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念佛三昧论浅释(三)
【又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如来的智慧,《具有》,表示已经有了,在座的人,每一个人,都具如来佛性,这是佛说的。佛成佛时所证明的事实。成佛就是因为证到了这种境界,每一个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我们要精进,要惭愧,我们有如来智慧,可是我们就堕落成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堕落成这个样子呢?因为无明,烦恼、分别、执着,不能承当自己的佛性。如果放下我们的颠倒执着,就能证到自己本来的自性智慧。假设我们离开了妄想,你的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你本来具足的,不是外面得来的,我们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的智慧,不需要修证。什么叫修道呢?改习气、去毛病、去执着、去分别,放下这些本来智慧自得现前。有人启求佛菩萨加被我们,让我开发智慧,加持我。佛菩萨不是不加持,而是加持不上,智慧是自己开发出来的,不是别人给的。比方密宗讲灌顶,给你灌了顶,送个别号,你是他的弟子了,灌顶虽然殊胜,一刹那的功夫很殊胜。但是不解决根本问题,还有靠自己开发本来智慧,不靠自己怎能开发智慧呢?自修自得,不修不得,别的人修出的智慧,不能代替我们的。
别的师傅有修行开了智慧,有了神通,是他的不是我们的,还需要自己放下身心世界,放下颠倒执着开发自己本来智慧。不向外求。过去古人讲:愚人求佛,智者求心。有智慧的人,他不求佛,他求自己的心清净,自然具足,所以我们要明白自心,求自己心清净。自然具足智慧。如果我们放下执着心、分别心、我慢心、嫉妒心、通通放下,这几种心都像毒蛇一样,障住我们的本来智慧,佛在经上讲过,慢心一起,由如一座大山把我们的自性光明都障住了,永远不能开发智慧,我们现在的人,慢心太大,都需要放下,自然智,一切智、无碍智自然现前。所以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主要觉查自己,我们每一天做的事,觉查自己有没有错,如果错了,马上惭愧要改掉。
我们的念佛法门是非常殊胜的,念佛法门是一切总归处,不论禅、不论密、唯实、天台,通通包括。念佛三昧是三昧中之王,所以包括一切。念佛三昧尤如如意宝珠,能出生一切珠宝,念佛法门能出生一切三昧门,为什么说呢?念佛法身能包一切经教,所以过去古人讲,一句佛号,全摄无碍包括三藏十二部,这里讲的念佛法身,不是你能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包括,那是事上念佛,不是理上念法身佛,这样理解是错误的,你必须明白什么是念法身佛?你才能具足一切三昧门。
念佛法身为什么这样殊胜呢?华严经讲的是事事无碍法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你念佛的法身,你的心量托开,尽虚空遍法界这么大。你这一句佛号念出来,你看是不是全都念到了,每个众生的自性佛,也全都念到了,一切经教都从法界流出,还归于法界,一切行门全归于法界,一切宗派也没有离开法界。比方说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没有造作,没有阶次,以心印心。过去的禅师传法的时候,举举手,扬扬眉你能懂这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你回答不上,这个法你就没有得到。禅宗就是这个样子,不和你细说细讲。这就是禅宗的方法。过去的古人智慧高超,我们现在的人不行了,细说细讲还不明白,你不说就更不明白了,过去古人一点就参透了,就是叫你承担当下的佛性,让你认识佛性,认取他、承当他,你就悟到了禅宗的道理,这样就和我们念佛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就是不让我们有个造作的心,有启用的心,如果你有启用的心,就是生灭法,就是心意识。