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定慧之路 问答
 
{返回 广超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190

定慧之路 

广超法师

问答

问:进入空定出来的人会怎么样?

师答:进入那种状况的人出来以后,他会有一种感觉,世上没有什么好修的。但是如果按照经典的说法,他出来以后觉得无修无证,就是所作已办。他更应该知道一件事情,就是知道没有下一生。如果他以为无修无证就是所作已办,还不能确定自己没有下一生,其实他还未完全解脱。

问:一个人证了阿罗汉果,他还会不会退?

师答:不同的部派有不同的说法。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异部宗轮论》,里面记载了各派对于证果的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见解在讨论证果后会不会退呀,怎么样才叫证果呀,大家有不同的说法。有的部派说初果不会退,理由是初果属于慧,不属于修道断的烦恼。认为见道时是智慧断见惑,一见之后就永远见,不会退。但是有些部派说初果也会退。至于阿罗汉会退的说法也有几种,南传佛教说不退,其它有不少部派说阿罗汉会退,而且退的等次不同。(请参考后面所录的《中阿含.大品福田经》)有些部派则说阿罗汉会退到初果为止,因为他们说初果绝对没得退。但有些部派说阿罗汉会退到连初果也没有了。另外,有些部派还说,阿罗汉只是退了现法乐住,但是死的时候还是阿罗汉;因为病、因为种种因缘,定力退了,一些烦恼又生起来而退现法乐住,但是他们说阿罗汉绝对不要那些烦恼了,只是因为他的定力不够,那烦恼浮现而已。各种说法都有。

问:初果还会轮回吗?

师答:还要呀。最多七次呀。

问:他还会不会去做畜生呀?

师答:不会了。各部派都说初果绝对不会堕落了。

问:他还会遇到佛法吗?

师答:根据初果的因缘,他一定会继续修行,一定会遇到佛法,不然他无法在七次轮回之内解脱。如果你害怕受轮回苦,证了初果后可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往生什么品知道吗?至少中品啊。下品是凡夫,中品是证果的人,上品是大菩萨。

问:那罗汉呢?

师答:罗汉如果发心成为大阿罗汉,这种罗汉还是要再来这个世间。但是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大阿罗汉不是以应化身再来这个世间,是以神通变化身来。但是中国人相信,阿罗汉还会继续以应化身来。比如说济公活佛就是个例子,还再来投胎,又来渡众生,继续与众生结缘,行他的菩萨道。

问:他还会迷吗?

师答:多数还会迷。虽然有隔阴之迷,他还会继续去修行,而且很快又觉悟。不但罗汉如此,完成初果者甚至转世到没有佛法的地方,自己也会修行的。因为业习的力量的推动,他会去修行。先碰到外道,就先修外道法,比如练气功或修道教。

问:如果他已经证到了一种果位,他再来的时候,一定还会证到这个果位吧?他还会遇到佛法吗?

师说:能证果就说明与佛法因缘很深,一定会遇到佛法的。

问:入定和中阴身看到的光一样吗?

师说:在入定时也能看到光,中阴身也可以看到光。但是不一样的。大家看见的都是光,没有办法分辨。所以,你要分辨清楚的话,你就必须把四禅八定都修完。把所有的不同的定中看到的光都弄清楚,你才能分别清楚。而且相同的定在不同时候会看到不同的光明。

问:如何修灭尽定?

师说:修观达到无心过后,可以进一步修五、六、七、八的无色定。如果你定力很好,修完五、六、七、八定,最后你可以进入灭尽定。能进入灭尽定的人肯定至少是三果。进入灭尽定时,有人会头低下来。其实,观心生灭观到无心时,有时头也会低下来。原因是高度无心时,心就不控制身体,颈项失去控制而头就会低下来。所以,有些入无心定的道人,当他的头低下来的时候,别人还以为他在打瞌睡。懂得的人一靠近就知道了,一个人进入灭尽定或无想定时,他的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磁场,靠近此人就会有想入定的感觉。四禅八定都是有心定,入定、出定、在定都自心明了。灭尽定是无心定,无心定是入定、出定、在定都无心。灭尽定的步骤:一开始上坐的时候,先心想我现在要进入灭尽定,然后入四禅八定里观生灭,之后你再不可以有进入灭尽定这个念头。因为是无心定,不可以象四禅八定那样心想进就进。只有三果以上的某些定解脱的圣人,到四禅八定以后自然地进入灭尽定。另外,灭尽定是无心定,他出来的时候也是无心出定。

禅定相关经典

在修法上一定要依老师的指示去修,这时依人不依法。证悟时,必须是自证自知,请勿依靠老师的印证,也不可以找非同见同行的人释疑,这时,应当依据经典,依法不依人。以下是应读的经典:

关于四禅支

注意经文说:初禅的人听到声音语言便退失,四禅呼吸断。

长阿含第二分众集经第五

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于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长阿含经卷第十二 第二分清净经第十三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灭于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除喜入舍,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一心入第三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乐尽苦尽,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

杂阿含(474)禅定灭何法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作是念已,从禅起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禅思,念言‘如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阿难:“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第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阿难白佛:“世尊,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复有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如是止息,于余止息无过上者。”

阿难白佛:“何等为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中阿含经(204)晡利多品罗摩经

世尊答曰。优陀夷。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得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彼觉.观已息。内靖.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游。得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彼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室。得第三禅成就游。得共彼天戒等.心等.见等也。优陀夷。是谓一道迹一向作世证

经曰:初禅以声为刺,四禅以入息出息为刺

中阿含长寿王品无刺经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诵)

入初禅者以声为刺。入第二禅者以觉观为刺。入第三禅者以喜为刺。入第四禅者以入息出息为刺。入空处者以色想为刺。入识处者以空处想为刺。入无所有处者以识处想为刺。入无想处者以无所有处想为刺。入想知灭定者以想知为刺

复次。有三刺欲刺.恚刺.愚痴之刺。此三刺者。漏尽阿罗诃已断.已知。拔绝根本。灭不复生。

律曰:目揵连自说入无色定见色闻声

十诵律卷第二

一时长老大目揵连。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空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从三昧起。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已。还疾入定。作如是念。我在定中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从三昧起语诸比丘。我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处无色定。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诸比丘语目连。何有是处。入无色定当见色闻声。何以故。若入无色定。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汝等莫说目连犯罪。何以故。目连但见前事不见后事。如来亦见前亦见后。是目连在耆阇崛山,入无所有处无色定。善取入定相,不善取出定相,从定起闻阿修罗城中伎乐音声,闻已还疾入定。便自谓,我入定闻声。若入无色定。若见色若闻声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破坏色相舍离声相故。若目连空无过人法故妄语者亦无是处。是目连随心想说无罪。


{返回 广超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序 第一节 简介百法
下一篇:定慧之路 第六讲
 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5、随喜功德
 定慧之路 第六讲
 佛学基础知识 声闻果与佛果
 定慧之路 问答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总释经文下篇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十二章 贤善首菩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总结
 烦恼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五章 弥勒菩萨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序 释经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首楞严经》讲解第十讲[栏目:慧祥法师]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33、不为助伴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十四课 僧的意义[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追根究柢,出世、入世同求真[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黄莲集 教理篇 十六 一真法界[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佛教生态哲学的现代启示[栏目:方立天教授]
 佛号即佛性[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观照香,涅槃近前 Meditating on Odour Brings Nibbāna Near[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36 破五通仙眼[栏目:百喻经译]
 导师的法身永远存在我们心中[栏目:李志夫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