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觉与慈悲
达 照
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慈悲当体是,从此念弥陀。
始觉就是本觉被无明蒙蔽之后,沦为不觉的生死凡夫,又开始渐除无明,渐息妄心,开始恢复其固有的本觉。如《大乘起信论》说:“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无量劫以来,一直流转三界六道,现在才听到了“真心不生不死”的道理,并能于此妙义深入观察,直下承当,勇于接受,坚信不移。从此,人生的目标和整个生命的价值取向,就有了新的突破,生命呈现出光明和宁静的景象。明白自己当体就是清净庄严的本觉真心,反而后悔过去无始以来的迷惑、造业、受报,轮回苦痛的冤枉!所谓: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在自己体会到本觉真心没有死亡的时候,同时也看到了一切众生都是如此,从来就没有离开或者丢失过自己的本觉真心,只要能够回光返照,体悟到这个不生不灭的本觉真心,就可以解脱生死之苦。并且这个本觉真心与过去、现在、未来十方诸佛都是一样的,完全平等,没有丝毫差别,至尊至贵。这样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切生命的无比尊严!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凡夫众生,却不能感受到自己和他人这种生命的尊严,反而为了生活受尽苦楚,梯山航海贸易经营,贪嗔痴慢杀盗淫妄,从迷入迷,不能自返,何等悲哀?于是,生起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救济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心中常怀感激恭敬之诚意,从不忘记生命的尊严。
佛法中所说的“慈悲”就是这样,是在自己觉醒内心世界的清净庄严之后,同时俱起的一种平等博大之心,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自己亦不例外。所以,在生命的任何时刻,在自己遇到的任何机缘,都是自利利他回归本觉真心的机遇。特别是对于临终者的关怀,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真正体会了生命的尊严之后,就比较容易与本觉真心的纯真、纯善、纯美、纯慧相应。
一、始觉之层次
当然始觉是有各个不同层次的,简单的说,就是从相信并承认了自己具有本觉真心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最后成佛的究竟觉之前,此中经历了诸多的修证阶位,都是属于始觉的范围。如《起信论》说:“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着相故,名相似觉。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这里提到了不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就是整个“觉者生涯”的顺序渐进之层次,如果配合大乘菩萨修行之各种阶段,即:
1、不觉:这是指十信位(外凡资粮位)的修行人,虽然已经觉知恶业会招致苦果,而不再造作身、口之恶,但是还没有生起断除见思惑的智慧,只是属于伏惑阶段。知道去恶从善,却未能真正见到本觉真心,所以还只能叫不觉。
2、相似觉:此谓二乘之人及三贤位之菩萨,虽然已经远离我执,觉知“我空”的道理,而断灭贪、嗔、见、爱等烦恼,但是还没有舍离“法执”分别的妄念。从初住菩萨一直到十回向位的菩萨,都是处于这个相似的阶位,所以说他们是相似觉。
3、随分觉:这是指初欢喜地以上至第九善慧地的菩萨,已经远离“法执”的妄念,了知一切诸法都是唯心所现;即随修证境地之转升而逐地增悟一分对真如法身之理的觉知。这是属于别教“分证即佛”的位次,从初地开始,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烦恼随分而破,本觉真心也就随分而证,所以叫做随分觉。
4、究竟觉:此谓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萨,既然已经满足因地上的修行,就以一念相应慧觉知心之本源,并远离微细之念,穷源澈底,透见全部的真心佛性。
在这些修习的位次当中,菩萨的心量和对本觉真心的了知也是逐渐扩大的。由此可见,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围绕这个“觉”字,一切言语动作、参禅念佛,无不回归到觉悟上来。此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生命无穷尽的奋斗!
二、慈悲之内涵
、 经常听到人们念叨“菩萨慈悲”,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慈悲”的真实内涵,就仅仅把它看作是做善事、好事而已,这是不确切的。因为慈悲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
慈悲的定义就是“拔苦与乐”,经论中有两种说法:一是拔苦为慈,与乐为悲。如南本《涅槃经》卷十四说:“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T12.696a)《往生论注》卷下也说:“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T40.842b)二是与乐为慈,拔苦为悲。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T25.256b)《十地论》卷二云:“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T26.134a)不过,从慈祥和悲戚这个意义上说,似乎给予快乐应该是慈的意思,而代人受苦则应是悲的意思。总之,就是给予众生快乐,代替众生受苦。
慈悲在佛法里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佛道的门户,诸佛的心念。如南本《涅槃经》卷十四说:“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T12.698b)《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T12.343c)又,慈悲为万善之基本、众德之伏藏。《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T25.256c)
慈悲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众生缘慈、二是法缘慈、三是无缘慈。如《往生论注》卷上所说:“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T40.828c)《涅槃经》还指出这三种慈悲各具两种含义,一种是:缘贫穷众生而施予安乐,此名众生缘慈;缘彼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之,名法缘慈;缘于如来,名无缘慈。如来永离贫穷,受第一乐,故不以众生缘、法缘为可缘,故云无缘。而欲以大乐与众生,故云无缘慈悲。这是从教化众生给予利益的角度而分为三缘。另一种是:缘一切众生、父母、妻子、眷属,名众生缘慈;不见父母、妻子、眷属,见一切诸法皆自缘生起,名法缘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任运而转,名无缘慈。这是从内在破除执著的程度来分为三缘的。