我们自性本来清净光明。比方说我们念佛时,你要和本性相应,就必须达到无念无作,无修,不去启用心意识,应该用无用的用,无念的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佛在经上讲过,什么叫三昧呢?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能念所念俱灭。念而不着念相,无念还在念,这为真念,寂照现前,寂而照之,照而寂之,桓寂桓照,双脱双泯,桓为一心。这就是三昧的境界。
如果我们着相念佛,边念边踩着点,步子要走的整整齐齐的,别走错了,这就是着相了,这是让外边人看,修的非常好不明自心,本来心是无用的,清净本然,要和你的本心相应。
什么是佛呢?放下就是,狂心一歇,即见菩提。当下就是,就是把身体歇下来,把心歇下来,不去用它,就在当下承当,所以禅宗告诉我们,照顾话头,什么是话头呢?就是这句话没说之前,如果一动念,就是话尾了,前念以去,后念没有生的当处,那就是话头,照顾话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照顾我们的自性的法身佛,念佛法门也就是照顾空性,一句佛号,和空性相应,就是照顾话头。也就是一念没生的当下。空空荡荡的大空镜,就照顾它。它就是佛性,当念佛时一句佛号,和空性相应,是同时的,不是一句佛号放下才去观照,而是一体的,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这样念佛,时时消业障,时时开智慧,六根门头,海印放光。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从心地上启用,才能消除业障烦恼,开智慧,临终才能往生上品,所以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首先要认识本心,才能见性,见性成佛,不明自心,就等于盲修瞎练。没有眼睛闭着眼睛走路一样。
所以念佛法身,就是无上的深妙禅,也是无上的密法,它包括一切行门,无不在其中,你启用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这一念,把心量放开象虚空法界那么大,整个虚空法界被我所念,这一句佛号还回归法界,你看是不是全启用了,是不是包括一切禅。一切密法,一切禅密行门没有离开法身(自性)。
为什么包括一切密法呢?密法也分很多宗派,红教、白教、黑教,密宗也很殊胜,最终也修法身佛,从法身上启用。比方说红教的大圆满。黄教的大手印。这都是修的法身佛,从法身上启用,但是密宗分次第,黄教的菩提道次,就是有阶次的,开始让你灌顶,修出离心,在修菩提心,菩提心修完了。在修资粮道,什么是资粮道呢?叫你磕十万大头,念四十万遍百字大明咒,来消业障,这叫资粮道。修几年以后,在告诉你修加行道,什么叫加行呢?就要再多磕头,多持咒,这叫加行。加行修完了以后,再修身。首先打开经络,修成金刚不坏身,然后再告诉你从心地上下功夫。从心地上持咒观相,密宗离不开观照。从心地上修到位了,然后上师再告诉你,从性上下功夫,才为红教的大圆满,黄教的大手印。这些次第最少加起来,少说也得修二三十年左右。
一开始修你连心地边都摸不着,什么心啊?什么性啊。根本不懂,没有人告诉你,所以我们现在修行净土法门,是从心地上下功夫,直接告诉你,从心性启用,念法身佛,所以说一句佛号,具足法身。一切禅密都从法性中流出,所以一句佛号包括一切行门。是殊胜的殊胜,直截了当,圆顿的圆顿,就是从本性上下手,连心都不用。如果你念佛成片的人,当下安住在法身体上,安住在佛的大圆满光明果海中,在念这句佛号,就具足了佛的自性光明。马上就和佛相应了,这就是果地上启修,从如来果地上用功,立地成佛,当生成就,不用第二世。如果你能念法身佛,这一生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花开见佛,见佛以后,佛给我们摩顶授记,那就到了八地菩萨以上。八地菩萨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修行,需要二个阿僧祗劫,一个阿僧祗劫就是无量劫。无量大劫多么漫长啊。净土法门是非常殊胜的,不需要那么长时间去修行,就成佛了,所以普贤菩萨在华严经上说,劝华藏世界法身大士,你们都应该念西方极乐世界安乐国阿弥陀佛,成佛快矣。所以说这个念佛法门非常殊胜,千万要认识这种念佛的方法不能错过,这是了生死的最佳出路。
