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莫以善小而不为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5

莫以善小而不为

释心律

古人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环顾身边,可行善事比比皆是,就看你怎么做。

节约用水、用电等等节约能源之举,可以使其他需要的人得到这些资源,就是行善;言语温和,与人和睦相处,等于净化了周围的人文环境,也是善举;讲究卫生,不乱扔废弃物,爱护花草树木,环境因此而更美好,当然也是善举。

公交车上让位于老人孕妇,路遇行人时候热心指点,些微小事,举手之劳,却都是善事。

富豪千金捐助,是为善举;乞丐将自己乞讨的零钱捐献,亦是善举。善不分大小事情,只要心存善念,所行与人有益,即为善举。

与人为善、敬爱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敬重尊长、爱惜物命等等,无一不是行善积德之举。

帮助别人并不一定非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后才去为之,力所能及的援手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与不吝施舍的富足者相比,那些具有慷慨之心的穷人往往比前者显得更为伟大与高尚,尽管他们的援助是那么“微不足道”。

助人之人因为做了善事,心境平和,所以更快乐,更易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传,唐代宰相裴度未做官时,因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只得寄居在山神庙中。有一道人为裴度相面,断定他命该横死。一日裴度在庙中捡到两条玉带,他一直等着,直到有人来认领,就在裴度送失主出门之时,山神庙倒塌,裴度得以逃脱横死厄运。后裴度赴京赶考,得中状元。

所以,很多人著书立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感召更多的人积德行善。

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学问修养,为教育子孙而作《了凡四训》,告诫后人要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标准,改过迁善,要行善积德等等。数百年来影响了无数人命运,流传至今,成为了东方第一励志宝典,修身养性古书今读之必备。被誉为是“治国立家、泽被后人的训子家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行小善,乃积大德。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下一篇: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你怎么看待夫妻缘分?
 浅谈正确认识佛教的意义
 关于别离
 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盂兰盆节话佛家的孝慈
 赵州禅师的“吃茶去”
 生命中的嫉妒苦
 和尚为什么要剃光头?
 幸福是什么?
 美从自然得,佛由心中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风雨夜可好?[栏目:日常的佛心]
 感情是烦恼的根源[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天鹅[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有人说他是学禅宗的不需要持戒对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马的对话[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僧伽吒经(卷一、卷二) Sanghata Sutra[栏目:英文佛典]
 《速得成就上师瑜伽》导修[栏目:上师瑜伽·如何修持]
 对“人体科学研究”的若干想法[栏目:王雷泉教授]
 [栏目:卡卢仁波切]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五章 八正道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