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看到自己的盲点?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27

如何看到自己的盲点?(2010.12.27灵峰寺)

   答:如何看到自己的盲点。第一,因为自己的盲点,就像自己的毛病、习气,有粗的,有微细的,有非常微细的。粗的这方面你可以透过闻、思,然后见贤思齐,反省、反观,可以照见、可以净化,这是比较粗的方面;

那再来,中等的那些盲点问题,你必须进一步来到开发明觉,明心,你有定力有明觉、有明心,这时候你的反观力道就会更强,你能够看到自己比较深层的那些毛病、习气、盲点,可以看到的;

问题就在于,那些根深蒂固的盲点、毛病,或是很深层、很微细的这方面的盲点、毛病,一般大多数人是看不到的。所以,跟大家勉励的就是,不要得少为足,要虚心的学习。这些深层看不到的怎么办呢?就是要在历缘对境的时候,随时回来反观。因为在历缘对境会有很多的、很好心的菩萨,都会要提醒你,真的,有很多很好心的菩萨,她们都会提醒你,你的盲点在哪里、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于,一般人不会学习,一般人不会利用这个机会来反观、来找出自己的问题,一般人不会,这是所谓的世俗人。那你能够来到真的发现到当下真的是菩萨的现前,在协助我们成长,这个不容易。通常你要有相当高的悟性;或是身心很柔软;或是你吃过了很多苦。你真的想要成长、想要蜕变,这时候你才会听得进逆耳忠言。要听进逆耳忠言很难,真的很不容易。

一般众生的毛病、习气,那个盲点就是遇到逆耳忠言马上反弹啊,马上觉得别人不对,别人不应该,你怎么这样的在挑剔我呀?你怎么对我有这么多的成见啊?你怎么对我这么不友善啊?所以通常遇到真正可以帮助我们成长的那些因缘,一般众生不会去掌握,不会学习,不知道说那个境界里面蕴藏很多的能量,可以帮助我们成长,一般不会。因为被那个自我,根深蒂固的毛病、习气,把那些排除掉,所以让自己错失掉很多可以成长、可以蜕变的机会。本来,我们身边随时都会有善知识、都有菩萨要送宝给我们,但是一般人就是不会珍惜,所以生命要明显的成长、蜕变就不容易,你会一直用习以为常的那些惯性的思维、习性运作,那个自我越大、越膨胀、越坚固,这个就越不容易突破。因为遇到不合己意的那些言语、那些逆耳的话,很习性的就是把他排斥。

所以真正的盲点,在很多历缘对境的时候,很多的菩萨她们都会很慈悲的要协助我们成长,可惜,你不会学习的话,你都把那些菩萨认为好像是恶魔、坏人。我说的是真的喔,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醒过来,你们过去玩的游戏够了吧!要懂得珍惜,真的要懂得珍惜,越是那些逆耳的忠言,或是包括别人对我们不满,所丢出来的那些话语,要知道,里面很多都是在点醒我们的盲点、问题所在。你如果会接招的话,如果你的心是很柔软的话,你就能够接住这些能量。如果你真的会学习的话,你会看到:哇,真的,都是菩萨在帮助我们!你越会珍惜,会有很多的菩萨她们都常常要帮助你解脱啊,她们甚至都会像地藏王菩萨一样啊:“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你没有成佛我就不罢休,所以有时候她都会很鸡婆的一直要……

真的,大家要会学习,越虚心学习,身心越柔软,你的成长就越快、你的蜕变就越快。逆境、逆耳忠言,那里面都蕴藏非常多的能量,帮助你矫正,帮助你成长,要会学习。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装填头脑知见跟闻思基础有何区别?
下一篇:建立正知正见后,就可以历事练心吗?还是先进入空闲处,修习禅定再入世?
 练习一段时间后,整个头都会感到很胀痛,是否因为太用力?
 灵魂、神识是否第六意识?人临终时已昏迷,念佛助念管用吗?
 念头
 什么是定共戒?
 打坐时听着禅乐观呼吸和静坐中的动中禅来加强定力,可以吗?
 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味、患有什么不同?
 要观察痛吗?观到它灭,是吗?如果它不灭你怎么办?
 你是医生为何放弃济世救人的工作而改讲经说法?
 我想荷担如来家业,应该如何做呢,如何才能做到呢?
 积习好难改,怎么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因果的重要意义[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三日[栏目:南怀瑾居士]
 大无量寿经甄解第九[栏目:道隐法师]
 不放过每一个能帮助别人的机会[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55.十不要求[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故道白云 57.木筏非岸[栏目:故道白云]
 药师佛及十二神将福佑[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因果可畏[栏目:衍慈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6 散心念佛[栏目:元音老人]
 四法宝鬘论[栏目:教言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