云何离于妄想。须知一切众生颠倒执着,全是诸佛法身。何以故。
怎么离妄想呢?底下的话,大家要注意,是彭居士论述的重点,无论是净土宗、禅宗、还是密宗都是登峰造极的话,从密宗看,今天能听到这个话,等于毗卢遮那如来给大家做大圆满灌顶。
怎么去这个妄想?妄想有二种:一种是妄想,一种叫妄念。什么是妄念呢?我们过去时,接触的人和物,而留下的影相,在阿赖耶识里存放的种子为妄念。当我们念佛时,出来的妄念,这是过去的阿赖耶识里存放的种子显发出来了。也就是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根尘相对,一分别就产生了影相,然后进入阿赖耶识里面,成为业习种子。六根是心法,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接触六尘以后,然后一分别,这是六识的作用。六根、六尘、六识,这为十八界。然后第六意识,分别以后传送到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是执着我相的识别心。然后又送入到阿赖耶识里面去,成为生死的种子。所以我们要想解决生死的问题,必须从六识七识上来解决问题。六识好比采购员,采集外面善恶的种子。第七识,是执着我相,第六识采集种子以后,第七识接受第六识种子以后,执着我相好的就想取着,不好的就想舍掉,所以把这善恶的种子就送到阿赖耶识里面去,成为轮回的种子。
我们要想解决生死的妄念,就必须从第六识、第七识上转识成智,怎样转呢?佛在经上讲过,六七因上转,八五果上圆,从第六七识上,就开始转,这为转识成智,当我们接触外面的事物以后,有人谤我们,骂我们、污辱我们,当时会执着我,骂的是我,诽谤的是我,当时就有了我相,所以起烦恼妄想。妄想烦恼就是这样来的。所以我们要六七识上马上转识成智,启发般若智慧,当下观照无我、就把善恶的种子,一刀斩断,不留后患。第七识空无我,到第八识就变成了大圆镜智,所以说这是解决生死的根本方法。
阿赖耶识是藏识,是存放善恶种子的仓库,能收藏一切善恶的种子,但是佛性也在阿赖耶识里面,被善恶的种子覆盖住了,不能显现,八识为心意识的心王,心王是心锁,通摄一切心意识,所以生死是由于第八识来投生。第七识,第六识,是接触外面事事物物的境界,才产生了第六识。第七识,所以我们要想解决生死的问题,必须对外面的境界不分别,不执着。第六识第七识就不起作用了,到第八识,就不产生生死的种子。
妄念怎么断除呢?接触外面的境界以后,马上启发般若智慧,到第七识上,观照无我,没有我,谁受轮回。当我们念佛与静坐时,阿赖耶识的种子,翻出来以后,这为妄念,妄念出来以后,不要理采它,也不要随它,它出来就出来,让它自己跑掉,所以《圆觉经》上讲,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作方便,没有渐次,当妄念一出来时,离开也就没有了,就觉了,不要作方便,什么为方便呢?妄念真烦人啊。这就是作方便,没有渐次,离开已经就觉悟了,和佛性相应了,所以没有渐次,这个方便又多了一个妄念,所以离开就行了。在我们念佛时妄念出来不要管它,出来越多越好,不要管他。这是阿赖耶识的种子开发出来的,出来以后,它就没有了。
什么叫妄想呢?就是阿赖耶识里没有存放过的种子,那是独头意识,在那里想至非非,想挣大钱啊?发财啊?做官啊?吃好吃的东西啊?这都是独头意识。这个独头意识非常厉害,它到阿赖耶识里面,又成了新的种子,又成了轮回的根本。所以妄念不要管它,妄想不能要它,必须在六七识上用般若智慧,时时扫掉。所以佛在经上讲六七因上转,八五果上圆。到第八识上,就成为了大圆镜智,第七识变成平等性智,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前五识变成成所作智。
其实八识都是虚幻的,对境而生的,如果我们念佛时,当时观空掉,一切都是空的,四智也变成一智,一智也没有,都是假名。
何为观照呢?这引证华严经的《如来三谛》、《圆觉经》讲的三觉性。何为三谛?
