行细微的观察,对于三受,“观于乐受而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这段经文非常重要,它是对三受的一种对治观想,即有乐受时,我们当观察到乐中的痛苦;当我们正在遭受痛苦的煎熬时,我们应该观想比痛苦更加痛苦的“百剑刺身”的极端苦楚,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痛不欲生;当我们既无痛苦也无快乐的那种折磨时(类似于我们平常所讲的“枯燥无味”、“百无聊赖”,当然,严格来讲,这也是一种痛苦),我们当树立起“无常”观想。比丘只有树立起上述三种观点,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正见”,“寂灭安乐道,住于最近边,永离诸烦恼,摧伏众魔军。”

  468经进一步对于三受进行观察,“观于乐受,为断乐受贪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苦受嗔恚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断不苦不乐受痴使故,于我所修梵行。”我们为什么要对三受进行观想呢?最要紧的还是为了断除在我们那份根深蒂固的“贪、嗔、痴”——此三毒不除,修梵行也将毫无建树、毫无希望。因此,佛陀语重心长地对罗睺罗说:“若比丘乐受贪使已断、已知,苦受恚使……不苦不乐痴使已断、已知者,是名比丘断除爱欲缚、去诸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这里的“慢无间等”,即是去除了最难根除的“贡高我慢”。只有去除我慢,才能达到“究竟苦边”的终极解脱。正如经中偈颂所言:“觉知诸受者,现法尽诸漏;明智者命终,不堕于众数;众数既已断,永处般涅槃。”(9月16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七)~H 第469经(深崄经):本经叙述大海之深险,不若生死之深险。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七)~F 第465经(著使经):叙述地水等六界,均为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G 第593经(给孤独生天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D 第64经(优陀那经)
 漫说《中阿含》(卷十七)~B 有关长寿王的故事
 漫说《长阿含》(卷十)~B 二、大缘方便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I 第449经、450经(界和合经):此二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F 第312经(摩罗迦舅经)有一位比丘,名叫..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M 1306经:本经叙述佛陀与阿难于天子面..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E 1136经:在此经中,佛陀以摩诃迦叶尊..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六)~B 二、优昙婆逻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C 1212经:本经是佛陀与舍利弗之间相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通俗地说说三身五智[栏目:雪漠]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僧加罗士达尊者 调伏的心解脱系缚[栏目:法句经要义]
 出家要具足什么条件[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我认为观想的目的是为了使心安住不动...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三宝有哪些种类?[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禅宗公案的人生哲理(思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寻找佛陀 Looking for the Buddha[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一、如来神力品──十方世界,如一佛土[栏目: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二节课[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学习]
 从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真空观思想之正义(黄连忠)[栏目:华严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