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心灵环保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8

佛教的心灵环保

一、前言

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开发,人类于物质生活的层面,可谓辉煌舒适的享受。然而也由于终日汲汲营营追逐于物质的需索中,而于心灵层面普遍存在着空虚贫乏与茫茫然无所适从的困境,价值观混淆、社会伦理、人伦义理皆失序,人心惶惶,各种心理精神疾病如雨后春笋。医学的研究发达,赶不上身体百病丛生日新月异的病相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破坏,让人们尝到自作自受,得不偿失的苦果。人们这才开始反思,物质生活的追求毕竟不是唯一的人生指标,心灵、精神生活的提升,像似更实在的人生平衡点,所以心灵环保、心灵革命、净化人心……等论点应运而生,打着所谓身、心、灵健康养生的种种活动卖点,普遍受到青睐。足见心灵健康的需求,确实是人们更终极的目标。

二、佛教对心灵的诠释

学术研究发达,对心灵的研究探讨论述,自古以来非常多,尤以宗教对心灵的认识说明最详细,当中又以佛教对心灵的认知更是彻底而完整。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揭橥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即是觉性,所谓能知冷暖寒暑、知是知非、知黑知白、……灵知灵觉这念心就是,每一个人都有,有情识者,及至蜎飞蠕动皆具足此一觉性,此一觉性的本质,六祖大师言:“菩提自性,本来清净。”到底是哪个? 六祖在开示惠明时言:“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这一段公案,说明此一灵知灵觉之心性,其本质清净,即是当下一心一意,不生他念,专注听法这念心,这念不想善法、不想恶法,清楚明白之心,所谓返璞归真,禅宗名为本来面目,更进一步指出心清净,没有妄念,清楚明白即是真。惠明悟道,了知真心本具、本来清净。

灵山会上,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世尊即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总持妙持,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迦叶理解到什么? 世尊看到什么? 竟言将正法眼藏传付给摩诃迦叶,无非是拈花这念心,微笑这念心,同是一个绝对的心,此心平等平等,此心可以拈花,可以微笑,所谓“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此绝对的心,佛有、祖师有、凡夫有,乃至虫子都有,故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永嘉玄觉禅师言:“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憨山大师亦说:“不用求真,心本是佛。”当代 上惟下觉老和尚进一步具体的指出:当下听法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没有妄想,没有昏沈,没有瞌睡,清楚明白又能作主这念心,是本具的,不是阎王上帝给的,不是父母生的。一语道破众生对这念心性的迷思。

综合以上所说,知道一切众生本具心性,本来清净。何以需要谈心灵环保? 皆因不觉心迷,所谓“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没有妄念的心,清楚明白的心是清净心,现在因心不觉,没有了觉察力,六根攀缘六尘,攀缘这念心成了妄心,起了贪爱而不觉,因贪爱而想占有,因想占有而不择一切手段造业,长劫以来,不断反复熏习,养成习气,积习难返,吾人当前这念心,固然本具佛性,被无明烦恼习气覆盖,名为染污心,喻为金矿,矿中虽有真金,但也有石头杂质,必待淘沙汰石殆尽,真金才能全现,此一段历程即名修行,现在又名心灵环保。

三、无为心灵环保


佛陀因于对吾人这念心性有全面性通体的认识,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来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心的毛病,这是从狭义讲。若从广义说,则有无量法门对治无量妄心。

若众生言下能直接契悟当下不思善不思恶,不生不灭,本来清净之本心,则坚住这念心,保任这念心,六祖所谓“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即不辨此心中有何烦恼,有何习气,但时时刻刻令这念心保持不打妄想,清楚明白,一念万年,万年一念,一念到底,当下这念心,始终清楚明白没有妄想。圆觉经清净慧菩萨章中:“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念心始终无为,念念归真,念念清净,此是最高的心灵环保,名无为法。无为心中岂有染污? 既无染污,即不需环保。

四、对治性的心灵环保——大乘六度

怎奈一般众生烦恼垢重,积习难返,虽知不能行,虽悟不能断,不能时时站在无为法上,所以顿悟此理不碍渐修,若理不能悟,那就在事上修戒修定修慧修福德,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波罗蜜。以种种法门对治种种烦恼心病。

小乘人急于了脱生死六道轮回苦,修四谛断尽烦恼自己出离三界;大乘菩萨一方面了知心性本具,毕竟无为的道理,慈愍众生因病重,长劫在苦轮当中轮转不已,故发利他之心,修布施,一方面满足众生,一方面对治自己的悭贪毛病,消除贫穷。贪有种种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食贪睡……,明辨自心中有那些贪心,进一步对治,若贪财就行布施,若贪色就修不净观以破除,佛说此色身乃“革囊众秽”,有啥可贪? 若贪名,名声丧本,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可谓贪名后患无穷。从理上反复去思维修正,观念调过来,贪心就息下,不但不贪,进一步还要布施,行布施广结众生缘,广结善缘,广结法缘,除了物质的布施,尚有法布施,令自己及一切众生亦能破除迷愚,进一步了达无能施之人、无受施之对象、无所施之物,明白三轮了不可得,当体即空契悟真性,从事上修,进而在理上悟。