比方说万法的本体,都是空的,万法是缘起法,缘起法本来性空,没有自性,它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没有实质的本性,是缘起缘灭的,比方一座大楼,它是钢筋,水泥、砖瓦、木料等。而聚积到一起成为大楼。所以说它是因缘和合而生,到若干年以后,它倒塌了它就因缘和合而灭了,它是缘生缘灭的本无自性,也包括我们的身体,臭皮囊也是假的,万法本来是空的,这就是万法的本性,所以这称为真谛。
我们一念之心,是俗谛。俗谛是心的作用。是从真谛起的妙用,万德齐张。何为中谛呢?不取空,不着有,中道了义,中道也不立。这是诸法实相。这是一切诸法的本来空性,为诸法实相。也就是佛的清净法身,这为如来三谛。我们的自性本体,是清净本然的,光明朗照一物没有。我们念佛的一念为用,这是从自性清净法身体上,起的一念的妙用,回光返照本来自性,这为观照。念念回归法身自性,当下就是佛,一切妄想烦恼,当下消除,念念清净,念念佛,妄想就没有了。
当念佛时,你心在想佛的法身,当下我们就在作佛、心作心是。《华严经》有句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句子说明了,一切诸佛是从众生心想生,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心想而生,法界性就是佛的清净法身。一切唯心造,就是心在想法身佛。就是我们当前的一念心,法本无法,一切法本来没有,空寂的对境而生,如果心里无念,外面无境,哪有法可生呢?如果悟道的人,就一法不立,本来没有一法可得,也没有一法可灭,没有生哪里有灭呢?一切法仗境而生,无境哪有法生,所以说一切唯心所造,一切唯心所变,一切唯心所现,如果我们要明白了一切都是唯心的,佛也是唯心所造的。什么是回光返照呢?观就是观想,想就是观。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观想是妙用,我们一念的普光明智,照着外面诸境,了了常知,一念的普光明智为般若德。对着空空荡荡的空境为法身德。一念的普光明智和空空荡荡的空境,成为一体的时候为解脱德。这是如来三德密藏。
什么叫三身佛?佛有清净法身,还有报身、化身。法身就是一念不生空空荡荡的空境为法身。从空空荡荡的空境中起一念的普光明智为报身。对一切境界而显现的妙用为化身。这为佛三身。三身也就是一身,当我们念佛时,因为我们念佛的精神集中,外边的声音听不进来,内里的心声也就活跃起来了,外边声是声尘,所以我们要开发自心里边的心声。当我们念佛时听到外边轰轰的像车一样响,这就是成片的预兆。到这种境界,继续加功念佛,念着念着就能听到佛号声,越来越大,这为成片的境界。在这个境界的基础上继续加紧念佛,佛号就越来越清楚。所以在这种境界当中,就不要用有念的念去念了,专用耳闻,闻空中的佛号声。佛号不要放到心窝上,也不要放在身上,任何一个部位,把佛号要放在空中听出来,也不要随它念,专用耳闻就行了,然后在加紧念佛,听的佛号声越来越大,就像泉涌一样,声音越来越大,功夫到这种境界时,佛号听着听着突然就断了,这样的境界久而久之出现,功夫到这种情况下,已离三昧还有一箭之地。离三昧就不远了,要加紧念佛,这是事上一心的境界。然后再加紧念佛,体究念佛,向一句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越提越亲,就是当念佛时,念上三句五句,停下来参究,看这一句佛号是从那里来的?它又落到何处去了,来回体究。然后体究看举底这一念又是谁?反复体究,因缘到时,能念所念突然脱落。证到念而无念的境界,这是理上一心。这也是禅宗讲的桶底脱落,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打开本来,见自本性。过去古人讲,悟后空空无大千,大地也没有了,大千世界也不存在了,圆托托的一大光明藏,这就是见自本性。过去古人修行的过程,见性的经过。给大家学学,我也没有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