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个心念,一段生死
 
{返回 印隆法师杂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96

一个心念,一段生死

印隆法师

  记得在受具戒时,引礼师父有一次开示时,说了一句:「一个心念,就会造就一段生死」,当下非常震撼!也一直深深记住这句话。  
  在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深入了探讨心念的问题,《万善同归集》云:「夫众生者,即是自身日夜所起,无量妄念之心。《大集经》云:『汝日夜念念,常起无量百千众生。』《净度三昧经》云:『一念受一身。善念生天上、人中身;恶念受三恶道身;百念受百身;千念受千身。一日一夜种生死根,后当受八亿五千万杂类之身;乃至百年之中,种后世身,体骨皮毛,遍大千剎土,地间无空处。若一念不生,恬然反本。』故云:『度妄众生,了念即空,无有起处。』复云:『不见众生可度。』亦云:『度尽一切众生,方成正觉。』即斯旨也。《华严经》云:『身为正法藏,心为无阂灯;照了诸法空,名曰度众生。』既自行已立,还说示人,普令观心,还依是学;是为真实之慈,究竟之度矣。」
  我们日夜所起的无量心念,都是造成生死轮回业果的因缘,所以佛教的修行者,不只是白日清醒时要注意心念,连晚上的睡梦时也要守护,使之清朗明白,转烦恼为智慧,转生死为菩提。
  麦道格以佛洛伊德之梦的解析,提出我们的意识、我们的心每天都受到外在世界好几千个知觉和一闪而逝的念头与感觉所侵袭;因此,我们将这些念头与知觉全部放在保存短期记忆的意识里头,而这些通常会成为梦境的材料。佛洛伊德称这些活动为「白日残留」(day residues),因此来自于生理与心理的讯息都会用来制作意象,成为梦境。
  修行是对于心念的考验与锻炼,任何一个微细的心念,都有可能影响未来的结果,就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在「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佛教修行的原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返回 印隆法师杂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活修慈悲观
下一篇: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领大众,一切无碍
 冷静看新闻
 真诚而自在
 法在恭敬中求
 一个心念,一段生死
 观魔事境
 我也要跟妳一样
 你玩我的生命当作是游戏?
 冤冤相报何时了
 生活修慈悲观
 辩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亲友书 第十九节课[栏目:亲友书学习]
 猴群跳海[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宗义宝鬘浅释 第10课[栏目:宗义宝鬘浅释]
 花开花落,莫道匆匆[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剃头啦!(诠宗)[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五四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二十三)禅师常引用的诗句[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孝顺父母要及时[栏目:佛教与孝道]
 1773 弥勒上生经宗要(新罗 元晓撰)[栏目:弥勒经系之注疏]
 佛教的头陀苦行法[栏目: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