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空含容一切,贯穿一切,如何体会贯穿的含义呢?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4

请师父慈悲开示。空含容一切,贯穿一切,如何体会贯穿的含义呢?(2010.01沈阳23)

   答:如何体会贯穿的含义,我现在比如说,我们这一间大讲堂,外面的种种硬体设备都很具足,因为有虚空的包容,所以我们这一栋大厦才能够存在,因为有虚空贯穿到里面来,所以我们这一间讲堂才能够存在。如果这里面没有虚空贯穿到这个建筑里面的话,这一栋建筑能不能存在?不可能存在,空,它一定要贯穿到里面来,这一栋建筑它才会存在。我们不要讲到说空,我们光是讲空气,因为空它更微细的,而讲空气大家更容易了解。

如果我们现在用一个很厚很封密的套子,把一栋房子这样封密起来,本来这一栋房子好好的,然后我们现在用一个很厚的套子把这个房子密封起来,然后我们用很强的吸力把里面的空气都抽出来的话,这一栋房子会怎么样?就会垮掉,没有空气的支撑,物质不可能存在;没有空的支撑,现象界所有的一切不可能存在。如果这一栋房子,好了,你们说那个就像气球也是一样啊,大家更容易了解的,气球里面你必须要吹进空气它才会膨胀起来,如果没有空气,这个气球它就泄掉。所有万事万物他都一定要有空的贯穿在里面,他才会存在。我们人身里面如果没有空贯穿进去的话,你不可能活着。

现在大家进入化学里面的那个电子、原子噢,原子,原子它里面是原子核,外面是电子在跑,那你看,这整个原子里面,有没有空间?他一定要有空间,这个原子才会存在,你就算再解析、再更细小的电子、质子、中子,它里面一定都是空,他一定要有空,万事万物、物质才能够存在,才能够运作。所以小到最小的粒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甚至最小的夸克,或是什么大强子,里面都是能源、里面都是空。

所以大家好好去体会,现象界的一切不止空包容你呀,他也贯穿到你里面啊。我们讲说包容,我现在来区分一下,包容跟贯穿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现在很多人会有那种游泳的这一种体验嘛,当我们跳下水去游泳,我们人泡在游泳池里面,这时候就是游泳池的水包容我们。那如果我把水喝进去,这个水它就贯穿到我身体里面。所以我们现在外面有空包容我们,但它不止是在我们身外啊,他也同时贯穿到我们身体里面的每一部分。

所以佛教所讲的空是非常奥妙的、非常深,绝对不是一般人所想的:空,什么都空,断灭空、顽空,提到学佛就消极悲观……这是不正确的。空它是宇宙中最奥妙的存在。如果越是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他们现在最高级、最顶尖的那些科学家、物理学家,他们现在已经不断的在往空方面在探讨,那是非常奥妙的。

我很佩服佛陀、释迦牟尼佛,他竟然能够很简短的几个字,把空的奥妙诠释出来:空生妙有,空,它却能够生妙有,空能够起妙用,太厉害了。

还有中国的老子——老祖宗老子,也是,真的是在这地球上最高智慧的呈现,宇宙最高智慧的呈现。你们看看老子道德经里面所讲的,那真的处处都是非常高等的智慧,绝对不是一般修道的人,或是道家的人,所理解的这样一个老子,把他当作一个神在拜,不是。老子他是宇宙中非常高等的智慧在这地球的出现,协助人类提升心灵、协助人类开启高等的智慧。

人类要从三次元的世界,从三次元的这个心灵品质要逐渐提升,提升到五次元的这个世界上来,然后再逐渐迈向更高的心灵。人本来就是在宇宙之中都在经验、历练、在学习、在成长,所谓诸佛菩萨他们来倒驾慈航度众生,事实上具体而言,就是协助众生心灵净化、成长、开启智慧呀。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是新学员,来参加这一期的禅修,我能不能证到初果?
下一篇:如何研读《阿含经》?
 空含容一切,贯穿一切,如何体会贯穿的含义呢?
 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处的开悟是不是达到慧解脱的阿罗汉?
 如何修行,才能让亡夫和爱子离苦得乐,到西方极乐世界?
 去庙里拜拜,求平安健康,这算求吗?如何正确发愿?
 一个得道的人是否能在方便法的形式上,面面俱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的是什么心?
 修行中产生自卑心理或负面情绪怎么办?
 是否可以考虑离婚,然后来承担法务工作?
 明觉的重要性非比寻常,希望能够再加以解释,为什么他很重要?
 如何克服自己的惰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B 第367经(修行经):本经叙述为了显现缘起,而须修习禅思。[栏目:界定法师]
 摄大乘论 第30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如是因 如是果[栏目:宽运法师]
 第二章 于有暇身劝受心要 第一节 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栏目:菩提大道]
 用功与修行[栏目:仁焕法师]
 我就是真如[栏目:贾题韬居士]
 人间佛教与以戒为师——学习太虚大师关于人间佛教思想的体会[栏目:人间佛教]
 清净三业了脱生死(智谕)[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第七章 修证之道 第三节 菩提心和观想法(1)[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心念与命运(一)第一章 心念与风水 心胸宽大能发宿福[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