那么,在大乘佛法里面的真正大慈悲,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生起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始觉与慈悲”之核心问题。
慈悲不同于世间一般的善事、好事,善事好事主要是从具体事相上来表现的,而慈悲则主要是从内心世界来体现的。修学佛法者在始觉之后,才能够生起真正的慈悲心,而在相似觉的位次时,也不能发起真正的慈悲,只是生起了相似的慈悲心而已。随分觉时也只能生起部分的真正大慈悲,始觉与慈悲就是从这里说的。
首先,关于同体大悲,这个“体”字就是本觉之体。修行者通过静虑和智慧的观照之后,发明了心地,看到了自己的本觉真心,同时也就发现一切众生都有这个本觉真心,而且此心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完全等同,无有任何差别,原本就是清净庄严,微妙无比。真正看见了这个真如本体是完全相同的,毫无疑问,毫无动摇,这就是真的“同体”了。然而,眼前的一切众生,他们却并不知道自己这个毫无痛苦、清净无比的真心,反而受到了种种烦恼痛苦的折磨,历尽苦楚,真是冤枉得很,冤屈得很啊!内心中油然生起强烈的大悲,众生之苦,感同己受,这才是真的“大悲”。
其次,关于无缘大慈,这个“缘”就是缘故、理由的意思;无缘就是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目的性,就是应该如此的意思。在明白清净平等本觉的时候,就会自然生起愿意告诉众生,使他们都能够明白这个人人自己内在的本觉,没有牟利性和目的性,也没有任何理由的付诸行动。唯一的想法就是觉得很开心,愿意这样去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本觉自性。怀着一种欢喜感恩和感激的心情来对任何人,内心也欢喜,给人也愉快,这就是真正的“大慈”。
最后,慈悲是建立在生命尊严这个基础上的,因为是看到了所有生命的内在完美性,而众生自己却不知道,终日还在妄想颠倒的烦恼痛苦之中受尽折磨。所以,菩萨就以看着一切众生都是佛的眼光,满怀敬意和尊严,对所有的众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傲慢,从而在生命尊严和无比敬意的诚恳之中,帮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完全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不象有些世间人,给予别人布施或者恩惠的时候,总是以轻蔑或者瞧不起的态度来看待接受帮助的人,或者是总觉得接受他帮助的人应该感激他,甚至还想人家能够有机会报答他,既便都没有这些想法,也绝对不会怀着至尊的“与佛平等”之心态来看待。
而真正佛法中的大慈悲就是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把对方看作是跟佛完全一样来供养恭敬。不但内心没有丝毫傲慢,没有丝毫的看不起对方,而且还在内心深处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为什么呢?因为是这一切众生接受了我们帮助,才使我的能力更加强大,才使我的菩萨行更加圆满,才使我的福德和智慧得以显现。这样,在自己内心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生命尊严”的同时,也看到所有众生与佛的生命是何等清净庄严啊!此时,才算是对于“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华严境界,有了真正的体悟。
因此,慈悲的内涵就是生命尊严的一种体现。在人类的所有文化中,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比得上这种对生命尊严的彻底透视了。所以,也只有佛陀才会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故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人权平等和人性的尊严,只有在这里才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令我们这些后学,对自己和他人,乃至一切众生的生命,都产生诚挚的爱护和崇高的敬意!
三、修慈悲的机遇
行者在始觉的修习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后,所要努力的,就是对于修慈悲行之机遇的把握了。在对待所有众生都能够平等的基础上,分别以各种适当的方法使他们体悟这个本觉真心,使他们能够解脱生死的痛苦。只要有机会可以让众生种下善根的,也绝不放弃或拒绝!
就人生而言,当有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是修行慈悲最佳的机遇。而所有在生死苦海当中轮回的众生,任何时刻都是最需要出离苦海的,所以任何时候都是菩萨行者修习大慈悲的好机遇。当然,许多人并不理会这种生命内在的需要,而是仍然在追求生活的表面形式,直到老、病、死现前的时候,才有可能会醒悟过来,因此,在人的老、病、死到来之际,慈悲的行者就一定要抓住这个人生的机遇了。
佛教临终关怀就是建立在对这种机遇的把握上,特别是“正面关怀”的部分,完全以一种大慈悲的心念,来关怀老者、病人和死亡。为什么呢?因为:第一,老、病、死的痛苦,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对于苦难者来说,就是最需要有人帮助的时候,在这些苦难中给予安慰,使其消除对老、病、死的恐惧。并能够于此受苦的境遇中,深悟人生的无常苦空,进而看破人生的种种妄想执著,放下此生的许多挂碍,重新使生命恢复活泼的生机,感受生命内在的强大力量。
第二,人在苦难的时候,都是比较敏感的,容易接受善良和诚心的慰劝,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因此更加容易明白自心的本觉真如。尤其是在死亡将要来临的时候,放下色身肉体的执著将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了,此时的灵性也更加活跃,平时几乎无法接受的观点,只要是客观而有道理的,这个时候一般都比较容易接受。所以,这也是一个修习大慈悲的绝好机遇啊!
总之,慈悲就是对生命尊严的极高重视,是始觉之后的修习重心所在。而始觉则是一种对生命内涵亲自了知的觉醒,这种觉醒伴随着慈悲,便能在生命中体会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并且十分愿意与任何众生分享。自己开始觉悟了,然后就去帮助他人觉悟,这正是整个大乘佛法的菩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