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伽经 变化品第七
 
{返回 白话佛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9187
白话佛经
大乘入楞伽经
 
变化品第七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如来何故为阿罗汉授无上正等正觉记?何故又说有无涅槃法之众生,不能成佛?又何故说从初得佛道至涅槃不说一字?又何故说如来常无觉无观?又说佛事皆是应化而作?又说诸识刹那变现?又何故说金刚力士常随从护卫?何故既言有众生得涅槃,而却又说本际不可知?何故佛初成道时有诸魔扰乱事?何故旃遮婆罗门女曾谤于佛?何故佛曾有乞不到食,空鉢而回等事?世算既有这等业障,为何得成佛智?既得佛智成佛了,为何又不离此种种过失?

  佛说:好好听着,我当为你解说。大慧,我为那些自以为证涅槃便是成佛之声闻方便说与之授记,目的是让其进修菩萨行。凡是有菩萨心、乐求声闻涅槃者,我令其舍是心而进修大乘,所以方便说与授记,而且是化身佛给应化的声闻授记,并不是法性佛所给的授记。大慧,给声闻授记是方便说。大慧,佛典所言佛与二乘无差别者,只就断除烦恼障说,非指所知障。断除所知障,要见法无我性时,才会清净。烦恼障者,只见人无我,只有舍离七转识,断除诸法障碍藏识习气等,才是究竟清净。

  大慧,我依本然常住之法故作此说,非与前佛所说有异,虽然语言平等,但言语生灭无有自性。大慧,如来正知,无有妄念,不待思虑然后为众生说法,如来久已断三界之一切见思烦恼、二种生死(即分段生死和不思议变易生死),断除烦恼、所知二种惑障。

  大慧,意及意识、眼识等七种识,以妄想习气为因,是刹那无常性,离无漏善,不能往来六道,如来藏性常,能持生死流转,是涅槃、苦乐之因,凡夫不知,妄着于空。

  大慧,化身佛方便现众生相,有金刚力士随侍卫护,非法身佛,法身佛离一切形相,二乘外道所不能知,离一切妄想而现受法味之乐,智慧具足,不须金刚力士卫护。一切化身佛不从业生,非是真佛,然依真而起,也不离真佛。譬如陶匠以泥、水等而造器皿等,化身佛也是这样,众相具足而演说法,但不能自证圣智所行之境。又,大慧,愚痴凡夫见此身灭,不见未来生,故起断见,不知藏识念念流注,故起常见,自心妄分别想是其生死本际,所以说本际不可得。离开这种虚妄分别,即得解脱,四住烦恼俱断,远离一切过失。
 

{返回 白话佛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伽经 断食肉品第八
下一篇:楞伽经 刹那品第六
 中部5经 无秽经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一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三七)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五五)
 佛說弥勒菩萨本愿经
 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三、须陀洹果
 中部15经 推量经
 略论新世纪的因明创新(姚南强)
 中部108经 守护者目犍连经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八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十二变[栏目:弘愿寺·弘愿园地]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略义[栏目:九乘次第论集]
 一天最少应念一遍《三十五佛忏悔文》(索达吉堪布)[栏目:忏悔业障]
 座下护持正念需增上座上禅修之见解[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40[栏目:果平法师]
 修禅法 利有情[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论澄观对华严宗思想的发展(董平)[栏目:华严文集]
 冷冷暖暖 都是春天[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讲经说法要谨慎[栏目:宣化上人]
 如何才能做到不把佛法与世间法混淆,使自己所作成为解脱之因?[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