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十三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47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十三) ──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

其次是「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就是说一个菩萨道的行者,应该孝事父母;在「净土三福」中的第一福即「世福」,又称「世善」,所指的正是世俗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在做人的根本伦理及道德上,我们首先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因为父母生我们这个身体,而母亲怀胎十月,乳哺三年,推干就湿,不辞劳苦;父母对我们养育之恩,可说是昊天罔极,所以我们应该孝顺,以报答劬劳之恩。而我们修学菩萨道之后,当愿一切众生,善事于佛:移孝于佛,若无佛的时候,更要孝顺自己的父母,父母就是堂上的活佛。

父母给予我们色身形体,而佛开启的是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我们护持佛法也就是孝顺父母,供养父母也就等于孝顺佛,佛和父母都是我们最尊敬的、最感恩的。所以无论任何人,要是孝顺父母,佛一定会欢喜他、赞叹他。

而透过修行,我们必须学习将心量逐渐扩大,我们不但爱惜自己以及亲人的生命,而且还要爱惜一切有情的生命,我们惜生、护生,「慈心不杀」、「护养一切」,跟着还要修「十善业」,务必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从自己的父母再扩大到其它众生里去,这就是菩萨道,在实践中不断长养我们的慈悲心。

所以,我们首先从「孝顺父母」、「善事于佛」开始;「善事」就是恭敬围绕──我们拜佛的时候心要恭敬,而且要五体投地。怎么样才是「善事」?就是我们以佛愿为己愿,以佛心为己心,依佛所说的去做,这才是真正的做「佛事」;既然我们学佛了,就应该做佛教导我们所做的一切事,这才算是真正的学佛,可是很多人学了佛,都不是做佛事,而是做自己的事去了,所以就跟佛菩萨不相应。因此,大家今天来诵《华严经》,要懂得这个道理,否则这个华严境界距离我们就更远、更无法理解了;什么是「十回向」啊?搞不清楚?如果我们没有怨亲平等的心,又如何能回向?如果我们自利不充盈,又拿什么来回向?所以这个道理大家要明白。

接着是:「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着。」

「妻子集会」:在家的菩萨都有家庭,都会有妻子;和妻子集会的时候,除了要互相尊,相敬如賓外,也应当发愿,愿意一切众生,怨亲平等:我们对任何人都没有分别心,不会因别人对我们不好或者是加害于我们,我们就与他为仇为怨,起瞋恨心、报复心,我们要做到怨亲平等,即使是面对仇敌,我们也待他如同亲人。所以佛教是真正的平等,怨亲都是一样的;不是说自己的妻子、儿女,就近一点;其它的人就远一点;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相待。「永离贪着」:永远离开这种贪心——贪恋自己的家庭、妻子、儿女;执着自己的名誉、金钱、地位。我们试看看,所有的菩萨都是一切能舍的,不但是自己的身体,就是国城、财宝、妻子、儿女,任何身外之物都可以施舍出去,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发心,菩萨所发的是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所以能永离贪着,对世间一切无所贪求、无所贪恋。

其实「十善业」里面所说的「身三、口四、意三」,就是教我们不要贪着,教我们要远离贪、瞋、痴,所谓「法尚应舍」,何况是「非法」呢?既然连法都能舍,贪、瞋、痴又怎会不能舍?唯有将贪、瞋、痴彻底舍掉,我们才能找回原来的清净心。所以大家读了经以后,要善自思惟啊!比如说,我自已读诵《华严经》超过二十遍,读完了马上思惟经中的意义,所以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然后以经义来要求自己,自问做到、做不到?若只是理解而做不到的话,就要进一步努力用功了,所谓知易行难,佛的本怀、本意,要真正明白已经不容了,何况是确切地实行呢?所以,我们必须以真实心、真诚心来学习,这才是菩萨应有的精神?希望大家不但只听经、诵经,而且还要思惟经教中的深义,从心里头精进,所谓「心精进才是真精进」,大家都要善自思惟。(未完待续)

 


{返回 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十二
下一篇: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十四
 柔和忍辱 慈悲一切(西方寺纪念释迦世尊成道佛七法会)
 业不重不生娑婆 念不一不生极乐
 西方寺八关斋戒暨精进弥陀佛七法会(宽运法师早斋过堂开示)
 出世与入世类别
 信愿与念佛
 善调众生 以身说法
 你今天笑了没有?──宽心无忧.快乐长寿
 西方寺北角码头放生法会开示
 惭愧心与七圣财
 度生死之桥梁 破痴暗之灯炬──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和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主持学诚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的社会责任》演讲有感[栏目:觉醒法师]
 地球在呻吟,众生在哭泣[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学佛人做生意,可以卖八卦镜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上海龙华寺的峨眉山僧人[栏目:高振农教授]
 善法之根不放逸[栏目:达真堪布]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栏目:广超法师]
 人生至宝[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安乐集》讲记 第十九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行持精严 天人供养 (齐 弘明)[栏目:释门法戒录]
 真正的快乐 编者序[栏目:真正的快乐]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