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善于耕耘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1

善于耕耘

《杂阿含经》八三九经 白话:

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点孤独园时,告诉比丘们 :「譬如农夫按时耕耘,随顺时节下种,随顺时节灌溉,这就是善于耕作的农夫。农夫只问耕耘,不会希求今日耕作,今日即得花果成熟,得以收成。因为农夫知道,既已下种,种子入地,就会随顺时节因缘生长,使果实渐趋成熟长大。

比丘于戒律,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即生怖畏。善定学,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禅定增上。善慧学,比丘对于苦、集、灭、道,四圣谛知实了知。不必天天念着 : 我今日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假以时日,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增上,就能随时节因缘,断除有漏烦恼,心善解脱。

譬如,饭未者熟,不要妄自掀盖; 蛋未孵熟,不要妄自口啄。如是,比丘善学三学,随其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启示:

佛陀住世的时候,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已经证悟的大阿罗汉,唯独阿难不是,这是非常难堪的事。所以当大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于王舍城外七叶窟结集法藏的时候,就把阿难排除在外。

这件事情使阿难非常难过,他自责学佛没有断尽有漏烦恼,才招致嫌贱,于是发起勇猛精进的心,决定尽诸有漏,速证阿罗汉果。

发大心的阿难,时刻不舍正念,不论是行住坐卧,是动是静,都牢牢把持心念。一天,就在他身心疲累之时,衅着身体要躺下来休息,就在头部碰触枕头的刹那,阿难觉悟了,他断尽有漏烦恼,获证三明六通,成就阿罗汉果位。

学佛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在闻法之后,立即断尽烦恼,顷刻得到修行的成就。大部分的人和阿难一样,精进用功也不见得有什么成果。但是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堪忍受没有成就的寂寞,放弃先前的种种努力,这就白费一番功夫了。

阿难在倾身碰触枕头的时候,证得阿罗汉果位,这是几十年修行功夫的累积,不是忽然之间见性成佛的。所以修行的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很重要的观念。开悟是自然而然的事,只要时节因缘一到水到自然渠成,瓜熟自然蒂落。

 


{返回 永海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比丘的希望
下一篇:同类相聚
 七水人生
 度人如种田
 沙门以何为生?
 人中第一
 去忧除恼
 良医四德
 比丘的希望
 沙门有五毁辱
 在家与出家
 一心一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踏上心灵幽静 第13章 神圣之地,没有疆界 冥想:区隔与完整[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祝你平安![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十三.谁杀死了她?[栏目:玉琳国师]
 法眼宗精神简论(刘元春)[栏目:禅宗·法眼宗]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有条件的虚荣心[栏目:人间世]
 唯识札记 唯识学的业报论[栏目:惟贤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八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有人学佛很认真,甚至于还讲经说法,为什么还会着魔?[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替身食子[栏目:传喜法师]
 老师用静思语教学如我的知音[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