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龙山~示法偈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96

★龙山(生卒年不详)

唐代禅师,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又号隐山和尚。马祖道一的弟子,一生隐迹山中,终身不入世。

示法偈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赏析】

洞山与一禅友经过龙山,见溪中有菜叶流逝,猜想山中必有道人,就拨草沿溪而行。走了六七里路,看到一位羸形异貌的僧人。这位僧人便是龙山。龙山问:“这座山没有路,你们从哪里进来?”洞山答:“先不讲什么路,我问你是怎么进山的。”“我不从云水处来。”“你住此中多久了?”“不关春秋之事。”洞山又问:“你悟懂了什么道理才住进此山的?”龙山回答:“有一天我看见两只泥牛顶架顶到海里去了,到今天还没有回头。”洞山等辞别时,龙山以上述诗偈相赠,并把旧庵一把火烧了,进入大山更深处,从此无人见过。

这是载于《五灯会元》中的一段宗林逸事,可参照本诗一阅。龙山此诗示万境安闲之心法,述“浮生穿凿不相关”之清怀,一段风韵,跃然纸上。诗中的“三间茅屋”暗喻过去、现在、未来三界。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下一篇:项斯~日本病僧
 李洞~送僧清演归山
 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继儒~贻显宗上人
 封干~壁上诗
 潘阆~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秀登~送小白上人归华顶
 沈佺期~游少林寺
 行肇~酬赠梦真上人
 张继~枫桥夜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3、以不了义法的三个特征“有密意、有必要、以理有害”,来分析《般若品释》第6讲中的“无任何遮现相的..[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虚云和尚与天台山[栏目:天台宗文集]
 空·大自在的微笑·郑振煌 序[栏目:竹清嘉措仁波切]
 相应2经 受-无知经[栏目:相应部 33.婆蹉氏相应]
 道德人心的第一课 静思“忏悔”[栏目:忏悔业障]
 酤酒重罪的构成,是不是也具有因、缘、法、业?[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佛陀观(五)[栏目:悟殷法师]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智谕法师)[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六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在短时间内抓住学佛要领[栏目:坐看云起·济群法师访谈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