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知苦,是为了给心灵排毒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5

【知苦,是为了给心灵排毒】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感受时时被各种刺激所麻痹,被各种诱惑所分散,终日在妄念中蝇营狗苟,已经失去感知痛苦的能力。但这种痛苦并不会因为我们忽略而消失,事实上,它会囤积在生命中,就像滞留体内的毒素。当它总的爆发时,往往已超出身心的承受力,结果就会将我们一把推入绝望之境。了知痛苦的目的,是为了引起警觉,及时对治,而不是积累到病入膏肓时被它彻底打到。现在人热衷于给身体排毒,其实,我们的心灵更需要及时排毒。因为这种毒素的影响更持久,更深层。

  从佛法角度来看,人生虽然有苦有乐,但所有快乐都是伴随着痛苦。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快乐,无非是由某种渴求得到满足而产生。而渴求本身,却是因为痛苦而起。饥饿时,我们会对饮食产生渴求;寒冷时,我们会对温暖产生渴求。当渴求被满足时,会带来暂时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有前提的,饥饿时,饱餐才能带来快乐,一旦吃饱还被强迫进食,快乐立刻就转为痛苦了。可见,这种快乐并不具有本质性,否则就该越吃越快乐,越吃越想吃才是。

  这种暂时的满足,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痛苦之因。我们这个有漏的色身,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包括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的。如果说生理需求还是有限的,那么心理需求却可以是无限的。有了钱还需要更有钱,有了名还需要更有名,有了地位还需要更有地位,这种不断加码的需求,驱使着我们疲于奔命,永无宁日。如是,痛苦也就没有尽头了。

——摘自《正念的修习》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改变习惯,就能改变命运
下一篇:一场奇怪的游戏
 幸福,谁知个中味
 欲望就是我们的永动机
 点石成金者的悲哀
 它们让你受苦
 避免对立的窍诀
 什么在左右我们的选择
 你在跟着什么感觉走
 佛菩萨的神情
 有一种想叫妄想
 欲望的三个表现形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学与正信的佛教 四、什么是正信的佛教[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精进禅修]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一)认识大悲菩萨的修行意义[栏目:大寂尼师]
 痛苦之时的修持[栏目:波卡仁波切]
 多闻与实修缺一不可[栏目:妙心法师]
 第一篇 理论 1.4.5 集谛(第二圣谛)[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匀速前进的静止美[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高唱华严 请师出狱 (明 遍融)[栏目:释门法戒录]
 因人而异[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学佛者的信念(济群法师)[栏目:普贤菩萨·讲记释义]
 解脱道论·头陀品第三[栏目:阿毗达摩·解脱道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