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中产生自卑心理或负面情绪怎么办?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42

在修行中不断看到自己的脸黑,请问这样长久以往会增加自己的自卑心理或负面情绪吗?(2010.09.24章华寺) 

   答:你们认为会不会?(不会)会不会?不会!为什么不会?

对,看不到,问题就很大,你会继续在忧悲恼苦的世界里面,在苦海里面。当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问题,就像说,我们看到我们电脑里面有病毒,那你说我看到我的病毒,我把病毒扫掉,这样会不会增加自卑?怎么会呢?

所以如实的面对我们自己,找出我们的毛病、问题,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真的落实、具体的落实去净化,才不会修行成为空谈,或只是在知见上面绕。如果我们没有具体的去看到我们自已的问题,真的很容易只是在表面上下功夫。或是看到脸黑的时候赶快再涂一层更厚的粉。

如果你看到,不愿面对自己或是就算看到,然后你只是一直在涂更多的粉、更多的装饰品上去,你的问题有没有解决?还是没有解决啊!那你没有去看到,并不是代表我们没有。我要勉励你一句话,只要你还会去挑剔别人、看不惯别人、看别人脸黑的话,要知道,你所看到的是你自己的心灵。你所看到的,那是一面镜子啊,镜中人是谁?你自己啊。所以不要以为说,我很会看别人啊,我自己没有啊,那别人怎么缺点一大堆啊?你看像我这样高尚的,很高尚的,你这样的话,问题就更严重了。你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总是在看别人,那你的生命品质不会提升的。

你再怎么样厉害,再会指出别人千百万个不是,只要你没有回来看我们自己的话,你还是一样不会进步、不会净化。所以真正心灵品质要净化,就是返回来如实面对自己,如实来看我们自己,我们哪里有问题,会带给自己跟带给别人冲突、对立,忧悲恼苦的,我们如实来面对,找出来。我们内心还有忧悲恼苦,那一定有我们有问题的地方。如实面对然后找出来。就好像说我这部电脑在运算,我觉得某些答案出来,我觉得有问题,那你去找我们的程式哪里有问题,或是我们哪里有病毒。这样把病毒扫除掉,把不好的或是错误的方程式我们把他校正,这样怎么会自卑呢?这样怎么会不好呢?

所以学佛有正确的观念心态,你会成为一位真人,每一天你都不断在净化,如实面对自己。自己还有毛病、习气、习性,我们坦诚、我们也接受我们自己。当你能够看到自己是那么样的任性,自己的毛病、习气是那么样的不容易改,这时候你才会真的将心比心,去原谅别人。我说的是真的。你看到自己是那么样的任性,那么样的不容易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改过,你会体会到,我自己顶多也是五十步在笑百步啊。我自己毛病、习气都那么不容易改,我为什么要去苛责别人就要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呢?所以,你真的能够看到自己的问题,你也才会真的去包容别人。

所以这方面跟那一种自卑心理、负面情绪是不一样的。自卑心理,那是不愿意如实面对自己,把自己的问题总是掩盖着,但是自己又没办法把生命真正灿然的发挥出来,所以总是在跟人家比,比大比小:别人比较高,我比较低;别人比较英俊,那我比较丑;别人比较漂亮,我比较丑……但是事实上也不会很丑啊,事实上你也没有比别人少什么啊。

但是人常常就是在那里很容易用二元对立去比,去比。喜欢跟人家比。那比到比你低的,你就产生我慢;比较比你高的,你就产生自卑,生命都一直在比大比小,那你怎么把生命灿然的发挥出来呢?这个就很无谓的浪费掉很多的生命。所以,这种自卑心态都是向外在比啊,不安于当下,也不满足于自己啊。如果你有听懂昨天晚上我们所讲的平等心、平等智、大圆镜智的话,那这些自卑心很快,他就会净化。

所以负面的情绪,修行上如果你会产生自卑啦,负面的情绪,这个我们要回来检视我们自己,有哪些方面我们错用了,错解了,观念方向不正确了,我们需要随时校正。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只要我们都究竟解脱了,那苦海的众生是不是也都解脱了?
下一篇:如何让惭愧心常生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让身心更柔软?
 为什么要禅修?禅修有什么受益?禅修为什么要禁语?禁语有什么受益?..
 解脱道的四禅八定与道教的结丹、密宗的气脉明点有什么不同?
 证初果是深入到四禅八定中的哪一个阶段?
 修行中产生自卑心理或负面情绪怎么办?
 听师父说当下一念即是极乐世界,宇宙中没有西方三圣住持的极乐世界?..
 如何做到时时刻刻觉性、觉悟活在当下?
 如何看到自己的盲点?
 由“点”到“线”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去观它?
 儒家的中庸,说的就是解脱道的中道,是吗?
 如何教育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成就自己、造福众生、造福社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导言[栏目:太虚法师]
 化雨注南海 塔波归故国——广洽法师生平述略(陈全忠)[栏目:其它]
 建议寻求和平的学童:放轻松就好[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Three Conditions[栏目:The Corpus of Pure Land]
 准提法门的人间佛教性格(普光)[栏目:人间佛教]
 讲经说法最基本的条件[栏目:达真堪布]
 格鲁派大手印祈愿颂[栏目:格鲁]
 三衣的缘起、用途和功德(跃志)[栏目:其它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D 1109经与1110经叙述阿修罗与帝释天之间发生战争的记述。[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