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盂兰盆节话佛家的孝慈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40

盂兰盆节话佛家的孝慈

农历七月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民间的鬼节,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民间相传, 在七月十五这一天里,地狱之门大开,所有的鬼魂都可以到世上来走走,享受人间血食。据说,如果亲人死去不足一年,他的家人在这一天把两片绿叶放在眼睛上,就有可能看到自己已故的亲人。

在中国古代习俗中,人死后升天为神,下地为鬼。但天神和地鬼不是绝对对立的,是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功德作为转换的,即地狱中的鬼如果有功德,也可以脱胎换骨上天成神。而如果他在人世间的亲人有所作为,也可以用善行改变先人的境遇。所以很多人为了祭祀逝去的亲人,为他们积累功德,会在七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的祭祀活动。甚至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在佛教故事中,关于“盂兰盆”节是这样讲述的: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收了十位徒儿,其中有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他得道前父母皆已去世。其母在世时虽然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用天眼通察看母亲在地府的情况,看到她已变成饿鬼,境况堪怜。目连悲哀,用钵盛饭给母亲。母亲拿饭来吃,还没入口,即化为烈焰,还是吃不上。目连悲号痛哭,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训示他说,其母在世时种下的罪孽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

于是目连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吃到了食物。目连又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西方极乐世界。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在这个传说中,佛家盂兰盆会的意义与儒家的孝道合拍,所以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这一天也就成为民间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节。

其实,“盂兰盆”作为佛教特有的一种仪式,本来是为了回报哺乳之恩,解救历生父母的“倒悬”之苦,故在七月十五日启建“供佛斋僧”法会,以此功德回施法界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由是有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流传。

但由于流传日久,再加上受到民间习俗的影响, “盂兰盆会”的真相被世人误解,有损于佛教的慈孝之道。

盂兰盆会和《佛说盂兰盆经》大有渊源。《佛说盂兰盆经》和《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同被称作是佛教的“孝经”,《佛说盂兰盆经》是宣扬佛教孝慈思想的经典之一。它主要体现了“上报四恩,下济三途”的佛教孝慈精神,向人们昭示“为人子女者,当念念不忘父母的哺育之恩,心存知恩图报”的观念。这种孝慈观念不同于一般世俗所谓的孝道,而是应观世间“一切男子为我父,一切女子为我母”,应由一人之父母推及人人之父母,把行孝视为做人的一种本能,人人皆应尽心行孝,把世俗之孝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观念异曲同工。

而在七月十五举办盂兰盆会,更是是冥阳两利的盛举。之所以累生父母堕恶道受无量苦,就是因为生前悭贪不舍,诸多恶业。盂兰盆会中,通过诵《盂兰经》,上盂兰盆供,不分僧俗随力随愿供佛斋僧,不但以此功德使累生父母脱离恶道,而且也转自己的悭贪心为布施心,可使自己将来不会再次堕落恶道。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古今三华寺
下一篇:生命的长度
 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职场
 恶果源于内心的失衡
 不要自寻烦恼
 口善心不善 枉把弥陀念
 佛家七宝话琥珀
 佛教传说中的财神——五爷
 学会感恩
 佛陀涅槃 佛法永存
 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学佛
 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不坏,真谛永存(一)[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发心 二、了解菩提心[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十三[栏目:宽运法师]
 关于上师的开示[栏目:蒋贡康楚仁波切]
 普贤行愿品讲记(四)[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药师法门感应力强大的原因(方海权)[栏目:药师佛·文集]
 不知佛心非佛弟子[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坚毅与圆融[栏目:万行法语]
 正确辨析心相 6[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特别喜欢神变是障碍[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