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念与轮回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8

【心念与轮回】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个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冲”。这四种瀑流,就是欲望、烦恼、见和无明的力量。欲望,就是对财色名食睡的希求,对色声香味触的希求。烦恼,就是贪婪、嗔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行。见,就是左右我们的观念和想法。无明,就是不觉的力量,令我们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内在的起心动念。

  对于没有经过禅修训练的人来说,每当念头生起,心就会粘着其上,追随不舍,进而把这个念头当做自己。不知念头只是因缘所生,它的本身并不是你。因为缺乏观照,我们又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心念的瀑流,带来种种喜怒哀乐,也带来我们的生死和轮回。

  说到轮回,我们往往联想到前生后世,以为那是玄妙而不可知的另一重世界。其实轮回的内涵不仅于此,从广义上说,轮回就是一种心理重复。所以,我们不是此生结束之后才去轮回,现在的每个当下就处于轮回中。那些做事业的人,因为对事业成功的渴求,会百般努力,不断追求,由此形成执著。这种执著又会继续强化对事业的渴求,进入下一轮的努力、追逐、执著。对事业如此,对感情、地位、权力的追求莫不如此。

  每个人都在不同方面中重复某种心理。因为重复,就把心理能量不断汇聚于此,使这个念头得到强化,进而成为生命主导。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对有些人来说,事业就是一切;对有些人来说,爱情就是一切;对有些人来说,权力就是一切。这个“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谁强加于我们的,正是我们自己发展而来。我们努力经营着,最后就像作茧自缚那样,把自己织进一个不及盈寸的空间,却当做了全部世界。

  这就是轮回——它的起点在我们的心,终点则是我们执著的对象。当然,这个终点只是暂时的,因为它还会继续成为起点,展开下一轮执著。只要被某种心理抓住,我们就会不断就范,不断受其驱使。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就会形成相应的人生轨迹。有句话叫做:“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同样,心念也是在这样的不断重复中逐步定型,成为性格,成为人格。

  所以,修行要从起心动念处下手。因为每一念都在积累不同的生命信息,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对此一无所知,只关注看得见的外在成果,却忽略看不见的内在改变;只在乎拥有什么,却不在乎我是什么。其实,是什么远比拥有什么更为重要。因为外在结果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而内在影响才是长期甚至永久的,才是决定生命走向的关键所在。那些不良心念,在没有转变之前,会生生世世缠绕着我们,就像如影随形的魔鬼那样,令我们不得安宁。如果听之任之,轮回是没有尽头的,会不断展现与之相应的生命形式,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业力无尽,生死无穷”。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匮乏与自足
下一篇: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一种叫习惯的陷阱
 心中的那个警察上岗了吗
 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理解
 有限和无限的界限
 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
 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币服务的一字之差
 无牵无挂的快乐
 它们让你受苦
 当下发生的因果
 善有善报是永不兑现的许诺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二十二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待人好[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中华禅风的演变[栏目:耕云先生]
 如何看待一门深入?做早晚课、打坐、平时念佛,是否要一致?[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世法与佛法[栏目:太虚法师]
 中观论颂讲记 正释 观十二因缘品 第二十六[栏目: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
 圣者言教 第四课(三)衡量见解增长的标准[栏目:圣者言教]
 藏传净土法 第九十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