修持戒以对治毁犯止恶生善,大智度论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足见持戒能守护吾人,令吾人远离造恶堕落,增长善根。戒有出家戒、在家戒,不论在家出家,若懂得在吾人当前这念常住真心上来持守,所谓制心不犯;实时时观照自心,在起心动念处来持守不犯,心念管制不令妄动,则此心即成清净心,当下一切心病不生。若以五戒而言,不但持身不犯、持心不犯,更进一步积极救生护生、布施供养、宣扬清净行,更能说正语、爱语、劝人不饮酒,则是自利利他之菩萨行。

修忍辱以对治瞋恚,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之境,所谓内心能安忍他人的侮辱恼害或自身苦境。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尚书亦云:“必有忍,其乃有济。”忍能生大力用,成就功德伟业,世间法中,句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故能复国雪耻;出世法中,世尊在因地修行曾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心中毫无瞋念,并发愿将来成佛,要以慧刀断除歌利王的贪瞋痴三毒,歌利王因此而忏悔供养,可见得忍能生大力用,忍能对治自他之瞋恚之心病。

修精进以对治懈怠,吾人长劫以来,于烦恼习气知而不能行,悟而不能断,皆因无精进力故。如若世尊行精进,故超越弥勒菩萨先成佛果,胁尊者八十出家,为少年讥其年衰老耄,自誓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不得六神通,终不以胁至席,结果精进三年,果证圣道。遗教经云:“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吾人做心灵环保,若能本着精进不懈怠,勇猛前行的精神,必能断尽贪瞋痴慢疑邪见等烦恼疾病,令心清净无为。

修禅定以对治散乱,修习禅那,摄心专治于一境,心达到寂静不动,则能度脱凡夫散乱颠倒之心,进而得到三昧正定,楞严经中阿难尊者请定:“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即知禅定之重要,没有禅定,纵然多闻,犹如说食不饱,不能彻净烦恼尘垢,必也修禅定,以禅定力达到定心、明心、净心之境界。

修般若以对治愚痴,愚痴是指(一)不信三世因果,(二)不知诸法缘起性空,(三)不知诸法实相,佛性本具之理,故般若智慧恰可归纳为:(一)因果通三世,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明白因果之理,深信因果之理,则不断地反观自照检讨反省,积极的断恶修善,使自己的人生愈走愈光明。(二)诸法缘起性空,佛言:“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法是因缘条件具足才生,所谓“仗因托缘”而生,是假有、暂时有,非真常有,故知因缘条件不具足了,法也跟着灭了,了知生灭不实缘起性空,就不执着,吾人这念执着不舍的心就能得到解脱。(三)了知实相之理,佛性本具之理。知道实相无相,无相无不相,佛性本具,心落实了,如金刚经言:“修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道缘起性空,所以能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心既不执着,既知缘起性空,则知心性也空,法也空,真空妙有,实相无相,无相当中又具足一切相,所以般若智慧能断烦恼。

六度以般若为根本,喻如人之眼,余五度如人之足,有足无眼行五度,只得福报,不能断烦恼;有眼无足,有理无事,仍不受用,不得解脱,故六度互相配合行之,事理兼备,必能破除吾人长劫以来之颠倒妄想执着,六度是药方,若能持之以恒服用,则积劫烦恼垢病,终能渐渐痊愈。

五、结语

荆溪湛然尊者于始终心要中言:“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三惑是无明惑、尘沙惑、见思惑,是烦恼的类别,然而是吾人这念心体上虚妄之作用罢了,用前面六度的药,也无非要吾人及一切众生最终悟到心性本空,烦恼本空,心经上言:“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若达此理,则由对治心灵环保提升为绝对无为心灵环保,真正做个“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返回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何要从佛教的角度谈环境保护?
下一篇:佛教心灵环保有利于世界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仏教——平和の実现に向け
 中国佛教书画流变与当代书画艺术创作的禅境
 众善奉行
 理性与实验的结合 科学的佛法
 认识幸福 创造幸福
 和谐世界 众缘和合
 和谐思想在企业的意义
 弘法 出家人永恒的使命
 “国际佛光会禅净密三修法会”对宗派融合之意涵
 佛教心灵环保有利于世界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唐卜陆西亚多(Jack kernfield)[栏目:著述文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70.[和+心]破错误的恶业报应论[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章 故善者果[栏目:法界法师]
 第二 西哈萨那品[栏目:譬喻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一章 破五蕴[栏目:唐普式居士]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十卷[栏目:净空法师]
 福从俭中来[栏目:莲心慧语]
 相应24经 其他外道游行者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在人群中修行[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