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政(985—1049)
余杭(今属浙江)人。初学天台三观,后主持杭州净土院。严律厉身,人敬畏之。为人标致甚高,冬不拥炉,以获花作球,纳足于中,客至共之。好赏月,常盘膝于一盆中,浮飘于水面,自旋之,吟笑达旦。出入常跨一黄牛,角挂巾钵,人称政黄牛。惟政善诗,亦工书,笔法甚绝。曾与钱塘守蒋堂为方外之友。有《锦溪集》行世。
山中
桥上山万层,桥下水千里。
唯有白鹭鸶,见我常来此。
【赏析】
这是一首清澄空灵的禅诗。
首二句以桥为轴心,描写桥上桥下的世事移迁、自然嬗变。万山千水也罢,千山万水也罢,这一切均是虚妄。在大觉者的慧眼中,终将归为空无。君不见那数百万年前的高山没入了水中,那数亿年前的山岭化为了齑粉么?!
那么,只有什么才能常存永住,永恒不变的呢?只有“我”才是唯一的存在。因为“我”是一名觉者,“我”正是空,而宇宙世界的本原便是空,“我”——禅心、佛性,正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宋人邵定有一首《山中》诗,倒也透悟得可以。诗道:“白日看云坐,清秋对雨眠。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正因为心里无一事,所以才能超脱地纵观古今,客观地看待历史的巨变流迁。
辞诗郎蒋公宴客见招
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
为馅只合居若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赏析】
诗僧与钱塘守为方外至交。友人相邀,诗僧首先是兴奋,可是一想到自己是修禅习佛之人,他就开始犹豫了。首二句一扬一抑,一喜一忧,勾勒了诗僧的真切感情。尾二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僧家甘愿清苦、清心寡欲的心态。一个“貌古形疏”、“孤情峭拔凌清秋”的解空之士,岩谷才是他的家,性空才是他的本,念佛坐禅守清净才是他的本分,怎么可以不务自身之本,与红尘中的庙堂高士、官宦雅士们一起同欢共宴呢?!
既然是辞招,当然出语较谦;然而,诗中还有一股不表自明之意:国士们哪,你们哪里了解居岩谷的僧家之乐呢?你们视眼前之乐为乐,在欢畅中迷失了本性;僧家则以悟空为乐,在清净中寻到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