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的修学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4
佛法的修学—一          海涛  辑
 
1.佛法的修学,就是破烦恼、破执着而已。只要我们把妄想、分别去掉,我们的智慧能力就能恢复。
 
2.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是智慧的方法,学佛就是学习佛菩萨的智慧过生活。所以学佛的目的是求智慧,求解脱,脱离我们现在烦恼的生活。
 
3.章嘉大师指点佛法的入门是:看得破,放得下!从那里下手?从布施。
 
4.布施不一定是财物,也可以布施我们的慈悲心、仁爱心。我们生活在这世间,要对自己用忍辱、喜舍心,对别人用慈悲心、护他心。
 
5.修行就是修菩提心,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慈悲、要平等。今天菩提心为什么发不出来?就是因为起心动念只想到自己——「我」、我的利益,因此菩提心永远发不出来。
 
6.佛教的修行法门就是要发展空性的智慧,唯有发展空性的智慧,才能升起包容心、慈悲心、关怀心,并消除所有的烦恼。
 
7.学佛所得到的是内心清净、平等、正觉,因此表现于外是对一切有情众生慈忍。
 
8.有人问莲池大师:「明知五欲毒害甚深,偏偏又断不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大师回答:「人,有解有悟,这只是解而未悟啊!」
 
9.如果学佛只是在求解研经,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开智慧,但是佛法重在实行、修行,不单单只是知解而已。因为「三昧」没有现前,所有知解都不是真智慧。
 
10.因此我们学习了佛陀的教法就要去运用,光听到了只是闻慧,这还不够。要去思惟,这属于思慧;思惟之后,要依教奉行,才能进入修慧的阶段,才能开智慧。
 
11.智慧是什么?是定心的起用,就是清净心起作用,如果没有智慧,心就不能清净——妄想、执着、分别、烦恼自然产生。
 
佛法的修学—二          海涛  辑
 
1.什么是妄想?贪、瞋、痴、慢是妄想;什么是执着?我执、法执是病根。起心动念都为我,我执不破,难以入道。
 
2.十法界的业因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念念有我,念念为我,这是严重的执着,这个执着让众生永远在生死轮回中,没办法脱离三界六道。
 
3.心理影响生理,众生所有一切病苦都是从妄想上来的。把妄想执着去掉,让身心清净,恢复到自然,则体质改变,自然可以不生病。
 
4.因此佛陀初期教法——三法印,即是教导弟子观诸行无常,观无常即能厌恶世间而求出离;能厌苦,即能通达无我,无我所执,即离一切爱欲,离欲即离一切烦恼,所以能得涅槃解脱。
 
5.直到消除一切烦恼之前,我们的生、死都只会通往两条路:恶趣或善趣。我们究竟会走上哪一条路,完全取决于我们平时所造下的业。
 
6.内心若充满着贪瞋痴三毒,将来的果报就是三恶道;三恶道从那里来?从贪瞋痴变现而来。我们心里有四谛就变现阿罗汉;心里常保有六度、四摄,就是菩萨。
 
7.因此,学佛首先就是要学习放下我执,把法界实相认清,这就是「看破」;看破之后自然会「放下」,放下恶念,放下恶行,不再造恶。
 
8.所谓「放下」并不是放下日常的正当工作,放下不是放弃。世间俗务若放在心上,心就不能清净,遇到五欲就黏着了。
 
9.因为使我们生起痛苦、烦恼的,并非「无常」本身,而是我们对「无常」的拒绝接受和执着「世间是常」的错误认知。
 
10.在这世间唯一不变的正是变化——也就是无常本身。被动的无常是无奈的,是世间的实相。唯有透视无常法则,积极观照实相的生活智慧,才是从容面对无常、不为无常所困的唯一办法。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得乐之因
下一篇:依止善识而修行
 《广释菩提心论》摘录
 如何实践六波罗密
 经典法语一百句
 《大智度论》法语辑要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辑要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辑要
 菩萨的福德生活
 袈裟功德
 阐释菩提法
 经典法语辑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信心坚固念佛(觉行大和尚)[栏目:其它法师]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六讲[栏目:智敏上师]
 家庭发生事故和孩子不听话,可以念《地藏经》回向给他们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本无异宗[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楞严大义今释 叙言[栏目:南怀瑾居士]
 宇宙万有本体论(12)[栏目:慧律法师]
 弟子有疑惑,我如果准备很少的水米施食众多的众生,能饱满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